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认为“天人合一”、“天人并尊”的宗教哲学本体论意识、“天人感应”的宗教心理机制和“神道设教”的宗教社会制控功能意识是中国传统神学的三大宗教意识。由此形成的天地君亲师崇拜、神仙崇拜、圣贤崇拜是中国宗教的三大特色,这些崇拜形式长期制约着中国宗教的历史发展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政治、哲学都具有深远影响,从而成为中国宗教哲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通常,人们在分析宗教功能的时候,认为宗教的主要功能是对宗教信仰者个人心灵的慰藉和精神满足。虽然也承认宗教具有其它功能,但是关注和看重的是宗教的心理功能、道德功能和文化功能,而忽视宗教的社会功能。当然,宗教的道德功能和文化功能是宗教发挥社会功能的切入点,如果一个宗教信仰者没有良好的道德是这样的一种宗教形式。我认为,它主要是为一部分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设立的。一、伊斯兰教的“天课”制度概述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必须遵守的宗教功课有五项,即“念、礼、斋、课、朝”。念功就是念清真言,即内心承认: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一种建立在某种信仰基础上的文化体系,而信仰的最大特性在于其相对稳定而深刻的心理属性。”(李利安《宗教心理与社会和谐》)宗教有特殊的心理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从宗教神圣性功能分析入手,揭示宗教社会作用的复杂性,进而就如何发挥宗教有益于社会的积极方面,提出一些理念和原则。一、宗教神圣性功能及其特点宗教神圣性功能是指与对神的信仰、崇拜有内在联系的,并通过宗教经典、教规、教义和宗教教职人员、宗教组织把“神”神圣化而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功能。主要包括信仰认同功能、信众牵引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调适功能等。1、信仰认同功能。宗教是以对神的信仰为前提的。信仰认同首先要求信徒对教规、教义的认同,特别是对创造、操控自然、社会及人的命运的神或被神化了的人的认同,认同神的…  相似文献   

5.
医疗崇拜     
医疗崇拜威廉·詹姆士①认为,宗教的基本要素是“救救我!救救我!”的呼声。这种呼声可以对一个神而发,也可以对一个宗教家而发,可以来自生理失调,也可以来自罪恶与犯罪感。很多人会认为,宗教最重要的功能,是医疗的功能─—诊查罪恶的根源以及心理和生理的病症,发...  相似文献   

6.
科学和社会快速发展造成的负面效应,我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导向,为宗教向社会和谐做贡献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其主要途径是慰藉和化导人心,也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总体格局中,发挥宗教“超越现实”来建构“人生意义”的功能,让它通过科学实证之外的另一途径来化解人们的价值迷失:发挥宗教在非政治非经济意义上开展活动的功能,通过宗教活动让信众得到心灵的关怀和化解失意的情绪;发挥宗教建构彼岸意义和追求出世关怀的功能,以此化解人们毫无顾忌和毫无畏惧的心气,使人们自己为自己建立起违法乱纪的心理屏障。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关于儒学与儒教之争已逾20年。概括起来,主要涉及如下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什么是判定宗教的依据。主张汉代至清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即儒教是宗教者,最核心的观点是儒教崇拜天地鬼神,而鬼神崇拜只能用宗教来定性。宗教学家普遍认为,神灵信仰是宗教的核心要素,其他如宗教仪式、教规教戒等是次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宗教”的定义大致如此。比如,《辞海》对宗教的定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英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宗教的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俄国宗教活动管窥──旅俄见闻李文厚步入正轨的宗教活动困难重重1990年10月,苏联官方开始实行“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自此,俄国的宗教团体才开始具有法人地位,教会有权拥有财产(包括建筑物、崇拜用品、用于生产、社会与慈善事业的设施、货币资金等)...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人们对“创造”就有狂热的好奇,并进而对此作了大量的探究。在宗教和神话故事里,或把创造看作是上帝的功能,或把对人类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当作神来崇拜。今天,新兴的创造学认为,所谓创造,是人们(包括集体和个人)有目的地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建立新生活的开拓性活动。创造活动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上利国安民的正确途径。认真研究这一重大课题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方面,是我们准确把握政策,正确执行政策,做好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与所在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内在的功能与需求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研究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我们研究宗教与社会关系的切入点。宗教…  相似文献   

11.
由科技文化内涵要素所凝聚成的科学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当前反邪教斗争中具有并发挥着其他文化所不能取代的特殊的社会功能。科技文化的弘扬能够从根本上揭露掩藏在现代科学外衣下的邪教的本来面目.帮助人们认清宗教的实质,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规避邪教:能够逐渐瓦解、摧毁邪教“亚文化”系统的存在与发展的制度与组织基础;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与理性的观念.从思想深处建构反邪教的心理网关。因此,大力弘扬科技文化是当前反邪教斗争中所必不可少的、无可替代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2.
动植物崇拜是古埃及宗教的重要内容,在埃及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尼罗河流域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古埃及宗教。由于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产生了自然神崇拜,动植物崇拜是自然神崇拜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特征,使渴望永生的埃及人对沙漠中的动植物产生敬畏心理。埃及人的动植物崇拜不仅反映在埃及人的创世神话、敬拜的神灵,还具体体现在埃及人对性器观的崇拜上。这种崇拜对埃及人的哲学思想、民俗审美、建筑文化甚至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宗教圣地的产生与宗教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在人们有了宗教行为后不久就开始出现,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精神活动场所,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俭到奢的不同发展形态。各种宗教对自己的圣地有不同的称谓,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二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非物质性的东西,如神话传说、伦理道德说教、僧侣修养、行迹等表现;另一方面则通过具体的物质性的东西,如神像、经典、建筑、雕刻、绘画、装饰、仪式等表现。宗教圣地除了具有本教派所具的共同性外,还具有当地文化和民族性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具体反映,是我们认识古代文化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应当重视对宗教心理引导功能的研究,准确把握它的特征,充分发挥宗教积极的心理引导作用,使其成为对于社会有益的、积极的精神动力。一"宗教是一种建立在某种信仰基础上的文化体系,而信仰的最大特性在于其相对稳定而深刻的心理属性。"(李利安《宗教心理与社会和谐》)宗教有特殊的心理引导功能,这是宗教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一种重要途  相似文献   

15.
邪教的主要特征和形成的内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邪教的形成有什么样的内在条件呢?邪教到底有什么本要特征?当我们剖析“人民李殿教”、“上帝的j[女”、“大卫支派”、“太阳圣殿教”、“拉杰尼希静修会”、“奥姆真理教”以及“大堂之门”这几个被世人公认的邪教时,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思想指导还是行为活动上,它们都有一个极端的特征,即绝对的教主至上,在信仰教义则都鼓吹具体的末世论。教主崇拜是新兴家教的特征之一,许多新兴宗教的组织者都具有一定的魅力和权威,他们被其信徒神化,成为其崇拜的对象之一。而我们在邪教组织中发现的这种绝对的教主至_匕可以说是教主崇拜的极…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云:“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教做你们的宗教。” (5: 3)。   “法轮功”是一个邪教组织,“法轮功”的所作所为不但扰乱了社会,也扰乱了宗教领域。伊斯兰教是一个崇尚真理、提倡科学、追求道德的宗教,作为穆斯林应该明辨是非,防止邪教蛊惑,抵制歪理邪说的侵袭。   一、坚持伊斯兰教信仰,抵御邪教侵袭。 伊斯兰教的信仰内容富有活力、有利于人们的理性生活,因为他是反对偶像崇拜而信奉真主独一的宗教,其信仰超越了物质崇拜,进入了哲学范畴,正如《古兰经》云…  相似文献   

17.
宗教礼仪是构成宗教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宗教意识的行为表现,是信教者用来沟通人与神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化的行为表达方式。各宗教体系都按照各自的信条和教义以及既已形成传统方式,进行各种崇拜活动。各种宗教仪式都借助符号化的象征手段,构成一套严格规定的程式,以显示宗教的神圣性和庄严性,并在人们心理上造成极为严肃  相似文献   

18.
穆斯林应重视自律从恩霖自律,作为伦理学概念并非人人皆知。但作为穆斯林不仅要知,而且要加以做到。伊斯三教是以信仰和崇拜安拉为思想主体的宗教。其中对至高无上真主的崇拜,对未来后世的信仰,对未来幸福的向往构成了穆斯林思想和行为的心理依据。也就是说,作为穆斯...  相似文献   

19.
穆斯林应重视自律从恩霖自律,作为伦理学概念并非人人皆知。但作为穆斯林不仅要知,而且要加以做到。伊斯三教是以信仰和崇拜安拉为思想主体的宗教。其中对至高无上真主的崇拜,对未来后世的信仰,对未来幸福的向往构成了穆斯林思想和行为的心理依据。也就是说,作为穆斯...  相似文献   

20.
宗教因人而生,因人而存,因此,尽管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多种多样,但都离不开人的心理原因。一、提供精神慰藉——一种精神医疗术宗教通过为信仰者提供一种驾驭自身、适应客体的特殊方式,实现自我冲突的平衡,获得心理慰藉。在宗教里一切矛盾被臆想所消除:现实压迫被精神自由克服。这种心理慰藉,缓解了信仰者面对生活中的危险和变动所感受到的恐惧情绪,成为解除精神紧张状态的手段。有学者认为,这种虚幻的补偿是宗教所特有的功能;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则把成熟的宗教情操作为健康人格定向的基础。宗教之所以有这种特殊的补偿功能,是因为宗教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