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绪“ABC”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失业、失学、失恋等种种人生不如意事不期而至时,有些人可能会陷于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中久久不能自拔,甚至走上轻生的绝路。有些人则可能在短暂的痛苦之后重新奋起,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起来。面对同样的事情,人们的反应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相似文献   

2.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加上现代社会中生活压力越来越重,人们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种精神状态,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那么,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该怎样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呢?有一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心理学上称之为反向心理调节法。具体地说,就是对于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一、主题设定我的油画创作的创作主题是《希望与美好》。"希望与美好"是我的生活理想,或者说是我们的生活理想。借用《读书》里面的一句话:"人生有太多的不平等……"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总是那么如我们的意,但是我们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那怎么办呢,唯有"希望与美好",它既是我们的人生信条,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  相似文献   

4.
人生有重要的三个"三",即:把握好三天、谨记三句话、做好三件事。把握好三天关闭昨天:昨天不论有多少成功和辉煌、痛楚与悲伤,终归不可再及,那么就关闭它,把精力用在今天。把牢今天:把握住今天,做事要  相似文献   

5.
涂智进 《天风》2004,(4):22-22
人一生非常地有限,如常言道:人生不过百岁,总共不过三万六千五百日。在这有限的时日中,我们不可能把生命中的一切都握住不放,如果那样,到头来,没有一件事能够完工,可能也做不好任何一件事。这就是人生常常要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尴尬局面。面  相似文献   

6.
王雷 《天风》2015,(4):12-14
正确而足够的阅读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信仰和侍奉等都大有裨益,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规范能让我们的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有不少基督徒不重视日常阅读,他们认为阅读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甚至在他们的人生词典中从来就找不到"阅读"两字;也有一部分信徒虽然重视阅读,却苦于不知从何下手去读;还有一部分信徒虽然也爱好阅读,但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阅读的方向、方法和技巧,以至于盲目阅读。其实,对于基督徒而言,阅读是  相似文献   

7.
幸福人生向来无固定的模式,不同的人衡量幸福的标准不同,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幸福的理解也会常有变化,但人生的幸福莫过于三件事: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有人信你。一个人身处困境,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在怀疑你,责难你,但只要有一个人对你深信不疑,你就不会对前途绝望,丧  相似文献   

8.
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的人生,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坎坷挫折时有发生,面对种种不如意,人们常常会焦虑不安,内心体验到巨大的压力。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人都经历过。例如第一次上台演讲、第一次求职面试、亲人患病或死亡、工作变动或丧失。承受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梁慕山 《天风》2005,(6):39-39
有史以来,金钱被人们称之为“万能”之物。确实,人生世上数十个寒暑,许多人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一切向钱看,认为只要有了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和“有钱大三辈, 无钱是崽辈”,形象地说明了金钱“万能”的意义,又说:“无钱难倒英雄汉”,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若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则其处境艰难可想而知,在世间你若是想作成一件事,无论大小,如果没有钱,实在是寸步难行。人人都想要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没有金钱又如何能谈得上幸福呢?有人认为只有拥有大量金钱才能过上幸福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电视剧《爱的追踪》中,马德庆对他的妹妹文皓说:"你看你做的那些不该做的事,害得大家都不安生。"而她却说:"不安生才是人生。"说实话,人生,很多时候,都是不安生的。这一点,文皓说得没错。可是,一个人如果一辈子都这样,那么他就是失败的、悲催的。人在世上,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常有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恩八九(上联)常想一二(下联)如意(横批)这副对联的典故出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句俗语。台湾作家林清玄对此诠释道:“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  相似文献   

12.
隐忍     
正隐忍,该是一种怎样的胸襟?比天辽阔,比海深沉。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痛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忍是一种修行,忍是一种胸怀,忍更是一种智慧。生命中有许多苦难,让我们学会了承受,学会了担当;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让我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在忍中笑看人生。命运从来都是峰回路转的,生活从来都是波澜起伏的,爱情从来都是千回百转的———正是有了曲折和坎坷,才练就了我们的忍者风范———沉默,并不是懦弱;冷笑,并不是清高;哭泣,并不是屈  相似文献   

13.
提到犹太人,人们马上会想到三件事:一是"二战"时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二是无所不精的经商之道,三是独一无二的"家教"。犹太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在当今世人看来,既有些"另类",又有些匪夷所思。但正是他们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才使得这个民族以"头脑聪明"、"游刃有余"而著称于世。犹太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让人惊讶  相似文献   

14.
正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多运用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失去也是另一种拥有,失意也会变成诗意。1一个富豪,每次出门都担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拴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  相似文献   

15.
“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铺满鲜花的坦途,反而要常常与不如意的事情结伴而行。诸如考试落榜、工作解聘、官职被免、疾病缠身、情场失意等,常常会使人愤愤不平,叹息不止,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情绪低沉,心情抑郁,精神反常,心理上长期处于沮丧、懊悔、消沉、苦闷、忧伤的状态,不但影响工作情绪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实际上许多不如意的事,并非由于自己有什么过错,有时是自己力量所不及,有时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有时是“运气不佳”,有时甚至纯属天灾人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面对现实,及时…  相似文献   

16.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际遇都有所不同,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也会有不同的选择。《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哈桑和父亲三人在面对不同人生路时呈现的不同心理路程,可以说是每个普通大众做事和对待事情的态度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能够看到我们自己,勇敢地面对"我"自己,人生才能自由自在。  相似文献   

17.
谈时间管理     
周志治 《天风》2008,(18):31-31
经文:诗90:12;箴19:8 常有人说, "你们教牧都很忙吧?"我常回应说: "不忙,只是事多."事多不就是"忙"吗?是.可有人说,忙这个字由"心"和"亡"两字组成,"忙"含有心死之意.有人事多,而只会赶路不懂得要停下来认路,讲事工进度而不顾深度,只有工作没有人生风景,这种情况我不要.事可以多,但可以理出优先次序,可以善用人才,团队协作,因此事多而心不可以"亡",这样才能永远绽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诗人龙泉写了一首诗叫《半个我》,诗中写道:"老师说我,上课不够用心/前一段还可以,后一段只有半个我在听/领导指出,如果你工作100%投入/你的人生将比现在精彩几倍/妻子说,你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几天不回。是不是也在提醒/只有半个我在跟她一起生活/这半个我,让我胆战心惊/那幽灵一样飘荡的另一半/在哪里……"其实,每个人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19.
张玲  吴新望 《天风》2020,(1):6-7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参腓3:13-14)经文:腓3:12-14站在新一年的新起点,智慧之人会盘点过去,规划未来。对基督徒而言,我们相信一生的年日都在神的手中,那我们该如何珍惜神所赐的光阴?如何在有限的年日做好当做之工?使徒保罗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真诚劝勉我们:"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  相似文献   

20.
无我之境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想把事做好,越是做不好。这在心理学上属于"目的颤抖",也叫"穿针心理"。正如古人所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一件事长时间地关注、放不下,往往会过,而过犹不及。就是说,过多的用心反而没有效果。而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做得够多了、够好了,往往就会放弃付出、努力,这时候,他可能会对人生来个误判,认为自己不会拥有之前期待的那个结果了。而事实上,只要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