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泥土     
正插秧时我踩到一块瓦,它硌了我的脚,我龇牙咧嘴地将它抛到田埂上。父亲正在点烟,他看了看说:有五十年了,快烂了。他说这种瓦他烧过。他指了指山坡上的一处隆起,说:那原先是砖窑。现在早已坍塌了,长满了灌木和蒿草,狸猫出入,蛇鼠潜伏。父亲所说的"快烂了"只是一种感叹,秦砖汉瓦,瓦没那么快就烂。他感叹的是生命和世事。和他一起烧窑的人大多去世了,那些烧出来的砖瓦,还有多少块砌在墙上盖在房上?也少了。许多老房子都倒了,青苔就过来裹着它们,使得青瓦青砖都呈现它们的死亡状态:黑,潮湿,慢慢朽坏,重回泥土。我和朋友在江西的河流边捡  相似文献   

2.
瓦琴     
正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种琴声,必须是在乡下,在雨天,瓦房里,而且瓦必须是青瓦——琴键就是房上一片片的瓦,而雨,是弹奏者。雨在瓦上奏出的声音,我称之为瓦琴。小时住在乡下,春夏秋三季,是常常能听到瓦琴的。这三季中,我最喜欢夏季。夏季的雨有时细腻、委婉,有时奔放、热烈,弹奏的琴声,高低起伏,音律变化多端,好听极了。那时父亲与大爷叔叔们还未分家,六个家庭挤在一个院子里。院子像北京的四合院,我家住在  相似文献   

3.
正这些年,一到腊月,我老家寂静群山间的蜿蜒山道上,便有密集的人影晃动,那是从这里到这个国家天南地北的人,结伴而行回到了他们的老家。去年腊月的一个夜晚,我在老家的山梁上,还看到有人打着火把回来了,那是他们刚刚下了火车,就赶着回到了老家。但老家,对我那些乡亲来说,大多就是一座老房子孤独地兀立在山坳里、水井边、柏树下。我在城里访问过一些人,你还有老家吗?他们要么摇摇头,忧愁的样子,要么笑一笑,无所  相似文献   

4.
老家的鸽群     
中国人在习惯上往往把祖居地称之为“老家”。我的老家,听老人们讲,早在上个世纪,在家庙前的石碑上即镌刻有十六代的名字。看来这确实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家”了。 在老家还有久已栖息于此的鸽群。它们来我家“落户”究竟已过了多少代,却未见文字记载,所以,谁也说不清楚。但,它们来此“落户”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上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5.
春如泥     
正老家旧村落改造,房屋被推,瓦砾处处。破败里,喜获几个被弃的青瓦瓮,宝贝似的搬回。先在底部钻个小孔,又填了半瓮泥,静静置于院子一角,只待秋分时,移栽几棵牡丹。冬天下了场雪,春天洒了阵雨。一天,我打瓮边经过,意外发现,瓮口郁郁青青,莹绿衬着青瓦,有浑朴之美。这,是怎么回事?蹲下细看,才发现是些自发的野草花。那些草,有三叶草、狗尾草、荠菜。还有两棵荩草——一种《诗经》里被称作"绿"的  相似文献   

6.
天台纪游     
一浙东天台山是座充满传奇和富有文化底蕴的山。在一个春风又绿江南的日,我来到这里。跟着一群善男信女,我走进了“五峰胜境”。跨过石坊门,老远就能看到绿荫影映中的青瓦黄墙,墙上有四个极醒目的大字———隋代古刹。说是隋代古刹,事实上,寺内已找不到一丝隋代的痕迹,只有大雄宝殿左侧的一棵梅树,相传是天台二祖灌顶所栽。“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走在人生的奈何桥上,我心怅怅的,不知何去何归,那么,就注目一下眼前熙来攘往的游人吧。“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是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被…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人在街上走,隐约听见有人喊"三妮"。环顾四周,人来人往,人们步履匆匆,面目漠然。哦,是从渺茫的时空里传来的声音。那年,也是一个人,也在这条街,听见有人喊"三妮",回头,看见一张黑黝黝的脸,笑灿灿的。愣怔了一秒钟,我跳起来喊:"大树哥。"大树哥是老家的邻居,比我大十岁,但他总爱跟我闹着玩儿。除了大树哥,老家的人没谁喊我  相似文献   

8.
半月前,我从河北老家回山东的家,带回一只大公鸡。不是吃肉的,是放生的。是俺们老家一个九十四岁的老太太过生日,她的山里亲咸给她。这家人说生日生日,人要活动物也要活,委托我放生。  相似文献   

9.
搬进新居后,给我带来莫大昔离的是无所不在的噪音。小区位于一个高台上,用我老家的话说,是在一个“原”上,视野倒是无比开阔,东南西北想看哪里看哪里,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四面八方的声音都听得到。别的小区噪音是分时段的,比如工厂或学校早晨的广播,比如菜市场白天的喧嚣;而我面临的噪音是不分时段的,早晨有大街的汽车喇叭声,上午、下午有小区里装修的电钻、电锤、气钉声,傍晚有附近公园的广场舞声。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人说,炊烟是屋顶上的庄稼,那么,青瓦就是栽种庄稼的土壤,是联系着我们人生之根的那片乡愁。小时候,常会坐在屋檐下发呆,盯着对面低矮的青瓦一看就是半天。那鱼鳞状的青瓦,黑压压地排成一座座小山,越堆越高,仿佛永远也迈不过去,颓圮的地方长出了蓬草,有些阴森,要是有阳光还好些,若是逢上雨天,雨水顺着瓦槽往下滴落,啪嗒啪嗒地打在地上,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了这怎么也淌不完的泪水,从白天淌到黑夜,直至淌到时间的尽头。  相似文献   

11.
女人恋家     
遥远的天际刚吹来一缕春风,南飞的燕子一路呢喃:老家呀老家。小时候住在村庄,抬眼望见叽叽喳喳的燕子从蓝天下俯身飞向家中屋檐下寻找巢居,妈妈便喜悦地说:“小佳,你看,那只燕子是去年在我家筑巢的哟,它舍不得老家哦!”我望见那只呢喃的燕子正不停地向我和妈妈点头致意哩,悄悄的,我少女的泪珠一下滑落。 我依在妈妈怀里,在她的耳边低语:“妈,我也像这燕子一样,一辈子不离开您。”妈妈一双慈爱的手抚摸着我的头:“乖女儿,你长大了也要有个家呵,就像这燕子,一点一点衔来春泥筑起一个巢。”“不,妈  相似文献   

12.
在深处     
一渐渐远离了安静之美。再也不能像昆虫般,蛰伏在故乡的野地,听一阵风踩着狭长草叶,迤逦走过。更不能的是,无法在一个满月之夜,回到老家的院落,端一瓷盆清亮的老井水,安然放于生长苔藓的石磨上,搬出童年的敦实桃木凳,静静地坐下来,托着腮,瞪大眼睛,全神凝注,虔诚以待,看那金黄明月如何跃入水盆中,看那溅起的皎然波光,如何叫我的身子微微一个趔趄,然后归于静谧,我则慢慢坐成美妙夜色中的一朵天真花,一尊将月亮迎入  相似文献   

13.
雨和瓦     
正我从此认为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二十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的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矫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凭郁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位同学,擅长画漫画。一日,他把一张画好的漫画拿给我看,问:"这漫画上的人是笑还是哭?"我拿过来一看,见画的是一个人的头像,一副泪流满面的样子。"当然是哭口罗。"我说。"你把画倒过来看,会怎么样呢?"朋友说。我试着把漫画倒了过来,一看,简直不可思议,刚才还是泪流满面的脸,一下变得笑容可掬了。"怎么会这样?"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老家内蒙古,曾经有一名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问我,白老师,你坐在主席台,我在最后一排,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我说老弟,只是角度不同,从我的位置看,你是在第一排,你有无数条路可以走到这儿来,我再也找不到一条可以走到你那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布施     
1950年代,我们家住在加尔各答。我的父亲是从建志来的婆罗门。家里还算殷实,但他因为娶我母亲便在老家呆不住了。母亲属于南印度最早的女传道人。她从小便跟随她的爸爸奔波跋涉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上,一个村落一个村落地宣说福音——好消息。以后妈妈也成了  相似文献   

17.
时间的用法     
聚了时间,攒了闲钱,我们全家到欧洲旅游。十天走了五国,我们疯狂老鼠了一回。从尘烟滚滚的工地,从边吃饭边谈业务的桌边,从人潮汹涌里,从几个预约间隙中,我们抽身拔腿而来。一看法兰克福,怎么全城人都在睡大觉?晨昏颠倒地一算,怎么着他们也该起床了。二看布达佩斯,全城关门上锁,整条街上,用我老家话讲是,摔棍也砸不到人。三看布拉格,整个一老城堡大展,却是展品多过看客,演的是空城计。导游说,前两天是双休日,大伙儿差不多都到外地度假  相似文献   

18.
品味老家     
许多事,早已忘怀;许多事,落满尘埃。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老家是最美的地方。长大了,走的地方多了,才发现在中国,在世界还有许多许多比老家还美还好的地方。但不知为什么,老家就像无法割舍的"多味瓶",苦也是她,甜也是她;哭也是她,乐也是她;恨也是她,爱也是她。人说江南鱼米乡,我说老家胜江南。老家是著名的中国枣乡  相似文献   

19.
嗨,一个电话     
正"你是哪位?"晚上,我接到一个电话,看号码是老家那边打过来的。"我是于亮。"对方说。"于亮?你是于亮啊!"我脑海里瞬间来了个几千转,一下想起来了,于亮是我中学时最要好的同学。"是啊,我是于亮。""二十多年了,我们没有联系了,还好吧?""都好,一切都好。""你怎么突然想起来给我电话了呢?""没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外面奔波一天,临睡前拿起手机,才想起该给父亲打个电话。不过一看时间,都快十二点了,在老家农村的父亲肯定早就休息了,只好作罢。给父亲打电话的事,我是记在心上的,只是怎么稍一疏忽,就忘记这事了呢?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父亲,一辈子以体力劳动养家糊口,现在俨然一个小老头了。他听力不好,打电话我必须大声。而且,每次打电话,我都说方言,父亲就是家,是故乡。村里人说,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