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书刊名称批发价(元)零售价(元)书刊名称批发价(元)零售价(元)1.松雪书道德经(小)2.002.5029.14字养生诀1.001.502.玄门日诵早晚课3.004.0030.中国道教风貌(画册)425.00560.003.性命圭旨3.004.0031.黄庭内外景经3.004.004.玉皇心印妙经3.004.0032.七真传15.3018.005.三官北斗经3.004.0033.道教与炼丹术4.204.956.阴符经3.004.0034.周易参同契考证0.601.007.道德经(河上公注)3.004.0035.悟真篇研究0.601.008.长春真人西游记3.004.0036.灵源大道歌白话0.401.009.悟真篇讲义3.004.0037.静功问答2.003.0010.云笈七签75.0088.0038.六十甲子(画页)3…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生活中最需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最高的愿望就是能够长寿。从古至今,人们用各种方法来实现这一愿望。如向神仙祈福延寿,服食药物以祛病延年,用不同的运动方式以调节其生理机能,达到不生疾病的目的。但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各种疾病仍不断的产生,要想达到长寿的可能性则甚微。中国道教和传统医学则认识到健康长寿的基本因素是精气神,道教则尤为重视。精、气、神道教称之为内三宝,又称之为上药。《玉皇心印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上,由于道教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使得阿昌族文化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浸润。阿昌族聚居区的玉皇会便是中国西南边疆多元文化空间的一个典例。一玉皇大帝是道教尊神,居六御之首,执掌天上枢机总政。据道经记载,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诞辰。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由于受到唐宋以后历朝帝王的不断封赐,以及文学作品如《西游记》等的宣传,在民间的影  相似文献   

4.
正本届玄门讲经讲解的经典是《太上老君日用妙经》,它内含《内日用妙经》(以下简称《内经》)及《外日用妙经》(以下简称《外经》)两部分。此经对大众而言可能相对陌生。它不像《道德经》或《度人经》那样历史悠久,有着许多疏解著作;也不如《清静经》或《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些道教劝善典籍那样知名和广为流传。但细看两经的内容,经文虽然不长,只有519字,却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内含了最精炼的道教修行实践要理。下面,我将从题解、经义与反思三个部分来向大家分享我对此经的研读感受和心得。  相似文献   

5.
正提到天道,不能不说到六道轮回。关于轮回的说法,一般认为是佛教提出的,实际上道教也承认轮回的存在,或者可以说轮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真理,两教都发现了这一事实,认为这是宇宙的一种规则,只是在具体的名称和分类上有一定的不同。在道教经典中被奉为"诸经之王"1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经》2中直接提出了六道的概念:"六道一切众生,闻是香者,普蒙开度。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是一部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度人经》     
道教经典。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或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由《元始洞玄灵宝本章》、《元洞玉历章》和《前序》、《中序》、《后序》及《元始灵书》上、中、  相似文献   

7.
道教奉玉皇为崇高天神。心印:人们做身心静养功夫的一种实际印证;经:是经得起理论推敲的一种典型文字;妙经:是指修身养性的最好经典,也是人们超凡入圣的指路灯塔。“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三品即指药有三种,上药:是最微妙的灵丹圣药,这种药就是人们自己身中所具备的精、气、神三宝,它是活人的命根子。但是药虽然分为三种,必须要有先天、后天的区别。先天:即三元降气,五帝分光所赋给人们的性命根子,如果能保存得完美无损,就可以得道成仙。小有效验也可以却病延年,增长智慧。后天的精、气、神,乃受父母血而长五官百骸,正如丹经所说的:顺则生人,逆则成仙。这里所提到的先天;即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学界对宋本《度人经》的成立与构成,及其与宋代道教思想、信仰与道法间的关系,尚缺少系统而全面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解析,本书指出:宋本《度人经》是宋徽宗等人出于"符应"目的所造,是依据北宋时道教的发展要求,对传经神话、思想观念和经法道术进行创构而成的道经。宋本《度人经》既反映了宋徽宗改革道教的思想印  相似文献   

9.
《本际经》全称《太玄真一本际经》,是隋唐之际重玄之道的重要著作。这部经虽在辞例上多融摄佛经,但基本义旨则是重玄之道,可以看作继《升玄内教经》之后,以经书形式进一步阐发重玄理论并在道教中更广泛地传播其理论的重要标志。这部经在隋及唐初的道教中有很大的影响,如《道教义枢》、《三洞珠囊》、《要修科仪戒律钞》、《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等道书频繁称引此经,唐玄宗时还三番五次地诏令全国各大道观传读《本际经》。今日道教日常持诵的《清静经》,在思想理论上也与《本际经》颇有渊源关系,所以,研读这部经书可以鉴往知来,可以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更深入地理解道教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道教法印考举刘绍明道教法印用于召神、通神或辟邪驱鬼。《初学记》卷十三引《录异记》“恨不得印,可以驱策百神”。《洞玄经》云:“法印照处,魅邪灭亡。”《道藏》存有《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收“受持印章法”、“用印诀”、“发印诀”和“法印式”。《太...  相似文献   

11.
"十部妙经"是"元始旧经"在出世最初就提出的观念,一方面它把具有宇宙本源意义的《灵宝五篇真文》看成是"元始旧经"的神圣来源和教义思想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极力强调"元始旧经"本身属于"十部妙经三十六卷"的内在结构。这种观念对"元始旧经"整个创作过程都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自南朝陆修静以来,道教也强调"十部妙经"本身属于一种具有深刻内在关联和逻辑性的经典体系。"十部妙经"观念关系到如何从整体上认识"元始旧经"的教义思想及其在中古道教史上的地位等重要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古灵宝经研究的基本方法问题,并因此在当前研究中具有非常基础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时,佛教就攻击道教抄录佛经。甄鸾《笑道论》说,所谓《妙真偈》,即抄自《法华经》,只是将“佛智”改为“道智”,《灵宝妙经天文大字》也是抄自《法华经》。北朝道安《二教论》也说:“《黄庭》、《元阳》,採撮《法华》,以道换佛,改用尤拙。”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说:“京师五通观道士辅慧详,三年不言,改《涅槃经》为《长安经》”。说明这种活动到唐代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一、前言高道吕祖(吕嵓,字洞宾)是我国道教史中极为重要的一位仙真。吕祖住世时虽罕有著述,但成道之后,自宋代开始,屡次显圣、"飞鸾",先后有《前八品仙经》、《后八品仙经》、《清微三品经》、《太上敕演救劫消灾赐福解厄保运证真参同妙经》、《孚佑帝君纯阳祖师三世因果说》、《醒心真经》、《吕帝心经》等经典传世①,其信仰者刘体恕、邵志琳、蒋予蒲等人,更先后将吕祖降授的经忏、诗词文章、注疏、丹道法诀等文献,编纂为两种《吕祖全书》②与《全书正宗》③,道教因而在道品、桂品两种经典分类之外,另设"霞品"一目④,可见吕祖飞鸾降笔而成的著述之丰。  相似文献   

14.
玉皇大帝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尊神 ,在一般民众心目中 ,他是天庭总管 ,实际上的最高神。不过 ,玉皇崇拜初起于道教 ,他在道教中的地位是居于三清之下的第一尊神。而且 ,道教又以系统的经书 ,完整的崇拜科仪 ,向社会展示着自己的教义。道教对于玉皇崇拜的内容和形式 ,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 ,是中国文化长期演变的结果 ,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内涵。若要了解玉皇大帝崇拜所映示的中国文化的种种素质和特点 ,主要应当研究道教对他的解释和祭祀、祈求诸科仪。然后再及于民间对玉皇崇拜方式以及相应的观念 ,因为相对而言 ,这些民间的风俗 ,…  相似文献   

15.
《玉皇经》     
道教经典。全称《高上玉皇本行集经》。3卷。道士斋醮祈禳及道门功课的必诵经文。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但近人有谓其出于隋唐道流之手和成书不早于宋代之说。经文由《清微天宫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洞玄灵宝玉皇功德品》、《天真护持品》及《洞玄灵宝报应神验品》等篇组成。主要叙述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宣说玉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清县道协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道场圆满成功乐清县道教协会,积极响应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的倡议,于1993年古历八月初五至初九日,在凤凰山紫芝道观举行拜《天心忏》诵《玉皇经》《三官经》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道场一期,历时五天五夜,八月初九日下午,安全、胜利,圆满成功。参加这期道场法事的有全真、正一道士三十余人。仅前来参拜的道教徒即达1700余人。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史无前例。这期祈祷道场,全部活动都安排在紫芝观内外进行,紫芝观大门前(三界亭外)高悬的五星红旗和玉皇长帆,迎风飘扬,五彩幡灯,光  相似文献   

17.
《御制金箓大斋章表》是未被编入道藏的明代内府道教文献。史书从宏观上勾勒了明世宗笃信道教并在内廷频兴斋醮的历史图景,《御制金箓大斋章表》则从细微处展现了明世宗设斋奉道的诸多面相,诸如明世宗的箓位和法职、浓厚的“玉皇”信仰、学道师承和所属法派、修斋祈嗣和孝亲荐亡等。这些信息不仅可补史乘之缺漏,而且还可以丰富和加深对明世宗崇道的认知。整理和研究包括《御制金箓大斋章表》在内的藏外明代内府道教文献,既裨益于道教资料的整理和汇编,又可推进明代宫廷道教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是一部成书于唐代、主述祖先救度的道经。该经主张于"八解日"设净供祭祖,以令先亡超脱幽境。其救度方式融合了早期道教食祭鬼神和佛教功德说,主要以功德之力超度先亡。经中"净供"之说,借鉴了《金刚经》"无相施"的概念,提出行者需于精思静定中以清净之心设"不住相供献",方可建无量功德。此说法实为佛、道二教心性论混合的产物,对修斋道士的心性修为有较高要求。经中"仙公祭鬼"的故事,应即宋元道教"葛仙公创祭炼法"之说的原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教学院坐落于北京市西便门外白云观内,是道教界的第一所全国性的宗教院校。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真派道士,我曾经在道学院学习和生活了2年。如今,从学校毕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回想起在道院生活的每一天,仍然历历在目、感悟颇多……读 经在道教学院的日子里,学习经典是我们每天所必须修持的功课。道教的经典包罗万象,寓意极强,是每一个道教徒必须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正如《功课经序》云:“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  相似文献   

20.
199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卿希泰先生主编、詹石窗先生执行主编的《道教文化新典》(以下简称《新典》)一书。该著作是道教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她的各个篇章就像一扇通往道教文化“妙”处的门,必将推动国内道教文化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道教文化,广义指“凝结”了道教精神的一切存在;狭义上则是指道教的精神形态,诸如道教哲学、道教仙学、道教医学、道教科仪、道教音乐、道教美术、道教文学等。(详见《新典》第5页)《新典》所谓的道教文化主要是就狭义上说的。《新典》内容宏富,全书共十二编,每编三章。具体章目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