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试以《百年孤独》为例,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探讨魔幻现实主义对经典现实主义的影响和突破。  相似文献   

2.
随着加西亚·马尔克斯这颗文学巨星的陨落,《百年孤独》这部将其送至诺贝尔文学奖殿堂的作品再度掀起热潮.故事透过小人物对生存家园、对回家的路以及对儿子、对记忆等的具体寻找来反映哥伦比亚农村的百年沧桑,更反映了马尔克斯对近百年来拉丁美洲人民乃至全人类的生存途径、人生责任和意义以及孤独出路的探寻及思考.  相似文献   

3.
与朋友谈起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中国出版时,不知不觉谈到了孤独与寂寞。我说,孤独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寂寞是汪洋中的一条小船。孤独是清冷中的淡定,是流俗中的坚守。正如雪莲一样,在无边无际的冰雪世界,当一切都畏  相似文献   

4.
自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以来,在文学领域影响巨大,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用来隐喻民族、生死、孤独等创作母题。《长江图》与《皮绳上的魂》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无论是文本叙事还是剧作模式都具备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从这两部作品切入,深入探讨近年来魔幻现实主义影视的发展范式:一是从文学到影视的流变;二是作品叙事时空形变的实践;三是从魔幻的风格中衍生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加索的俘虏》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经典话题,美拯救世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长篇小说《白痴》中极力宣扬的主题。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弗·马卡宁借用这两个经典话题与俄罗斯的文学大师进行论战,对后现代语境下有关战争、俘虏、美拯救世界等命题进行了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文学初步形成的50年中,中国禅宗的白话诗创作也取得了最初的辉煌;敦煌本《坛经》中的不少诗篇,其实都应被视作佛教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作为基督宗教的经典,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着重要影响。英美文学从圣经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英美文化中,众多诗人、作家的作品都与圣经中的观念和意象紧密相关。客观、中肯地探寻圣经对英美作家作品的各种影响,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英美文学,把握世界文学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美感是情感的独特形式表现,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情感得到触发,对现实人生有所发现和感悟,产生一种审美情感体验。文学美感与一般美感同归而殊途,一般美感只关注审美对象的外部方面和表象就可以获得美感,而文学美感则要求读者尽可能完整地关注和理解文本内部的艺术世界,才能获得美感体验。由于文学书写的过程是作家内在心灵的激情燃烧和喷发,更是作家以其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来创造艺术形式的艺术沉思过程,因此,在文学欣赏中,读者要获得美感,就要精确和深刻地理解对象世界,与作者对话,进行认识性的思虑,这表明文学美感是情感与思虑的复合结晶。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武侠小说中,金庸的《天龙八部》是一重镇,其繁复庞大的文学建构,其长歌当哭的悲剧英雄,吸引了众多读者,然《天龙八部》所勾勒的武侠世界的奇瑰与佛教文学的无穷想象力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笔者拟浅析其中的佛教内涵,以求就正于有缘。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六三年秋,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邀请许多外国作家到布拉格访问,举行了座谈会和讲演会。奥地利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文学家、史学家费歇尔和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尔及其夫人,也在被邀请之列。我们在这里所译载的是费歇尔和萨特尔在布拉格的一次关于“和平共处和思想斗争”问题的谈话,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现代修正主义者和一个资产阶级思想家是怎样互相吹捧为“马克思主义者”而在观点上合而为一的。费歇尔和萨特尔的主张,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在文化上的“合二而一”论。这篇谈话,发表于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机关刊物《火焰》,我们是根据《新日本文学》一九六四年第六期上刊载的日文译文转译的,译时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1.
哈勒姆文艺复兴与“黑人性”(Negritude)运动在文学上的联系是众所周知的。大家知道,桑戈尔、达马斯和塞泽尔都是《危机》、《机会》和贾维主办的《黑人世界》等刊物上撰稿的美国黑人作家的热忱读者。他们曾被这些刊物上陆续出现的兰斯顿·休斯、克劳德·麦凯、康蒂·卡伦和琼·汤梅尔的诗歌所陶醉。这些非裔美国作家的某些诗篇很快在《大陆》、《非洲电讯》、  相似文献   

12.
黄幸平 《天风》2012,(11):56-57
曾经,知道莫言这个名字的人并不是很多。但2012年10月11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109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和他的作品将很快被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而崛起,作品文本叙述天马行空,行文不羁极富张力,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3.
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一部复调式的小说。该小说中存在着超越时空、超越民族文化的大型对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小说的艺术构造方面,作为作者最根本的态度和视角的原始神话思维与现代叙述话语之间,形成了显在的艺术对话;在现代叙述话语的内部,又隐含了现代无时序叙述时间与原始时间观之间的对话;文本中采用的多文化视角又引发了各种潜文本之间的广义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与影视的合流合作,已经成均近年来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文学改编于中国电影的关系对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中同样改编自严肃文学文本的电影作品《天狗》与《罗生门》因其相似的剧情结构与叙事手法,成为值得比较一二的典型佳作。  相似文献   

15.
接触过西方经典文学的人,都会从其高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美妙的意境中,体味到一种超越的力量存在着,或隐或现。而这种起支配力量的源泉,就是来自影响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只要有人类聚集的地方就存在的《圣经》。当我们打开西方文学史册时,在欣赏其文学珍藏中我们发现,《圣经》的题材、故事和典故,在西方各国、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邓佳 《美与时代》2014,(1):87-87
《我爱你,中国》是一首创作于1979年的颂歌,由瞿琮(男,湖南长沙人。1944年7月5日出生于四川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将军,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作词,郑秋枫(男,1931年出生.著名作曲家。辽东丹宁人。1987年被列为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现任广东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作曲。  相似文献   

17.
《苏菲的世界》引起的关于哲学通俗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菲的世界》引起的关于哲学通俗化的思考陈新汉(上海财经大学思想理论部)(一)最近,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撰写的哲学读物《苏菲的世界》,畅销世界。该书已被35个国家翻译出版,在欧洲售出了300万册,其中德国100万册;在日本出版发行的第一个月就售出了5...  相似文献   

18.
《圣经》是天主的圣言,是基督徒信仰的源泉。圣经既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古希腊文学外,旧约是西方文学另一个重要的母体和源头,为西方文学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很多优秀作品的题材都直接来源于《圣经》,或是从《圣经》中获得取之不尽的文学滋养。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一种审美化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形象  相似文献   

19.
《古兰经》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作为语言的《古兰经》,它是阿拉伯语第一部见诸文字的典籍,规范了阿拉伯语言,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南北方言,对于散居半岛各地的阿拉伯部落人维护其语言和心理上的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样,作为文学的《古兰经》,它不但因自成一体的"古兰体"成为阿拉伯有史以来第一部韵体散文形式的经典,而且因语言精炼、文体优美、风格独特、修辞超绝等文学品质而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最高典范,对推动阿拉伯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经中的寓言比喻和故事典故等具有文学性质的题材,始终是伊斯兰文学家创作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20.
蒂姆·波顿是好莱坞另类天才,其作品怪诞不羁,却有着让人着迷的魔力。《大鱼》是蒂姆·波执导的美国奇幻片,影片极具"魔幻现实主义"特性,以超现实的方式触摸真实世界。根据魔幻现实主义的理论概念,结合蒂姆·伯顿的电影《大鱼》,对影片中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进行具体分析,分别从魔幻主义外壳和现实主义内核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