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的情绪研究主要分为认知主义和非认知主义(生理主义)两个阵营。认知主义认为,某种形式的认知(如判断或信念)就是情绪本身,或者是情绪的本质性要素。而生理主义认为,情绪是特定的生理活动或行为本身,或对这些活动与行为的感觉;情绪可以独立于甚至先于认知发生。当代理论家普遍认识到詹姆斯是生理主义的理论先驱,而当代认知主义正是在对詹姆斯理论的批评中不断成长。鲜有研究者看到,尽管斯通普夫通常被归于现象学一脉,但他与詹姆斯有着密切交往,而且早就直接回应过詹姆斯,并发展出认知主义情绪理论。斯通普夫认为,情绪是意向性地朝向被判断的事态的被动感觉状态。我们可以在当代认知主义和生理主义的框架内考量斯通普夫与詹姆斯的争论,这将对我们有深刻启发。从方法论上,情绪研究应该重视概念分析与经验研究的反思平衡;从实质上,根据对情绪中的认知和其他成分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认知主义和反认知主义,而斯通普夫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重要领域.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普遍进化理论认为,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相互独立;语言关联性假设认为,颜色词对颜色认知有重要影响;折衷的理论认为,颜色认知既受光波的物理属性影响,又受人眼的生物特性影响,还受语言和文化影响.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相互作用理论,认为颜色认知包括物理-生理、认知-智力、社会-文化三个水平,涉及物理、生理、认知、智力、语言和文化六个因素;三个层次、六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颜色世界.  相似文献   

3.
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和Stroop效应之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丽珠  蒋重清  刘颖 《心理科学》2005,28(4):784-787
采用同一批正常成人被试,在相同的情绪刺激启动下,进行颜色判断和对模糊刺激表情判断,以考察在一定条件下情绪对认知效率和认知偏向的影响差异。结果未见显著的情绪Stroop效应,但发现消极情绪刺激启动使被试对模糊刺激的判断发生显著的情绪一致性偏向。讨论将该结果归因于被试面对颜色判断任务采取直接进入策略而对于模糊刺激则采取启发式策略所致。分析认为对情绪一认知关系进行发展性研究会富有成效,另外也指出在我们注重效率的今天可能忽视隐性环境扭曲我们认知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原琳  彭明  刘丹玮  周仁来 《心理学报》2011,43(8):898-906
围绕认知评价对情绪的作用, 针对传统认知评价实验方法的缺陷, 本研究改进认知评价的操作方法, 以情绪片段为实验材料, 以事先的评价背景替代与观看同步的评价策略, 以生理指标与情绪自评反映情绪变化, 考察41名大学生的认知评价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 持有利于情绪调节评价的个体, 负性情绪感受降低, 皮肤电反应减弱, 但心率无变化。研究表明, 认知评价影响个体的主观情绪体验, 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负性情绪所致的生理唤起的增高。  相似文献   

5.
红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2005年发表在Nature上关于红色队服增强奥运选手竞赛成绩的研究报告,引发了一系列红色心理效应研究.本文从生理指标、行为观察、认知、语言文化、情绪、态度等多个角度综述了红色心理效应的现象和机制,并提出“情境假说”来解释红色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综述表明,红色的心理效应缘于其在不同情境下联结着不同的心理意义.这些联结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红色与心理意义的联结诱发了特定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颜色对心理的影响及其机制,已经成为颜色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情绪易感性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重清  杨丽珠 《心理科学》2006,29(3):668-670
从个性视角看情绪-认知关系从而提出情绪易感性概念,专指人们在执行认知活动时受其情绪影响的程度特征,而区分于情绪敏感性、情绪性、情绪风格、情绪调节等概念。对涉及情绪易感性的情绪启动研究、情绪STROOP研究和神经心理学研究等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需要整合行为和生理水平,研究情绪易感性的发生发展机制及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娟  张积家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159-1168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是语言影响认知的重要领域.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于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一直就存在着普遍进化理论和语言相对论的争论.既往研究通过哲学思辨、命名和计算、颜色分类、颜色记忆和颜色搜索等多种范式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使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情绪调节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建安  雷虹 《应用心理学》2010,16(2):160-166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研究方法,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为自变量,以工作记忆绩效和情绪自评差异为因变量,旨在探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性情绪使工作记忆绩效降低;通过情绪调节,可以改变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效果;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影响效果不同:认知重评缓解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表达抑制加剧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情绪与工作记忆的关系问题是情绪和认知研究领域中的子课题。根据加工效能理论, 负性情绪, 特别是焦虑对认知的影响通常被看作是通过影响工作记忆来完成的。因此, 探讨负性情绪是如何作用于工作记忆, 将有助于完善和发展情绪与认知的理论, 为心境障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干预提供依据, 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 系统地考察了情绪和工作记忆三个子成分(语音环路、视空间模板及中央执行器)间的关系。本论文抓住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从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入手, 将脑成像、电生理和行为方面的研究有机结合, 将时间动态研究与空间定位研究相结合, 为情绪和工作记忆相互作用的神经机制提供独到的证据, 验证且发展了情绪和认知关系的奠基理论—— 加工效能理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定量脑电图(qua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hy,q EEG)技术和自我报告法分析音乐和灯光颜色对情绪的影响。实验基于效价–唤醒度框架评价情绪。实验1考察3种灯光颜色和4种音乐调式作为单环境因素刺激的主观结果和EEG信号,实验2考察3种灯光颜色与4种音乐调式作为双环境因素刺激的主观结果和EEG信号。研究发现:(1)通过q EEG技术研究不同类型的音乐调式和灯光颜色对人情绪的影响是可行的。(2)大调、宫调音乐和绿色灯光对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小调、羽调音乐和红色灯光对情绪产生消极影响。(3)音乐和灯光双环境因素对情绪同时刺激时,具有交互作用,情绪正相关影响双环境因素对情绪影响有加强,负相关影响双环境因素对情绪影响有削弱。(4)在灯光颜色与音乐作为双环境因素刺激被试时,主要由音乐调式影响情绪变化,但是灯光颜色与音乐调式组合时,对情绪影响程度依然有显著差异。(5)音乐刺激本身具有的情绪信息与被试被诱发的情绪相一致,灯光颜色的情绪标签与被试被影响的情绪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照明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提供基本的视觉作用(对周围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的视觉感知)外, 还会对人的生理、心理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如调节褪黑素分泌、影响生物节律, 促进认知加工、调节由季节变化引起的情绪情感障碍(SAD)等。这种对生理、心理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为照明的非视觉作用。近年来, 照明的非视觉作用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大量实证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研究需从模型建构、动态照明等角度入手进一步探索照明的非视觉作用及其脑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文海  卢家楣  张庆 《心理科学》2011,34(4):834-838
青少年情绪调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但环境变量是如何通过个体内变量对情绪调节施加影响还不清楚,我们现在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索教师情感能力在青少年学生气质影响其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选取7-12年级1385名男女学生,和对应的36名班主任,分别施测学生问卷--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和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结果表明:在学生水平,认知重评与气质维度的努力控制和亲和性正相关,与激情负相关;抑制只和负性情感正相关。在教师水平,教师的情感管理减弱了激情和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而教师的情感沟通增加了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教师的情感管理增强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反而教师情感理解降低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因此,气质的不同维度对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不同,教师情感能力的不同方面对这种影响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提示在开展情感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气质学生选择不同的情感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影响彝、白、纳西和汉族大学生对黑白的认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彝族、白族、纳西族和汉族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颜色相似性判断和颜色再认任务,考察了彝族、白族、纳西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对于黑色和白色的认知,意在探究不同民族的黑、白文化是否影响人们对黑、白颜色的认知。结果发现:⑴彝族、白族、纳西族和汉族的黑、白文化影响四个民族的大学生对于黑色和白色的认知;⑵语言和文化对于颜色认知的影响包括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整个研究表明,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学儿童情绪认知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桑标  王振 《心理科学》2007,30(3):758-762
本研究采用故事情境法探究小学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随机抽取60名小学儿童(2、4、6年级各20名),研究他们对五种不同的情绪状态识别、情绪原因认知、情绪外在行为表现认知以及对情绪后继调节方式的认知发展特点。结果发现:总体而言,情绪认知在小学不同年级有明显发展;基本情绪认知最好,其次是积极自我意识情绪认知和冲突情绪认知,对消极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最差;情绪识别和情绪原因认知明显好于情绪行为认知和情绪调节认知;对情绪表现者的情绪认知明显好于对情绪接受者的情绪认知。  相似文献   

15.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各种认知活动都或多或少的受其影响。有关情绪与工作记忆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很多的证据表明,情绪对认知表现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工作记忆完成的。本文对情绪分类,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相关理论及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不同意识水平下的情绪启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九清  高湘萍 《心理科学》2004,27(6):1506-1508
实验研究了不同意识水平下情绪启动的机制。我们采用带有褒贬意义的中文语句作为情绪刺激,要求被试在情绪刺激播放响度正常或极低的情境下对不熟悉的法语语句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无意识情绪启动显著;有意识情绪启动却未出现。我们认为无意识情绪启动是个体对刺激自动加工的结果;而个体在意识层面的认知加工可能会抑制已唤醒的情绪。另外,情绪刺激的不同排列方式对被试评价的倾向性可能有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无意识情绪启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声立  陶德清 《心理科学》2004,27(3):701-704
本文对目前无意识情绪启动的两种方式、无意识情绪启动在认知领域和人格领域实证研究、无意识情绪启动的神经生理的研究以及无意识情绪启动模型理论研究进行理论的综述;同时对无意识情绪启动研究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方向作了简评。  相似文献   

18.
沈模卫  陈硕  周星  王祺群 《心理学报》2004,36(4):400-409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了照明、表面和背景对颜色恒常的影响,结果表明:照明性质、表面属性以及背景属性均对颜色恒常程度产生显著影响,三者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不同照明性质对颜色恒常程度具有不同影响,中性色照明光下颜色恒常程度较高;人的颜色恒常也依赖于物体的表面属性,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匹配时,表现出了颜色恒常程度的较大波动;相同背景属性较不同背景属性具有较高的颜色恒常程度。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非线性颜色恒常模型,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很好拟合,具有了一定的符合人认知特点的颜色恒常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采用实验法,以183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以心率变异性为指标,在情绪诱发和认知任务的两种情况下,系统考察了不同情绪状态、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下运动员自主神经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情绪诱发情况下,运动员心率变异性分别受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策略影响.正性情绪的情绪稳定性小于负性情绪,认知重评策略更为有效;认知任务情况下,运动员心率变异性受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共同影响.负性情绪条件下表达抑制策略的效果减弱,正性情绪条件下认知重评策略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认知负荷为调节,探讨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情况。采用2(认知负荷:低负荷;高负荷)×3(情绪刺激图片:愉快、厌恶、中性)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57名被试进行了单独实验。结果发现:(1)在低认知负荷上,被试在不同情绪体验下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但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上,与中性情绪体验相比,被试在愉快情绪体验下的反应时显著增长,而在厌恶情绪体验下的反应时显著变短;(2)在低认知负荷上,被试在不同情绪体验下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但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上,与中性情绪体验相比,被试在愉快情绪体验下的正确率显著提高,而在厌恶情绪体验下的正确率显著降低。该结果表明,在低认知负荷上,情绪体验对工作记忆的刷新功能不产生影响;在高认知负荷上,情绪体验对工作记忆的刷新功能影响显著,其中愉快体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