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相对于赞赏和表扬,我们似乎更擅长批评和自我批评,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而骄傲当然是由于接受了太多赞赏和表扬的缘故。所以,我们很少赞赏或表扬别人,而我们受到赞扬时也会一再谦虚和推脱。  相似文献   

2.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19):44-45
有一种说法:"恨一个人就像为杀一只老鼠而烧掉自己整栋房子"。或者说,"你因不喜欢自己的脸就割掉了自己的鼻子"。当我们恨某人时,我们对自己的伤害远远超过那些惹我们生气并想去报复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受到他人伤害时,坏记性就是终止这种伤害加深的最好的武器。忘记它吧,继续你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第一次看毕加索作品都有些许排斥,然而反复欣赏之后情不自禁地对他作品的喜爱越陷越深。也曾有人这么说:"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像巴勃罗?毕加索这样生前能够如此受人赞赏,也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在死后获得如此国际性的荣誉。"对于如此的高评价,毕加索完全有资格享受。毕加索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使得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上万幅作品中,超现实主义时期作品《梦》因它的独特之处,被世人赞叹不绝,如同作品名字一般,给人一种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多一点欣赏     
历史上凡是成就了一番大业者,多是心地坦荡,襟怀坦白之人.现实生活中,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胸怀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不是会欣赏他人,如何欣赏他人.  相似文献   

5.
人的性格可以从多个层面表现出来:言谈、行为、动作……但有时你也很难断定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看一看你喜爱的是哪种动物,或许可以由此判断你有什么样的性情。%喜欢狗的人热情、自信,而且诚实、直爽。自古以来,狗就是人类最忠实可靠的朋友,喜欢狗的人自然是被狗的优良品质和憨厚的外表所吸引。但偏爱小狗的人通常有胆小、谨慎的弱点;而偏爱大型犬的人则有当独裁者的愿望;偏爱纯种狗的人通常相信权威,渴求安定。性情特征:喜欢狗的人做事一般比较有主见,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能很快被人接受,并且会因热情爽朗的性格而成为众人的中心。喜欢狗…  相似文献   

6.
一、人人都渴望赏识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赏识是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爱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被看得起,  相似文献   

7.
所谓合群性(affiliation),是指个人积极接近他人和参与他人的活动,想获得他人认同的趋势或趋向,以及被他人所接受的程度.本文中幼儿的合群性,主要是指幼儿被他人所接受,认同的程度.人是通过和他人的交往,在得到他人的认同,为他人所接受的过程中,发展着他的思想、感情和知识经验的.可以说,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与人的交往起着重要作用.而幼儿时期,是人与人交往、形成各种各样关系的开创时期.  相似文献   

8.
通过操作消费者的权力感,考察权力感如何影响消费者为自己和为他人消费的行为。实验1采用想象法启动149名被试的权力感,考察不同权力感下,消费者为自己和为他人消费的特点,结果发现,与为他人消费相比,被启动为高权力感的被试为自己花费更多金钱,而启动无权力感的被试为自己花费更少金钱。实验2采用角色扮演法启动对227名被试的权力感,进一步探讨消费者为自己和为他人消费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低权力者因对他人更依赖而为他人花费更多;而高权力者认为自己更重要,所以为自己花费更多。这些表明,权力感影响消费者为自己和为他人消费的金额。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视觉观点采择在注视喜欢效应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对点观点采择范式进行改编,通过操纵字母位置来改变其对于虚拟人的可见性,要求被试对虚拟人可见或不可见字母的喜爱程度做出评价。结果发现,被试对虚拟人可见字母的喜爱程度显著高于不可见字母,且这种喜欢效应的产生不是由他人的注意力引导或目标物的位置决定的,而是由于人们对他人的视觉观点信息进行了加工,从而引发了对他人可见字母的喜欢效应。结果表明,视觉观点采择在喜欢效应的产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诚 《法音》2009,(2):3-18
一、社会福祉古今通,慈善兼济实相共世间常说"哲学是科学之母",而孙中山说:"佛学是哲学之母。"他这话显示了佛学和哲学的重要性,也是赞赏佛教的兼容并包和博大精深。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法论服从价值观,又都基于世界观。在世界观中很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价值观中人生的幸福和社会的福祉又是核心的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导言 历史记录了不少圣人,但仍有数以百计的虔诚信徒设法躲避他人的注意而始终寂寂无名。虽然这些匿名者并没有被文字所记录,但在他们的一生中,却是常常坐在主为那些因抚摸他的衣裳而得医治的人而设的筵席,并且他们并不在乎职位如何卑微,因为他们常以感恩和赞美照亮每一天的工作。 克曼尼哥拉斯(Nicholas Her-man),即是众所认识的劳伦斯弟兄(Brother Lawrence),就是上面所  相似文献   

12.
钦佩感是对优秀他人或榜样的一种高度喜欢和尊敬, 是看到他人的优秀行为或品质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情绪, 其典型成分是欣赏和鼓舞。他人的优秀能力、美德、积极态度、自我提升动机、相似的价值观等因素影响钦佩感的产生。美德钦佩感会导致后叶催产素分泌, 和能力钦佩感分别激发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脑区。钦佩感具有激励作用, 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结果期望并影响其职业意向, 激发个体的亲社会动机与行为。拓展钦佩感的概念与成分、辨析与崇拜的相似与不同、开展钦佩感的应用研究以及跨文化或本土化研究等是该领域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上有那么一些人,对于探听和传播他人的隐私很感兴趣,往往聚众议论,津津乐道,甚至一些单位的负责人也喜欢传播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同志的隐私,而对一些不愿意将自己的隐私向外人  相似文献   

14.
每逢佳节来临,走亲访友,馈赠礼品,是人之常情。 在英国,作为赠送他人的礼品,一般都比较普通;由于破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象其它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国、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  相似文献   

15.
采用情境回忆任务启动被试的权力,并引入收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综合考察权力高低、任务框架对自我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为他人决策中,启动高权力被试有更强的风险偏好,而自我决策中,高、低权力启动组被试风险偏好上无显著差异;(2)在为他人决策中,被试在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决策中,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收益框架;(3)低权力启动的被试,在损失框架下,为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要小于自我决策,而在收益框架下差异不显著;高权力启动的被试无论在收益框架还是损失框架,自我-他人风险决策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暖笑人生     
正一直以来,都觉得人行走尘世,应当是笑对人生的。因为暖暖的微笑,能给人带来欢快。不论短暂相处,或是共事一场,一抹微笑就向他人开放了自我,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这时候,人是纯粹的,能彼此愉快地交流,而不是防备对方。我们都喜欢和爱笑的人相处,因为他们风趣、阳光、爽朗。和这样的人交流,是轻松的。爱笑,人生就不会差到哪儿去;爱笑的人,运气也差不到哪儿去。喜欢微  相似文献   

17.
潘伍云习字     
正潘伍云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贡生。他自幼喜欢书画,因家中藏有明代书法家邢侗的书法石刻,便每日目睹心会,勤加练习,字写得非常漂亮,受到了当地很多名士的喜欢和欣赏。然而,渐至长大,潘伍云的书法水平却并没有随之提高,反而一直止步不前。认识到这一点后,潘伍云想了很多办法,想要提高自己。他  相似文献   

18.
教养     
正教养无关学历、无关身份、无关年龄,教养是尊敬是理解,是发自内心的优雅。生活中难免被人误解。譬如打扮,常被误解是招蜂引蝶,我认为得体的衣着,适当的装饰就是教养的一种体现。干净清爽的仪表,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尊敬也是对别人的尊敬,它让人赏心悦目、充满活力。把自己最美的展现出来,就是教养。我喜欢去舞厅消遣,并不是自己多么热衷跳舞,我只是喜欢享受那种气氛,找一隅静静地坐下,听着音乐缓缓从音响流出,看着流光溢彩的霓虹下,欣赏着舞池里翩跹的蝴蝶。我是不敢贸  相似文献   

19.
正林少华因翻译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而名声大噪。但从2008年开始后的十年,村上春树新书的中文翻译版权却属于他人。一股强烈的失落感让林少华茫然无所适从。他觉得就好像正闷头吃得津津有味的一碗拉面忽然被人一把端走,  相似文献   

20.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教育,是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爱心和教学艺术,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的一言一行。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的教育方法,它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