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卞功是北宋后期至金前期的著名隐士,被宋徽宗敕封"高尚处士",在当时的民间、朝廷和道教界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自南宋开始,他一步步地被神化,成为一个自在逍遥、神通广大的神仙。与此同时,士大夫也对他推崇备至,但不是因为他的神迹,而是因为他的修为与境界,尤其是他的"四杀"说影响更是深远。  相似文献   

2.
范广欣 《哲学研究》2023,(2):63-73+129
在1903年编写的《中国民约精义》中,刘师培将中国思想传统和卢梭社会契约论联系起来,为缔造共和寻找本土资源。可是,到1907年他却公开主张创建无阶级、无国界、真正人人平等的乌托邦。其实,转向的种子早已埋下。当刘师培以中国思想传统为资源阐释卢梭平等观,他便一步步认同“人类完全之平等”,他认为每个人无保留、无差别地爱其他人才是平等的真谛,应该在每个人的情感和欲望受到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重建理想社会。所有这些信念最终促使他充满激情地梦想一个没有私产、没有政府、亦没有国家疆界的人类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亚哈之死     
麦尔维尔的辉煌史篇《白鲸》已被列为经典之作,对其主人公亚哈的形象人们却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人类进取力量的化身,也有人说他是魔鬼的化身。但是,亚哈之死,则在于他那疯狂的复仇欲望,以及他那偏执、狂妄的性格。他的死不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被命运一步步逼向死亡的境地,而是他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完全是由他自身造成的。他的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爱默生的超验证主义的一种嘲弄。  相似文献   

4.
正吴晓波是现今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财经作家,他有"中国第一财经作家"的美誉。吴晓波的人生,堪称成功规划的典范。在大学时,吴晓波读了《李普曼传》,于是决心要成为李普曼这样的作家,他便做了一个规划:第一步,做记者,跑条线;第二步,写专栏;第三步,写书。吴晓波还在复旦大学读大三时,就想圆自己的记者梦,于是想去看看改革中的中国南方,于是组成了一支"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他们拿着复旦大学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到处筹资,却只筹得一台照相机、几件衣服和几百元钱。经费还差一大截!他便找到报社求助,后来湖南娄底一位企  相似文献   

5.
正"来,再吃一口好不好?""筷子要用手指的力量,不是握在手心里。" "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来,别害怕!"…………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用筷子,第一次走路……乍听这些话,是不是像父母在耐心教导自己的孩子?可是眼前却是位二十六岁的年轻姑娘,听不懂他的语言,对他傻傻地笑着,自顾自地扭着衣服的一角,嘴角的口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突然间又哇哇大哭,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他连忙拿起毛巾轻轻地去擦  相似文献   

6.
"我自用我法"是石涛青壮年时期的主要绘画思想.到了晚年他又提出"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思想.这种理论上的一步步深化,实际上也代表了石涛在绘画创作和思想上勇于摆脱古法束缚,一生中不断创新,不断批判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7.
放下     
唐代,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我在禅修的道路上抛弃了一切,下一步还应该怎么做?"赵州禅师回答:"放下吧。"他又问:"我已经两手空空,还有什么可放下呢?"赵州禅师又回答:"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放下的了,那就拿起来。"他听后,突然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的易学哲学思想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表现在董仲舒赋予<易传>中的"元"以逻辑在先和价值根源之意义,表明"元"是一个价值本体范畴;他把<易传>的"继善成性"论改造为"天止人继"说,反映了人类在宇宙万物中之地位与意义的一种自觉精神;又把<易传>"人文化成"的思想观念发展为一种"人文宇宙观",从宇宙观高度审视人类文化,又从人类文化角度看待宇宙,观与文化观合二为一,表明了宇宙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本源和基础,而人类文化是宇宙的发展和完善.这就从宇宙观的高度肯定、突出了人文价值的崇高意义.  相似文献   

9.
阮籍思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学者认为,阮籍从不议论他人是非或评论时政,他鄙弃名教标志着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然而研究表明,阮籍不但用行为的方式"议论"别人,而且用文学的形式针砭时政;他表面上鄙弃礼教,但礼教思想在他内心深处根深蒂固;他"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为趋步老庄,而老庄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宗教因素。从魏晋士人思想演变的脉络看,阮籍思想是士人思想宗教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自发的类与自觉的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几年,关于人类社会由群体本位走向个体本位再走向类本位的思想在哲学界产生过广泛影响.对于这一思想,我基本赞同.但我觉得,在人类社会的起点上似乎应向前再推一步,即人类社会是由类本位走向群本位走向个体本位再向类本位"复归"……这里,前后有两个"类",前一个是自发的类,后一个则是自觉的类,后者比前者发展层次更高.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顿在持"大自然不是文化"的观点下,构建了他的客观自然价值论,目的是要确证人类承负环境义务的坚实根据。他的理论有不少的创新,然而他的人类承负环境义务根据论并不充分。因为其中存在如下问题:(1)仅从自然价值论中难以成功推导出人类的环境义务;因为(2)不能避开文化概念直接从自然界本身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据;尽管(3)他提出了自然价值论,但没有区分和说明人的内在价值与自然的内在价值之间关系的性质;(4)从"资源性"工具价值角度批判人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但没揭示人与自然的这种资源性关系的本质;最终(5)人们并不因为他所提出的人类承负环境义务的根据论而深爱自然。  相似文献   

12.
康德的自然观一直受到广泛误解,"人是创造的终极目的"这一命题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二元论哲学框架也被指责为人与自然对立的罪魁祸首。然而人们只注意到康德对理性主体的高举,却忽视了他在美学和历史哲学中关于"自然主体性"的阐发;在其中,自然不但不是僵死的、对象性的东西,而且被认为在人之成为人的过程中以及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康德所努力探索的是一种现代版的"天人合一"蓝图,使得自然科学和人类自由都得以保全。  相似文献   

13.
<正>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他以你们为大地的代治者,并使你们中的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若干级,以便他考验你们如何享受他赏赐你们的恩典。"(6∶165)。穆圣说:"你们当帮助人完成一切需求,因为凡是有了恩典之人,都会遭到他人的嫉妒。"。可见,有恩典之人遭到嫉妒,是人类固有的现象。人祖阿丹的儿子嘎比勒因为嫉妒而杀死了他的兄弟哈比勒。人类历史上,是嫉妒之心开启了杀人先河。什么叫"嫉妒"?就是看到别  相似文献   

14.
在吉登斯看来,马克思尽管提出了"人类创造历史"的命题,但却没有对自己的命题做出明确的解释。为此,他举数十年之功,从创造历史的起点、方式和结果等角度对马克思的命题进行全面的阐释。按照他的观点,只有在启蒙运动之后,由于"历史性"的发展,人类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结构二重性"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结构一方面赋予人类创造历史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创造行为构成制约。通过这种历史创造方式,社会并没有如马克思等人所设想的那样变成丰裕而自由的社会,反而成为"风险社会"、"失控的世界"等。通过对马克思命题的阐释,吉登斯建立起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但也对马克思命题的本意造成了扭曲。  相似文献   

15.
冯荭 《美与时代》2005,(9):18-20
人类为了寻求适宜的生存空间,走过了漫长的路程.从在树杈上搭起小篷遮风避雨到住进自然山洞,从挖穴而居到建筑房屋,这一步步的演进是人类由实用主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历程.当今的人类,对自己生存空间的构建更加合理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正>教会是上帝对人类和创造的救赎旨意的记号,也是上帝百姓与上帝和好的记号。通过教会的使命和服侍,上帝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聚集他的子民来进入他永恒的国度,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参弗1:10;西1:27)。人类的盼望是生活在上帝永恒的国度中,借神圣三位  相似文献   

17.
大家方成     
正2018年8月22日,著名杂文家与漫画家方成先生,在北京友谊医院病逝,享年一百岁。按民间的说法,称得起"喜丧"了。方成,原名孙顺潮,1918年10月生,广东中山左步村人。当初,他考进武汉大学读化学,后来,却变成了能写杂文、善于绘画的文化专家。论漫画,方成先生与华君武、丁聪并称中国漫画界"三老"。谈研究,他跟"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如影随形,珠联璧合。写杂文,他与黄苗子、牧惠先生联手,你"话"你的幽默,我写我的"匕首"。在北京的金台西路,方成先生早把  相似文献   

18.
尼采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末人"和"超人"概念经常遭受误解,例如关于"超人"概念,常有来自法西斯主义和生物主义的曲解。时隔近一个半世纪,人类的末日感和未来之忧愈加炽烈,我们理当在新的形势下追问:谁是"末人"?"末人"是我们吗?谁是"超人"?"超人"是"未来人"吗?本文试图对尼采的"超人"概念做一个未来哲学或技术哲学的重新定位,目标在于朝向未来的人类文明之思。本文认为,任何关于"超人"概念的区域科学式理解都是不当的或者不够的;尼采的"超人"概念应与他的"上帝死了"命题相联系,更应与他的"权力意志"学说(关于人和生命之本质的重新规定),特别是与在"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学说中蕴含的"圆性时间"观相关联;尼采的"末人"是对进入技术工业的自然人类之本质的规定,"超人"则是关于未来新人的天才般的想象和预感,两者之间纠缠着自然与技术的二重性运动。而无论如何,今天我们不得不接着尼采思考人类的位置和命运,人类的自然性和技术性,以及自然人类向技术人类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张弦是新时期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善良而又颇具悲剧性的女性形象。短篇小说《挣不断的红丝线》,从"小日子"的政治叙述、女性意识的围困、日常生活的欲望化书写三方面,探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治化与欲望化书写是如何一步步进入日常生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书写背后所寄寓的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时代思索。  相似文献   

20.
华耀增 《天风》2007,(24):18
神给人类的启示分为普通的启示(间接的启示)和特殊的启示(又称直接的启示)两种。所谓普通的启示也可称为"自然的启示",指神藉着他所创造的宇宙万物,启示人去认识神。大卫的诗曾颂赞说"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手段。"(诗19:1)使徒保罗在论证有关"神的事情"时指出,神通过他所创造的万物把他自己"显明在人心里"。保罗说:"自从造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