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这是泰戈尔的两句诗。鸟儿做腻了鸟儿,很想做一朵无拘无束的云,这无可厚非。然而它根本不知道做云有做云的难处,随时会被风吹散,随时会被雷  相似文献   

2.
袁辉 《道德与文明》2024,(2):124-132
康德既认为自由在于对道德法则的服从,又认为人的自由会违背道德法则。有学者就此提出“双重论”解读,认为康德有两种自由概念:服从道德法则的意志自由及在服从和违背道德法则间选择的自由。与之相对,也有学者支持“单一论”的解读,认为康德只有一种自由概念,即服从道德法则的能力,对康德伦理学中的任性自由理论的研究就是支持“单一论”。康德的任性自由和意志自由是同一种自由,任性自由不是作为选择自由的第二种自由,其本质不在于选择,动物的任性有选择而无自由,纯粹的理性存在者的任性没有对恶的选择却有自由。恶只是作为不纯粹的理性存在者的人的任性自由的特殊属性,该自由会受感性影响而违背道德法则。在其有能力克服感性影响却没有这么做的意义上,人的任性自由要为由此导致的恶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3.
淡泊     
淡泊即恬淡洒脱。“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这便是淡泊的感觉。“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担凤月,担到时也要息肩。”“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便是淡泊的风格。没有美丽的彩虹、绚烂的云霞,甚或没有几只鸟儿在飞翔,淡泊是固守纯静明丽的一方天空。没有巍峨的山、浩瀚的水,甚或没有成群的牛羊在嬉戏,淡泊是辽远而空阔的一片草原。没有争流的船舸,没有戏水的海鸟,甚或没有风没有浪,淡泊是处子般平静的一湾海域。  相似文献   

4.
我总以为,一棵树也有梦想,哪怕它是高崖之巅的一棵。 鸟儿对树说,你是一片绿阴,虽然你无法像我一样自由飞翔,但你也算是最顽强的植物。所以你的名字不仅叫自卑,你还有其他陌个名字,奉献和理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在与根本恶学说的关联中分析康德对意志与任性进行区分的意义。由于引入根本恶的概念,康德修正了以自律为核心的自由理论,纳入自由意志的另一面向——其作恶的可能性,凸显了自由意志内蕴的张力。然而,通过将任性与立法意志界说为意志官能的两个要素,使前者从属于后者,康德对其自由理论的修正并没有完全背离他早先自律的自由观。本文质疑康德将任性对道德法则的违背看作一种无能或者自由的缺失的观点,认为这一可以追溯到奥古斯丁的观点使得意志与任性的区分失去意义,不再能解释恶与过错的归责问题。  相似文献   

6.
成长空间     
生活需要阳光,更需要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阳光,不依靠别人的赐予,生命同样可以灿烂;位置,不要别人的恩典,有心人自能创造别样的成长空间。也许是一间陋室,就像一位诗人所言,只要“惟吾德馨”,陋室里一样可以阳光明媚,一样可以像鸟儿一般自由徜徉于快乐的云海之间。假如你生命里缺少阳光,也不能老是仰望星空,就要看你自己有没有制造阳光的心灵;空间里有没有幸福与快乐的青鸟飞翔,就看你能不能用一颗爱心,去创造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妙时光。  相似文献   

7.
你渴望自由,多想把自己变成一只小鸟,在蓝天白云间飞翔,让自己的日子充满诗意。 可是鸟儿总不能永远飘浮在这诗意之中,我想提醒你的是:寒风袭来时,你可敢去做一次搏击,磨炼一下自己的翅膀?风清月明悠哉优哉之时,你可肯去啄泥筑一下自己的小巢,以便在枝头待的累了,也好有个可回的家。 你喜欢快乐,希望自己整天无忧无虑地享受阳  相似文献   

8.
究竟是忙好还是闲好? 依我看,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散文家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古人陶渊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美国作家梭罗前去宁静安详的瓦尔登湖边,他们所向往的正是难得的闲适与惬意。  相似文献   

9.
说“飘逸”     
"飘逸"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概念。"飘逸"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一种审美境界。"飘逸",是超迈潇洒,悠闲自如,远出尘外的一种神韵风貌,犹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犹如鸿鹄翱翔,飘飘袅袅;犹如轻燕受风,翩翩绵绵。"飘逸"的审美特征是:轻盈、舒展、悠游、曼妙、舒婉、飞动、浪漫、潇洒、自由、自在、自如、自然、轻灵、轻柔,等等。"飘逸"的审美意蕴是自由。"飘逸"的文化内涵是庄子的逍遥、悠游和列子的"贵虚""御风"。飘逸美体现的美学精神就是超脱精神、超旷精神、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10.
康德道德哲学的原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早年他把道德情感看作道德 的最高原则;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则从自律中证实意志自由,却陷入自我循环;在 《实践理性批判》中强调对道德法则的意识是“理性的事实”,主张从道德法则中引申出自 由;在其最后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中,最终认为意志与自由无关,而只有任性才有自由 。任性直接与行为有关;准则也来自任性,从而从任性的外在行为自由能够并存的条件中开 出《法权的形而上学》,从道德法则对任性的准则的决定中开出《德性的形而上学》,二者 合在一起,完成了其《道德形而上学》。这是康德关于道德哲学原则的晚年定论。  相似文献   

11.
不说     
正在书店里安静地看自己想看的书,确实是一种享受,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可是,那天,我却惬意不起来。因为,旁边的两个高中生,一直在说着闲话,与学习无关的闲话。一开始,我认为她们说上一会儿就结束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她们没完没了地拉呱儿。我想制止她们,可是,如果直截了当地制止,会不会让那年轻的脸庞挂不住?我还不忍心。再说,坐在不远处的一个中年读者,我发现,那目光一遍遍射向她们,  相似文献   

12.
正安哥拉山林里有一种罗贵鸟,这种鸟儿平时在树上跳跃捉虫,生活非常惬意。只不过,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害怕雨淋,雨天对于它们来说,简直是一场要命的灾难。安哥拉雨季集中在六月。因此,每年六月前,罗贵鸟都要集中飞往别的地方,躲过这场浩劫。等雨季过去了,它们再飞回来,恢复原来的生活。但不得不说的  相似文献   

13.
自由可划分为观念自由和实在自由,观念自由因仅在主体意识中产生,总是表现为对各种限制的力图超越,而实在自由因需在主体与对象的共在关系中形成,则必须正视和承认各种限制.道德作为一种利益关系的调节者,必然具有基于各种关系限制的约束性,但由于道德是人的内在需要,因而其约束性也会表现出一种自觉自愿的主动特征.道德自由作为自由与道德的概念组合,既是自由的道德与道德的自由之内在统一,也是约束与任性的统一,当主体成为纯粹的道德主体、主体之性完全成为道德之性时,约束即为任性,任性即为约束.此时,主体便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上,道服"帔"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文化符号,不仅凝聚着道教自身信仰、思想和精神内涵,而且对整个中华服饰文化及历史亦具深刻影响。在道教中,"帔"是表征神仙飞天行云的功能性服饰符号。故道教对仙人所着之"帔"的描述,多赋予云、霞、光等物象,以表征其飞翔于天的美学意象——"衣以紫华之云帔,夕驾八景,朝登昆仑"~1,"衣以紫霞之云帔,  相似文献   

15.
郭昭第教授在《艺术哲学提要》一书中,以中国文化元素和精神阐释了一种新的艺术哲学理念;他不再将艺术哲学看成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而是作为一种具有亲和力的、富于智慧的、旨在寻求人的自由解放、给予人以惬意生活的圣人之学.他的艺术哲学以心体无滞、周遍含容、明白四达的智慧美学精神和非二非不二的不二论思维方式,以使人们获得生命的真正自由解放,获得惬意且诗意的人生为目的,旨在强调从日常生活乃至一切事物中发现美与智慧,是一部具有典型的中国话语体系乃至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艺术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16.
智慧语丝     
正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杨绛反正人生不是在此处失败,就是在彼处失败。失败者才不管别的有多重要。任性一回,不然一辈子都憋屈。——毛利欣然地接受痛苦,因为你可以从中学习。——安德鲁·所罗门很多人以为自己离成功只差奋斗两字,等他一努力就可以追上大神们。这不只是无知,也是一种傲慢。成功并非如此廉价。成功需要努力,但成功不止于努力。  相似文献   

17.
给圣母的诗     
“看,你的母亲!”我们便投进她的怀抱任凭白驹过隙任凭风狂雨暴母亲总是守在身旁母亲的怀抱是高远晴空我们是鸟儿自由飞翔母亲的怀抱是广袤的原野我们是群羊欢欣奔放母亲的怀抱使我们从不受伤母亲小耶稣是你的儿子你把他抚养从马槽旁到苦架旁你牵着他的手走过刑场走过死亡走向永生的天乡母亲若望是你的儿子你牵着他的手穿越十字架下的悲剧穿越基督死亡的奥秘走过惊慌走过坚强走向永远的天乡母亲多玛斯·奥斯定是你的儿子是你一次次牵着他们的手穿越智慧的长廊畅游知识的海洋在沙漠中寻找绿洲在贫瘠的荒野建筑楼房使教会大厦金碧辉煌你牵着他…  相似文献   

18.
"野逸"是一个美学词汇、美学概念。"野逸"又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人的一种精神风貌。野逸之美就是自然之美,自由之美,超越之美。具体说,"野逸"指审美体验中人的自由的心灵境界;指艺术家潇洒超拔的艺术人格;指狂放疏野的格调韵致。野逸之美在人的精神世界、文学艺术中都有大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欣赏生活     
正生活要怎样来欣赏?借助前人的智慧与自己的观察,许多美就在你的四周。我将前人感悟的生活中的美,分三方面来欣赏。第一是大自然的美。就山来说,远山适宜秋天看,色彩斑斓;近山适宜春天看,百花争媚。高山适宜看积雪,平山适宜看明月。一样是山,你能分辨它们的美有何不同吗?就自然景物来说,春天好美的是雪,夏天好美的是云,秋  相似文献   

20.
正我家那十几平方米的阳台,使我的生活富有规律,也略显刻板。这两种说法所描述的,其实是同一种生活状态,说不上有多好,也不一定就有多坏,习惯了,也就自然了。朝着窗外,左顾右盼,是人到中年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再紧张匆忙,却渐渐地有了闲适、淡定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