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娜 《天风》2010,(11):18-20
<正>我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虽然生活谈不上富裕,但过得非常幸福,因为我们全家都信主。我是80年代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可以说我童年时几乎没受过挫折和伤害,和谐的家庭和主的爱给了我阳光般的性格。爱看童话的我,拥有童话般的浪漫和单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教师,每到开学,接手新的学生,必须去了解学生的过去,看他们犯过什么错误没有,有什么坏毛病没有,家长素质如何等等,这可以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方便”,这是许多老师的经验之谈。因此,在刚步入教师行列的几年,我也如法炮制,但总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很如意。  相似文献   

3.
幸福在哪里?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我却说,幸福其实很简单,也真的很便宜,就从心里长出来。有位哲人说过:"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许多人苦苦追寻,不少人四处寻觅,却不知道幸福源于内心,就像那悄然绽放随风摇曳的小花,不经意间那淡淡幽香就浸润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我好幸福     
几年前的某个晚上,我们全家人聚在客厅,小女儿加加突然像个小记者,用访问的语气说:"妈妈,您觉得跟爸爸在一起,您幸福吗?"我愣了一下,她转头又去问爸爸:"请问,您觉得自己幸福吗?"揭开幸福秘密爸爸反问她:"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加加回答:"因为我觉得,我做你们的女儿,我好幸福喔!所以你们也应该觉得很幸福啊!"  相似文献   

5.
我的哲学观     
I.我的已故友人 F.魏斯曼写过一篇题为《我的哲学观》的生动的著名文章。这篇文章中有不少东西我很赞赏;对其中许多论点我可以表示同意,尽管我与他的立场完全不同。魏斯曼和他的许多同事认为哲学家是一类特殊的人,可以把哲学看作是这些人的专有活动。他这篇文章的主旨是通过举例表示哲学家有哪些特点以及哲学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相比所显示的独特之  相似文献   

6.
《佛教文化》2011,(4):118-119
编辑老师您好! 人活着为什么,什么是我们追求的幸福,我现在越来越糊涂。 大学毕业快十年了,在同学眼中,我无疑是非常成功而幸福的。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负责管理一个部门,几十号人。妻子很贤惠,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事业。儿子也很聪明,现在上小学,功课也不错。房子、车子,好像什么都不缺。  相似文献   

7.
沈天慧 《天风》2007,(13):15-17
亚伯拉罕和撒拉在年纪老迈的时候,得了一个儿子;多年在美门口乞求周济的瘸腿人意外地可以正常地行走——你能想象他们的心情吗?撒拉说“神使我喜笑,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创21:6)美门口的瘸腿人在痊愈之后,“走着,跳着,赞美神”(徒3:8)。得子的亚伯拉罕和撒拉,得了痊愈的瘸腿的人,在他们遗憾得以补足的那一刻,顽疾得以痊愈的那一刻,我们说他们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撒拉和美门口的瘸腿人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却享受了同样的心情,当他们的企盼达到或是超越企盼的时候,他们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我是2002年元旦节结婚的。妻子小芳温柔、典雅,婚后我们一直过得很恩爱,成为大家羡慕的幸福夫妻。只是由于小芳性格内向,我们的生活自然就缺少了很多浪漫色彩。特别是在我们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小芳从来不主动要求,纵然是我向她发出"性号"  相似文献   

9.
忘记与记念     
李云根 《天风》2007,(2):12-13
时间在一年年地过去。在过去的每一年中,都会发生许多事情,这些事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应该记念的,一类是应该忘记的——一、应当忘记的事从保罗所写的腓立比书三章十二至十六节的经文可知,凡是让人自高、骄傲之事都是我们应该忘记的。另外,让人仇恨,嫉妒、发怨言之事也是我们应当忘记的。这些事包括我们的成就、功劳、别人的过犯与得罪你的事。保罗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  相似文献   

10.
<正>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一九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大家好!"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9年马上就要到了,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2018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这一年,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幸福记事本     
小表妹阿梅跟我说起这个幸福记事本时,先开始以为又是她心血来潮的什么花样,后来被她煽乎得也有点动了心。阿梅说,这可是心理专家的权威建议,说我们从小都在学习各种能力,却很容易忽略一种感受的能力,比如感受幸福。如果能记录下每天让你感到幸福的五件事情,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怨天尤人的烦恼。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我的将来     
这篇习作,已经准备了数年,因为各种差别因缘,使我不能实现愿望。我今年已六十多岁,在一般世俗人的眼里,一个人到了这般年纪,不是抱着日暮消沉,等着死神的降临,结束劳碌困顿的人生;就是认为岁月无多,应及时享福,含饴弄孙,过着福乐的日子。人生到了这阶段,还有什么前途,还谈什么将来呢?但是对我来说,在漫漫生死的轮回路上,这不过是新的开始。除非邪见的断灭论者,认定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没有来生,没有前世,也没有善恶业报。假使确信佛说的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不断往前奔放,如大海中浪头,一波又一波地涌现,我的将来还长远得很,前途充满无限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马婷婷 《天风》2006,(16):48
我想:在这样美丽的夏日的午后,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氛围中忙碌着,很多我们所无法预想的事情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演绎着,包括我们所不愿碰触的东西——苦难。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对苦难的认识还很模糊,我只在书上或者电影里看见过苦难的影子。那时,觉得苦难和我隔得好远好远,因为我的生活被爱和幸福紧紧地牵系着。直到有一天,我在母亲的日记里看到这样一句话:“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就是这样一句话激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地理课的内容只是一些枯燥无味的地名、物产和死板的图形等,与美无缘,这是一种偏见!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到处都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地理中也同样蕴含着美,我们教师要去挖掘,发现这些美,用充盈着美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给学生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正>我得到了成长和改变,增加了信心,感谢神把我重新找回来了我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大家庭中,奶奶和父亲疼爱我如同小公主一般。由于和弟妹年龄相差甚大,我从童年时期起就很独立。23岁时,我经同学介绍和从事贸易工作的先生结婚,婚后育有两女。先生与友人合资酒店生意,家中经济相当宽裕。那时,我们夫妻时常带着孩子到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地方旅游,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1981年,公婆相继过世后,先生感到经营酒店生意过于忙  相似文献   

17.
三个愿望     
有个人本来就很富有,可他总跟那些比他更富有的人比较,因而总生活在痛苦之中。有一天,他遇见了可以许愿的真神,真神见他一脸愁容,问明原委后,微笑着说:“你既然遇见了我,也算与我有缘,这样吧,你提出三个愿望,我将满足你。”那人谢过真神后,心想,我真幸运,我将比那些人生活得更加富有而幸福。  相似文献   

18.
钟声海 《天风》1997,(10):39-40
我自1990年7月20日告别母校——广东协和神学院返回工场不觉度过了七个多年头,“七”在圣经中是完全的数字,但许不代表我们的事奉是完全的,正如保罗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相似文献   

19.
我行我诉     
<正>人到中年,生活的里程里算不得精彩,但很纯粹。从儿时那个遥远的画家梦开始就很纯粹,纯粹得在那需要选择虔诚的时候没有给自己留下半点余地,纯粹得可以靠着信念来支撑着生活。归去来兮,在成长的烦恼和愉悦中,那个梦想已不再遥远,只是没有了当初年少的犀利与张狂。在我看来绘画不完全是事业,而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享受生活般去享  相似文献   

20.
我自1990年7月20日告别母校——广东协和神学院返回工场不觉度过了七个多年头,“七”在圣经中是完全的数字,但许不代表我们的事奉是完全的,正如保罗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