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角度不同,不仅导致不同的心态,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也大为不同。有个颈细腰圆的小瓦罐,里面盛着绿豆,罐口用一块砖压着。此时,七八只小老鼠正爬上爬下地在罐口啃咬抓挠。它们想推掉罐口的砖块,而后进去偷绿豆吃。可是它们力量太小了,根本无法移动沉重的砖头,小老鼠们很沮丧。过了一会儿,一只大老鼠上来了,围着它转来转去。大老鼠"吱吱"两声,小老鼠冲到瓦罐一侧,不再  相似文献   

2.
从容     
东汉大名士郭林宗,常从日常生活细节中,观察一个人的品行和气质。有一次,他在街上赶集,前面走着一个青年农民,这个农民买了个瓦罐系在扁担上背着。由于人多拥挤,一个人扛着钉耙不慎碰在瓦罐上,把瓦罐下半截  相似文献   

3.
你家宝宝有机会随性地自己吃饭将饭菜洒落满地吗?你家宝宝到了饭点能够乖乖地入座吃饭吗?你们有满房间追着孩子喂饭的经历呢吗?春节期间去姨妈家,发现姨妈的2岁左右的小孙女吃饭的时候,可以自己端着碗,用勺子乖乖的吃饭,不需要大人的照顾,吃得津津有味,但我快3岁的小侄子还要喂饭,甚至要哄着吃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绿瓦盆情结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绿瓦盆。它的直径是49厘米,盆口内径是43厘米,盆底内径是25厘米,盆的深度是19.5厘米,盆内涂有绿釉,不仅光亮而且十分光滑。这个大绿瓦盆,是我父母亲在世时买的,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家里经历两次搬家、一次装修,在这三次淘汰家具家电等物品的过程中,只有这个绿瓦盆,我们舍不得丢弃,一直跟随着我们,如今还十分完好。十五年前,我家住在北京朝阳门外二条113号平房大院,离南下坡清真寺只有四五百米的距离。我家世代信仰伊斯兰教,父亲每天都要到清真寺去礼拜。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圣纪等重大传统节日,我家都要炸油香,而大绿瓦盆就…  相似文献   

5.
专家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总希望一夜之间成为世上最伟大的陶工,制作出举世无双的陶器。于是他找来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精美陶器,他或买、或借、或拿家当交换,总之他狂热地做着这一切。他细心观摩、深入研究这些陶器,但他对制陶总不能持之以恒,总是今天觉得这个陶器好就马上模仿,明天觉得那个精美就赶忙仿造。几年下来,工夫下了不少,陶器更是买了不计其数,但自己的仿造技巧丝毫没有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活得有趣     
正有一种人之常情,就是喜欢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只要有机会我就往有趣的人跟前凑。人活着是要有趣的,没趣还活个什么劲?有人认为,所谓高情商,就是有趣。有趣甚至是比颜值更大的魅力,和教养一样,是许多人的追求。什么样的人才是有趣的人呢?各人自然有各人的爱好,我这里介绍一些古人提供的看法。有趣的人很洒脱。战国庄子,老婆死了,他敲着瓦盆唱歌;自己要死了,安排后事时让弟子不  相似文献   

7.
正我在县城读高二的时候,父亲在建筑工地摔伤了腿,卧床不起。全家一下子没了大部分的经济来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家里养了几只母鸡,每当收了鸡蛋,母亲总是一个又一个地积攒在瓦罐里,让我捎到城里去卖,用来当作我的生活费。那年暑假一开学,我从家里带来了几十个鸡蛋,趁学校周末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次看到"红地毯",是在黄河口的一个深秋。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前进,两边都是光秃秃的盐碱地,还有参差不齐的芦苇,偶尔还会看到几株有些泛黄的草,稀稀拉拉地分布着。前面真的有"红地毯"吗?我是不是走错路了?我会不会已经错过了季节? 在前行中,我忽然感觉到远处有一抹暖暖的视线。随着车  相似文献   

9.
清风入室     
正作家汪曾祺在一篇文章中说他曾见过一幅古画,画中有一间茅屋,一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欲放到几案上。画的题款是:"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闲暇无事,我上网搜索这张古画,居然搜到了。画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古画,因为作画者高峻是清末民初人,只能算是近现代画家。画面主体是几座寒山,山脚窝着一间茅屋,茅屋里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正茶,对于我,是潜在血液里最温暖的记忆,是如同呼吸般自在又深入骨髓的存在。仔细想来,那杯茶,是儿时农家桌上玻璃茶壶里浓郁的红汤,是泛红瓦罐里舒展着叶子的红色汁液,是农民在盛夏里劳作归来大饮一口的满足。犹记儿时,大人农忙归来,总会用竹勺盛上一碗,抹去满脸汗水,大饮一口,古铜色的脸上漾出无上满足。小小的我,在蝉鸣清风里,看那红色汁液,反复咀嚼它的名字:红白茶。  相似文献   

11.
1.巧用归纳法〔示例〕有位师傅收了两个徒弟,有一天,师傅想考考他们,师傅对他们说:“给你们一箩花生,你们剥开看看,花生仁是不是都有粉衣包着?”看谁先回答我的问题。大徒弟听后,端起一箩花生快步跑回家里,连饭也顾不上吃,就急急忙忙地剥起来。二徒弟不慌不忙地把一箩花生端回家,从箩里拣了几个饱满的,又拣了几个不饱满的;拣了几个两个仁的,又拣了几个三个仁的,几个一个仁的。合起来总共不过一把花生。他把这几种不同籽粒的花生全剥了,发现每粒花生上都有粉衣包着,他自言自语地说:“不用全剥了,我知道了。”大徒弟从早上一直剥到傍晚,才把一…  相似文献   

12.
树叶餐盘     
正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工程师派德姆和六个好朋友来到了户外。天空碧蓝,空气清新,坐在草地上,七个人举杯畅饮,心情无比舒畅。派德姆转身的片刻,看见离他们不远处已经结束聚餐的一伙年轻人正在用刚刚野餐完的餐盘嬉戏,他们把塑料餐盘当成了游戏工具,看谁扔得高、扔得远!有一个餐盒差点砸到派德姆的身上。派德姆很生气,他大声对朋友们说:"这些塑料制品,大自  相似文献   

13.
正夏天到了,如果去买短裤的话,你大概会发现,短裤并不比长裤便宜,一条基本上也要两百元。这很奇怪啊,短裤明明比长裤用的布料少,为什么价钱没有更低?薯条的小份、大份,咖啡的中杯、大杯,不同内存的手机,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到了裤子就不是这样?是因为商家懒得制定不同的价格吗?这是不是像坐公交车,有的线路无论你乘多少站,票价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了减少制作不同面额车票的成本、卖票的麻烦程度。  相似文献   

14.
朋友,下面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然而,你要在60秒内答出来,也并非易事。不信你试试。 (1)电话用的电是什么电? (2)“二点五”大还是“二分之五”大? (3)手风琴用左手,还是用两只手拉? (4)常见的红绿灯中的黄灯在上面还是在下面? (5)家具店卖的五斗橱有几个面涂油漆? (6)别人看我的脸,和看我的照  相似文献   

15.
成本核算     
我的身边有几个处在商界的朋友。最大的大到资产拥有上亿的,最小的小到刚过温饱线的。我和他们聚会或是聊天的时候,他们总要给我讲他们的“成本核算”。投了多少资,产生了多大效益,扣除多大成本,最后纯利多少等等。不管这些话题我感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漫谈唐卡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绘画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早期。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若文化遗址中 ,陶器上用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和三角图案等简单的纹饰中 ,可窥见藏族绘画艺术的萌芽状态。建于公元前100多年前距今有二千年历史的藏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的墙壁上就绘有壁画。公元七世纪 ,吐蕃王朝崛起 ,在这前后 ,吐蕃王朝相继修筑了布达拉宫等建筑规模空前的宫殿。有不少绘画艺人参加了这些宫室的壁画绘制工作 ,大大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大昭寺志》有松赞干布法王用自己的鼻血绘了一幅白娜姆女神像的记载。表明此时由于佛教的传入 ,绘画艺术也有了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前几天,乘坐火车的卧铺车厢回家。车到中途,下铺又上来一位女孩,她手忙脚乱地放东西,结果有个塑料袋不慎扯开,“哗啦啦”掉出几十枚大红枣,女孩急忙蹲下来捡,因为散乱四周,捡起来有些费劲,女孩有些气恼地用脚将大枣踢向床铺下,嘴里还在嘟囔着,“都说好不带非让带上,烦死了。”  相似文献   

18.
村庄的眼睛     
正老井有多老?村里没人知道,就连最年长的奎三爷也摇头,捋着他雪白的长胡子说,从他记事的时候,老井就这样老了。井口的青石,已经沧桑得看不出它的年纪,猜不出它的年龄。是谁挖掘了这个井,又用青石垒砌起来?这是个无解的谜。可以想象的是,这个井一定与最初建立这个村庄的人有关。一个或几个人,跋山涉水,步履蹒跚,从远方流浪到了这里,发现这地方  相似文献   

19.
《莱根谈·闲适》中有一言甚好:“世事如棋局,不着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身为基督徒,当先有勇气打碎旧我。  相似文献   

20.
王雷 《天风》1997,(6):23-23
《莱根谈·闲适》中有一言甚好:“世事如棋局,不着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身为基督徒,当先有勇气打碎旧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