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审美活动是感性与理性处于自由、和谐状态的活动,是现代人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它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育审美心理的培养与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美是人类自身美和运动创造的美的结合,是人的形体美、动作美和精神美的弘扬。培养与激发体育审美心理,是体育教学与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美与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荣光 《美与时代》2004,(10):89-90
体育美是人类自身美和运动创造的美的结合,是人的形体美、动作美和精神美的弘扬。培养与激发体育审美心理,是体育教学与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陈胜强 《美与时代》2007,(3):127-128
体育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体育运动的目的,除强身健体外,更以运动美的形式给人们展示绚丽多姿的美的艺术世界,给人以美的陶醉,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刘静 《美与时代》2005,(8):95-96
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培养青年一代,也是现代体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体育教育实践来看,体育与美育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体育教育活动中包含诸多美育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  相似文献   

6.
王根 《伦理学研究》2013,(1):114-118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人们自身的生理素质,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竞技体育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竞技体育的道德教育,提高参与者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竞技体育制度,发挥竞技体育的优势,避免竞技体育带给人们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7.
“和谐观”中西合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从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类的角度来看,和谐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和谐的理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和谐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中国哲学的和谐观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易经)“兑”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商业化和功利思想的过度泛滥,引发的诸如滥用违禁药物、赛场暴力、虚假介入等而出现道德滑坡等一系列不和谐现象,阻碍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以道德见长的齐鲁文化中和谐、守信、重义轻利等思想是对当今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启示和完善,将齐鲁文化精髓融入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9.
"黑哨"现象已经成为现代体育运动,特别是高水平体育运动与竞赛中的毒瘤,它的肆虐与横行,严重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对竞技体育中的"黑哨"现象,除通过法律进行遏制外,还必须对之进行伦理道德上的谴责.  相似文献   

10.
蒋冰海 《美与时代》2007,1(1):17-19
人是社会的主体.这就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虽有多种因素,但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当然,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其途径也是多方面的.但是,美育却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与自身的,所以,只有不断提高人的审美修养,才能更好提高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体育因其蕴含独特的伦理价值诉求而与西方体育具有显著差异。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体育除了强调以体育强身健体的基本伦理价值目标之外,比西方体育更多地倡导身心和谐、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等伦理价值取向,也不像西方体育那样强调竞技性和竞争性。在体育全球化时代,中国体育既应该批判地吸取西方体育伦理精神,也应该保持自身内含的传统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型艺术产物,它对传统艺术设计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用,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将人与机器得以无缝连接的一个桥梁,它使得设计人员摆脱了在表现技巧、生产工艺等方面某种程度上的束缚,在更广阔、更深层的设计领域致力于美的创造。它赋予了艺术设计在信息化时代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源头的齐鲁文化,其实体是由儒、道、法、墨等文脉构成的,它们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脉络,并以多元理论诠释了实现普遍和谐与稳定的思想。基督教是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图谱”的根源,它以宗教的方式阐释了上帝是造就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始动者,信奉上帝所言而行是创造和谐的必然。本文通过对不同文化生态模式的比较,析离出中西方和谐观各自产生的本源及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长期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及身心状态,居住环境的选择体现出居住者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城市面貌的精神文明的层次。居住环境也是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眭化居住环境因素涉及人文因素、居住环境中精神空间问题、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1司题等,人性化因素在居住环境中渗入程度,能体现出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从古到今人们永恒的追求,我们的先哲们自古就充分认识到了和谐的价值.中国古代和谐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古为今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它的现代价值--在我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消费主义固然有可能创造一时的经济"神话",但也必然带来生态失衡、显失公平、人的异化等严峻问题.从人的存在论视角、以弘扬人之生命本质为目的,透视与重构"消费合宜性"的现代内涵是走出消费主义伦理困境的不二法门.消费合宜性这棵思想之树在消费领域所结成的智慧之果是"和谐消费观",其主旨在于调协现代消费维度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紧张关系并达致和谐状态,进而实现可持续消费、公平消费以及人本消费.消费合宜性观念之实践魅力的充分发挥,必须有赖于将和谐消费观现实化、具体化为节俭这一现代美德,并内化为消费者的品性、外化为消费者的合宜性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7.
试析体育美与艺术美的关系焦诠体育和艺术都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二者是有区别的。体育是所谓的“四维空间艺术”,它不同于将三度的对象转化为二度形象的绘画艺术,也不同于宁静地占有空间,将三度的活体凝冻为静态美的雕塑艺术;它不同于借文字这种语言的符号去震憾人...  相似文献   

18.
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最终诉求,但是它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并不取决于每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受着多因素的制约。在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制度是直接决定性因素。理解这一点,对于探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代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内容广泛,包含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伦理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以达到内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是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城市里的居民的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的融合。随着城市的发展,今天的城市公园的建设在人与场地的双向互动关系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应从以人为本的设计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公园中的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以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从城市公园的使用者,场地要素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力求总结出城市公园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和设计的基本要素,深入探讨关于健康、舒适、人性化的景观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