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中西医结合”基本概念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方法”、“中西医结合人才”、“中西医结合机构”、“中西医结合学科”、“中西医结合理论”、“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等概念与定义,根据逻辑学原则予以分判。表明“中西医结合”的同类概念完全可以客观地被决定。  相似文献   

2.
着眼于目前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再次探讨了几个切入点:(1)改善预后,注重患者心理因素调养;(2)从“治未病”角度入手;(3)从复方-有效组分-单体的转换入手;(4)建立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循证医学模式;(5)从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证候的分布情况入手;并提出创新是中医学体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适应当前形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卒中单元已被证实是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化卒中医疗作为卒中单元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脑卒中治疗模式新的趋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走出中西医结合模式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汇通的实质是站在中医的立场理解西医、解释西医、评价西医;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则是站在西医及西方自然科学的立场理解中医、解释中医、评价中医。从表面看,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思路相反,但从深层看,两者并无本质区别。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与当年的中西医汇通一样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5.
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卒中单元已被证实是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化卒中医疗作为卒中单元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脑卒中治疗模式新的趋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汇通的实质是站在中医的立场理解西医、解释西医、评价西医;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则是站在西医及西方自然科学的立场理解中医、解释中医、评价中医.从表面看,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思路相反,但从深层看,两者并无本质区别.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与当年的中西医汇通一样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体系的探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广州510282)钟伟一、用中西医结合观点分析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精华,正常人体是一个内环境相对稳定,且内环境与外环境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体之一,在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存在与现有政策矛盾、缺乏明确的临床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导师认知存在分歧和管理部门协调性有待加强等问题。由此提出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研究生培养、医师资格考试等有机结合起来,尝试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进校后直接进入临床进行轮转。根据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临床技能等个体化进行分段式临床培养教育,使得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早临床、多临床"的培养教育模式,增强其胜任临床岗位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骨伤学派即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是源于中西医而优于中西医的骨伤疗法,“医患合作”是其重要治疗原则.这一原则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模式,明确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重视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能动性,深刻阐明了医患合作的科学性,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对两种医学有“否定、容忍、平行”几种,都认为传统医学不科学,歧视之。中国采取“结合”原则,使中医学获大发。在相互理解基础上达到中西医团结,又在此基础取长补短,达到中西医结合关键是医疗效,使其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可信可重复,组织西学中是重要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途径山西长治医学院(046000)赵中夫吕昌宝1开办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卫生工作的需要,必须注重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加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比例。这就应该开办中西医结合学院,成为中...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尽管历经50年的系统临床实践,但迄今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尚未有明确的共识或权威性描述.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用中医学规律和方法研究西医学、或用西医学规律和方法研究中医学而产生的不同于中、西医学的,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的医学科学;其外延应包括整个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首先应对教育体系进行基本的研究.针对中西医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教学双方在基本认知、总体评价、教学需求、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教学标准等方面的看法进行调研,提出了强化通约性、学理性、系统化、标准化研究的建议,以期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提供变革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方法”“中西医结合人才”“中西医结合机构等概念与定义,根据逻辑学原则予以分判。表明”中西医结合“的同类概念完全可以客观地被决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传统护理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及根本原因,探索促进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创新护理专业“能力拓展人才”模式.建立了一个平台、两个系列、三个循环、四个“融”为一体、五个教学模块的能力拓展人才的培养体系,从而使97%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5%的学生认为促进了理论知识的理解,86%的学生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明显增强,75%的学生与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10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就业率及毕业生双证持有率.经过7年的实践应用和经验总结证明,该模式能有效实现护理专业“能力拓展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从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及中西医对其与胃炎、上消化道溃疡乃至胃癌的关系研究,探讨中西医不同的看法及结论,提出并证明对中西医结合必须要:1.超然于东西方传统文化观念之上,超脱于整体观与还原论之外;2.建立结构精确,逻辑严密的系统与模式;3.在基本理论和概念上有所取舍,有所发扬,有所更新。  相似文献   

17.
医学教育与医学发展始终是同步互动的。现代医学在走势趋向、目的审视、模式转换、质量提升、健康需求、教育变革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全面影响着中西医结合的教学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昭示着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是一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它可以通过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及经济补偿缓解老年护理的经济负担。国外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主要有四种:全民保险模式、社会保险模式、商业保险模式和储蓄保险模式。我国尚处于长期护理保险的起步阶段,目前正以青岛市、长春市等为试点城市,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障制度。现阶段的试点工作暴露出该制度在国内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建议应从筹资模式、给付方式、养老体系与医疗体系的融合、护理人力资源及宣传等方面着手改善,以推动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研究作为中医学研究中的一次观念和思路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但是,中西医结合存在一个局限,即很多研究限于具体、局部、微观的治疗经验和技术上的协作、改进,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在理论方法上有机结合。其原因除了在认识上仅重视中医经验而忽视其理论内容,在方法上忽略中医学的整体性特点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将中西医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的特征作为衡量判断其科学性的对照参考系。其结果导致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注重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而忽视中医药理论特点,从而以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和西医学模式评价中医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无视中医学自身的  相似文献   

20.
医学教育与医学发展始终是同步互动的.现代医学在走势趋向、目的审视、模式转换、质量提升、健康需求、教育变革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全面影响着中西医结合的教学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昭示着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