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吳傅啓同志“我國过渡時期基本的階級矛盾及其克服的道路”一文,从我國具体歷史條件所带來的階級矛盾的特點,論証了我國过渡時期基本的階級矛盾通过“和平过渡”的道路加以克服的规定性。我们認爲作者提出的問題是值得注意的。至於該文所有的各個論點是否正確,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討論。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1955年第4期第155頁上,讀者杨君瑞同志提出了一个問題,即罗森塔尔、尤金編的“简明哲学辞典”对“同一性”这一概念的解釋与毛主席在“矛盾論”中的解釋存在着分歧,应該怎样理解?編辑部認为正确地理解这一問題还有待于继續討論研究。在这里我想把我个人对这个問題的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來和同志們討論。我認为首先应該指出的是:“简明哲学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所理解的“同一性”与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所阐释的“同一性”在涵义上是不同的。“辞典”說“同一性”是“表示事物、现象同它自身相等、相同的范疇。这就是說,所謂“同一性”是指同一事物在一定时期內的相对的固定性,即事物在处于量变狀态时質的相对不  相似文献   

3.
看了鄧水夷与呂世骧二同志对於我的“张横渠的哲学”一文所提的意见,深深感到自由討論的必要。我相信,任何問题經过自由討論,一定会逐漸达到满意的解决。鄧、呂二同志所提出的意见主要是环繞着两個問題:第一,張載的哲学是唯物論还是唯心論?第二,张载的倫理政治学說中有沒有進步的因素?现在分別加以解答。一“氣”是唯物論的範疇还是唯心論的範疇? 鄧水夷同志認為“张載对世界的解釋是唯心的”。呂世骧同志認为‘张横渠的哲学是徹头徹尾的唯心論”。这裏牵涉到张横渠所謂“氣”应該如何解釋的問題,更牵涉到“唯物論”与唯物論所謂“物”应該如何解釋的問題。  相似文献   

4.
舒煒光同志所作“中國過渡時期的漸進性飛躍”一文。這篇文章對於我國過渡時期國内階級的主要矛盾——工人階級與资産階級矛盾的特殊性作了分析,並初步批判了認爲這一矛盾可以由對抗性轉化爲非對抗性的错誤觀點,在階級鬥争日趨複雜和尖銳化的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是有它的實際意義的。這篇文章中的全部觀點是否都很正確,還有待於今後大家的討論。我们認爲把它當作一個問題提出来,引起注意,展開討論,無論就理論意義或實際意義上來說都是必要的。其他的一些論文,也希望讀者提出意見,展開討論。  相似文献   

5.
关鋒同志的《庄子内篇譯解和批判》一书出版已三年。我已讀过不止一遍。我爱讀这本书,并不是由于我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某些具体問题有了探討的兴趣,而是因为从关鋒同志对一只“麻雀”的解剖和科学实驗中,得到了关于哲学史方法論的启发。基于此,当我讀到作者在《后記》中所說,他关心到“某些讀者讀了这本书,是否可能在思想方法上多少得到一点启发”,我便感觉到格外的亲切,因为我对这本书的要求和它实际上所給我的东西,同作者对讀者的要求,竟是这样的吻合无間。因此,这篇类似讀书札記的文章,并非是对該书的全面评論,也不是探討庄子哲学体系中的某些具体問题,只想談一談这本书  相似文献   

6.
一詹姆士正式地提出徹底經驗論,是在他开始宣传实用主义之后。实用主义就是主观唯心論的一个变种,而徹底經驗論只是用另外一套話来更徹底地宣傳主观唯心論罢了。詹姆士在他的“实用主义”那本書的序言結尾说:“为避免至少一个誤解,讓我說,在我所了解的实用主义,与我新近作为“徹底經驗論”提出的学說之間沒有邏輯的联系。徹底經驗論是独立的。一个人可以完全拒絕接收徹底經驗論而同时还是实用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我閱讀了張岱年先生所著:“張横渠的哲学”一文后,我感到把張横渠推崇為:“北宋時代最偉大的唯物論者”“建立了卓越的唯物論哲学体系”这個論點是值得研究的。我提出幾點不同的認識如下: 一倫理學說張岱年先生說:“在倫理学方面張橫渠有顯明的進步性,他鼓吹封建時代所可能有的平等博愛思想,他借用墨子兼爱作道德的基本準則”,张先生說西铭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这一段話的含義是:“横渠这种理论,把一切人看作兄弟,自君主以至最窮苦的人都是天地之子,在这個意義上都是平等。”“在当時歷史條件下还是有進步意義的。”  相似文献   

8.
美國实用主义的創始人皮耳士是爱談邏輯和科学方法的。詹姆士和英国的席勒則公然反对邏辑,宣称邏辑无用。杜威玩弄的手段就更巧妙了。他攻击以往的各种逻輯学說都是过时了,或者和近代科学的实际思惟進程不符合,不能給科学方法提供正确的說明。于是他就來負担起创造“新”的邏輯的任务。这套“新”邏輯,他称之为实驗逻辑或探究的邏輯。杜威就是这样搞邏輯起家的。他和他的門徒所合寫的最初一本著作“邏輯学說研究”(一九○三)就以战斗的姿态出现,受到詹姆士的器重,因而他們被称为“芝加哥学派”。他后來把这本書中的論点扼要地結合到教育学方面來談,寫成“思想方  相似文献   

9.
本刊一九五五年第三期,發表陈昌曙同志所寫的“关于唯物辯証法的兩对范畴”一文后,曾先后接到陶光、陈肃、章世鸿、欧作楨等同志寄來的文章,以及陈以雄同志寄來的信麄兌猿虏锿竟赜凇氨厝恍杂肱既恍浴奔啊翱赡苄杂氍F实性”这兩对哲学范畴所作的論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同时陈昌曙同志也針对这些同志們的不同見解,——作出了簡要的答复。我們認为,在这一次讀者和作者問的討論中,有許多見解是值得注意的;也有許多见解是还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特將討論中的各种意見扼要报道于下,以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說:“我們应該遵守一条規則: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貭量高些。”該文論述的虽然是国家机关及其干部問題;但是,“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則是作为一个普遍規則提出来的。同样,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和讲話中,“少而精”的思想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例如,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曾明确提出要“‘精兵簡政’。讲話、演說、写文章和写决議案,都应当簡明扼要。会議也不要开得太长。”又如,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給党八股定的第一条罪状就是“空話連篇,言之无物。……我們应該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  相似文献   

11.
“哲学研究”一九五五年第一期刊登了張岱年同志的“張横渠的哲学”一文。(下簡称此文)此文肯定地指出張横渠的哲学是屬於唯物論的,只說其個别語句中还夾雜有唯心論的殘餘。我認為張横渠的哲学是澈头澈尾的唯心论,毫無唯物論成分。其理由如下: 此文引張横渠批判佛教的話:“釋氏妄意天性而不知範圍天用,反以六根之微因緣天地,明不能尽,則誣天地日月為虛妄。蔽其用於一身之小,溺其志於虛空之大。所以語大語小,流遁失中。其过於大也,塵芥六合;其蔽於小也,夢  相似文献   

12.
《哲学研究》1962年第2期发表了任继愈同志的《法相宗哲学思想略論》,我由于过去曾有一段时間研究佛书,对此特别感到兴趣,反复看了几遍。旣有启发,同时也觉得有些讲法“异乎吾所聞”,并不就是法相宗固有的观点或含义,有些更是明显的事实错誤。现在将我的愚見写出,跟任继愈同志商榷。一有关“百法”和五种分类的解释《略論》一文在第(三)(四)(五)节里对法相唯識宗学說作了概要的叙述,首先提出“百法”,无可非議。但断定“他們在《俱舍論》的七十五法的基础上分为百法。”把“百法”說成是由《俱舍》的七十五法发展而成  相似文献   

13.
苏联“哲学問題”杂誌195了年第5期發表了Ⅲ查法罗夫的一篇文章。該文說,近年苏联亞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庫的哲学工作者,在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在哲学史問題,特別是在亞塞拜疆先进的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史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A.馬科維里斯基的“古代希躐的原于論者”一書,是对哲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大貢献。  相似文献   

14.
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問題,是最近提出來討论而急待解决的一個問題。这一討論史学界已初步展開。“歷史研究”雜誌从一九五四年二月以來B續發表了胡繩、孫守仁等人的文章,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考古組会議上范文瀾報告了他的論文“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問題”。他們在自己的論文中对分期的標準、的具体的分期,提出了各自的意見。一、胡繩同志認為,“中國近代史著作的基本任務”,在於說明在帝國主義侵略條件下,“中國怎樣產生新的階級?各階級的關係發生了什么變化?階級鬥爭形勢是怎樣發展的?”他提出“用階级鬥爭的表現來做劃分時期的標準”堤教旃⒓孜缯綘幒笠砸搴屯盼暾I的革  相似文献   

15.
拙作“揚弃三法”,第一便是分析某些哲学命题的“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并提出了我和馮友兰先生的四点根本分歧。但是,那篇文章是正面闡述我自己的意見的,所以对“根本分歧”并未作詳細說明(現在看来,那四点也还是不够的),沒有着重去批判馮先生的意見。我自己的意見,有些地方也沒有說清楚。現在写这篇文章即是批判馮友兰先生的“抽象繼承法”,說明我所說的“一般和特殊”的分析方法和馮先生的意見的根本对立,并对这个分析方法作一些补充說明。  相似文献   

16.
罗森塔尔所著”馬克思‘資本論’中的辯証法問題”一書試圖在事实上將辯証法解釋为邏輯理論。作为科学的辯証法,不仅是关于存在的一般規律的学说;并且还研究認識的过程是如何完成的,——这就是本書中明显表露出的本題。但是,要將辯証法作为邏輯学来研究,必須將本体論与邏輯学对于辯証法問題的观点結合起来,同时將辯証法自身所特有的邏輯問題分析出來。可是,在这方面,本書缺少应有的明确性。作者坚决主張本体論与邏輯的有机  相似文献   

17.
苏联《哲学科学》杂志从1961年起組織了一次关于现代資产阶級哲学批判的方法論問題的討論,先后发表了六篇文章,它們是:A.波利卡罗夫(保加利亚)的《現代唯心主义的一般特点和对它进行批判的方針》(1961年第3期);斯克沃尔佐夫的《列宁的党性原則和現代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問題》(1962年第6期);捷洛格拉馬吉克的《多元論的方法論与对現代資产阶級社会理論的批判》(1963年第2期);留布丁的《十九至二十世紀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則》(1963年第5期);阿謝耶夫的《現代唯心主义的若干特点和对它进行批判的方法論問題》(1963年第5期);別吉阿什维里的《是否需要对現代資产阶级哲学作內部的批判》(1963年第6期)。最后发表了这里譯出的这篇文章,作为这次討論的总結。在这次討論中,特別在对現代資产阶级哲学的所謂“內部批判”問題上发生了爭論。波利卡罗夫、別吉阿什维里等人提出要采用通过揭露有关观点的內在矛盾来使其自我駁斥的“內部批判”方法,幷认为这种方法是一个尖銳武器,因为現代資产阶级哲学中充满着內在的矛盾。阿謝耶夫則认为所謂內部批判不是馬克思主义理論所特有的,更不可能是同現代資产阶级作斗爭的主要方針。在納尔斯基等人的这篇总結文章中,对这次討論作了評价,幷着重对“內部批判”問題发表了他們的意見。他們认为首先应当拋棄“內部批判”这个不确切的术語,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对被批判的学說采取“內部批判”的方法,而是要揭露这些学說的內在的根据不足。而且,这种批判方法还要以社会經济分析、阶级分析、共产主义党性原則等等作为自己的前提、必要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毛澤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这一伟大著作,在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取得基本胜利之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学說,科学地闡明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論,并且坚持了馬克思主义哲学辯証法,用它来分析新的历史时期中的矛盾問題,对馬列主义理論的發展,作了伟大的、創造性的貢献。实践是检驗真理最可靠的标准。毛澤东同志这部著作的伟大意义,在它發表一年以后的今天,人們就看得更加清楚了。这一年当中,我国的国內形势有了极其重要的發展,  相似文献   

19.
本書內容包含作者关于老子“道德經”的概論以及老子作品的新譯文。在許許多多的欧洲譯本和注解之后,本書标誌着研究老子学說的一个新阶段。在概論里,作者断言:老子哲学是充滿着辯証法因素的原始唯物主义的哲学。由老于的門徒所形成的道教流派不是發展了而是歪曲了老子的学說。他們利用老子唯物主义的下徹底性作为道教神秘主义的哲学基础。楊兴順指出:老子的学說給予中国哲学史的影响,不單是为道教所歪曲,并且是在“道德經”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唯物主义的哲学。就这  相似文献   

20.
周礼全先生的“論概念發展的两个主要的阶段”一文原發表于一九五六年的哲学研究第三,第四期上,現巳由科学出版社集印成書,大量發行了。作者在这洋洋六、七万言的著作里,企圖結合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及馬列主义經典作家对于概念的理論来闡明概念的發展問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然而事与願违,作者并沒有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如此,作者通过这一本書,竟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关于概念理論的唯物主义与合理內核的观点,而宣揚了他們的唯心主义观点,作者在該書中,甚至曲解了馬列主义經典作家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