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蚂蚁家族的洞穴原本在离海几百米的荒草地,由于食物短缺,各个家族的竞争相当激烈。蚂蚁家族成员几乎倾巢出洞,每日也难寻觅到足量的食物,大量的蚂蚁因饥饿而死。好端端的一个大家庭,日渐衰败,活下来的成员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把一群蚂蚁放在一个圆盘的周围,使它们头尾相接,绕圆盘排成一个圆形。于是这群蚂蚁开始前进了,它们一个紧跟着一个,像一支长长的游行队伍。法布尔在蚂蚁队伍旁边放置了一些食物。这些蚂蚁  相似文献   

3.
正马来西亚有一种奇特的蚂蚁,体内有巨大腺体,装着毒气。当有威胁或是其他危险逼近时,它们便会聚集体内的苯乙烯气体,然后使劲收缩腹部,把体壁崩裂,将自己的身体引爆或者喷射出毒气,最终将敌人制服。据此,当地人管这种蚂蚁叫爆炸蚁。爆炸蚁爆破的时候,只见它们的群落里,一个又一个接连着发出"砰砰"的响声,很是壮观。  相似文献   

4.
动物趣事     
一、蚂蚁和糖球棒黄昏,我经过操场,见到一根刚吃一点就丢弃的糖球棒。不远处有个蚁穴,蚂蚁纷纷涌出,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糖球棒蜿蜒而来。不一会儿,糖球棒布满黑压压的蚂蚁。它们在这块新占有的领地上,贪婪地吮吸着,沉醉于那份难得的甜蜜之中。第二天早上,我又经过操场,发现棒上的蚂  相似文献   

5.
主动求变     
一百多年前,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把一群蚂蚁放在一个圆盘的周围,使它们头尾相接,绕圆盘排成一个圆形。于是这群蚂蚁开始前进了,它们一个紧跟着一个,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法布尔在蚂蚁队伍旁边放置了一些食物,这些蚂蚁要想得到食物其实很简单,  相似文献   

6.
正在森林里,一群大象和一群蚂蚁在一棵大树下相遇。"闪开,别挡我们的路,我们要把这棵树吃了。"一头大象对蚂蚁吼道。"别这么凶,好不好?这棵树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还要靠它遮风挡雨呢,你们不能损坏它。"一只妈蚁说。"哼,就凭你们这群小小的蚂蚁能挡住我们?我们不用牙齿,只用鼻子吹一下气就把你们全部吹上天。"大象伸着长长的鼻子骄傲地说。"别看你们有那么厉害的武器,有时候它们就是个摆设。"蚂蚁生气地说。  相似文献   

7.
兄妹俩在路边玩沙球,忽然旁边树洞里爬出一群蚂蚁,调皮的哥哥就拿起树枝去戳它们,蚂蚁顿时散乱成一团东奔西窜。见蚂蚁越来越多,哥哥不顾妹妹的反对,挽起裤腿就用脚去踩蚂蚁,在哥哥的“踩死你、踩死你”的声音中,一只只蚂蚁在他的脚下粉身碎骨,妹妹急得大哭,用手死死拽住哥哥的胳膊。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洋洲的新西兰邦牙岛上,生存着一种红蚁,它们生存的食物主要是吃蛇。可弱小的蚂蚁,它们是怎么捕到蛇并把它吃掉的呢?一位教授去到这个密林深入,通过仔细观察,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这位教授在邦牙岛丛林中待了数月,几乎走遍了每一个角  相似文献   

9.
在亚马逊热带扒林中生存着一种蚁熊,以蚂蚁为食。蚁熊有极强的捕捉蚂蚁的能力,蚁熊具有极其灵敏的嗅觉,可以分辨出藏匿着的不同类型的蚂蚁,蚁熊还有有力的脚爪,能撕开树干,刨开地缝,它将长长尖尖的嘴伸进蚂蚁身朵身的缝隙中,蚁熊的长嘴每分钟可伸缩几百次,舌头带有极强的黏液,蚂蚁一旦遭遇到蚁熊,  相似文献   

10.
主动求变     
一百多年前,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把一群蚂蚁放在一个圆盘的周围,使它们头尾相接,绕圆盘排成一个圆形。于是这群蚂蚁开  相似文献   

11.
热带中有一种木蜂在采集花蜜时,常常先在花的外面打孔,然后再进入采蜜,但是这样会把花糟蹋得遍体鳞伤。为了保护自己,植物们便在花的基部产生额外的花蜜来吸引蚂蚁。这是为何呢?众所周知,蚂蚁极喜甜食,只要是像蜜腺、花蕾这样有糖分、甜味的地方,它们都特爱光顾。而且,蚂蚁  相似文献   

12.
正行军蚁有一个霸气名字叫军团蚁,主要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喜欢过群体生活,单个群体一般有上百万只。 和普通蚂蚁不同,行军蚁从一出生开始就不断地移动。行军途中,无论发现什么猎物,小到蚊虫蚯蚓,大到蟒蛇狮子,甚至是人类,它们都所向披靡,杀无赦,这就是传说中的食人蚁。它们比普通蚂蚁身形大,拥有强大的颚咬力,比一般的蚂蚁勇猛得多。在捕食时,行军蚁通常会组成一个大军团进行捕猎,再分成不同的进攻小组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13.
卑微与精神     
正读到一篇英文文章,讲的是蚂蚁。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繁衍生息。但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此时,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山脊滚动;我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卑微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4.
鹧鹕、鹌鹑     
鹧鹕是一和属于鸡类的禽鸟,嘴黑,脚红,头顶橄褐色,喉和前颈为白色,胸肋有红纵斑,雌雄颜色相同。栖息于低海拔的树林底层或草丛中。中国的南方有这种鸟,它们不是成双成对、就单独行动,不爱群体出来。鹧鹕飞行迅速,生性机警,以蚂蚱、蝗虫、蟋蟀、蚂蚁等昆虫为食物。鹧鹕在圣经上出现多次。  相似文献   

15.
机会与危机     
一个毛虫蠕动着爬行,居然进入了一条蚁道。它与一只蚂蚁狭路相逢,蚂蚁伸出尖尖的触须,在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身上刺了一下,毛虫立刻缩成一团装死,可惜这招对蚂蚁不管用,它爬到毛虫身上,用触须轻刺毛虫的腹部,这一刺,使得蚂蚁喜出望外。这是一只棕纹蓝眼斑蝶的幼虫,它能分泌出甜汁——那是令蚂蚁垂涎三  相似文献   

16.
敬畏生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  相似文献   

17.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是蚂蚁眼中的上帝,上帝眼中的蚂蚁。 记得看时我还会心地笑了,觉得写出这句话的人,不是个天才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把蚂蚁·人·上帝之间的关系给写绝了。不是吗?上帝主宰着我们人的命运,我们人不是同样可以主宰蚂蚁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18.
蚂蚁和蝗虫     
钟汉 《思维与智慧》2003,(11):16-17
最近读了一些欧美人写的畅销书,很受一些观念的启发。有一则关于蚂蚁和蝗虫的寓言,故事中蚂蚁不仅仅是辛勤的工作者而且是有长远打算的战略家,它们每天采集的食物都要留下一些,作为恶劣天气和季节的备用。而蝗虫则不是这样,每天吃饱不饿就行了,所以当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到来的时候蝗虫消亡了,而蚂蚁则被誉为繁衍生存力首屈一指的冠军。  相似文献   

19.
看央视动物世界节目,长了见识。知道了竹节虫在树上产卵时,会让卵有意落到地面上,然后,就有觅食而至的蚂蚁将卵搬运到蚁穴。乍一看,真有一点自绝于天敌的味道。其实呢,这正是竹节虫的高明之处——-它们知道,蚂蚁整日劳碌不休,四处搬运食物加以囤积,事实上,贮存起来的粮食它们享用的不足十分之一。因而,有着一层外膜、气味平淡、  相似文献   

20.
戏蚂蚁     
炎夏,一日闲暇,我坐在自家门前槐荫下看《佛教文化》,俄见座旁地上有几个蚂蚁正拉一个我吃饭时掉落的菜屑。水泥地面,昨晚又下了场猛雨,小东西们象是不费劲一样,一会就跑了好远。我暗自发笑:人和它们有什么两样,不都是在为衣食住行而奔忙一生么。且唐时尚有淳于棼南柯一梦,人入蚁群为“槐安国”附马的典故。看来在肉眼不可见处是真有一个灵的世界了。我想和蚂蚁玩玩,寻找通灵切合点,就回屋取来卫生球,在地面上画了个碗口大的圈,将它们围了起来。这一下,蚂蚁们倒是乱成了一锅粥,谁也不再顾计那个能供它们美餐一顿的“收获”,你碰我、我触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