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阳还未升起之前,庙前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 他是城中最风流的浪子,廿年前,却是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浮了他的眼目,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相似文献   

2.
认识你自己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师父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一下寺里的众僧吧。”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干什么了?”方丈微微一笑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认识吧。”三天过去,小和尚再次来见老方丈,满有把握地说:“寺里的所有僧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有事做。”方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  相似文献   

3.
地藏菩萨是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之一。隋唐以后,地藏菩萨信仰深入民间,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道场为九华山,所以到九华山朝圣的信徒终年络绎不绝;农历七月三十日,是纪念地藏菩萨的节日,各地寺庙届时均举办盛大法事,宣扬地藏的盛德,许多地方还有点“地藏灯”、烧“地藏香”的风俗,地藏菩萨成为僧俗共敬的大愿  相似文献   

4.
夏威夷佛缘     
“你现在的生活好吗?”师傅突然问。我沉吟,考虑如何说好?“不”,我终于说,眼圈便也红了。“放下它。”师傅坚决地说。“放下?”他做了对我不利的事,却要我放下?不!我的眼泪“刷”地流了出来。“我佛慈悲,一个学佛的人,是成佛菩萨,还是走向六道轮回,常常在一念之差,人生人生,是要了生死,出三界,要是一己私欲都放不下,如何一了生死,走出三界?他是你的丈夫,你不原谅他,谁还能原谅他?“南无阿弥陀佛。”师傅合掌。我想到了令我很烦很烦的生活,想到了我飘摇不定的婚姻,想到放生之外的话题:宽容,我感到有一柱阳光姿态昂扬地嵌进我的心———人应…  相似文献   

5.
不舍一众生     
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个梦,梦见和菩萨一起走在沙滩上,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菩萨的。但是梦境中有好几次,沙滩上都只有一对脚印而已!而那些时候都正好是他生命中最低潮,是最难过的时候。他困惑地问菩萨:“你说你会寻声救苦,一旦我誓愿跟随你,你就会一直在身边护持我,但是为什么在我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候,沙滩上却只有一对脚印而已!为什么在我最需要慰助的时候,慈悲的你却舍我而去?”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面谈 2001年12月12日那天,上第三节课后我正在写心理教案,突听几下沉重的敲门声,我说“请进”之后,一个戴着眼镜的高个子男生出现在我的面前,他表情严肃,神情沮丧,满脸愁容。他严肃地说:“老师,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我面带笑容地说:“当然可以,什么问题?”他紧接着用低沉的语调说:“老师,怎样忘却?”我以一种平和的语气说:“很  相似文献   

7.
阅读随笔     
《法音》1992,(12)
读法音92/4、佛日大德“缘起与性起”,开吾迷蒙。阅柳雪峰“九华山与金乔觉”,颇有启迪。柳文有“九华山与金乔觉的名字是联在一起的”,很对。但应与地藏菩萨的本愿联在一起,似乎更好。地藏菩萨本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诸菩萨大愿,莫过于此。《地藏菩萨本愿经.分身集会品》:世尊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地藏:于释迦寂灭后,弥勒未生前的过渡时期,化度娑婆世界众生永离诸苦。尔时,地藏菩萨承担重任;三  相似文献   

8.
明朗的人生     
可能因为。C境的缘故,最近时常想起九华山,想起地藏菩萨。几年前和好友逸一起游九华山时,我还是一个一无挂碍的学生。那时候,哪一方天都是蓝的,地藏菩萨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并没有更多的感悟。但我喜欢九华山脉脆而明朗的美,虽然膨路与明朗是矛盾的。那时正是初夏时节,北京的天气已经很热,我们想象着九华山会更热,所以只穿了夏装。也许是因为地势高,也许是因为阴雨,九华山出乎意料的冷,阵阵寒意袭来,我们仿佛变成了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但心中却无寒意。一路上,不时会有游客,或是当地人关切地说:“你们穿得太少了,…  相似文献   

9.
方丈与方寸     
在北京西城一条小小的胡同里,有一处小小的平房,平房里有一间小小的屋子。这屋子有多大呢?据我目测大约是十市尺见方,就算是方丈之地吧!辞源说:“以笏量基地,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笏是古代用的手板,也就尺把长,我估计得没错,这屋子就这么小,要放家电器具怕是装不进几件来的。可是,就在这小小的屋子里,积聚着难以尽数的财富!它使我产生了一个问题,“方丈到底多大?”《维摩诘经》不思议品第六说:“舍利弗见此堂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维摩法问:‘仁者为法来耶!为床坐耶!’舍利弗言:…  相似文献   

10.
洗过澡,精神顿觉清爽,我搬过椅子坐在门外。这里是九华山脚下的旅店。此刻“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绚丽的晚霞正在为李白当年的梦境绘画:“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让这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增添了许多神圣和神秘。自渤海之滨,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想到明天就可以见到供奉在月身宝殿里的地藏菩萨,心中的敬畏之情油然升起……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属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留下来的经典,足见其重。持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的殊胜,教我切身难忘。我是老三届,66年高中毕业。自…  相似文献   

11.
读到一段神话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在屋檐下避雨,看见观世音菩萨撑着伞走过来。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菩萨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  相似文献   

12.
我在家乡纽约州卡南代瓜的街上买东西时,听到一旁传来小孩子的说话声,“妈妈,你看,这位太太还没有我高呢!”那位看来表情有点窘迫的妈妈忙叫了一声“米基”。那个叫米基的男孩看来最多有7岁。孩子的妈妈对我说:“啊,真对不起。”我笑了,对她说:“没关系。”然后转过身,看了看她的儿子,说:“哈,米基。我叫达丽尔·克雷默,你好吗?”他从头到脚地打量着我,而后问我:“你也是妈妈吗?”“是的,我也有个儿子。”我说。“你怎么这样矮小?”他问。“这是上帝的安排。”我说。“有人矮小,有人高大,我属于前者,而且是矮中之矮。”我和他大约说了5分钟,…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2,(10)
(一)从“山鸡救林火”的故事说起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卷十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意译如下:从前,有一处森林被野火所烧,熊熊烈焰,一片火海,照得满天通红。林中飞出一头山鸡,以自己勤奋的身力,投入水中,企图把羽毛浸湿后,用那点滴的水来熄灭林火。可是火大水少,无济于事,但山鸡却不顾疲劳,仍不停地往返渍水,不以为苦。这时,天帝来问它说:“山鸡啊!你这样不停地飞来飞去在干什么啊?”山鸡回答道:“我是为了怜愍众生,救  相似文献   

14.
冰佛     
正为这篇寄语踌躇时,接到一位作者朋友的电话,告诉我他正拟写一文,叫“人在佛门外,心在佛法中”,说这是观察身边众生的结果——许多人未闻佛法,而其行却证于佛法。放下电话,心中便有些朗然之意。 常想生命的本性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问不得的。六祖当年早就棒喝过:“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原来善追不得,恶亦逐不了。但善恶不思的本然自性到底是何情何景呢?  相似文献   

15.
找骂 夜雨,沙沙…… 电话铃响了。 ‘我是兰兰。”我简短地说。 电话里只有喘气的声音,却不说话。 “您怎么了?您是——?” “我,想跟你……”他象是口干舌燥得厉害:“作爱。”  相似文献   

16.
一个高三男孩走进心理咨询室:“马老师,听过您的心理辅导,我想……”他强作笑容却欲言又止。 “别紧张,你很相信我是吗?老师会当一个好听众,有难处尽管说。”我引导说。 “我想,我有病……” “先不下结论,讲讲你的事情好吗?”  相似文献   

17.
九华山自唐正德年间新罗高僧金地藏开山建刹以来,作为地藏菩萨的应化圣地而闻名于世。山中梵宇林立,高僧辈出,香火鼎盛。千百年来,九华山的苍松翠竹、岩洞怪石、飞瀑流泉、田园山庄,深为十方善士“心向往之”,然而,真正为僧俗景仰的还是地藏菩萨那“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誓大愿。这种“愿代众生受一切苦”的菩萨精神,不知唤醒了多少人投身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度生济世的事业!正是那忘我利他的菩萨精神,成为我发心在九华山出家的最初因缘。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山西五台山是殊菩萨道场,以殊菩萨位于众菩萨之首,所以,唐代宗据不空三藏的建议,钦定殊菩萨居于普贤菩萨、观音菩萨之右。因此说,殊道场五台山居于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地藏道场九华山之右。  相似文献   

19.
士鸿 《中国道教》1990,(2):12-12
1989年入续北京白云观律师法统的方丈是王理仙大师。在己巳戒坛传戒期间,我有幸与王方丈单独在一起散步,聆听他对“道”、对传戒活动的高深见解。他虽然沉默寡言,但对我们年轻后学却有问必答,言辞亲切。那古雅温和的慈祥神态,更使人产生由衷的钦敬。王方丈东北吉林省怀德县秦家屯人,生于1913年。十一岁时入私塾,读书六年。一兄一妹,父母劳累早逝,其时长兄早已自立另居。其二十四岁时无意随俗,遂在怀德杨大城子无量宫出家修道。师父赵至善,师爷王明露入道八年后(1943年),适逢沈阳太清宫金崇泽方丈于黑龙江双城县无量观开坛传戒,戒期一百天,他入坛获成为“天字第一号”戒子。  相似文献   

20.
苏格拉底风烛残年之际,自知不久于人世,很想点化一下学问很不错却缺乏自信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不慌不忙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仅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得有充分的信心、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助手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栽培。”那位助手说到做到,他不辞劳苦地为寻找苏格拉底事业的继承人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