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位居<庄子>首篇的<逍遥游>是庄子哲学之总纲.对于庄子来说,"逍遥游"既不是"鲲"在水中的游,也不是"鹏"在空中的游,而是"心"在世间的游,是精神的苦旅:神游! 只有神游是游于"无穷"的逍遥游."游"即化"形"归"虚",是"心"对"形"的抗争.  相似文献   

2.
正问心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七个字说明了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心。庄子则用了五个字:"外化内不化。"身可以适应社会,而内心不会妥协。佛陀更简单,就是两个字":觉悟"。其实就是"见我心",不要只见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的心。"心学"要理是将儒道佛三家会通与融合:道家主真心,儒家主善心,佛家主美心。尤其是儒家更着重善,因  相似文献   

3.
庄惠之交是了解庄子的一个视角,历来为学者所注意。《庄子》内七篇均与惠施有一定渊源:从《齐物论》《逍遥游》看,惠施于"齐物"有所得,庄子有所取鉴,但惠施所论不醇,"齐物"而不能"逍遥",遂与庄子之学分道扬镳;《人间世》论士人进退存身"形就心和"之道,思想背景与惠施一类纵横策士有关;《养生主》论"无用"之"保身",亦发端于《逍遥游》庄惠辩"无用";《德充符》论"不与物迁、命物之化"之"德",与惠施"弱于德""逐万物而不反"形成鲜明对比;《大宗师》论生死哲学甚精,是庄惠围绕"鼓盆而歌"论生死的延展与深化;《应帝王》走向对政治的完全厌弃,汲汲于政治的惠施是一个主要参照点。但庄子创作七篇非因惠施,惠施亦只是庄子笔下众多"质"中之一员。  相似文献   

4.
《庄子·至乐》中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是关于庄子婚姻的唯一记载,但可由此契入,窥探庄子的婚姻世界。妻始死时庄子"概然",与《礼记·檀弓》"慨然"的用法比较,非如一些注家所说是"同于众人而哀",人哭亦哭的哀背后更多的是有所感叹,处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而先秦"歌""哭"对言语境下"鼓盆而歌"是乐歌;"逍遥游"的独立自由与"人间世"的入世随顺决定了有独身气质的庄子选择婚姻"寄""寓"于世,但这只是"不得已"的无心之举,"鼓盆而歌"是两种思想交织的题中之义;庄子对儒家"五伦"进行消解,虽特重"朋友",与惠施却不能达"外死生、无终始"之境,终至"朋友"一伦也被推翻。庄子由此真正在"逍遥游"与"人间世"间"两行"。  相似文献   

5.
正"态",拆开来就是心大一点儿。同样一颗心,想的东西大,心就是大;想的东西小,心就是小了。 心态好,就是心态年轻,心眼大;心态不好,说白了,就是心眼太小。态,是內在品质的外露,有种不同凡晌的气质,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最好的诠释。 心大了,乐多了,自己的世界就大了,路子也就宽了,事情反而小了。所谓心大,是指想得开别人想不开的事,容得下别人容不下的事,放得下别人担心的事。心大的人,虽然有时也会生  相似文献   

6.
正过马路,等红绿灯。十几个男女老少凑成的"一小撮人",于川流不息的汽车中左冲右突,浩浩荡荡地涌向了马路对面。一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准备随众往前冲,却被母亲拽了回来:"没看见红灯吗?"小女孩委屈:"可是别人都走了。""别人是别人,你是你。"母亲声色俱厉道:"别人不会为你的冲动埋单,但你必须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母亲,虽然小女孩受了批评,但长大后,她一定会感谢母亲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7.
历代学者对"逍遥游"的诠释构成了庄学的重要内容,而宋代庄学中的"逍遥游"诠释最为视角多样观点纷呈,其中有四种观点较为系统且具代表性:一是以"无累"诠释"逍遥游",认为事物受制于造化而拘于阴阳则为有累,唯有超越形器之累方为逍遥;二是引阴阳象数《易》理诠释"逍遥游",或以为超越阴阳之上方为逍遥,或以为顺阴阳之变方为逍遥,或以为合乎阴阳之理而与之同运方为逍遥;三是以"乐"为"逍遥游"义旨,将逍遥诠释为儒家德性自足与道德之乐,以摄道归儒,融合儒道;四是以"化"为"逍遥游"本指,认为化有大小故飞有高下,化有大小故逍遥有优劣,随事而化亦可逍遥。上述思想观点亦表现为逻辑上的渐进深化过程,相较于魏晋不仅多所创见,且整体上已突破向、郭旧说而别具新意,推进了宋代庄学的发展,也为中国庄学增添了新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人生一世,需要吃饭、穿衣、住房、乘车、赡老养幼,有得失之心本很正常。然而,除了适度的得失之心,也得有"分润之心",也就是有能力时,我们必须懂得分利给别人。曾国藩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这个大家庭以祖父母为核心,包括曾国藩的父母、叔父母与其弟弟、弟媳、侄儿、侄女。曾家的经济来源除了土地上的收入,就是曾国藩不定期地从北京捎回的白银。这些白银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上千两。在曾国藩看来,一个家庭要和睦,那些有能力支撑家庭的人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去除利己心。其次,他给母亲寄了五两银子的零花钱,马上觉得有点不对,因为没有给叔母零花钱,于是嘱咐家中的弟弟给叔母也送上一份。并且立下规矩:以后自己每年给母亲、叔母零花  相似文献   

9.
帛书《要》篇的"万勿润"当读为"万物屯",也就是"万物化生"之义。依据帛书《要》篇的异文,《益》卦上六爻辞的"立心勿恒",只能解为"位心勿恒"。"赐缗■□之为也"是说我将"易筮""之为"视为昏乱。"察其要者"之"要",当训为要妙,精深微妙。"其要",指孔子"老而好《易》"的要妙,也就是本质。"纣乃无道"句之"乃"当读为"仍",在此应训为一再、频繁。  相似文献   

10.
孟子"浩然之气"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浩然之气"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特有的概念,养"浩然之气"是孟子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由论意志坚定的"不动心"而及"浩然之气",后者是精神心志之气而非生物之气;养"浩然之气"需"配义与道"、"集义而生"、"心勿忘"、勿止勿助,是一长期的道德积累和践履进程而非神秘不测的意志内省;孟子言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并非意在"以人合天",而是文学夸张、自信张扬.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3)
<正>一些女人喜爱说话,口齿伶俐,然而说话的时候缺乏思考,或者不加思索,想到什么说什么,怎么舒服怎么说。我们说的"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形容的常常就是这类女性。虽然她们可能是没有恶意的,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冒失的言语总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却不自知。当然,不仅女人,有些男人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按照圣经的教导,有智慧地说话呢?"快快地听",就是要倾听别人的话语。也许  相似文献   

12.
晚清杨文会居士撰写《南华经发隐》,谓其书"深者直达佛界",乃"从萨婆若海逆流而出"。在他看来,"鲲鹏变化"的"逍遥游"就是凡夫成佛譬喻,"丧我"乃为"齐物论"的关键所在,"心斋"乃孔门授受的破执之法、"超世之学",兀者王骀"深知真常不变之义"而又能"即体起用","女偊论道"如同佛教的顿渐修证和闻思修增上,"谋报浑沌"就是"还灭生死"而"转识成智"。杨文会还对《庄子》外杂篇中的其他六则寓言进行了佛学解读。杨文会的"发隐",使《庄子》在佛教话语系统中得到理解,也使他的佛学观念借着解说《庄子》的形式得到阐发。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追求不同,在针灸学领域既不能将二者混淆,也不能将二者完全对立。科学语境下的现代针灸学技术不能缺少人文滋养,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针灸施术的全过程。针刺的正确方法和关键点,首先是调治精神活动。"治神"也就是"治心",包括针刺前的"治心"、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治心"。针刺前的"治心",重在与患者的良好沟通,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犹豫。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治心"是指针刺施术过程中要求医生要宁心静气,以便仔细观察患者对针刺的反应,更好地掌控行针的力度。"治心"是促进医患互信、增强患者依从性的关键。人文精神在指导现代针灸学的研究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清静为本,参悟为要古人读经之前要"拜经"和"展经",先洗手,再抱拳躬身,然后再小心地打开经书细读,这当中便需要一种恭敬心和清静心。有了这种心,便可以进入到参悟本经的境地了。有一位前辈曾经说过,读经有五个方法,就是"参、悟、体、行、证"。"参"是第一步,就是首先要  相似文献   

15.
褚伯秀,号雪巘,又号"武林道士",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宋末元初道教学者,有<南华真经义海纂微>106卷传世,曾注<道德>、<冲虚>二经,皆佚.淳祐丙午年(1246),西蜀的范应元在京师设席讲<庄子>,褚伯秀师从他学习,得<庄子>心印.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至乐"是因合乎"道"和无为原则而获得的愉悦感,需要人运用"心"或人所固有的功能才可以享有。从获得"至乐"的途径来看,道德实践应该优先于审美体验,即只有在平等、无私地守护生命的基础上才能领悟生命活动的意义。而"至乐"虽然是评价"逍遥游"的基本尺度,也必然受到个体天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基督徒在人间应当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成全神的律法就是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和"爱人如己".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又是一名基督徒,我更加认识到好基督徒必须是好公民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陈霞 《哲学研究》2012,(8):44-49
"记"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忘"的意义却常被忽略。在西方哲学中,回忆、记忆的价值和地位高于"遗忘"。希腊语"真理"一词"aletheia"是由否定性前缀"a-"与"lethe"构成的:"lethe"是与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Mnemosyne)相对照的遗忘女神的名字,译为"忘川"、"遗忘河",是冥府中的河流,亡魂喝了此河之水后忘掉在人间经历的一切。从这样的构词来看,真理与不忘有关,它是对"忘"的否定。柏拉图明确地把"记忆"界定为一个哲学概念,并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即回忆起心  相似文献   

19.
修心与体道     
张继禹 《中国道教》2012,(2):11-17,28
道教历来重视修心,认为"修心"乃是明道的枢纽。太上道祖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守静"才是"归根复命"的宗本,正是点出了"明道"在"修心"的玄奥。萧天石先生曾说:"虚极静笃,系心学与性学之本,为作圣功夫,亦为神化功夫。"①关于"修心以明道"的具体行持,南华真人在《庄子·人间世》中对"心斋"的修道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孟子对"四端"之心的思考,是为德性与人性的成就寻求一个最终的理据性支持。孟子言性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努力将原本表示与生俱来之禀赋的"性",转化为抽象的对于人之应是的回答,此回答呈现在一个动态成长的过程中而不表现为某种预先确定的"本质"。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并规定了人性发展方向的,就是被视为良知良能的"四端"之心。从后果角度可被评价为善的心之"四端",只是德性养成的潜能或"才",而如果希望真正实现有德性的人格,则还需要"扩而充之"的修养工夫。与康德的理性主义相反,孟子所谓"四端"之心是德性的非规范性依据,其构造更接近亚里士多德和休谟的传统。而围绕心所可能建立起来的所谓本体论问题,实际上出现在更为广阔的儒家"为己之学"问题域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