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然看到一份资料,是梅兰芳的外孙讲述外公的故事。其中提到一件事,有一段时间,梅兰芳非常迷恋画画,并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连虞姬戏服上面的兰花、梅花都是他自己画出的图案。发现梅兰芳如此痴迷画画,有人劝他说,你的事业是唱戏成就的,画画画不出梅兰芳,但是画画可以成就张大千和齐白石他们。梅兰芳听了,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有空闲时,他还是喜欢画上几笔。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5,(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佛教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宝刹重光,法务渐隆,佛事曰盛,寺院经济显著改善,这对于佛教各项事业的发展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受社会攀比、奢靡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裹挟,某些寺院和僧人在寺院修建中"攀大求洋",搞面子工程;在举办寺院落成、佛像开光、方丈升座等佛事活动中讲排场,摆阔气。这些做法虽给某些寺院和个人带来了一时形象的热闹宣传和"好处",却给常住和信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严  相似文献   

3.
正关俊声先生可谓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的好兄长。八年前因为工作之缘我们得以相识;又因为对中国画共同的挚爱,使我们成为知音良友。关先生的仕途生涯中,曾经在豫西伏牛山区的一个县里任过县长,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里,他喜欢画画国画,以墨竹自娱。这个经历与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非常相似。郑板桥曾在山东范县和潍县任过知县,为官清正,且以善画墨竹名扬天下。因此,朋友圈里和画界都喜欢称关先生为"当代郑板桥"——这既是对他墨竹画的称  相似文献   

4.
宝缘 《法音》2004,(12):35-38
化如法师,1924年农历五月廿五日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南,在樟树下村。俗名张在田,20岁于宁波阿育王寺出家,2004年农历九月十七日晨5点20分在阿育王寺圆寂,世寿80岁,戒腊60夏。师父是一位极普通的出家人。他在佛教界没有头衔,没有职位,但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一位苦修的僧人。他在世几十年从来没有领过寺院发的工资,也从来不要别人的钱,一直都是身无分文。他在寺院的菜园子里自种自吃,过着极其贫苦、近似原始的生活。直到去世,他住的地方都没有通上自来水,也没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话、手机等常用电器。文化大革命中,寺院关闭了。他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5.
乡土情结     
据说古代云游四方的和尚,不会在一棵树下宿两夜,为的是怕萌生了世俗的依恋,从而打断了求法访道的念头。但是他们却在深山幽谷费尽心机建起数不胜数的寺院,一代接一代地经营香火,成为云游和尚公共的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失败的原因     
凤凰 《思维与智慧》2004,(11):26-26
有一个年轻人,他从小就喜欢画画。长大以后,他什么事也不做,成天都画画。可是,非常不幸,他画的画没有人愿意出钱购买。而他的父母,在苦口婆心地劝说中见他依然我行我素,便把他赶出了家门。  相似文献   

7.
寺院聘律师     
《法音》1988,(3)
四川省红原县麦洼寺院聘请律师担任寺院的常年法律顾问,喇嘛们学法、守法、依法管理寺院。红原县是藏族聚居区,群众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全县二万八千多人口中就有一千六百多个喇嘛。麦洼寺院是红原县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寺院,现有喇嘛七百零一人,其中有一百人常住寺院,寺院住持谢拉甲木参活佛深受政府民族宗教政策的鼓舞,同时也感到,向喇嘛们宣传政策法律,依法办事,是管理好寺院的一个重要方面,于是,他在去年向县司法机关法律顾问处提出了聘请律师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丛林寺院都是坐落在山青水秀的地方,周围的环境往往是丛林叠嶂、蔚然深秀。可是,释行禅师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独立门户时,却把寺院建在了  相似文献   

9.
于敏的童年是伴随着大海成长的,他出生在广西北海一个小渔村,小时候经常在海边玩耍,去沙滩堆积那些贝壳,因为喜欢画画,经常在沙滩上涂鸦。那时候的古船木随处可见……大学毕业之后,于敏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却一开始就"不务正业",他创作的油画《红树林》参加省里的一个大赛获得了金奖。  相似文献   

10.
虫唱     
去药店的路上,与一个卖蝈蝈儿的汉子擦肩而过。毒日头下,他挑着两座闹嚷嚷的山,引得路上几个小孩子拽着大人朝他跑。我本无心购买他的货物,却倏然想起了一个怪怪的名字——"驴驹儿",兀自笑出了声。"驴驹儿",是我冀中老家对  相似文献   

11.
上座部佛教寺院在云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对外来文化直接运用到吸收消化,从完全本土化到更新发展的过程。朴实简约的传统上座部佛寺已然成为经典,新型的寺院景观在延续传统选址与布局的基础上,对建筑外观、建造材料、公共设施补充等方面做出了更新设计。虽然较好地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也面临着日趋雷同、个性不显的困境。因此,如何让上座部佛寺在传承中做到造型虽变化万端,但其中的内涵却理为一贯,是文章所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智能在《觉群》2004年第三期撰写文章,认为作为介乎都市寺院与山林寺院之间的郊区寺院,它都具有都市寺院与山林寺院所共有的特征,但是又有区别于二者的不同之处: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信徒素质、管理几方面来看,郊区寺院不应盲目模仿都市寺院的管理模式,也不应随意照搬山林寺院的管理条文,而应该及时确立自己的定位,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种理念和方法是建立在管理要素基础上的,是因寺而异、因需而异。结合郊区寺院的固有特点,当代都市中的郊区寺院管理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确立切合实际的寺院管理理念,理智…  相似文献   

13.
陆长华,字衮侯,江南泰兴县(今属江苏)人,监生,雍正元年(1723)任五台知县。虽在任未满一年,但却颇有政绩。他为民除害之事,至今仍为人称道。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圣谕从五台县正供钱粮之内,拨银一千二百两。  相似文献   

14.
挑水的故事     
山顶上的寺院,高耸入云,院里面有一个武艺超群的老和尚这一天,寺院里来了三个年轻人,想拜老和尚为师学习武艺。老和尚没有立即答应他们的请求.留他们在寺院住了一夜。第二天,老和尚把他们领下山,每个人发了一根扁担.两只水桶。告诉他们,每人挑两桶水上山.一人走一条路。谁能花中午之前把水挑上寺院.谁就可以成为他的徒弟。望着高耸入云的寺院,三个人各有所思。  相似文献   

15.
心静磨好刀     
一座寺院就要起建,来了很多的工人,一派忙碌景象。寺里负责监工的师父正忙得不可开交,却突然被德高望重的老住持叫住,叫他进屋去磨剃头刀。他愣住了,心想:“这是怎么回事?早不叫磨,晚不叫磨,偏在此时磨刀,外面有这么多工人正等着处理事情呢!”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前,南亭和尚站在河那边望着寺院,他的目光渐被河里的景象吸引住了,那是寺院的倒影,山门上“光孝律寺”几个字、墙上的“法轮常转”几个字,都颠颠倒倒,一时晃动起来,似欲飞去。他大叫一声“不好”,往后便倒。在一旁扶伺的两个和尚忙上来问安。南亭和尚满头汗水,原来他刚才是做了一梦。  相似文献   

17.
许多人都知道汤显祖是文学家,但他曾经做过浙江遂昌县的知县,这点恐怕知者甚少,至于其办过的案子知者就更少了。作为知县的汤显祖曾因善断疑案而广为本县县民传颂,就连邻县也有慕其名而请其明断者,我们从下面的一起案例中就能领略出他的一种破案技巧。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11月,是南方细雨纷飞的日子,2002年11月中旬,霏霏秋雨之后,上海的天空却露出了格外晴朗的日子,金灿灿的太阳发出灿烂的微笑,使已经饱受绵绵雨丝淫威的沪人感到了浑身暖融融的更是给上海玉佛寺建寺120周年的庆典带来了欢喜!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2000年,漫长的历史曾经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佛寺,像白马寺、少林寺、南华寺等历史悠久、永载史册的寺院不说,就是上海地区也有像龙华寺这样的千年古寺。玉佛寺的历史只有120年,在众多的名寺名刹中无疑是一个年轻的小弟弟,但是就是这座年轻的寺院,却有着它自己的卓立独行的特殊存在价值……120年前慧…  相似文献   

19.
老和尚在先后两天里,分别安排甲乙两个小和尚去另一座寺院取一本经书。他对两个小和尚都是这么讲的;“那座寺院,在我们的正南方,你在去的路上千万别走叉了道,要一直往前走。”  相似文献   

20.
破扰     
正秀才屡试不第,心烦意乱,决定彻底放弃科考。可习惯了刻苦学习的日子,如今无所事事,他的心更加烦乱。这一天,他到寺院找大师,请大师收留他在这里清静修行。大师接纳了他,并把他安排在山上一处非常清静的小院里。每天清晨,鸟儿叽叽喳喳地鸣叫……秀才心事太重,每晚都睡不着,或是睡得很晚,早上睡得正香时,却被这鸟叫声烦扰得不行,根本无法再睡,便想赶走这些鸟儿。秀才拿着弹弓打鸟儿,可无论打下几只,明天早上照样还有许多只在鸣叫,他有一种快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