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它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2.
妙算与失算     
公元759年,唐朝名将李光弼镇守的河阳,受到了叛军史思明的军事威胁。河阳位于黄河北岸,史思明就扎营在黄河南岸。史思明粮草充足、马肥膘壮,这是困守在河阳的唐军所无法比拟的。史思明每天都让士兵在河边给1000多匹战马洗澡,为的是显示自己的实力。那些战马都是上等的公马。李光弼每天看着1000多匹战马在自己眼皮下晃荡,的确有些闷闷不乐,坐卧不安。这天,李光弼在军营中散步,看到了一匹母马和它的小马驹在一块儿嬉戏,于是心生一计。他让部下找了500匹奶着小马驹的母马,把它们赶到黄河边,而把小马驹留在了军营。众母马因思念小马…  相似文献   

3.
折断的时间     
钟表 1962年,父亲买了一只木壳台式钟表,是那种需要每天上发条的老式钟表。那时钟表在家里还算得上一个大物件,至今表后面的木壳上仍清晰地留有一行毛笔字“一九六二年春于鹤壁”,那是钟表刚买回来时父亲写在上面的。见字如晤父面,尽管40多年过去了,那些字仍清晰如昨。这只木壳钟表曾伴随着过去的那些岁月,一秒秒、一分分驮走了我的童年,驮走了我的少年。至于都把它们驮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4.
字纸和白纸     
正书橱里,放着一摞书报杂志和一叠白纸。每天都有人来翻弄书报杂志,而没有人去理会白纸。于是,一天它们都闲着的时候,在它们之间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对话。"我多么招人喜爱!每天都有人来抚摸我几遍。"一本书骄傲地说,并翘了翘它的扉页,指着白纸,"谁也不去理它!""是呀,你们看我的封面都起了好多褶纹,边也被摸黑了,可我非常高兴,因为这证明我更  相似文献   

5.
分配     
有一回,狮子、狼和狐狸一块儿打猎。它们打到了牛、羊和兔子。狮子叫狼分配捕获物。狼说:  相似文献   

6.
记慈父     
我小时候,一个做父亲的就像电冰箱里的灯,家家都有一个,可是谁都不知道冰箱门关上以后那盏灯在做什么。 我爸爸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回来看见大家好象很喜欢。谁都打不开的罐子他能打开,家里只有他敢独自到地下室去。他刮胡子刮破脸,谁都不会安慰他或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7.
海獭的石头     
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域生活着一种可爱的动物——海獭。海獭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常年生活在海洋里,大部分时间,海獭不是仰躺着浮在水面上,就是潜入海底觅食。海獭喜欢吃海底生长的贝类、海胆以及螃蟹等,海獭的食量很大,它们每天要消耗自身体重三分之一重量的食物才能保持热量需求,所以海獭总是忙忙碌碌地潜到海底去寻找食物。海獭潜入海底捕获贻贝、海胆等,同时也会从海底捞上一块儿拳头大小的石头。开始时,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错觉现象。比如说,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它们的物理重量是相等的,但是用手比较时,总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得多。再比如,当我们看电影或者在礼堂听报告时,声音是在侧面的扩音器中传出来的,可是我们听起来,声音总  相似文献   

9.
胡晓光 《法音》2001,(2):17-20
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肉团心即心脏…  相似文献   

10.
让自己沸腾     
那个时候,他虽然加盟了一家音乐公司,实际干的却是杂工的活儿:给每一位工作人员送盒饭,忙不迭地一趟趟为别人买急需的东西……每天总是干些七零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养猪积肥,是爭取1960年农业更大丰收的主要措施之一。猪多、肥多、粮多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据有經驗者談:喂养一头猪,相当于500斤食粮的收益,合人民币四十元的折价。假使猪的发展量达到每人一头的要求,例如:五口之家,仅这一种副业收入就有二百元之多,用这笔收入作为正当生活补助,不是有更好的提高嗎?事实証明:国家号召全民发展养猪,是极其正确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树林中有一群群的山鸟,每天一早一晚我都去看它们,可我总也认不准某一只鸟,甚至搞不清它们的雄雌。在我眼里,它们都是一个模样。当然,我搞不清并不代表鸟们搞不清,它们整天叽叽喳喳地不知乐些什么,说些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二”和“两”都是表示数目的数词,它们所指的数目是相同的。但是,在使用上,“二”与“两”的用法又不尽相同。除表示数目外,它们还各自有一些另外的含义。下面,先扼要谈谈“二”与“两”的相同点。“二”和“两”用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面,是没有区别的。比如,说“二丈八”或“两丈八”都行,说“二斗米”或“两斗米”也都可以。还有我们常说“买了二斤菜”或“买了两斤菜”,这两种说法也并存不悖。另外,在多位数千、  相似文献   

14.
土语     
一有一位作者请我给他起笔名,他姓田,我说,就叫"田土"吧,世界上的人、动物与植物,谁能离得开土呢?人们每天离不开的除了阳光、空气、水之外,就是土了。每天,我们的每一步都得踩在土上,每一个脚印都要留在土上。即使坐在车里,车也要行在路上,路也要铺在土上;即使走在桥上,桥墩也得立在土上;即使住在高楼,其根基也离不开土;即使飞上天空,也得从土地上起飞,最终也要落在土上……谁的脚能一直踩在半空,谁能揪着自己的头发永不沾地?你伟大,是因你站在土  相似文献   

15.
走向自由     
祥云 《佛教文化》1996,(2):31-31
朋友用塑料提兜带着水送来几条淡水鱼。我倒出来一看,最大的一条有一斤,小的也是半斤多。条条鱼身显出块块浅浅的水红色——显然是被捕捞者弄出的淤血。鱼儿一面排命地鼓动着腮呼吸,一面转着眼珠看我,本能地发出求生的掐扎。怎奈用来盛鱼的洗衣益与它们的家乡相比只不过是个小水洼。盆地太窄、氧气太少,几条鱼把头挤到一起,不停地摇着尾巴,畅游不得。其中最大的一条受伤较重,放到水中后成了扁平状,它几次挣扎着想竖直身子游一下都没有成功。它的腮急促地开合,显然是水盆中的氧气越来越少,鱼儿越来越不自在。我决定把它们赶快送回…  相似文献   

16.
逼你成功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往前冲。”“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我看了,我看了,”他说,“里头全是我公司职员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为了他们,我想不干都不成,我是被逼得往前冲。”“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  相似文献   

17.
正驴子曾经两次去沙漠旅行,差点被渴死饿死和被野狼吃掉,幸亏被骆驼搭救,这才捡回一条性命。"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每次外出,不管去哪里,驴子总要在背上驮上很多粮草和水,还不忘驮上一根大木棒防身。驴子得意地称之为"出门三大件"。有一次,驴子要去南方旅游,临行前照例把"三大件"驮在背上,东西多得腰都快被压弯了。山羊和老牛见了,都说它去的是南方不是北方大漠,没必要带这么多笨重的东西。但驴子  相似文献   

18.
人言可畏     
父亲来我们家小住时,总是闲不住,想方设法要找些事做。他说不做事,对不起一日三餐。在他看来,人活着,不做事,只吃饭,那是白活了。我刚搬入小区新居时,他从乡下来,每天在楼前楼后,转来转去。院里有空地,他种五谷杂粮的那点本事,根本用不上。每天倒垃圾,楼上楼下跑几趟,就算是做事,也只有一袋烟的工夫。后来看到别人门口的垃圾袋,就顺手给捎带了。带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有些人发现有人收垃圾,就把垃圾一袋袋地搁在门口,专等别人来收取。时间一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二楼新来的住户,还交代我父亲:你倒垃圾,要及时些,一天要多走几趟。我父亲点…  相似文献   

19.
“粪筐不离身,一天400斤,看見粪就追,拾粪成大堆。”这是北京南郊大兴区东白塔清真寺張文振、丛殿臣、白文芳、王甫珍四位阿洪提出的积肥口号。他們听了党委书記关于大搞积肥运动的号召后,即开会制定了积肥的具体計划:早晚拾粪,白天扫院土,街道,挖厕所,挖积肥坑等。在拾粪过程中,他們分开路线,每天研究各路线的粪源多少,如何拾粪才能速度快。遇到某天拾的粪少了,还具体分析原因,采取办法。最近,拾粪的人多了,他們就到远处去撿,起早贪黑,尽力多撿,多积。他們在一月份的头20天中就积肥三十七万多斤,拾粪一万六千多斤。  相似文献   

20.
正寄居蟹是一种节肢动物,长得既像虾又像蟹。虽然寄居蟹上身穿着厚厚的盔甲,但它的腹部却极其柔软,并且没有甲壳保护,非常容易遭受攻击,于是它便需要借助外力来抵抗危险。为了保护柔软的腹部,螺壳成了寄居蟹的房车,它们无论走到哪儿都驮着房车,遇到危险时,只需要一缩头,便安全到家。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