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书法美学问题是书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探讨书法的功能和书法艺术中美的问题。从中国汉字与书法的关系,书法与绘画的对比,书法美学中字形、字构、字质、字律的问题以及学问和人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西方美学思想可以用来指导生活中的艺术审美,书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艺术瑰宝,西方美学的思想也可以用来启发中国书法的学习。文章分别从书法的选帖、入帖、墨效、修为、评价等不同角度与西方的一些美学观点结合,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书法在王羲之、王献之以后能够独树一帜,关键在于他书法美学的核心思想——崇尚自然。在他的书法美学思想体系中,处处充满着"自然"的理念,并且逐步扩展其所指的范围,蕴含着本与末、人品与书品等范畴以及创作论上的无意于佳、放任自适状态。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在其书法作品中能准确地反映出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划道道"一词由叶秀山先生从西方引入中国书法艺术,并将其融入书法美学理论,它不仅作为人本源性的表达,还可被认作是中国书法的缘起。它与中国书法美学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形式(线条)与时空上,还体现在生活世界中对他人的模仿与表演上,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出了中国书法美学背后的意蕴——人生命存在的"活"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学术界颇重其位,视其书法理论为帖学转向碑学的先声,其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在书法史上均具有转折意义,而其标志性的书论就是其著名的"四宁四勿"。学术界目前对于"四宁四勿"为中心的书论研究多集中于政治伦理、书学流弊、新学术风气之兴起等角度,而傅山作为一个深具道家、道教情怀的道士书法名家,其"四宁四勿"为核心的书法美学思想之中所蕴涵的道家、道教美学思想却未为人所重视,故笔者在此意图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其书法理论,以揭示其书法美学思想中所融合的道家、道教崇尚朴拙、自然、真淳等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心灵与机器"于会议"2007年6月8日至10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7.
汉字在演变、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书法的美学的探讨,并逐步发展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如今,书法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世界文化宝库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书法所体现的独特美学进行阐述,以期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的独特之美,促进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熊秉明先生是享誉海外的艺术家,也是艺术哲学家,他对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的研究颇具中西比较的视角和方法,在书学界影响深远。通过撷取熊秉明书法美学思想中"理性"与"反理性"这组核心理论范畴,对其书学体系建构和阐释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书法是"理性"与"反理性"相融合的艺术,在"理性"中寻找书法的秩序,在"反理性"中表达书家精神,在创作中以"反理性"为主导,反映书法美的核心是书家本心的回归。从熊氏的理论分析中可看到中西传统艺术间的某种共通性,对书法的美学生成有了新的阐释。熊秉明的书法美学研究显示出以书法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以及在中西方艺术思想碰撞下中国书法所具世界话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一、学习美学的一些情况 我1956年7月考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0年7月毕业.在这4年中,全国开展了美学大讨论,对美的本质与特征问题、美与美感的关系问题、美产生的根源问题、美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人民日报》《文艺报》《新建设》《学术月刊》发表了不少美学论文,我开始阅读这些论文,从而对美学产生了兴趣.当时华东师大中文系学生对美学感兴趣的人不少,经常在一起讨论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阿博 《美与时代》2016,(9):120-121
书法学习中,创作与欣赏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此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书法创作基础知识,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创作,积累总结书法艺术的审美规律。与此同时,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书法美学理论知识,具备初步的书法审美鉴赏能力和素养,便可以促进提高书法创作的水准。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纪念我国著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家朱曼殊先生诞辰一百周年,2019年9月15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举办了"纪念朱曼殊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梅兵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教授,以及朱先生的家人、学生、共事过的老同事、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刘  相似文献   

12.
艺术美学属于哲学的范畴,也是哲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支。我们研究艺术的起源、探索人类审美活动、赏析艺术的风格特点、了解艺术家的艺术构思、创作新的艺术作品时,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那就是艺术美学,艺术美学对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着重大的意义。艺术的范畴多种多样,书法作为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当然符合艺术美学的基本原理。所以学习艺术美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书法、认识书法。对于书法的讨论从古至今仍未停歇。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久远的历史中,书法与中国画无疑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精神内涵与品格的。书法与中国画从线条到笔墨无不浸染着墨客文人们的美学思想与处世哲学。然而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书法与绘画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却变化莫测,从书法当中的笔墨到绘画中的语言也随着历史在不断地变迁。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与空间哲学研究,2011年6月11日,由《哲学动态》编辑部,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哲学系、《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空间理论与城市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以及美学追求,体现出华人的聪明才智。从书法的审美特征、书法与平面设计的内在联系及相同之处、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优势及其运用等四个方面探讨平面设计中对书法的运用,将给平面设计带来新的活力,能使平面设计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及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国家,而书法正是我国众多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之一。我国盛唐时期诞生了很多的书法大家,在这些书法大家中,颜真卿是足以名列前茅的。这位书法艺术家为其书法艺术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意境,甚至根据其书法还能够窥视当时的盛唐文化繁荣的景象,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颜真卿书法美学思想的研究,对于现如今的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文章针对盛唐时期的颜真卿书法美学思想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儒家壮美思想自先秦提出后慢慢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就书法而言,汉碑的沉着雄浑、晋书的俊朗劲健与魏碑的苍劲雄强都是壮美思想影响下的产物。从美学角度切入,可以探索汉魏晋南北朝书法中壮美的审美意趣,进而探索壮美思想对书法的影响与塑造。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8月9-13日,第18界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国的400多位美学家与国内600多位学者在"美学的多样性"主题下进行了研讨。情况如下:第一,美学内部研究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书法,这门"中国特有的艺术[1].历来为美学家们所热爱.所关注,然而,像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那样对书法艺术一往情深且见解独到的,却为数不多.在他的美学论著中,涉及了大量的书法史,书法理论(如书法创作、书法审美等)问题,有很多文章可以称得上是当代书法美学的经典之作.其中,最具独创性的是关于"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问题.本文尝试对宗白华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点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各类教育中,书法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措施之一。书法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书写能力,还能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品质。引领学生通过书法课堂走进书法的美学世界,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与感官的欣赏养成审美取向,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引导塑造学生高雅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精神。因此,探究书法教育对人格塑造及培养审美观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文章讨论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究通过书法教育对学生审美观和人格塑造产生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