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8月31日至9月4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联合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了第一次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四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学者聚集一堂,切磋学术,共叙友谊,实事求是地探讨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这样的大型儒学学术讨论会在新中国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会议收到儒学研究论文近70篇,其中有引经据典、探本求源,也有另辟蹊径,以求新解,但更多的论文关心的则是儒学在当今世界文化中的位置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就是,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与四个现代  相似文献   

2.
姜太公学术讨论会综述李兴斌1996年9月13日至14日,由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和临淄区齐文化开发领导小组联合举办的姜太公学术研讨会在临淄召开。京、沪、鲁、台北及日本的学者近40余人与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出席会议并发了言。与会...  相似文献   

3.
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系)1995年8月29日至31日,武汉大学与台湾东海大学,在武汉大学联合举办了“徐复观思想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大陆首次举行的研究徐复观思想的专题学术讨论会。现将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 1989年9月24日至27日,由山东孔子学会发起、组织的“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省城济南举行。来自省内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近七十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讨论会收到论文、资料二十余篇。讨论会期间,学者们围绕“孔子思想的历史作用和现代价值”、“儒学与现代化”以及如何认识和评价现代新儒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切磋讨论。一、孔子、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举办的“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ZI日至24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举行。来自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近40名专家、学者,出席这次讨论会。与会的老、中、青学者围绕“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相同或相近的看法。会上形成的一个共同看法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文化观念和社会心理。尽管由于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条件不同,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性和差异;然而…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孟子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县举行。会议围绕孟子对儒家学说的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贡献和地位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其主要讨论问题如下:(一) 孟子与齐文化孟子一向与孔子一起被视为鲁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与齐文化的关系以往探讨不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这个比较新的课题展开了较充分的讨论。有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徐仪明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0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郑州、开封两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韩国、瑞典、...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海峡两岸首次儒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1日至10月14日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台湾大学、师范大学、政治大学、辅仁大学、成功大学、东海大学、淡江大学和大陆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并向会议提交了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常宗豪教授也出席了会议。近年来,两岸学者虽然已有不少交往,但大多是在国际会议上进行的,像这次在自己的国土上,两岸学者坐在一起专门讨论儒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于1991年6月27日至29日,在无锡举行了首届学术讨论会。薄一波同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儒学对法律文化的影响早在四十年代初,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论稿》中便就儒学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关系,提出了中国刑律儒家化命题。此后,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7日—9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 学系和 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来自 德国、日本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6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萧■父、郭齐勇二教授主编的《熊十力全集》的首发仪式。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 (一)新儒学的历史回顾和研究述评 方克立指出,以熊十力为代表的新儒家自觉地从事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重建工作,并且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郭齐勇回顾了20年来中国大陆新儒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详细…  相似文献   

11.
<正> 2003年12月6—8日,为纪念湖北籍现代新儒学大师徐复观百年诞辰和推动对20世纪儒学发展的研究,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徐复观与20世纪儒学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8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在会议中,学者们围绕徐复观和20世纪儒学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7日上午,与会学者前往徐先生故里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镇徐坳村祭扫了徐先生墓园。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将会议论文及讨论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联合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哲学全国学术讨论会”,1994年11月21-25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来自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余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其中,除有从事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史研究卓有成绩的肖万源、伍雄武、张克武、恩和巴图、石倬英、格·益和、格德富、何成轩、杨明等学者,还邀请了蒙培元、傅云龙、马振蜂、徐远和、姜国柱、胡伟希等一批研究儒学的学者;老一辈学者萧前及各有关方面负责人陈筠泉、方克立、刘蔚华、项丽华、…  相似文献   

13.
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会综述徐仪明(河南大学政治系475001)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0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郑州、开封两地举行。来自全国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6日,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中国无神论学会联合举办学术座谈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儒学与西方文明”。十多位中西方哲学、宗教学界著名学者与会,各抒己见,切磋交流,会议气氛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5.
由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等5家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华民族精神:我国各民族精神的融汇与凝聚”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2月8日至12日在昆明举行。围绕会议主旨,学者们着重研究了带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繁荣中华民族学术研究,1994年11月20-25日,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发起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哲学全国学术讨论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允景洪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7个兄弟民族的七十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的内容、特点,少数民族哲学与宗教、与儒学等的关系,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与现实结合,以及深入研究的方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兹择其要点,简述如下:一、关于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状况的评价经过各民族学者十多年来的奋力开拓,取得了丰…  相似文献   

17.
1995年8月9~11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和信息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儒学与科学学术讨论会”在承德钢厂宾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工学院、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社科联等学术团体的三十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小型讨论首先由董光壁提供一个背景发言。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学东渐”以来,一直与中国近代化密切相关。当代的这个问题的特点是与70年代以来科学的社会危机这样一个世界文化背景相关。以科技文明为基础的现代社…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八九年可说是中国的“儒学年”。这一年恰届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为此中国举行了好几个有关孔子和儒家的讨论会,而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复旦大学举行的《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其中最后的一次。有美国、联邦德国、香港及中国大陆学者共六十多人出席了这次讨论会。虽然这次讨论会与近几年来同类的一些讨论会比较,在命题和范围上似乎并无大的  相似文献   

19.
全国毛泽东伦理思想研讨会综述马永庆毛泽东伦理思想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伦理学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2月10日至14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著6部、论文81篇。会议围绕着“坚持和发展毛泽东伦理思想,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和威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中、韩、日、越1993年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于8月27日至8月31日在海滨城市威海市圆满召开。出席此次国际学术盛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四十人,台湾学者七人;韩国学者九人;日本学者五人;越南学者二人。这是一次完全由属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的盛会,特别是越南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给会议带来了越南儒学和儒学研究的信息,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