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德国的科学家最近发现,生活在沙漠中的蚂蚁在找到食物后能准确返回洞穴,它们靠的是计算步数的能力。路标和气味通常是食草类昆虫辨别距离和方位的最佳方式,但由于沙漠温度太高,气味很快就消失,同时沙漠也很少  相似文献   

2.
正沙丘,是沙漠一次次完成游戏后留下的痕迹。大风吹来,沙子便向前涌动,一层一层翻卷,跳起沙漠之舞。但它们却走不远,有红柳、梭梭或胡杨将它们拦住,使它们一层层堆积,形成沙丘。沙漠很喜欢玩这种游戏,一次又一次借助大风这个玩具,玩沙子涌动。也许在涌动过程中,它觉得舒展了一下筋骨,舒服无比,所以总是在等待大风来临的那一刻。那一刻对生命来说,是真正销魂的时刻。时间长了,沙丘就变成了沙漠的  相似文献   

3.
四个商人和一个为他们做杂活的少年,骑马穿越大沙漠,遇上了沙尘暴。五匹驮着水和食物的马不见了踪影,他们也可怕地迷失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草原上,一头大象沉稳、优雅地走着,它要去寻找可口的午餐。天上猛禽盘旋,地上猛兽出没,大象根本不加理会,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在这里所向无敌。来到一棵树下,大象看到了心仪的树叶,遂决定在此进餐。可是,树太高,无论它抬腿、仰头还是翘鼻子,就是够不着近在咫尺的叶  相似文献   

5.
依依和丝丝是两只蚂蚁,它们都想翻越前面的一堵墙,去寻找墙那面美味的食物。这段墙长有百米,高有近20米,不过这堵墙每隔10米有一个小通道。蚂蚁依依有着强壮的身躯,它一来到墙脚就想:“我有的是力气,只要一鼓作气翻越过去,便会得到可口的食物。”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辛苦地、努力地……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  相似文献   

6.
正古罗马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两条大河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崇山峻岭,来到了沙漠的边缘。它们一筹莫展,讨论着该怎么办。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如果前进,可能还没有流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著前进,干涸在了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了源头,等到了良机,最终流向了大海。瑞典人克洛普是一个登山爱好者。1996年  相似文献   

7.
正那年,我高考落榜,父亲带我去看黄河。那时,黄河已进入枯水期,看着干涸的河床,父亲问:"这河要流向哪里呢?""河水都干涸了,它还能流向哪里呢?"我说。"不,它在流向大海。""河水断流了,它怎么流向大海呢?""虽然河水断流了,但它的河道改变了吗?没有,它还是指向大海;它的目标改变了吗?没有,它的目标还是大海。一条河,只要它流向大海的方向不变,只要它流向大海的目标不变,它的枯水期,它暂时的停滞,它所走的弯路,它所遭遇的坎坷和挫折,都是  相似文献   

8.
正在森林里,一群大象和一群蚂蚁在一棵大树下相遇。"闪开,别挡我们的路,我们要把这棵树吃了。"一头大象对蚂蚁吼道。"别这么凶,好不好?这棵树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还要靠它遮风挡雨呢,你们不能损坏它。"一只妈蚁说。"哼,就凭你们这群小小的蚂蚁能挡住我们?我们不用牙齿,只用鼻子吹一下气就把你们全部吹上天。"大象伸着长长的鼻子骄傲地说。"别看你们有那么厉害的武器,有时候它们就是个摆设。"蚂蚁生气地说。  相似文献   

9.
正猎人林中逐鹿迷失了方向,想尽所有办法可是连续八天仍然找不到出路和食物,饥肠辘辘感觉能够一口吃下一头大象,绝望之时发现一棵苹果树,急忙奔过去,力所能及地采集到十个苹果充饥解渴。吃第一个苹果时他非常高兴,心中充满感激之情连声谢天谢地,吃第二个时虽然仍然很激动但程度略有逊色,就这样越吃感激之情也随之不断递减,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鲜花和掌声我更爱荒原上的脚印它们见证了风雨见证了彩虹成功又是一个驿站我的脚习惯地又要前行三岔路口两个方向两种后果不要盲目走呵静下心来艰难中作出选择青春毕竟有限岁月过于蹉跎一时的冲动有时候会影响一生面对不幸孤独产生思想痛苦炼就智者看似不幸其实是命运之神的垂青不幸也会成为机会和财富只要你懂得利用懂得经营盆松既然不能成为栋梁那也不必过分悲伤世界需要多种角色走上案头坦然面对各种目光送人一点春色送人无限遐想只要你不光为自己活着迟早总会有人欣赏脚印(外三首)@陶卫东~~  相似文献   

11.
野生大象们的传递语言方式是如此惊心动魄。它们使用的是次声波这种语言载体。次声波是什么?一种频率范围低到人耳听不见频谱区的传递波。可这又恰恰正是雷暴所发出的频段波长呵!这岂不意味着大象的特殊耳膜功能要时常与雷雨暴风同频共振?事实的确如此———一种对大象身体而言是相当危险的既成事实。可大象还是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选择生成了此现状。欲问为何?大概它们就为了要进行象语传播。原来,野生大象在茫茫野外,活动方式并非总是成群结队,而更经常的只是三三两两分散活动。彼此间相距得远了,相互间联络又怎样进行?———为此,它们一…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也是亚洲荒漠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植被。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环境十分恶劣,要想立足其中,困难自然不小。但是,梭梭树做到了。作为灌木植物,它们虽然一般只有三四米高,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沙漠独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刚挖了浅浅的一层,就挖到了水。所以,机遇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它能让你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不停地挖,付出了不少辛劳,不少汗水,不少时日,才挖到水。所以,坚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只要你朝着一个方向和目标去开拓、去进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就能赢得人生的成功。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一直挖、一直挖,直到最后也没挖到水。  相似文献   

14.
正塞拉利昂山区里有两种鼠,草地鼠和豆花鼠,两种鼠都喜欢吃黑豆,可黑豆并不是漫山遍野都有,而是在某一片区域集中生长,两种鼠为了找到它,遭遇了生活中的不同境遇。草地鼠十分勤奋,为了找到黑豆不停奔波,找了以后,便会简单地在附近找一个洞穴住下来。按理说,住下来以后,它们可以暂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现实情况却是,它们  相似文献   

15.
《圣经》里有不少充满哲思的故事,下面就是一个:两个旅人,因缺水而被困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把生命交给死神;唯一生存的机会就是找到水。一个旅人把自己的水袋交给同伴,嘱咐一定要耐心等待他找水回来,并拔出一支手枪说:"里面有5颗子弹,每隔一小时你就向天空开一枪,这样我就不会迷失方向,找到水便能循着枪声返回来。"四小时过去了,手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找水的旅人还是不见踪影。--是被风沙吞没了,还是找到水后离去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吞噬着同伴的心,在精神快要崩溃的一瞬间他把第5颗子弹打进了自己的胸膛……其…  相似文献   

16.
自从那只口渴的乌鸦用小石子填满瓶子,美美地喝了一顿水之后,它回去就大肆宣扬它喝水的方法,于是它的伙伴们都牢牢地记住了这种妙法。一天,一只乌鸦出了趟远门,飞到了一个沙漠上,它感到口渴难耐,就想找些水来喝,恰巧看见地上有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水,乌鸦高兴地落在瓶子旁边。  相似文献   

17.
黄蜂     
在耶路撒冷地区,黄蜂是一种很厉害、其外形很可怕的体型较大的蜂类,主要栖息于炎热而阳光充足的地带。通常,雄蜂比雌蜂个头小,辨认它们的方法,只要头部是黑色的黄蜂,它绝对不是母黄蜂。黄蜂的翅膀上大多带有金属般的光泽,在它的腹部长有红色的绒毛,斑点中自然形成两条纹路。它们的幼虫以昆虫为食物。  相似文献   

18.
朋友从大森林归来,讲述了一段奇特的亲身经历:在大森林中迷了路,怎么走都走不出来。正当焦急万分时,猛然想起一位老人的话,老人说要是万一在森林里迷了路,你就找柳树,然后跟着成行的柳树走,柳树天性喜欢伴水而生,跟着柳树必能找到水源,找到水源,你就走出大森林了。  相似文献   

19.
职场寓言ABC     
A长臂猿与红毛猩猩树林里住着两个长臂猿兄弟,他们整天在树枝间荡来晃去。嬉戏玩乐的日子固然愉快,但对于每天只能找到一点点食物裹腹一事,它们一直耿耿于怀。有一次,长臂猿兄弟闲逛到山脚下的动物园,只见其中一个笼子里关着一只红毛猩猩。在红毛惺惺面前,摆了许许多多的水果和食物,令它们垂涎不已。长臂猿弟弟就对哥哥说:“老哥!我真羡慕那只红毛  相似文献   

20.
曹冲称象     
相传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五、六岁时就聪明过人。有一次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要知道它的重量,问了许多人都想不出称大象的办法。曹冲说,把大象放到船上,船被压下去后在船边刻下吃水线,然后把大象引上岸,再把大石头装到船上,使船沉到大象的吃水线,然后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这个故事中的曹冲既善于联想,又善于推理,因而能想出称象的办法。他提出这个办法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 如果载石头的船的吃水线和载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