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丰宁满族而言,其萨满宗教文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自身特有的宗教文化形态,而丰宁满族民俗剪纸艺术也带有明显的农耕文明烙印。本文以满汉民族融合为背景,通过对河北丰宁满族剪纸这一静态艺术与萨满宗教的研究,阐述剪纸艺术的象征性元素符号如何表现与萨满宗教相关联的文化内容,以此来揭示丰宁满族萨满宗教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2.
南沟剪纸题材丰富,造型独特,风格特征多变。南沟剪纸艺术有比较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南沟剪纸在造型上夸张写神、简练精细,善用比喻、吉祥美好的寓意。另外,南沟剪纸技艺还传男不传女、剪纸颜色尚黑色、家家户户忙剪纸、边剪纸来边唱歌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项的民间传统艺术又重新走进大家的视线。朱秀云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剪纸作品构图简练而精致、线条粗犷而优美、造型古朴而不失趣味。通过对她的几幅代表性的剪纸作品,从构图、造型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她的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4.
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扬州剪纸风格独特,可谓是中国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扬州剪纸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并以其精美绝伦的技艺获得了世人的赞许,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张永寿、张秀芳、熊崇荣等剪纸大师们多次赴海外进行剪纸教学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代表。"国际剪纸班"等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扬州剪纸的海外教学。扬州剪纸在海外的成功传播和教学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张京峰 《美与时代》2013,(12):44-45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剪纸艺术以节目民俗剪纸为主要形式,与当时的设计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影扇、印染、刺绣等艺术领域中。宋代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剪纸艺术得以应用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6.
扬州剪纸经过汉前的孕育、汉后的产生、唐代的发展,至宋元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的繁荣。由于纸质极难保存故缺少实物考证,加之文献记载缺乏,因此研究扬州剪纸难度很大。宋元时期的扬州剪纸艺术,除了是社会的进步外,主要归功于纸质的发展和剪艺水平的提高;而明清时期彩灯、刺绣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又有力地促进了剪纸的发展,清代出现了专业的剪纸艺人,而文人及画家又开始加入了剪纸的行列,三者相得益彰使得扬州剪纸艺术走向繁荣的鼎盛时期。借助于民俗、文献、考古、传说、图像、艺术等来佐证和探讨扬州剪纸孕育、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状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剪纸的造型具有意象、阴阳、自由时空和联想等四个特点,这些造型特点使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凝练之美、虚实之美、混合之美和寓意之美。民间剪纸的这种特点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审美观念相吻合,将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应用于现代平面当中,不仅能促进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能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思路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山西河津地区的剪纸艺术是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毅从小受黄河文化熏陶,积年累月对剪纸的创作和收集受到研究民俗剪纸的专家认可,也受到了各阶层人们的喜爱。文章选取他的民俗系列作品"河东信俗"之上大梁从构图、造型、色彩等艺术特征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的作品继承了朴素的民俗剪纸传统,更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一面,他为传统民俗剪纸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民俗剪纸在他手中传承发展并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9.
广灵剪纸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新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90年代开始,传统广灵剪纸步入了商业化、产业化的道路,形成了在传播途径及商业化运作等方面独有的特色。与此同时,商业化的传统广灵剪纸也遇到多样化减弱、传承人培养方式单一、创新乏力、以利益为导向等问题,传统广灵剪纸的工艺与情感根基也受到了冲击。  相似文献   

10.
民间剪纸艺术的外在形式、造型、色彩等元素,内在寓意、审美体现、民俗民风等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学习借鉴?如何体现当代艺术与本土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结合和创新?文章对民间剪纸图案进行了解析,并思考了剪纸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如何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1.
豫西民间剪纸是中原较为知名的一种艺术形态,是中原艺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豫西民间剪纸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已成为业界的共识。MG动画具有"短、平、快""风趣幽默、节奏感强"等特点。利用MG动画可实现豫西民间剪纸的数字化永久保存、视频影像网络传播、科普动画教育传承等,对豫西民间剪纸保护与传承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校的校情和学情等条件,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剪纸。这一课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动手、创新、审美等能力的发展,还帮助学生了解到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和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以滨州剪纸为例,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滨州剪纸与数字媒体的融合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滨州剪纸文化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针对滨州剪纸与数字媒体的融合提出四点建议:即建立专业性数据库、滨州剪纸与网络直播相结合、滨州剪纸与网络游戏相结合、滨州剪纸与当地高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剪纸艺术之乡”的都匀市奉合水族乡奉合村,有一位勤劳朴实、心灵手巧的普通水族农家女子,名叫韦帮粉,她不需要描绘,凭一把剪刀即能剪出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各种图案,她的剪纸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而且,她的剪纸艺术走出了贵州,走出了困门,是水族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困水族剪纸艺术家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山西剪纸作为传统民间工艺,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可谓源远流长。民间剪纸来源于古朴劳动者的手中,他们将自己的美好生活通过自己的双手在纸上表现出来,鹿头花、窑瑄花、长寿图等都是经典的剪纸作品。如今山西剪纸艺术在传承中逐渐出现单一化的趋势,要生存就要创新,传统剪纸的出路可以与现代艺术绘画形式——插画相结合。插画现如今广泛地应用于平面设计中的方方面面,若相叠加于剪纸这一元素,想必也将得到消费者对其的另一番喜爱与追捧。  相似文献   

16.
剪纸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两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使其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上有了极大的发言权。它的素材选取来源于百姓生活,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美好愿望和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所以传统剪纸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吉祥喜庆、以和为贵、祈求健康等美好愿望的。也正因如此,目前不仅从事剪纸艺术的人依然非常多,更重要的是从剪纸的内容取材、剪裁方法到图案设计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一张红纸剪千年的传奇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7.
向宏年 《美与时代》2015,(2):124-126
剪纸是中国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与我国农耕时令、地域性格、人生礼仪等诸多文化密不可分。在高校选修课中开设"剪纸"课程,不仅具有提升选修课教学效率的现实价值,也能引导学生理解剪纸的美术语言价值和文化内涵价值,还具有涵养师生灵魂的隐性价值。  相似文献   

18.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质朴、纯真、清新的艺术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造型、题材和表现方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精神。齐鲁剪纸是北方剪纸的重要代表,齐鲁剪纸艺术的乡土文化气息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本土精神。如今,这一古老而富有魅力的造型文化逐渐在公益广告设计领域得到创新应用,其独特的美学特点、表现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影响着当代设计理念,其作为审美符号和象征符号,演绎出齐鲁民间剪纸艺术在公益广告设计中的创新复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吕梁地区地理、人文环境的认识及对该地区传统剪纸类零散信息的整理、归纳,进而对吕梁剪纸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出吕梁剪纸艺术特征的总体倾向,其剪纸内容多以民俗为主,造型粗犷且寓意丰富,是典型的北方剪纸。  相似文献   

20.
沔阳雕花剪纸手法独特、题材广泛,寄托着沔阳人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梳理并分析沔阳雕花剪纸在植物、动物、人物等题材方面的独特性,阐释其题材美背后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