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服,即道教服饰。隋唐时期,文人士大夫穿道服的现象零星出现,至五代而形成社会风气,北宋蔚为大观,形成了文人士大夫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穿道服的独特现象。文人主要在两种时空穿道服:一是在职官员非公务的私人生活中;一是贬官或无仕的在野文人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穿道服既来源于道士服饰中的"常服",又发生了变异。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是道教世俗化对文人影响在服饰方面的重要表现,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带有道教信仰意味;是闲适生活方式的象征;代表了一种与世俗礼仪相对的处世态度。  相似文献   

2.
正我曾带过小学三年级,这个班有个男生,学习很好,特别喜欢做手工,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拿人家的东西,看到别的同学有什么漂亮的笔和本子,就想装进自己的口袋。其实,他什么都不缺,他家里条件很好,父母在他学习上也舍得投资。许是家庭条件太优越,他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想找出一个恰当的方法,提醒他一下,而又不伤了他的自尊心。一天下课后,我下意识地走到他座位旁,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他说道:老师有个手工劳动老是做不好,放学后,能到老师办公室里去,教老师做做吗?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4,(3):5
<正>编者按:圣服,始于旧约时代,在教会历史上早已有之,它承载着特殊的信仰和文化内涵。在进入后宗派时期的中国教会,崇拜时圣职人员是否一定要穿圣服?对于这个问题,教会比较宽容也并无定论。然而在目前主张穿戴圣服的礼仪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既不合教会传统,又缺乏神学内涵,更不符合现代精神的比较混乱的情况。对此,不少同工纷纷发表意见。本期话题我们约请了四位对这方面有所关注的中青年同工,他们见仁见智,在对崇拜礼仪中如何穿圣服方面,具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和认识。需要解释的是,其中引经据典所涉及的某些宗派礼仪传统,只是为了阐述问题而已,与对某些宗派有否倾向性全然无关;对于不主张穿圣服的教会和信徒,也采取了尊重的态度;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本期话题旨在追求合一的精神之下达成相对一致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大卫·科波菲尔,无疑是本世纪最杰出的魔术师,不仅可以“穿越”长城,而且能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让一架庞大的直升机瞬间“消失”,令人叹为观止。不过,与二战中的超级“魔术师”巴卡斯比起来,大卫的魔术顶多只能算小儿科。1942年,英军在北非战场上节节败退,德军一路高歌猛进,但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德军补给无法跟上,双方在阿拉曼地区暂时形成对峙,英军士气空前低落,蒙哥马利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英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上任伊始,他就大刀阔斧整顿部队,鼓舞军心,并开始秘密地精心准备,计划在阿拉曼北线发起一次大规模反击。对面的德军…  相似文献   

5.
思维体操     
莎士比亚说:“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者的火炬,同时是搜查恶流底蕴的明灯。”以“适当的疑惑”作导引,开动脑筋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实际上是做一种启智思维体操。多做这样的思维体操,能把我们的思维训练得更加灵活敏捷,我们不妨常常自己考考自己。下面就是一些“适当的疑惑”(后面附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6.
梁亦琨 《天风》2002,(10):10-11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得有意义,有喜乐,有幸福呢?主耶稣说: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30多年的光阴,虽然短暂,但我们的主确确实实这样做了,无论在犹大地,或是在加利利海边,他医治各种灾病患者,他安慰忧伤的心灵,扶助被压制的人,寻找失丧的人……处处留下了慈爱的脚  相似文献   

7.
余江 《天风》2003,(10):38-39
1999年笔者曾出席香港教会举办的“城市的新希望”研讨会。会上有一位牧师在发言时说:“1998年抗洪救灾时我们访问了内地灾区教会,就救灾的情况问起当地一名负责同工:你们为抗洪救灾做了哪些工作?那位负责同工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只做救灵魂的工作。”当时全场哄堂大笑,我作为一名来自大陆的牧师顿时感到脸红。  相似文献   

8.
诗词歌赋无所不精的苏东坡,制谜也登峰造极。有一次他约诗僧佛印同游,兴之所至,出了一条谜语:“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佛印猜道:“听时有,看时无;跳跃有,走动无;高的有,低的无。”苏东坡见佛印猜对了,说:“善者有,恶者无;智者有,愚者无;嘴上有.手上无。”佛印乐了,又猜道:“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凉天有,热天无。”苏东坡接着说:“然,哭者有,笑者无;骂者有,打者无;活着有,死者无!”佛印紧接话头:“妙,哑巴有,聋子无;跛子有.麻子无; 和尚有,道士无。”佛印以谜猜…  相似文献   

9.
刘雪松 《天风》2006,(10):4-5
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徒6:1-3) 经文:徒6:1-3 耶路撒冷的教会从一小群的人迅速地发展到成千上万的人, 大家互爱互济,一心一意共度属灵新生活,甚受城中居民的敬爱。不过人数一多,原来松散的组织加强,添上大家对外传福音的心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4,(3):5-8
编者按:圣服,始于旧约时代,在教会历史上早已有之,它承载着特殊的信仰和文化内涵。在进入"后宗派"时期的中国教会,崇拜时圣职人员是否一定要穿圣服?对于这个问题,教会比较宽容也并无定论。然而在目前主张穿戴圣服的礼仪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既不合教会传统,又缺乏神学内涵,更不符合现代精神的比较混乱的情况。对此,不少同工纷纷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1.
心理训练体操旨在通过心理活动、游戏、作业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笔者提供的如下心理训练体操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易于教师和学生操作,且效果显著。优点大轰炸: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认同感,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点,防止产生嫉妒心理,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道家暂学的“以退为进,以曲求伸”之术。剔除其糟粕,其中还蕴含着正确而丰富的人生处世哲理。因为“退”与“进”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很多时候为了很好地“进”先必须适度地“退”。所以,下棋,有“丢卒保车,丢车保帅”的妙着;  相似文献   

13.
他是乡里的小学教师,在冰冷的屋子里,没有暧气,只有很小很破的小蜂窝煤炉子。他为学生批改作业到深夜,慢慢地,脚就冻了。生了很多冻疮,甚至,弯不下腰,穿不上袜子。那时的她,在乡下种地,心疼自己的男人,于是一针一线织毛袜子。在他回来之后,把他的脚抱在怀里,一点点替他暖着。他说,臭。她说,不嫌。  相似文献   

14.
情绪紧张或应激状态可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但是后天的训练和应激经验能否影响这些反应尚所知不多。本实验比较了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在实验室内完成一复杂辨别反应时,即在与运动无关的应激状态下尿内儿茶酚胺的分泌量、心率、心律、呼吸率和呼吸积分等变化的异同。发现在紧张性作业时运动员尿内几茶酚胺的分泌仅有小量的不显著的增加,而非运动员则有显著增加。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尿内儿茶酚胺分泌量差别显著。在紧张性作业时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心率均有显著增加,R—R间期标准差则均变小。运动员的心率在休息或作业时均比非运动员慢,R—R间期标准差则均大于相应条件下非运动员的。紧张性作业时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呼吸率均明显增加,作为相对呼吸流量的呼吸积分值均显著下降。运动员的呼吸积分值均低于相应条件下非运动员的,但两组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果表明后天的训练和应激经验对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尿内几茶酚胺分泌量、心率、心律、相对呼吸流量等生理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心理训练是科学训练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能力、技术战术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因此,心理训练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要在运动实践中,广泛地运用心理训练,还需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对心理训练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研究。近年来,竞技体操明显地向年轻化方向发展,为了参加重大的国际比赛,男孩从8—10岁,女孩从7—9岁开始训练。少年是我国体操运动攀登世界高峰的生力军。不过他们开始训练必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协  相似文献   

17.
现代美育——心灵诗化的体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在谈到音乐艺术对于人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时曾指出:音乐的“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其次,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  相似文献   

18.
体操内容丰富,动作繁多,技术复杂。即使要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要有一定的素质基础,更不要说完成高难度、高质量的成套动作了。身体素质训练在体操训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需多讲。男子少儿体操在各阶段训练中的素质练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素质训练的内容;二.素质训练的安排与方法;三.素质训练的要求。一、素质训练的内容各年龄阶段的素质训练内容不是一在直不变地,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素质练习的量和难度也随之增加。启蒙阶段训练主要是基本身体素质的练习,任务就是打基础,为培养优秀运动员做准备。因为是为将来的“…  相似文献   

19.
邓福村 《天风》1994,(4):10-11
我们主内的长辈。耶稣基督忠心的仆人蔡文浩老牧师离开我们蒙召安息了。他在浙江教会的事奉是值得我们长期怀念的。蔡老牧师生前爱唱的一首诗就是由他自己作词,他的夫人畅旅复老师谱曲的新编赞美诗170首。在诗中他写道:“今天蒙差遣,甘苦随主行。  相似文献   

20.
《道服赞》     
《中国道教》2009,(2):F0004-F0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