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角色     
我上护校时,周青是我们的宿管老师。英国撒切尔夫人绰号不是叫“铁娘子”吗,同学们背后也给周青取了个外号叫“铁老娘”。为什么这样叫她呢?因为有一次,我同屋的女生孙风把男友带进宿舍,被她发现了,她强令那男生立刻离开,说:“学校有规定,男生一律不得进入女宿舍。”  相似文献   

2.
琼斯是一家百货公司的理货员,每次谈论自己时,她都说成年以后一直希望能上大学,但总有原因阻止她实现这一梦想:她付不起学费、她必须养家糊口、她工作太忙、她没有时间,她最近的一个原因是太老了。她丈夫最后一次建议她上大学时,她对他说:“如果我现在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读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都50岁了。”  相似文献   

3.
<正>一、案例:身处困惑的小溪---小溪的口述学生小溪(化名),最近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感到非常困惑。她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能给她指点迷津,使她走出困惑。以下是她的口述:母亲去年4月因癌症去世了,我曾一度陷入巨大的悲伤之中,之后没隔几日我又一次陷入痛苦:怎么也没有想到,照顾我生活的阿姨也被确诊为肺癌,并且病情在迅速恶化。老想着去探望她,但是功课太忙,作业太多……,总抽不出时间,内心总有一种莫名的焦躁。爸爸很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家国梦民众梦。每个中国人的梦想都与国家民族的梦想联系在一起。“国之梦”联系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实现人民群众的梦想与实现国家梦想相互交融。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由13亿中国人民群众的个体梦想汇聚、升华而成,蕴含着中国人民群众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凝聚着中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国梦家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5.
那些再见     
正逛商场偶遇好友,她孩子今年高考,被东北的一所大学录取,她正在为孩子准备行囊。说着说着,满脸笑意的她已泪流满面。她说,前一阵子,天天担心填报志愿出问题,等查到了录取信息,却又开始担心别离。她说她知道孩子必须远走他乡才能追逐梦想,但控制不了自己。真的啊,每一个孩子经历那么多的考试,就是为了离开家。现在整装待发的孩子,也许要很多年之后,才能完成梦想与家乡的和解。  相似文献   

6.
江鸟 《天风》2008,(11):34-36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One world, One dream),当2008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日益临近,举国上下都在为圆了中国人举办奥运会的梦想而欢呼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忘记100年前第一个提出这一梦想的人,他就是基督徒教育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  相似文献   

7.
化蛹成蝶     
她出身农村,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之后成功留校任教,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教师。在家乡人眼里,这无异于化蛹成蝶,足以光宗耀祖。对她个人而言,这份工作也足够体面和舒适,少有压力又轻松自在。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她就辞职了。这倒不是因为她不喜欢教书,而是她突然看到了一片蓝海,那里涌动着她心底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一个美国女孩为实现儿时的梦,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中国,为了生活她走遍大半个中国求职助教又多处碰壁。她爱着中国丈夫,又历尽艰辛收养扶助了40余名流浪儿、残疾儿、弃婴。她感受到中国人的友好与热情,也碰到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她面对困难从来没有动摇过她全身心地爱着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杨威 《美与时代》2013,(11):67-6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热烈反响。作为高校辅导员,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这个职业的“中国梦”该如何实现。笔者从高校辅导员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出发,从政治素质、学习精神、乐于奉献、持续创新等角度阐释如何实现高校辅导员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王兵 《学海》2013,(5):21-24
作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自信与梦想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纵观毛泽东一生,自信成就了他的梦想,但过度的自信造成了他晚年梦想的受挫。今天,自信仍然是实现强国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月     
正月亮一直挂在天空,按照自己的规律和节奏自顾自地阴晴圆缺着。寂寞的夜里,因为有了月亮,而平添了许多的诗情和画意。我爱月亮,爱她的"变"与"不变"。她的"变"在于没有一直圆满,但也没有一直缺失;她的"不变"在于她总是缺了又圆,圆了又缺。变,让她少了单调乏味,多了情调雅趣;不变,让她少了捉摸不定,多了韵律兴致。我最爱她的宁静而不张扬,像一个冷艳的美人,从不浓妆艳  相似文献   

12.
寻梦的女孩     
小芳 《天风》2007,(2):46-47
她刚满20岁,中等偏高的身材,体形匀称,白皙清秀的脸庞稚气未脱,平直的长发垂肩。二月的上海往往春寒料峭,那一天二妹穿了一件雪白的鸭绒大衣随着人群从礼拜堂出来,她那乌黑闪亮的大眼睛里有些许与她年龄不相称的忧郁——二妹的老家在安徽贫穷的农村,她与成千上万的农村青年一样,奔往全国各大城市谋生,并且寻梦,可是又有多少人圆了自己的梦呢?在有序无序的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城市,一个  相似文献   

13.
在心理咨询门诊中常有十七、八岁的姑娘偷偷地爱上了男老师不能自拔,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在半个月前一位二年级的女生来找我,看她那憔悴的面容,低着头,不敢正视看我。这说明她心里一定有难言之苦。“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吗?”一句关切的问话,触动了她的心灵,顿时流下了眼泪,把她隐藏在心底两年的话和眼泪一起倾倒出来了。她说:“我是在一个充满欢乐的家庭中长大的,父亲是政府官员,母亲是中学语文教师,家庭和睦,经济宽裕。我从小活泼、聪明,学习成绩好,常受到叔叔、阿姨的称赞,也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到大学以后,我专心自己的学业,其他事没有…  相似文献   

14.
张欣 《中国道教》2013,(4):33-34
历经千年,上海崇福道院虽饱经磨难却始终香火不衰,成为当地一代又一代信众的精神家园。如今,崇福道院又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千年中将自身发展与道教复兴的梦想和中国梦的实现紧紧结合在一起,为百姓幸福、国家强盛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关于理想的梦,在我心中藏了若干年,直到有缘邂逅《思维与智慧》,梦想才得以成真。从少年时代起,我就非常羡慕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人,也曾立志向作家看齐。可是要实现梦想谈何容易?就在我感叹与文字无缘而打算另谋出路时,友人送来一期新到的《思维与智慧》,说她或许能助我一臂之力。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翻看起来,谁知这一看便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让我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关于梦想,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答案,而中国梦的概念只有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3月17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上,习主席对"中国梦"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被进一步赋予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张悦然出生于80年代,现在还在念大二,但她已在小说创作的探索中走得比较远了。她的小说不以故事取胜,但凭靠对外在世界和个人心灵的敏锐体察和聪颖感悟,细细密密地串起了一串串梦想的文字珠链,便营造出了一个个五光十色、美仑美奂的奇景。强烈的梦幻色彩使她的小说显得超凡脱俗而又高贵华丽。她的小说,读起来既冷嗖嗖又暖烘烘、既朦胧又明澈、既真切又虚幻。这些近似梦呓的诉说,来自青春始端的敏感,来自骨子里的悒郁,来自成长的愉悦与茫然,有时尖利,有时低沉——它们,飞扬而又忧伤。同70年代人相比,80年代人成熟得更早。现实的残酷、信息的围攻,无时无刻不在牵引他们的焦灼、辨别与思考。他们没有固定而统一的信仰,所以很早就开始寻找各自心灵的慰藉。这远非一份好的课程答卷、一所较理想的大学那样简单。成年人的友情观、爱情观、家庭观过早地闯进了他们的视野。他们多梦、敏感,很容易受伤,但有时又会表现出惊人的坚强。他们不会情愿过早堕入世俗,所以不会信奉金钱与权势,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爱情。  相似文献   

18.
正余世维在《职业经理常犯的的11种错误》中讲过一个案例。他在上海的家里请了一个阿姨,很少开口提要求,因为什么事情都不用讲,阿姨就做得清清楚楚。有次余老师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就跟阿姨交待说:"小吴(阿姨姓吴),我的那个皮鞋要好好擦一下。""晓得了。"小吴说。到了早上,又忍不住问了一遍:"皮鞋擦了没有?"小吴回道:"已经做好了。"又忍不住补充:"余先生,以后你安排我做事情,请只讲一遍就好了。我什么时候需要讲两遍的时候,你骂我!"  相似文献   

19.
“一日总统”套餐,圆你一个总统梦对于普通人来说,总统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神秘感。许多人都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当上总统,哪怕是一天也好。顾客的需求就是潜在的市场。为了帮助那些渴望过一把“总统瘾”的人梦想成真,位于美国首  相似文献   

20.
到意大利南部的小镇波西塔诺度假,报名参加当地的厨艺学习班。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把你扔到一个餐馆或是一户农家,跟当地的烹饪高手学做菜。第一堂课的老师是一位棕红色头发的大婶,脾气很好的样子,她很亲切地让学生们唤她"玛丽露阿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