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93年,古董商人威尔逊在波士顿的垃圾箱边上捡到了一幅名叫《露西在花田里》的诡异画作。一开始,威尔逊只是对这幅画的画框感兴趣,想把画框捡回家。而威尔逊的好友莱利看到后,向他买下了这幅画并摆放在家中,对威尔逊说道:"它不是一幅杰作,但很特别!"莱利的话让威尔逊感触颇深:一幅画难道非要被艺术的条条框框所约束吗?让人从中感到幽默、快乐,难道不好吗?后来,他们决定专门收集这样"特别"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墙上的快乐     
在一个画家的屋里,我见到了一幅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上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是什么生花妙笔,被画家挂在墙壁正当中最为显要的地方,我琢磨了很长时间,脑子里仍然是一片空白。临走时,我只好向画家请教,画家说:“这幅画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画时,都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都看不见背影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多少快乐我们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了双眼。”…  相似文献   

3.
文明的冲突与现代性批判——一个哲学上的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塞缪尔·亨廷顿因其 1993年的文章《文明的冲突?》和 1996年的论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而引起极为广泛的关注。这种关注由于“9·11事件”以及后续事件的发生而被大大加强了。确实, 亨廷顿构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 并且藉此框架提示了当代人类正在遭遇着的重大问题。但是, 正像问题本身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着一样, 那个试图触动问题的思维框架 (模式) 虽然为人们所赞成或反对、所肯定或否定, 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受到哲学的批判。批判, 其本来的或基础的含义无非是: 澄清前提和划定界限; 而对于亨廷顿的…  相似文献   

4.
一钵千家饭     
《法音》1992,(7)
佛经常常这样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著衣持钵,人城乞食······”这段文字表明,佛陀时代,僧人是托钵乞食的。事实上,僧人又被称为比丘,意为“乞士”。为了使得出家人能专心致志地用心办道,佛陀提倡托钵乞食,因为这会使比丘们的生活简单化,尽量减少占有欲,以便达到出家的目的—去除贪欲,早证涅梁。另一  相似文献   

5.
画趣     
名画家 一位著名的画家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中间画了一个小黑点,这幅看似简单的画在他眼里却弥足珍贵,画家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盯着这幅画陷入深思。他的朋友不解地问:“你每天看这幅画,为什么呢?只不过是一个小黑点而已。”  相似文献   

6.
自信不败     
一个画家画了一幅颇为得意的画后,拿到画廊里展出,在旁边放了一支笔并附上他的要求: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笔,均请在画上作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这幅画,发现整个画面都被涂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画家决定换一个方式试试看。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画廊上展出,不过这次要求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他看到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同样的画,却遭到不同的命运——先是视为一无是处,后被认为天才杰作,幸好这个画家有着充足的自信心,否则可能被批评的潮水淹没了。我常常把这个故事说给人听,比如屡遭退稿却有创作天分的作者,那些胸怀大志去求职却  相似文献   

7.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宋·晁补之《鸡肋集·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文与可,北宋人,以画竹著称。“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郑板桥集·题画》)郑板桥,清初名画家,善于画竹、兰、石。这里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以己为镜     
一位高度近视的老人自诩为艺术鉴赏专家。一天,他和几位朋友一同去参观博物馆,他把眼镜忘在了家里,无法看清墙上的画作,但这并不妨碍他的高谈阔论。一进展厅,他就开始对不同的画作品头论足。后来,他站在了一幅人物全身画前,开始大肆批评:“这个画框一点儿都不适合这幅画,画里的这个人穿得破破烂烂,实际上,画家挑选这样一个肮脏庸俗的人来画是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林:能说说你从美院毕业后的创作和生活吗?你以前画什么?李:美院毕业时画了一系列带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主要表现个人青春期的愤怒、困惑和情感的宣泄。当时在学校接受的东西很丰富也很混乱,就想把自己所学到的所有东西都堆放到画布上面。  相似文献   

10.
在为讨论非洲在各种文明的和谐与 /或冲突中的地位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知识分子中 ,克瓦米·恩克鲁玛、切克·安塔·迪奥普、萨米尔·阿明、阿里·马兹卢伊和阿米尔卡·卡布拉尔可以说是恰当的样板。这些不同的人物表明了在一个多学科的和批判性的成果中语言和地理上的差异。加纳的克瓦米·恩克鲁玛是英语区被系统化了的政治和哲学领域的参照点。在法语区 ,塞内加尔的切克·安塔·迪奥普是人文科学和精确科学的关键人物。几内亚 比绍和佛得角的阿米尔卡·卡布拉尔用葡萄牙语来系统地阐述政治—文化的困境。法裔埃及人萨米尔·阿明重点研究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份科学家信教调查卷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份科学家信教调查卷的思考●︵美︶爱德华·J·拉尔森拉里·威泽姆撰/风雷译编译者按语: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科学无疑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照一般人的看法,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即使不是针锋相对的,至少也是水火不相容的。一个具有现代科学理念的人,怎么会相信...  相似文献   

12.
* 第一个将《古兰经》公开于麦加古莱什人面前的人是阿卜杜拉·本·买斯欧德。 * 第一个从麦加迁至麦地那的人是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萨德。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     
一种哲学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世界观的基本范畴是“人”的概念,并断言唯有从“人”的概念出发,才能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概念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人本主义的拥护者有的站在唯物论方面,有的站在唯心论方面。唯物论人本主义的杰出代表是克·爱尔维修、路·费尔巴啥和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费尔巴哈的著作阐明了人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喘息的胸膛、蓬松的金发、女人温暖的气息,的确,这是每个一看到提香的《抹大拉的玛利亚》的观众所得到的最初的感觉。这是一个渴望着的女人。每一位懂或不懂这幅画历史的人都可以感到这种渴望,并深深地被她急剧起伏的胸膛和绸缎般柔滑地覆满全身的金发所吸引,美丽蛊惑...  相似文献   

15.
答:兔肉是可以吃的。根据:艾奈斯·伊本·馬立克說:“我們在麦尔·宰海兰的时候,激起了一只兔子,大家就急起直追,他們跑乏了,我終于抓住了它,我把它拿列艾卜·太勒哈面前,他宰了它,他使人把两个腰部或者说两只后腿送給先知,他接受了这份礼物。”(布哈里圣訓实录) 这章圣訓可以証明,兔子是可以吃的,这是全体学者的主张,圣门弟子中只有阿卜杜拉·伊本·歐默尔,再传弟子中只有仪克里麦,教律学家中只有穆罕默德·伊本·艾此·萊以拉等三人认为兔子是可嫌的(麦克鲁海)。  相似文献   

16.
1871年春天,威廉·奥斯特还是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总是担心怎样通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去哪儿,怎样开业,怎样才能生活……总之一句话,他的生活充满了忧虑。不久,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看到了汤玛士·卡莱里所写的一句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正是这句话,使威廉·奥斯特成为他那个时代最有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布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他也因此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42年后,威廉·奥斯特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说:“你们要学着活在一个‘独…  相似文献   

17.
画佛·佛画·禅画 佛教绘画大致有三类:一是为了供养敬奉,一是为了庄严寺院殿堂,还有一种则是为了供人欣赏。 这三类画都包含着宗教与艺术两重性质,应该说两者无法分割。 为供养敬奉而作的,是画佛。画佛包括画菩萨、明王、罗汉、天龙八部等神像,以及曼陀罗画。  相似文献   

18.
一个悲剧性的世纪在19世纪末,欧洲的许多知识分子都对“时代病”进行了诊断。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作品突然时髦起来;尼采宣告了上帝的死亡;马克斯·诺尔道的《退化》一书成了国际畅销书。当然,起初只有少数诗人和哲学家才怀有这种忧郁情绪。但是,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揭露了“在这些罪恶年代所策划的事情,揭露了这些年代意味着什么”后,西方被它的行为和它最诚挚的信仰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所出卖的感受便迅速蔓延全球。托马斯·曼在他的《魔山》一书中惊人地表现了这种思想,他把欧洲描绘成一所结核病人疗养院,在疗养院的院墙后面,腐烂在迅速…  相似文献   

19.
让我们做有道德的人,让我们思索人生的意义。——查理·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人不能只靠面包生活,他需要有信仰、赞美和同情。——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1803—1882),美国诗人,评论家人的美德就象一块镶嵌在朴素背景上的宝石。  相似文献   

20.
季剑虹 《天风》2003,(9):28-29
·50年代后期起,中国教会走上了联合、团结和合一的道路,结束了宗派林立的分裂局面,进入了后宗旅时期。但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教会被迫停止了活动,也就谈不上如何建立中国教会的管理模式。 ·教会的管理是教会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对神事奉的重要内容。神学思想建设与教会自身管理建设必须双管齐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管理活动中又分为两个层次:把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提高集体中成员的士气,积极性和热情之类的活动,通常被称之为管理人的活动,而把对某一种工作的计划、控制、监督、检查等类直接与事有关的行为被称为管理事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