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忆中的雪     
正小雪时节,未见飘雪。但在我心里,总有那一片雪,无边无际,洁白无瑕,静好如诗。雪满世界的景色,总是令我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放眼望去,山川、树木、房屋、大地,到处都罩了厚重的雪,世界成了清一色的白,粉妆玉砌一般。于是,群山银装素裹,松林玉树琼枝,大路变得清清白白,绵延到远方。雪落的声音很美妙,雪花落在树叶上的"沙沙"声,是那么  相似文献   

2.
低头与举目     
正从新校区坐地铁进城,刚一入座,就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加入"低头族"的行列。过了一会儿,抬头看见对面坐着母子三人,姐姐坐在妈妈的左边,大约七八岁的样子,正聚精会神地捧着一本书看,我隔着距离,依稀看出书上的字密密麻麻的,她却看得专注,嘴角不时地上扬一下,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妈妈的右边,是3岁左右的弟弟,用笔在小本子上画着什么,不时地抬头,和妈妈小声交流,妈妈也有一书在手。瞧这一家子,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不见的老同学青兰邀约,到她家门口后她却还在一家面包店排队,灿烂地笑,说一定要请我吃这家店的面包和点心,所以早早排队,却没想到排了一个多小时才买到。说着,她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面包递到我嘴边,松软、甜香、纯正、不腻,味蕾享受到恰到好处的妥帖。我说:"好吃。"她又说:"去看看他家的操作间。"隔着清而透亮的玻璃墙,  相似文献   

4.
正欸乃,是桨橹在水中摇起划动的声音。水随着船行,这激荡起的水波之声似一种乐声。欸乃,在现代人的汉语词汇语境里,是那么生疏孤僻,好像是我们隔着十万八千里的亲戚,不到万不得已,难得见上一面。即使有缘相见,一时半会儿,也难以相认。可是,在古汉语的语境里,欸乃却显得灵动、跳跃、飞扬,活力四射,充满了勃勃生机。唐代诗人元结(公元719——772年)最早将"欸乃"一词纳入麾下。自他始,"欸乃"从此  相似文献   

5.
正看月亮,最好的地方是在乡下。夜静下来,月光像是一层薄薄的小雪,给原野披上轻纱,我们叫它"月亮地"。人家的房屋,零星的草垛,偶尔的犬吠,望一眼天上的月亮,你仿佛听到树木万物均匀的呼吸,它们刚刚进入梦乡,稍有惊忧,就会弄醒它们。一年有多少个月亮地?这个没法去数。月有阴晴圆缺。勿庸置疑的是,春夏秋冬的轮回里,各个时节月亮地各有特色。最美的当属冬天的月亮地。天早早地黑了,月亮挂在天上,或一弯新  相似文献   

6.
世间爱     
正有一次流感袭来,除了我和不满六个月的女儿,全家人都不幸染病。担心感冒传染给女儿,我像一只强大的母老虎一样,守护着自己的虎仔,不让任何人靠近她半步。爱人每次下班回来,在我的严密监控之下,唯有隔着门窗,恋恋不舍地注视着。有时他无意识地走近了几步,我立刻厉声将他呵斥出去,好像他身上的流感细菌,马上就会席卷了她的全身,让我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  相似文献   

7.
入冬的第一场雪终于下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任性的雪花在空中肆意地张扬着、飞舞着,酝酿了一年的激情淋漓尽致地释放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迷蒙了人们的双眼,渲染了浪漫唯美的氛围。须臾之后,整个世界就洁白了,银装素裹,纤尘不染,那么纯,那么净,一片美好。  相似文献   

8.
死海西岸行     
从宗教圣城耶路撒冷驱车东行,地势急剧下降。汽车在赭黄的荒山戈壁中逶迤盘旋,越往前走,耳膜的压力越大,嗡鸣不绝,与飞机降落时的感觉有些相似。隔着车窗,只见一路少有人烟,偶尔看到一些贝都因人的帐篷和羊群,三三两两地散布在贫瘠的旷野中。在一条陡斜的山坡旁边,赫然竖立着一方石碑,上面用几种文字写着“海平面”几个字。原来在短短的数十公里距  相似文献   

9.
<正>在这个疯狂逐利的经济活动甚嚣尘上的2014年末的冬天,深陷厚重雾霾的苦逼空气里,除了闭嘴戴口罩已别无选择地宅居家中,隔着窗外浑浊的光线既厌于出行,又浮躁地无以深读手边读物的我,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里信誓旦旦地发告,"关闭微信一周,潜心阅读",以求收心伏案于进入字里行间……版画、雕塑家张松正和独立策展人、文艺批评家施小安分别发来了他们共同努力、悉心组织的"河南省第七届版画展"的邀约。画展就设在郑州东区会展中心的地标——"千禧塔"27楼华夏美术馆。我如约顶着寒气把冷风甩在身后,登临那云端高处  相似文献   

10.
入冬的第一场雪终于下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任性的雪花在空中肆意地张扬着、飞舞着,酝酿了一年的激情淋漓尽致地释放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迷蒙了人们的双眼,渲染了浪漫唯美的氛围。须臾之后,整个世界就洁白了,银装素裹,纤尘不染,那么纯,那么净,一片美好。之后,天晴,太阳现身了。雪,一点点地融化,由厚变薄,由薄变无。被淹没的房顶、草垛、泥土等又逐渐赤裸裸地暴露  相似文献   

11.
正她是我的好友。某天微信告诉我,生了二胎后又胖了,这就是婚姻让人腻味的地方,隔着语音,我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她匆忙地说:"亲爱的,改天聊哦。"我点点头,在她手忙脚乱的生活中深切地感受着她的幸福。29岁那年,她才把自已嫁掉,嫁给了老陈。那时,和她同龄的我们早已做了母亲。结婚前,她告诉我,并不爱老陈。我点点头,知道她最爱的是乔,乔是她的初恋,毕业后他们一起去了海南,在清幽湛蓝的沙  相似文献   

12.
正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走去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  相似文献   

13.
片断诗境     
正地铁上,门口两旁的座位上分别坐着一对母子,边上放着婴儿车。孩子很小,妈妈抱着。大家各自低着头玩手机,车厢里很沉闷。突然,响起了"咯咯"清脆的笑声。两个小孩子竟隔着两扇门的距离玩耍起来。发出笑声的是右边那个小孩,有点瘦,头发很黑,眼睛很亮,而抱着他的妈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语丝     
正赏花赏到气息,氛围,情怀。隔江看花,隔窗听雨,隔着人世中一层一层占有的标签,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人间草木》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原生态"第三场青年歌手大奖赛侗族歌手讲述他们村家家户户一儿一女,自觉控制人口增长,过着宁静的生活,余秋雨点评说:"对自然的谦虚收敛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美。""对自然的谦虚和收敛",真那么重要,又那么难以做到吗?  相似文献   

16.
正小时候我时常寄住在外祖母家,有许多表兄弟姐妹,每次相约饭后要一起去玩,吃饭时就不能安心,总是胡乱地扒到嘴里咽下,心里尽想着玩乐。这时,外祖母就会用她的拐杖敲我们的头说:"你们吃那么快,要去赴死吗?"这句话令我一时呆住了,然后她就会慢条斯理地说:"吃那么急,怎么会知道一碗饭的滋味呀!"当时深记着外祖母的话,从此,吃饭便十分专心,总是好好吃了饭再出去玩。从前不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  相似文献   

17.
真爱     
正1真爱,可以只是遥遥相望。隔着人群,黯黯对视,眼神传送爱意绵延。隔着红尘,静静怀想,只让灵魂翩跹共舞。隔着岁月,默默祝愿,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真爱,也可以是牵手一处。穿越人海茫茫,穿越尘烟漠漠,携两颗真心,相向而行,只为赴前世之约。走近彼此,相遇;走进内心,牵手。然后,一起演绎一场不老的爱情。  相似文献   

18.
北方有小雪     
那一世,我曾是观音圣水瓶里的一滴水,我渴盼雪的纯洁,于是我祈祷千年来到世间。哪怕是轻轻地来,悄悄地去。——题记北方有小雪,淡妆若伊人。习惯了大雪的北方人是不会在意这场小雪的。淡淡的,柔柔的,悄无声息,甚至不留痕迹,粗犷殆尽,缠绵有余。  相似文献   

19.
枯竹     
我在南方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青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小时候,村子里,人们都喜种竹,竹占据着村头巷尾、屋前屋后的所有空余地方,因此出门皆遇竹,总能见到竹之清俊摇曳的身影,仿佛抬头都能看到一幅幅清人郑板桥"细细的叶,疏疏的节"的淡竹水墨画,都能听到"鸟  相似文献   

20.
风车与小溪     
夏日的田野里,一架风车飞快地转动着,车上来的溪水汩汩地流向不远处的稻田。那些秧苗边开怀畅饮,边欢快地跳起舞蹈来。风车拍了拍小溪:"看到了吗?要不是我车来了水,让它们饮饱喝足,它们能跳得那么欢吗?""伙计,你错了。"小溪睥睨了风车一眼,慢悠悠地道,"那可不是你的功劳。"风车显然被小溪的傲慢激怒了:"难道是你的功劳?"小溪满面春风:"呵呵,这就对了。你想,如果没有了我,你转得再快,它们也只能喝西北风。"似乎觉得不妥,马上改口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