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个案情况与高一女生小靖的交谈是在期中考试后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那天她带着迷茫的表情走进了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想和您谈谈。""可以啊,你在哪个方面需要我的帮助?"说着,我请她坐在沙发上。"说实话,我早就想找您谈了,我心里特别难受,憋得慌。"说着,她抬起头急切地看着我,"我不敢相信自己会变成这样!我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感觉了!"她那凝重的神情和沉重的叹息,让我不由自主地为她担心。"别着急,慢慢说,是什么事让你觉得憋得慌  相似文献   

2.
我搞教育搞了九年时间,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在中国,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年轻白领,如果你让他们用两个字形容一下自己的精神状态,那么这两个字十有八九会是——迷茫。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仿佛迷茫是常态,不迷茫才是"变态"。迷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所以搞不清现在应该做什么,担心现在做的事情都没有用。比如,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自己将来毕业出路在哪里。考研吧,又不喜欢搞研究,跨专业考研又不知  相似文献   

3.
正她是个上海姑娘,从小就有张爱"吐槽"的毒舌嘴和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高中时,学校举办艺术节,她自告奋勇,反串了一回"话痨版刘备",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吐槽和模仿技能为班级捧回了荣誉。后来,她顺利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录取,开始接受专业的训练。毕业后,她却陷入了迷茫:想做导演没资源,想拍戏接不到戏约。有一次去剧组面试,对方竟告诉她:像你这样的脸蛋在演艺圈不算出众,身材又纤细没亮点,戏路很窄,还是趁早转行吧。她  相似文献   

4.
袋里的父爱     
正母亲去世后,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5.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你好! 我是一名农村青年,家境也不太好。我是个内向而又执著于理想的人。高考落榜后,我先后到各地打工、学习各种技术。可最终只能胡乱找个工作。后来,我又参加成人自学考试想进一步考研究生。第一年参加自考顺利通过两门考核,但第二年却一败涂地。今年又要考了,可我却看到书本就烦,静不  相似文献   

6.
现在,她又与她相拥而卧了。但窗里窗外却是一样静默的夜,因为她们都在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思思,今天晚上……”晶晶忽然抬起晶亮的眼睛,她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思思悸动了一下,沉思地凝望着晶晶那张星光下清冷美丽的脸。不一会儿,一丝分明的痛楚已爬遍了她的额头眼角。她咬了咬嘴唇,紧紧拥住了晶晶的双臂。“今天晚上,你和同学们都在上晚自习……”晶晶轻轻地把头抵在思思怀里,口里喃喃低语。忽然,思思无力地松开了拥抱她的双臂,迷茫凄惶的目光投入了窗外沉沉的夜。她感到自己仿佛突然浮荡在极地巨大的冰床上,彻骨的寒气冻  相似文献   

7.
正前阵子,女儿的班主任给她布置了一道孝心作业,内容是:请你给你的母亲洗脚、捶背或做饭。看到作业题,我欣喜地对女儿说:"我想让你给我洗洗脚,怎么样?"没想到她却愁眉苦脸地回答我:"妈,能不能选择另一项,我想给你捶背。"问她为啥,她说捶背简单,不像洗脚既要倒水,又要拿毛巾,还要擦脚,麻烦。一时间,我就愣住了。原来,我想要的,并不是女儿真心想给的。我不想要的,却是她想给我的。我解释给她听:"我现在背不酸,腰不痛,真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学生小川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忧心忡忡地对我说:"老师,我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迷茫,不知该怎么办。在单位,我没经验,没背景,没人重视,没有贵人相助,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我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一不小心就在职场上摔一跤,很难再起来。"小川这种心理恐怕很多人都有过,看到身边的人条件都比自己优越,有的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有的很得领导赏识,有的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再看看自己,总感觉自惭形秽。其实,一无所有又何妨?我给小川讲了一个故事:三个人出  相似文献   

9.
<正>【从来就没有人喜欢我】第二次咨询时,小美挺认真地对我说:"张老师,上次咨询完了以后我自己仔细想了想,我的确是把妈妈放在自己伴侣的位置上了,其实没有人能代替得了她,我这样太混淆了,但我又想了想,隐约觉得真的从来没有人喜欢过我。""小美,你能讲讲看,你说的喜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1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督导的主要议题是她不清楚为什么来访者看到的自己和她看到的形象不同。来访者的不同形象:情绪表达上被督:“来访者描述自己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我看到的不一样,她说自己是一个平静的人,处理事情非常冷静。在咨询中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是如此,但她提到的几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她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她的情绪反应就不再是我熟悉的模式。”督导:“你能具体说一下吗?”被督:“比如之前她曾说在和朋友聚会的时候说到一个新闻事件,她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旗帜     
史牧 《天风》2001,(10):53-54
当我们看电视,在奥运会或其他国际运动会的实况转播中,在乐队奏出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昂扬的乐声,看见我国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想众弟兄姊妹一定非常激动。有时我们也会看到那位获奖运动员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的那种似有千言万语簇动在他(她)心底里的面部表情。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极其喜欢看到这种场景的。上帝赐予我们生命成为中国人。中国人当然爱中国。我们中国人当看到自己国家的五星  相似文献   

12.
正女儿通过公招进入沿海一所公立本科大学,有事业编制,一家人都很高兴。四年前,女儿读大四时,我与妻便开始操心她的工作,后来,她上了研究生,又去韩国支教一年,暂时缓解了我们的焦虑。年初回国,就业问题再次实实在在摆到了一家人面前。好在女儿能干,回国仅仅两个多月,就干净利落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与妻怎能不欣喜呢?2017年5月6日,女儿报考的两个单位同时开考,一个是长沙的,单位不错,但考的是公务  相似文献   

13.
很高兴能在MBA阶段选修到表达性艺术治疗这门课,因为我对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一直都比较感兴趣,同时又渴望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自己和他人。通过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八次课,我也从最初的迷茫状态慢慢开始对自己有了模糊的印象,进而能够重新认识自己,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下面是我选取的两次课程的内容和作品,回过头来解析作画的过程和心理感悟。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一个咨询近4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对咨询进行到40次会有一些不安和无措。咨询进入新阶段,咨询师没有用了?被督:“我们的咨询明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马上就40次了。我很迷茫:该怎么继续工作?前10次咨询我跟随她、回应她;后来她开始讲原生家庭,她有很多情绪,我们在情绪层面工作;目前这个阶段,我和她有些默契,彼此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但不知道这个阶段的意义,不清楚咨询是变好还是变坏了,也不知道我是否在工作?”  相似文献   

15.
慈祥的智者     
我一直都在看《思维与智慧》,非常喜欢和信赖她,把她看作我最忠实的朋友。我从小性格内向,害羞,敏感, 不善于表达自己,心中有困惑,也不敢向别人述说,担心不被理解, 引来别人讥笑。苦闷和孤独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看到《思维与智慧》,她就像一位慈祥的智者握住了我的手,带我走出以前的阴影。她是那样博学又充满智慧,循循善诱,与  相似文献   

16.
另一个自己     
买了一件新衣,麻、白、连体。因为有那两根吊带,分外特立独行。虽然是裤子,可因为肥大,又有了裙的意味。我喜欢这种奇怪的有自己品格的衣服。一看,就与众不同。绝不淹没于人群中。你别想让我被淹没。翻看标签,看到它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每当我看到她,总有抑制不住的冲动”,“今天下午我又看到她了,她真漂亮,我真喜欢她”,“她冲我笑了一下,我整天都非常高兴,难道她也喜欢我吗?”看到这一段段日记中的文字,你也许会以为是一个初中或高中男生的日记,记述初恋的感觉,其实。这是一个刚刚高中一年级的女生小悦(化名)的日记。  相似文献   

18.
题记:晓蓉是通过电话向我倾诉的,我曾经提出见面的要求,晓蓉让我给她考虑的时间,两天以后,她还是拒绝了。当她在电话里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我感到她的声音有些紧张,甚至在发抖。我建议她做深呼吸,先让自己的情绪恢复平静。几分钟后,电话那头传来她稍许平静下来的声音。她说:现在我无法面对我最爱的丈夫,不是他的问题,是我的心理有障碍。我想让自己过正常的生活,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面对和他的缠绵。晓蓉断断续续地陈述着,中间会稍作停顿,尽管不连贯、但整个故事依然清晰可见。自恋妈妈忽略了女儿成长从小到大,我算个好孩子吧。每天除…  相似文献   

19.
电话预约之后,母女两人来到了心理咨询室。由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我只能分别会话。于是,很有点女强人气质的女士首先讲述了前来求询的由来——我的女儿今年已经21岁,中专毕业两年了。小时候,她是让人很省心的孩子,还有点胆小、内向。读中专的时候,她开始头疼,脑子有点乱,我就让她回家休学了。休学期间,她爸爸急症去世了。她爸爸犯病的时候就她一个人在家。后来孩子的病好像又重了。这些年我在外面开一个公司,家里还要照顾孩子,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唉!(果然是位女强  相似文献   

20.
杜娟,一个婚后并不满足现状的漂亮女人,因嫌弃丈夫是个“穷博士”,虚荣心驱使她红杏出墙,和丈夫的“大款”朋友好上了,成为“二奶”,在经历了一段伤心屈辱的岁月之后,为自己的虚荣付出了沉痛代价的她又重新回到深爱她的丈夫的怀抱。2004年4月,杜鹃向笔者讲述了她的故事。她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人们:用金钱和虚荣包装出来的爱情最后往往都是被破灭的泡沫。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如果哪一天我给他买了一双200元的皮鞋,他会一连几天心疼得不得了。2002年,我们结婚4年了,还住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房子里,这是李峰还没有娶我之前的单身宿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