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玛丽在美国西雅图经营着一家幼儿园,每天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她80多岁的老母亲凯瑟琳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自己的公寓里,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有一天,玛丽去探望母亲,一个多小时老人没有说一句话,眼神空洞,行动迟缓。玛丽怕母亲一个人会出什么事情,就把她带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们见到老人很兴奋,围着她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斯蒂芬歪着小脑袋说:  相似文献   

2.
星期三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心理咨询室上班,一位少妇悄悄推门进来,向诊室里看了看才轻轻地敲了敲门,我的经验告诉我,这不是没有礼貌,而是有不想让外人知道的难言之隐。我朝她笑了笑,占了点头示意她坐在椅子上。 我先叫护士给她倒了一杯水,然后和蔼地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少妇有些不好意思,她脸红红地告诉我,她叫阿玲,今年28岁,已结婚4年了,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害怕黑暗,每晚都要开灯睡觉,每次过性生活也不要丈夫抚摸她的身体,以致每次都  相似文献   

3.
每次买到新一期的《思维与智慧》,我便抛开一切杂务,如饥似渴地在第一时间将她读完。每次读她就像在享受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心灵的浮躁因她的滋润而风烟俱净。每读完一本,我就开始期待着下一本。每次经过报刊亭总要去打听一下新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早晨读书,读到严歌苓的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妈妈是个那么健壮的人,一副爽脾气,怎么可能患这样可怖的病呢?每次回去探望她,她总是不容分说地拾起(扛起、背起)我的所有行囊,在拥挤的人群里给我开道……"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哗就流  相似文献   

5.
正陈思臣今年22岁,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级本科生。在名校学习,品学兼优,再加上父母是国企高管,未来的道路繁花似锦,没有必要吃苦受累去创业。可她并没有按照这条人生轨迹走下去,而是"不务正业",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成为了一名"艺术蛋糕师"。在小的时候,陈思臣每次出去,都要缠上父母去蛋糕店。可她感兴趣的不是柜台里的蛋糕,而是看师傅制作蛋糕。当五颜六色的奶油将蛋糕做出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动物时,她高兴得手舞  相似文献   

6.
正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裕。"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  相似文献   

7.
记得从我上幼儿园时起,就容不得比我聪明,漂亮的小朋友(一般是女孩)。如果老师今天夸她没夸我,我心里就会难受好几天,并想着法子,使点坏去整她,或者背地里到老师那里去告她的黑状,直到老师批评了她,我心里就舒服了。有一天有个小朋友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小风衣,她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说是她妈妈托跑轮船的一个叔叔从上海带回来的,看着她得意的模样,我心里妒嫉死了。那天我的心思都在如何将她的风衣弄破的问题上苦恼着,到了下午,机会终于来了,太阳烈烈地从窗外折射进来,我看见这个小朋友将风衣脱下来放在了自己的屉子里,我的心开始怦怦地跳动。…  相似文献   

8.
正好久没有回来的女儿微信给我,说这个星期回来,按照惯例,女儿每次回来我都要带她下顿馆子,所以看到她的微信,我脑子里就开启搜索模式,最后锁定一处刚刚开业的商圈,那里聚集了好多餐馆,我以为女儿会为我的这个提议点赞,哪知道她说,不去不去,就在家吃,吃来吃去还是自己家做的菜好吃。女儿的食风转变得这么突然,让我这个自觉厨艺不高的老母亲受宠若惊,难道讴母必颂的"妈妈的味道"在我身上显现了?  相似文献   

9.
树叶和猫     
朋友的女儿亚亚,今年3岁,是个顽皮可爱的孩子。 一天我有事去朋友家,进门还没有和朋友夫妇打招呼,就被亚亚捉住了手。亚亚牵着我向她的小房子走去,一边走一边神秘地悄声告诉我说有好东西给我看,这时我注意到她的大口袋鼓鼓的,并且用一只小手掌按着。到了小房间里,亚亚走到她的小床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堆碧绿油亮的万年青叶子,然后,全神贯注地把它们一片接一片排成长蛇的样子,最后长长吁了口气,便摇着我的腿让我看。当我伏下身去看时,亚亚就伸出白  相似文献   

10.
正昨天,初中同学张菲的公司发了年终奖,她更新了朋友圈:"扎心,才800,我又想跳槽了。"如果我没记错,连着三年年底,她几乎都会抱怨一通公司的年终奖,并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要跳槽。结果却惊人的相似:她依旧待在这家公司里。张菲不是没有去外面找过工作。因为年龄偏大,又是普通员工,很多企业都拒绝了她。她去应聘过几家年终奖可观的公司,但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相似文献   

11.
陈丰盛 《天风》2014,(3):22-23
<正>两位可爱与可敬的长辈,彼此间相敬如宾,举手投足间尽显默契……姚民权牧师与师母吴亦侬老师曾经执教于华东神学院。姚牧师的《新约神学》课程,将深邃的新约神学讲解得浅显易懂,让我获益匪浅。虽没有听过吴老师的课,但在与她的相处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令我肃然起敬……从1998年入学华东神学院到毕业后至今,16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去过姚牧师家多少次。但我记得每次去他家,总是给我一种被爱、被接纳的感觉。每次去他家之前,我总会打电话,吴老师总会说:"我们欢迎你来!"从2002年开始,我跟姚牧师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当时,我写了第一篇比较长的论文,是我花了半年时间完成的。写完之后,我交给姚牧师,请他指教。姚牧师仔细地读了我的文章,并很认真  相似文献   

12.
爱的寄生     
正有一个真实的例子:自从丈夫离开人世后,妻子觉得世界都不存在了,她是如此爱他。空荡荡时没有依靠,孤独而悲伤。她去拜访一名出色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因为她痛苦得想要自杀。"我实在太爱他了,没有了他,我不能再活下去。""你知道不知道,你根本不是爱他!"心理医生回答。"你这是什么话?没有他我不能活下去。我可以为他去死。"她愤怒了。  相似文献   

13.
一位好友相貌不算出众,但她拍照时却很上镜,每次一班人外出游玩,拍得最出色的总是她。我向她请教秘诀,她笑笑说:"很简单,我总是跟摄影的人保持三公尺左右的距离,太远了会暴露我身材矮小的缺陷,太近了又会把我拍得太胖了。只有离开拍摄的人三公尺远,镜头里的我才是最美的。"  相似文献   

14.
王志军 《天风》2007,(20):15
她的奉献精神不仅鼓励了我们的行动,也在不断地激励着更多神的儿女去"奉献"……本文所要讲述的是在红土高原上昆钢教会里热心侍奉主的高龄老人李姊妹,她今年已经86岁高龄了,任招待班长职务已经20年,一直以来她的热心侍奉精神让我们很钦佩。昆钢教堂盖建在离生活区较远的山顶上,每次做礼拜都要爬好长一段山坡才能到教堂。  相似文献   

15.
电视里,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一双年幼的生下来即是重度脑瘫患者的双胞胎女儿接受采访。她是美丽的女子,家境殷实、父母宠爱,公主一般长大,顺利工作、结婚,没有想到厄运埋伏在"生子"这一环节给予她重击。丈夫承受不了高昂的医疗费用,离家出走。"你找过他吗?"主持人问她。她决然地摇头:"没有,不过我不怪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态度     
正妹妹去看望在外地工作的妹夫,返程的车上抱怨妹夫前天晚上没有帮她收拾行李,妹夫说:"我不想让你走啊!"当下妹妹就甜蜜地沉默了。妹夫没有就事论事地解释,只是表达了他对她的态度,一场小争吵得到圆满的处理。再多的解释都抵不过一个爱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正小时候我时常寄住在外祖母家,有许多表兄弟姐妹,每次相约饭后要一起去玩,吃饭时就不能安心,总是胡乱地扒到嘴里咽下,心里尽想着玩乐。这时,外祖母就会用她的拐杖敲我们的头说:"你们吃那么快,要去赴死吗?"这句话令我一时呆住了,然后她就会慢条斯理地说:"吃那么急,怎么会知道一碗饭的滋味呀!"当时深记着外祖母的话,从此,吃饭便十分专心,总是好好吃了饭再出去玩。从前不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  相似文献   

18.
脚下的流沙     
放学回到家,母亲在院子里看到我回来了,抬头看了看我,皱起了眉头,说道:“怎么,放学后又到小河边玩去啦?”我心中慌乱地赶忙回答道:“没有啊,一放学我就回来了。”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耍去了。”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7,(12)
<正>有一个阶段,经常接到一位外地女读者的来电,要求我为她祈祷,她常常被家里人谩骂甚至殴打,因为大家都认为她精神不正常……向人倾诉可以让她的痛苦缓解许多,这从她每次结束电话前的一声如释重负的"谢谢"里可以感受到,然而,放下电话的我,心情并不轻松,唯有低头祈祷仁慈的主耶稣基督……类似女读者的遭遇就是家庭暴力。2016年3  相似文献   

20.
正老婆出差,懒得做饭的我想带儿子去吃快餐。儿子却非要吃鱼,只好带他进了一家特色小店。我吃得津津有味,儿子吃了几口却突然放下了筷子:"还不如我妈做的好吃!""怎么可能呢,这可是本地最有名的鱼馆。"话音未落,儿子悠悠地回了我一句:"可这鱼做的没有妈妈的味道。"儿子的话,让我的心陡然一疼。小时候家里穷,几个月能吃上一次肉就是很幸福的事了。每次,不光把肉吃得干干净净,连盘子里剩下的汁,也会拿馒头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