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年少时,人不能够懂得如何去爱,不知幸福是何物,更无从担当。爱的本质,也许是一种考验。考验彼此的明暗人性,考验时间中人的意志与自控。欢愉幻觉,不过是表象的水花。深邃河流底下涌动的黑暗潮水,才需要身心潜伏,与之对抗突破。人年少时  相似文献   

2.
和谐人生     
前言“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姐妹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望壹书4:20)人对爱与被爱的需要是人生最大的需要。如果没有爱,人的生活将会枯萎凋谢直至死亡;如果没有爱,儿童不会长大成人;如果没有爱,婴儿不会存活于世;如果没有爱,老人很快就会患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智力测验题: 一个绳梯悬在船外,每个横档距离一尺,最下一层横档贴着水面,潮水每小时涨五寸。请问:多长时间后水才能淹没第三个横档? 乍一看,题目简单得很。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不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学过了吗?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那你的答案就该吃“鸭蛋”了。其实,我们只要再仔细想想,就可以发现:这个题目中所提的问题本身是不能成立的。连没有学过物理学的人也知道这个常识:“水涨船高”。既然这样,那么悬在船外的绳梯也必然随着潮水的涨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如火之爱     
卢芳 《天风》2006,(2):34-36
所罗门的雅歌,被称为基督徒的恋歌。它用新郎新妇的爱来表明耶和华神与他的子民之间的爱。圣经中多处有类似的比喻,用爱情来表示基督与教会的爱,“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弗5:31-32)。有人说:“没有音乐,生命是一种缺憾;没有爱,生命就毫无价值”,这是真实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在母爱的怀抱中生活,在父爱的呵护下长大,在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手足之爱的环绕中成人,人的本性里有着爱与被爱的需求和渴望。成年之后每个人都向往纯洁、幸福、美好的爱情。世上所有的爱中,男女之间纯洁忠贞的爱情是最崇高、  相似文献   

5.
特殊算式     
一场台风,把这座美丽的小城变成了汪洋大海。忽然,楼群中间晃晃悠悠摇出一条小船,上面挤满了人。浪高水急,船小人多,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有人提议,得下去两个人,不然的话大家都会被淹死。可谁下去谁就会立即被洪水吞没。船上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6.
心安则安     
正爱比被爱,更让人感到快乐。爱,从来就不会长此以往,而是瞬息,生生不息的只能是生命本身。爱一个人,正在经历爱这件事,你就会确认爱的存在,这种真切可信的掌控,会让自己的内心获取平静。被爱,不是一种能力,也就没什么值得骄傲。这种对快乐的接收,全凭一己之力的判断,可是这种判断却没有恒定的尺度,常常模棱两可。此时,爱是模糊且变幻莫测的。  相似文献   

7.
同得福音     
“爱”是上帝最大属性。 主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 作为命令,是重要的、严肃的和一定要执行的。我们都是基督徒,换句话说,我们都是主的精兵,没有理由不听从统帅的命令。但问题是我们是否听了?也许听了,有否服从呢?我们也许会不愧色地说,我是在爱我的弟兄姊妹和我比较喜欢的人,那  相似文献   

8.
司铎为什么要独身?也许有人以为是生 理上或心理上有问题,没有爱的能力;或者是 为了逃避家庭或社会的某些责任;抑或是受 了某种打击,才看破红尘……而大多数人认 为:“教会的纪律作了这样的规定”。凡此种 种,不一而足。  那么,司铎守独身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呢? 其实,司铎守独身的真正动机是爱--对基督 忠贞不二的爱。只爱基督,非他莫属,就象婚 姻中的夫妇之爱一样,是一种整个身心的完 全交付,“终生只为他,今生不二属。”基督将 度这种生活的人称为:“为天国而自阉”的人 (玛19:11-12),但这种爱的生活方式并不…  相似文献   

9.
慧娴是个初涉世的女孩,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虽说不上有多漂亮,但人如其名,聪慧贤淑,很是可人。不久,就有人用一根红线把慧娴跟一个小伙拉到一起。同事们都说这位热心人真有眼力,红线牵起来的这两个年轻人太般配了。于是,大家常常高兴地逗慧娴:现代化,快节奏,就等着吃喜糖了。可等来等去,最后两个人分手了!大家很是不解。爱情的事,旁人也许真的不好品头论足。不久,又有好心人搭桥,又是没有爱起来。再不久,还有好心人搭桥,还是没有爱起来……大家这下真有点困惑了。慧娴自己呢,更是困惑。当慧娴在咨询室对我讲述到此时,满脸困惑地望着…  相似文献   

10.
智慧语丝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罗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有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就是爱。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极充实的一个富人,我有的全是爱。——徐志摩  相似文献   

11.
天主是爱     
天主本体是爱,天主唯一,所以爱也唯一。即谓天主以外没有爱,爱九九归原是天主。天主是爱,就有爱之间的双方,即该有爱与被爱。这一爱之间的双方只能出于天主和本体,因为天主唯一,只有一个,绝没有两个天主彼此相爱的道理。由圣经得知天主本性唯一,却有三位:圣父、圣子、圣神,父爱子、子爱父、父子间的爱是圣神。父对子,子对父,圣神对父子,彼此永远相对爱。这一爱是永远绝对存在的相对爱,是天主以外一切有源头的爱的根源。天主是以他向外的爱的作为,来启示他向内的爱的生活。天主既以他向外的爱作为来启示自己。人也就只有由把向外的爱的作为来…  相似文献   

12.
洪书永 《天风》2005,(10):8-9
林前13∶13,14∶1在信仰生活中总可以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在讲“我自己心中充满了爱,对爱笃信不移,人人都需要爱”。可是当他们在公众场所向人问路时的口吻,是那么的冷漠和没有人情味,当他们在问女服务员“哪儿有水”的时候,态度是那样的蛮横,毫不客气,以为自己有了钱、花了钱就可以随意对服务员颐指气使。  相似文献   

13.
家是什么?     
那所充满爱的房子叫家,没有爱的房子不管多大,都只是房子……家是什么?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栋房子,就有多少个家;也行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扇门就有多少个家。可是,也许答  相似文献   

14.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己飞过。”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高远的意境,豁达的心态。也许做一名教师,就像飞过的鸟儿,没有功利的收获,但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成就了自己人生的美丽。我做班主任的经验只有一条,那就是一一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爱。我想:师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正如李亚东老师所说:一切方法都是雕虫小技!只有深沉,朴素的师爱才是班主任最强大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爱与被爱     
如果我是一棵树,我就有了19个生命的年轮。年少的我对生命的感悟虽然不深,但在接受着“大地”和“阳光”的哺育时,也愿意奉献出自己生命中的绿色。因为我知道,被别人爱是一种幸福,而爱别人则更是一种快乐。常常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生活在这爱与被爱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上帝的赠礼     
从起床的那一刻起,我便开始了热切的盼望,盼望那熟悉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盼着电话那头传来远在他乡爱人的温馨祝福。因为今天是我们结婚八周年的纪念日,然而忙碌了一天,盼望了一天都始终没有等来那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虽然心里一直在为他开脱:也许是太忙,抽不开身,也许是记错了日子,但心中仍不免升起一种落寞、一种失望。被人遗忘的感觉就犹如青杏子的滋味,我甚至觉得我就是上帝最不经意时的可怜造物,没有人在乎我,在现实生活里,我活得龌龊、卑琐、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爱的真谛     
张合安 《天风》2005,(9):26-27
爱本是世界上最美的一个字,爱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爱被称为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爱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爱是人际关系和睦的催化剂,爱是化解矛盾、仇恨、隔膜的一剂良药!爱更是基督教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因为爱是神的最大属性,是律法的总纲,爱就完全了律法,爱是最妙的道(参林前12:31),爱是命令的总归(参提前1:5)。世界需要爱维系,社会、教会、家庭都是如此。有神的形象和样式的人需要爱,万有也同样需要爱。这个世界若没有了爱,我不知道人类还能否生存?这个世界若丧掉了爱,我不知道它会变成何等光景?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哲学的本性是什么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谁都不会否认哲学最初的含义是“爱智慧”。哲学家是爱智者而不只是智者, 唯有真正爱智慧的人才是哲学家。智慧与爱智慧的重要区别在于,智慧是人的思维能力,而爱智慧则以这种思维能力为对象,必然导向对思维的反思。 对于智慧的深沉的爱,作为理性的激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没有爱的情感,没有把爱奉献给智慧的热诚,就没有哲学或没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存在主义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P. 萨特尔的《存在与虚无》发表已有两年了。最初,对于这部七百页的著作,几乎没有人谈论。也许评论家们要经过反复思考才肯动笔?也许他们在哲学问题上也要遵守神圣同盟?也许他们在等待有一个自由讨论的气氛?总之,到处是一片沉寂。现在,沉寂已经被打破。在左的一边,批评文章正  相似文献   

20.
爱海拾零     
张才彬 《天风》2002,(4):48-49
在美国有这么一段格言:没有一种服装比爱更合身,没有一种装饰比爱更迷人,有人说无美就无爱,实际上相反,无爱才无美。瑞士有一位教育家也曾说:“爱的启示,就是对世界的拯救!爱是缠绕大地的一根韧带。”而荷兰人梵高则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另有一位哲人则更为严肃地指出:“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