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节选自《剑桥评论》第113期上的一篇访谈,是德里达对史密斯等人信件的直接回应部分.他批评了分析哲学家对权力的滥用,并简要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2.
上初中二年级时,我们男生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一方面由于性意识的萌动,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对性,以及身旁的女同学开始格外地关注起来。另一方面却一个个板起面孔在女同学面前开始变得没有一丝笑容,谁要是和女同学多说一句话,就会招来众多男生的嘲笑!其实在男生的圈子里或是熄了灯的宿舍里的“卧谈会”,总是会对于女同学点评一番的,谁谁漂亮谁谁身材好什么的……  相似文献   

3.
时慧颖  汤洁  刘萍萍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718-2734
眼睛效应指人们面对眼睛或类似眼睛的图案时会发生行为改变的现象。但是, 眼睛效应的稳健性备受争议, 主要有4种观点:促使人们更亲社会、更遵守社会规范、降低反社会行为、无效果。结合规范错觉和创新扩散理论, 基于感知规范的视角, 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高时, 眼睛效应既会“促进亲社会行为”或“促进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也会“降低反社会行为”; 但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低时, 眼睛效应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 当规范错觉较大且无规范干预时, 眼睛效应同样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因此, 将以上4种争议观点整合为“不同感知规范条件下的眼睛效应”, 揭示了眼睛效应不稳定的原因, 为未来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相似文献   

5.
基于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所生成的社会转型发展之境遇要求,发展规范伦理学成为当代伦理学建设的基本任务。发展规范伦理学的前提性工作是重建规范伦理研究的认知视阈,重新检讨道德与美德,明确其学科研究对象,重建规范伦理研究的社会目标及学科概念系统。在此基础上展开正面研究,重建以伦理认知原理、伦理行为原理和伦理价值导向原理为基本内容的规范伦理学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以往对不受欢迎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不足,从归因理论的角度提出了研究不受欢迎儿童同伴关系的两个新视角:视角一:通过分析同伴对不受欢迎儿童的归因和情绪反应来理解不受欢迎儿童所接受的消极的社会反应;视角二:通过分析不受欢迎儿童本身人际归因方式的偏差来解释他们不良的同伴关系和在同辈群体中较低的社会接受性。  相似文献   

7.
    
正新加坡女作家尤今曾写过一篇短文《"了"》,认为"了"这个字,是方块字里最具震撼力的。它是中文里的过去式,它一出现,事情往往便过去了,追悔、追叹、追泣,全都没用。如:走了,完了,断了,死了。了、了、了、了。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了"一现身,天大的事都成了明日黄花,没有商榷的可能,没有转圜的余地,更无重新再来的机会。"了"大模大样地坐在  相似文献   

8.
文哲  倪胜 《世界哲学》2004,39(1):67-74
把数学说成是美丽的看来是一种常识。数学家常对他们所做的表现出满足和快乐。他们常常宣称定理、证明、方法乃至理论可以是优雅的和漂亮的。同样,说数学家中间存在着天才也是一种常识。然而,康德对这两个问题都改变了观点。直到18世纪80年代,我们还发现他接受数学里有美和天才的作用。但他随后就好像改了主意。从他在18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他或明或暗地说过,美和天才的概念不应该被用于数学,而应被限制在仅用于艺术。这不仅仅与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说法相矛盾,而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对主人公的行为意图做出判断后加入奖惩任务,用意图"有无"判断和星星分配的数量作为考察"副作用"效应的指标,探讨幼儿在不同规范标准下能否利用理性策略对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断。结果发现:(1)幼儿对带来积极和消极"副作用"的行为意图"有无"判断没有差异;(2)相比于消极"副作用",幼儿倾向于给带来积极"副作用"的行为者分配更多的星星作为奖励;(3)"副作用"效价对4、 5、 6岁幼儿分配行为的影响是一致的;(4)在道德规范标准和约定规范标准下,"副作用"效价对4、 5、 6岁幼儿分配行为的影响是一致的。结果表明:(1)使用星星分配数量作为指标考察幼儿的行为意图判断更敏感。(2)幼儿会把违背规范的行为推断为有意的,遵守规范的行为推断为无意的。且这种表现在4~6岁之间具有稳定性。不同规范标准下,幼儿的这一表现没有差异。(3)研究结果支持了意图判断"副作用"效应的理性推理观点。  相似文献   

10.
杨莎莎  陈思静 《心理学报》2022,54(3):281-299
惩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惩罚行为, 但个体对惩罚规范的感知与实际规范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这被称为规范错觉。为了更好地从这一角度理解第三方惩罚, 我们需要回答的是:第三方惩罚中是否存在规范错觉?如果存在, 其方向如何?会对个体自身的惩罚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实验1 (N = 449)和实验2 (N = 134)的结果表明, 在违规情境中, 人们往往低估了他人的惩罚水平, 这导致自身较低的惩罚行为。实验3 (N = 164)和实验4 (N = 284)进一步发现, 较弱的公正世界信念导致人们对他人惩罚水平的低估, 从而影响了自身的惩罚行为, 而社会距离调节了公正世界信念对规范错觉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 规范错觉会受到内部(公正世界信念)和外部(社会距离)两个参照点的影响,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三方惩罚是一种注重维护规范的积极行为、而非注重个人收益的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09,(2):48-49
两名意大利修女在肯雅遭绑架近3个月后,2月19日证实安全获释。 67岁的加大利纳修女(Caerina Giraudo)和61岁的玛利亚修女(Maria T.Oliviero)是嘉乐富高传教默观运动成员,于去年11月初在肯尼亚和索马里交界的地方,遭二支由大约200百人突击队带走。两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便在该区传教。  相似文献   

12.
仰赖耶稣基督降生救赎的殊恩,教友们的原本诸罪得到赦免,并获得了天主儿女的崇高地位,使我们处于恩宠的境界之中分享天主的生命,得升天堂、永享真福。但是,这圣化恩宠,能多能少,有赖人的努力。人生于世,又有三仇的诱惑,也容易使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1,(8)
佛法赖僧传。但自明清以降,僧团的戒律问题就备受社会人士责难;近代以来,滥收徒、滥传戒、滥赶经忏、滥挂单,更是成为严重损害僧团形象、影响佛教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对此,以太虚大师为代  相似文献   

14.
论价值规范     
价值规范既是社会生活意义与秩序的表现形式,又是社会资源控制和利益分配的约束条件。当它从古代习俗走向现代国家意识形态时,它自身不仅成为了公共利益的抽象符号,而且还成为了个体自我认识的知识形式。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公共实践话语,它日益同国家权力和技术系统相结合,并渗透在系统整合的诸多方面,由此便引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成了     
唐卫民 《天风》2008,(5):26-26
"成了" (约19:28-30),这是十架七言中的第六句,在人看来,主耶稣被钉十字架、门徒的背叛,母亲的哭泣、彼拉多的审判、兵丁的擒拿与鞭打、强盗的讽刺,甚至连天父都离弃了他,而且以死亡告终,一切希望都成为泡影.人生最大的悲哀与不幸莫过于死,战场上最大的危险是流血和死亡,因为死亡代表着生命的结束.然而主耶稣在死亡之时却说: "成了",真是奇妙的宣告、得胜的宣告!现在从四个方面思想这简单又不简单的两个字.  相似文献   

16.
看开了     
朋友开了一家茶社,取名“天开了”。 只听人说过孩子聪明,可以预知未来,叫“开天目”。那么,“天开了”作何解释?  相似文献   

17.
成了     
“成了”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第七句话,自此,两千年来,人 们一直咀嚼着这句简简单单的言语。 有人说“成了”仿佛是一位征服者吹响的得胜号角。但是他却出自 十字架上农不蔽体,血迹斑斑、头戴荆棘冠、又遭万人离弃的拿撒勒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校园欺凌中班级欺凌规范、道德推脱与旁观者协助欺凌和置身事外行为的关系,研究1对43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2选取142名初中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班级欺凌规范、道德推脱正向预测旁观者面对欺凌时的协助欺凌与置身事外行为;(2)道德推脱在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协助欺凌行为、置身事外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霍荣棉 《心理科学》2014,37(3):710-715
人际互动过程中,信任作为决策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信任的决策逻辑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中存在冲突。本研究以合适性为信任决策框架,互动关系为激活规范目标的变量,分析了存在互动关系持续预期和不存在互动关系持续预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被试间存在关系持续时,信任水平较高;关系持续预期消失时,信任水平显著下降。(2)被试对关系持续的重要性感知与其信任决策显著相关。(3)情境中的目标未被激活时,个体的信任倾向与信任决策显著相关;而当情境目标被激活时,信任倾向与信任决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研究通过有第三方的信任博弈考察6~11岁中国儿童的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6~11岁儿童对描述性规范的理解如果达到成人理解的标准,就更有可能做出利他惩罚;(2)不同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的关系受到年龄的调节作用,即在6~8岁儿童中,描述性规范理解可预测利他惩罚;而在9~11岁儿童中,指令性规范理解可预测利他惩罚。这提示学龄儿童的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之间关系的形成过程可能存在从描述性向指令性的转变倾向,与社会规范的习得过程和形成过程或有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