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神秘的境界不只是梦,但,梦一定是某种神秘的境界。也许,正是因为梦的神秘,所以人们才会产生对梦的错误认识。从内心害怕梦、拒绝梦、排斥梦,甚至不惜借助药物的力量防止梦的到来。实际上,梦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他不仅能消除刺激、保护睡眠,让我们更好地休息。他更能让我们懂得如何积极、健康、正确地生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掌握主动权。只有化被动为主动,才能让梦更好地为我所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主啊,你多么美好,给世界带来了阳光普照。到处有鲜花,到处有舞蹈,到处都有你温暖的怀抱。为人类多一些欢笑,为家家不再烦恼,在荒芜冷漠的心田上,是你把善良与爱情燃烧。有了你的全力助佑和引导,我们的生命才会脱离泥淖。主啊,只要响应你的号召,我们就会走向新生走向真道。主啊,你多么美好,把大地装扮得分外妖娆。那里有困苦。那里有纷扰,那里就有你特别的关照。让世界少一些争吵,让人人都有依靠,在疮痍满目的土地上,是你把战争与灾难赶跑。有了你的精心呵护和创造,我们的家园才会美丽富饶。主啊,只有听从你的教导,我们就…  相似文献   

3.
春节是一年里最快乐的日子,星期日是一星期里最快乐的日子,而清亮的晨曦便是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光。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精神财富与青年一代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人类文明薪火的传承者,是引导年青一代与有教养的人类进行对话的人。历史赋与教师崇高的地位,使得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上享有与其它职业不一般的待遇,这也使得我们教师要有与其它职业不一般的要求。教师是引导年青一代与有教养的人类进行对话的人,这也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基本的是为人师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受到学生的模仿、人们的关注。这就不得不对教师的道德规范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作为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于有超越时代的教育思想。要想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成长;教师要成长就要有终身学习的良好愿望,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修养,都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使教师的地位在社会上得到更大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心存美好     
我八岁那年的春天,家里那头小牛犊也近两岁了,长得还算健壮。母亲说,可以让它下田犁地了。 于是,在一个大清早,哥哥叫上村里两个有经验的叔叔,牵着家里的牛犊去地里“驯牛”了。我跟着去看,因为这头牛犊,平时都是我放看的,我对它有一定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时间在不经意间逝去了,回头却发现两手空空。不甘于时间只留下苍白的记忆,我们低头赶路或者昂首奔跑,期望在烟尘的深处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这时,我们专注于前方,往往会错过许多沿途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亲子捉迷藏     
吴思源 《天风》2012,(9):41-41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8.
《思维与智慧》2009,(6):I0001-I0002
绘画是儿童普遍喜爱的一种活动。这项活动在发展儿童智力、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索取的美好     
我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没有妈妈。等到我渐渐长大些,也就明白,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并不能给我带来一丝的安慰和快乐时,我甚至痛恨起他人那怜悯的目光和随之而来的那一句:啧!多可怜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孤独是一杯难咽的苦酒,但不管怎样,人人都须时时品尝它。孤独并不单纯是指独自生活,也并非意味着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并不一定会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下,未必就没有孤独感的产生。事实上,只要你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只要你和身外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体验到孤独的滋味。孤独像张无形的魔网,使年轻的不甘寂寞的心灵倍受煎熬。  相似文献   

11.
高欣 《天风》2004,(5):53-53
热爱上帝,秉持良心,不谋私利,善良待人。处处析出真、善、美结晶,认真过好每一天。 学会谦逊,加强修养,谦卑柔和,谦恭有礼。谦虚是人的美德,忠于主的托付,学主样式,心里必享安息。 珍惜生命,生命可贵,昂首挺胸,搏风击浪。人生路上,不如意事总难免,抹去心头烦恼,笑对人生,坦然面对现实,不让泪水打湿高贵信念,不因世事烦杂磨掉美好人生。 神圣符号,是互动的爱;炽热爱心,燃点心灵深处火炬。奉献之子,总能感受到爱驰骋的力量。爱的热  相似文献   

12.
成为美好     
苏喜乐  吴新望 《天风》2018,(11):9-10
我们在世界上生活,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春天——杨柳拂面,夏日——雨打荷花,秋天——丹桂飘香,冬日——原驰蜡象……这样的体验让我们感知世界的丰富与美好。《创世记》1章31节和《传道书》3章11节两处经文也都言及上帝创造的完美,《创世记》1章最后的结语建立于上帝在前六日里凭着他超在的能力合乎逻辑地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理性的世界:正如《传道书》3章11节所说:“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  相似文献   

13.
我去参加一个聚会。那是一个小型的聚会,只有4个人的聚会,我们4个人为一张报纸写专栏,所以,大家说聚一聚。  相似文献   

14.
恩佑 《天风》2018,(7):38-39
前段时间,在微信上读到了一篇图文,讲述了15个身边发生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联,然而却实实在在把你我关联在一起了。友善,是为别人多想一点一位妈妈带着一岁半的婴儿坐飞机,她为其他旅客每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并附了一张卡片,这一做法引来无数人点赞。卡片上写道:"你好!  相似文献   

15.
西哲苏格拉底50多岁时,外形己变得很老了。那时没有照片,我们不知道具体老相到什么程度。你可能见过生物进化论首倡者达尔文老年的照片,据说50多岁的苏格拉底的形象和达尔文老年的照片差不多:头顶“寸草不生”,四周的头发和胡子却蓬蓬勃勃,花白而凌乱。  相似文献   

16.
学诚 《法音》2007,(3):21-32,33-42
大家来到寺院,想必都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都会有一种虔诚的心、恭敬的心。为什么来到寺院里会有这样不同于到其它场所的心理状况呢?因为我们外在的环境不一样,氛围不一样。寺院不同于社会上的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的氛围,寺院里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修行,有出家的法师,也有居士。虽然在历史  相似文献   

17.
华耀增 《天风》2008,(1):8-9
“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这句话是《约翰福音》记载施洗约翰讲的最后一句话,其意味深长,含义深刻。它指出基督徒灵性生命成长的要求和必然规律,耶稣基督复活的生命必归在我们里面成长为一个“新造的人”。  相似文献   

18.
等待,是一个求知的词语, 又是一个预示着希冀的词语。等待,是难熬的,又是热盼的。那是蔡元培先生刚刚受聘于北大校长不久演绎的故事。“1916年底的那些天,蔡先生差不多天天来看仲甫(陈独秀),有时候来得很早,我们还没有起来,他就招呼茶房,不要叫醒,只要拿凳子给他坐在房门口等候。”(据汪孟邹回忆)  相似文献   

19.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心,最终超越一切束缚,得到涅槃寂静之乐,这是非常美妙的境界。当年佛陀证悟到了这个境界,便从内心流出无尽的悲悯,以圆满的智慧,向我们揭示了“心为法本,心尊心使”的真理。了解心,无疑就是了解了一切事理的根源,而智慧地运用此“心”,就能引导一切众生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心”本来是自然的、清净的,没有造作,不染纤尘。如同静静的湖水,内不涌动,外无波澜,映现万事万物,明明朗朗。而心的这个“本来”,被无明烦恼障蔽后,变得杂乱垢染,念念无常,如同湖面起…  相似文献   

20.
姜明 《美与时代》2014,(6):108-109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城市管理问题明显增多,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中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不顺畅,导致社会积怨越积越深.最终由特定的利益群体冲突演化为非直接利益参与者数量庞大、人群分布广泛、破坏性强烈的社会动荡事件,这些不得不让我们警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