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捶布石     
正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豫北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一块方方正正的青石,摆在不碍事的地方,长约二尺(0.66米),宽约一尺半(0.5米),厚约四五寸(0.15米)。青石水光溜滑,上面中间微凸,四个边也很圆滑,泛着青光——那就是捶布石。平时用一块破布盖着,上面压两块半截砖。与捶布石搭配的工具,是一对木棒槌。棒槌看上去很拙朴,说不上是什么木头,有茶杯粗细,一尺多长,土黄色或红褐色,有  相似文献   

2.
善缘     
善缘康正果我并不是正式皈依的佛教徒,只不过在感情上更亲近佛门,喜欢经常到寺院里转悠一下而已。那里的环境一般都比较幽静,或坐在大树下的青石台阶上歇歇脚,或站在光线暗淡的佛殿中感受一下庄严的气氛,总会有一种呼吸到了几口新鲜空气的感觉,由不得叫人想在其中多...  相似文献   

3.
生而为树     
正在老家,每一棵树都是有名有姓的,比如堡子梁那一片杏树林,有一棵是甜核,孩子们都叫它"马卵子杏";果园里的那棵靠近窝棚的苹果树,偷吃过的都叫它"六月鲜"。不是每一棵树大家都能叫出它的名字,然而,这些树确实是有名字的,它们把自己的名字深藏在奇怪的年轮里、恣意蔓延的根须里、光影斑驳的枝叶里,像月光宝盒里的秘  相似文献   

4.
心如石     
所有人都认为,世界上最坚的硬的物体莫过于铁、石。其实未必,人的躯壳里深藏着的那个器官——心,才是无法击碎、无法溶解、无穷大的力量都摧毁不了的坚硬体,就叫它心如石吧!当一个赤裸裸的天使脱离母体时,上帝就馈赠了她一颗美丽且坚硬的心如石。  相似文献   

5.
正夜晚的阅读时光,看到作家蒋勋写的一则故事:小男孩只有5岁,与妈妈在桐树林里玩,桐花全落在他的周边。他想到妈妈那里去,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要到妈妈那里就要踩地上的花,而他觉得不能踩,因为每一朵花都好漂亮。不知所措的他只好着急地大叫"妈妈,妈妈……"  相似文献   

6.
感悟曲线     
正一小溪弯弯绕绕,流水曲曲折折,大江大河也要九曲十八弯,世上没有一条笔直的河。海岸线,没有刀切的;海浪,没有方形的;水之波纹,没有直角的。在甘肃甘南,每一条大河都有一个藏语名,名里都有一个"曲"字:黄河叫玛曲,洮河叫碌曲,大夏河叫桑曲,白龙江叫舟曲……河,其实就是不停流动着的曲线。  相似文献   

7.
居飞 《哲学动态》2016,(4):73-81
在精神分析发展史中,"性欲一性别"这一基本对立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自然,它一直潜藏在精神分析的若干次争论和动荡中。本文基于一个认识论的角度,试图考察这两个范畴在精神分析主要名家那里的复杂关联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精神分析术语的含混和误用,如"阉割"、"前俄狄浦斯期一俄狄浦斯期"、"生命连续体"、"石祖"抑或中国语境下的"阴阳",等等。  相似文献   

8.
一只野鸭     
一群野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往南方去过冬。它们在空中排列成漂亮的"V"字形,地上的动物们都羡慕地抬头仰望着它们。队伍里一只叫沃利的野鸭一边飞,一边漫不经心地低头看着地上,忽然,它的目光被吸引住了。那是一座农场,里面有一个大谷仓,一群家鸭生活在这里。这群  相似文献   

9.
桑吉 《法音》2001,(4):22-26
公元632年,也就是贞观六年,西行求法的玄奘法师历经艰辛来到中亚一个叫"梵衍那"的地方,不由惊叹于巨大佛像的辉煌壮丽,多年以后在他那本举世闻名的《大唐西域记》中回忆说:  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 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  这两尊大佛,就是不久前被阿富汗塔利班炸毁,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3月28日,本刊记者就阿富汗佛教和巴米扬大佛,对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我国中亚西亚考古学专家晁华山先生进行了专访。一、…  相似文献   

10.
大小多少     
这是每一个人在小学时都要学到的四个字。前些天,我在一个博客上看到一幅书法作品,写的就是这四个字。书者在注解里说"大小多少。何为大?何为小?自大不大,知小不小。啥叫多?啥叫少?知足便多,贪得永少",四字虽然简单,作者却赋予了它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1.
无计山间住     
正都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浙江临安的指南村果真就是这样的"眉眼盈盈处"。我们落住的那间民宿,紧挨着山脚。出门便是石桥,桥下溪流。正下着雨,水声訇响。这山,这桥,这水,都让我欢喜。儿时住在北方的山村,门前也有石桥。水大时,坐在桥上,脚尖能触到水花;岸边石缝间迎春花的枝条长及水面,一点点明黄的花。抬头,见远山如黛,片云似羽,溪涧升起轻薄的雾气,迷蒙了村头的那株大杏树。湿润润的静。母亲在园子里忙碌;鸽子在檐下咕咕地叫;有风,轻轻从耳边拂过……一个人沿着溪水走。看见红尾巴的小鸟落在水中青石上,注  相似文献   

12.
我家屋后小胡同里的一棵老槐树下有块春布石,光溜溜像蛤蟆背。小学三年级,我虚岁十岁,穿着腰里打折的粗布老棉裤,坐在那儿,手直抖,  相似文献   

13.
倚门望母     
正我回到家的时候,堂屋的门半掩着,午后的阳光晒进屋里有两尺,都堆在沙发边的棉花上,而母亲就在阳光边一针一线缝着小被子。母亲一听说我怀了二宝,就开始去商店里扯布,四处打听哪儿有高质量的棉花卖,张罗着给二宝做小褥子、小包被、小棉袄。一如给大宝准备的那些。我劝母亲别忙活了,商店都有卖的,去买点就行。母亲说,  相似文献   

14.
郑香 《天风》2005,(3):51-51
有一次,我在火车上看到一群中学生开着伴唱音乐,将音量开至最大,同车的人当然忍受不了,叫他们停止喧闹!地铁内人头涌涌,无视禁令吸烟、喧哗,一定对其他人造成影响。 保罗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前面那句可能是哥林多人常夸口的,他们只看到一方面,就是在基督里的人应是自由的。因主说过"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8:36)然而,他们误会了主的意思,主说的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家在山脚下,靠山而居,在旁边就有一条河流经过。蜿蜒的水流在此处稍作停顿,就汇成了一个不大的河滩。村里人虽然叫它为"湖",但其实它规模是远远不够的。河滩上到处都是石头,各种形状,千奇百怪。大到碾子那么大,小到鹅卵石和沙粒。我儿时,常和小伙伴们在乱石堆里挑来拣去,找一些怪模怪样的石头扮"家家酒"。在没有玩具的时代,也玩得兴高采烈。河水不是常常有的,冬天都干涸了,春秋稍稍有一点,只有  相似文献   

16.
麋鹿     
有一只麋鹿感到十分痛苦,因为它的角似鹿但它又不是鹿,头似马但它又不是马,身似驴但它又不是驴,蹄似牛但它又不是牛,所以大家都叫它"四不像",这只麋鹿在森林里处处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它痛苦地想:"要是我完全长得像鹿,或者像马,或者像驴,或者像牛,那么这些动物都会把我看做是同类的,为什么老天偏偏把我长成了这副模样啊?"  相似文献   

17.
土地生暖     
正"囤里有粮,心里不慌。"土地在庄户人的眼里是金贵的,土地上产的所有可吃的东西都是金贵的。土地不薄村庄,只要勤快;土地从不怕被使唤。它可以终年拱绿,绿着庄户人的肚皮,绿着村庄。饥馑时,一把菜叶都足以叫人眼馋,在追求绿色食品的时代,蔬菜反客为主,跃为餐桌上的主角。厨房留住美好的诗意,烟火笼回远方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记忆     
一件件记忆,是一座座城堡。逝者如斯的长河中,它们坚强地挺立着,凝固成永恒。岁月的浪花浸润着城墙,堆积起厚厚的苔藓,包扎曾经的伤痕。城堡中堆积着许多看似平常的日子,化为一方方青石,铭刻着青春与梦想。大大小小、或多或少的青石,记忆用这些青石在岁月的长河里一段一座地修建着城堡,记忆有多深多远,每一座城堡就有多  相似文献   

19.
公理     
正"现在世上无公理可言!"老鼠吱吱乱叫,奇迹般地从伶鼬的利爪中逃生。"这不公平的世道何时是了!"伶鼬气愤地喊道。它刚刚避开猫,躲藏到狭窄的树洞里。"在独断专横下,简直无法活命!"猫咪咪叫了一阵,跳上高高的栅栏,惶惶不安地朝下盯着正在狂吠的看家狗。"朋友们,息怒吧!"在农家院子里,栖在笼子里的一只明  相似文献   

20.
堂哥的孩子考到了我们这儿的大学,堂哥辞了工作,跟过来陪读。在学校的教工宿舍区租了房子住下。为了少点折腾,每年寒假他都不回家,和孩子一起在停了暖气的宿舍里过年。有一年的年三十,我去看他们。见他们正在楼道里支了一个炉子煮饺子,房间冰凉。他和孩子都穿着大棉衣。此时,他们南方的老家,应该还是一片碧绿。堂哥解释说:"为了孩子的幸福……"我心里却有一句话哽在那里:"你应该先幸福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