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靖 《哲学分析》2023,(6):100-109+192
信任的知识论中的一项重要争议在于,信任仅是个体对待彼此的态度,还是一种对我们的规范要求?布兰顿的信任理论引入了对信任形成的历史性分析,指出信任是经过社会形式的变迁而最终形成的一种规范的、伦理要求。只有在个体对待彼此的“规范态度”和个体在社会中占据的“规范身份”之间实现真正制衡的后现代社会中,个体才能基于对彼此的信任建立起真正的共同体,进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信任,因此成为一种理解和对待彼此的元伦理态度,只有基于信任才能理解何谓信任,以及为何信任。这一回答在解释信任的伦理特征的同时,也能为信任的知识论问题提供一种不同的解。  相似文献   

2.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独一上帝”开始,随即以“全能的父”形容这位独一上帝。我们所信靠的上帝, 既是大有能力的主宰,也是慈爱的天父。人类的父我们说上帝是“父”,有三个主要意思:上帝是创造主、上帝是信徒的父、上帝是耶稣基督的父。第一, 上帝是“父”是指他是创造主,是生命的根源,正如人  相似文献   

3.
人们一般认为:一个人在品行方面一旦形成了某种好或坏习惯,恐怕一辈子就这样了。比如我们常听到有人这样评点张三李四:“张三做事一向规矩,这种缺德事不会是他干的。”或“李四嘴里从来没真话,你千万别信他的。”这就应验了那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道好习惯就能永远保持,坏习惯无法改变吗?我认为并  相似文献   

4.
经文:约翰一书4章7—11节 这段经文一开始就呼召:“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约壹4:7)结尾再次重申回应:“亲爱的弟兄啊,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4:11)约翰指出,凡有上帝儿子生命的,且有权利承受天上基业的人应当彼此相爱。圣经告诉我们爱的三方面:1、爱的源头爱是从上帝来的。2、爱的本质:上帝就是爱。3、爱的彰显:上帝差他儿子为罪人死。我们要彼此相爱,  相似文献   

5.
伏永红 《天风》2003,(12):18-19
保罗在给提摩太的信中论到教会时说:“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用“神的家”来比作教会是十分有意义的,人们对家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家是人长久养生栖息之地,其中有天伦之乐,也有弟兄姊妹之间的手足亲情。 教会是神的“家”,神是慈爱的父亲,我们都是神的儿女,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彼此相爱,这是一个多么温暧多么幸福和谐的家。使徒约翰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约壹3:1)  相似文献   

6.
李家振 《法音》2005,(6):16-20
中国佛教协会前任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转眼就是五年了!1996年1月,他曾大病一场,几乎离去却又回来了。历经生死,他口占了一首诗:一息尚存日,何敢怠微躬,众生恩不尽,世世报无穷。这是他真心的流露,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就是这样精进不息。他常常问别人:“你信佛吗?”有人立即给予肯定的答复,也有人红着脸支吾起来。答复肯定的人不一定真明白“信”字的内涵,支吾难言的往往是既不明白信佛是怎么回事,又不愿随便敷衍的老实人。赵朴初居士对这个“信”字是认真而明确的。他说:“信,首先是对佛的信任,然后认真去理解,理解后便要去行,最后从行…  相似文献   

7.
满心的爱情     
“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若13:34)这最充满真情的话语,出自我们仁慈的救主。天主是爱,他是那样深切地爱了我们人类,他并没有因人的执迷不悟,而放弃他用爱心创造的软弱的人;看到我们的无知,他用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世人展现了他的爱。在那个寒冬瑞雪的夜晚,我们至尊至圣的救主,藉由圣母的童贞之躯降生来到了世上。他没有选择富贵,他没有选择王权,亦没有选择荣华与美满;而是默默地用他的爱,去感化世人冰冷的心。“爱情”的降生,引来了三王的献礼:黄金、乳香和没药。这是多么切合实际,又能…  相似文献   

8.
十字架是主耶稣基督救世工程的工具,是圣教会的光荣标志。 旧约上天主命梅瑟说:“你做一条火蛇悬在木杆上;凡是被蛇咬的,一瞻仰他,必得生存。”新约上耶稣基督说:“人子也要同样被举起来,使凡信他的人在他内获得永生。”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圣死,展露了生命的光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人类能体验并认识真理。为此,十字架在我们的信仰历程中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理解     
我时常感到孤独和痛苦。我对朋友诉说我的苦闷,烦恼,以及忧郁,说世人不能理解我。我只希望得到他的理解。晚上,我们喝酒,他尽一切努力来理解我———然而他不能。于是他“煞有介事”地“教导”我一番。他给我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建造巴别塔:人类在创始期,天下只有一种语言。他们往东方大迁移时,遇见一片巴比伦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彼此商量着说:“来吧!我们在这儿烧制砖头!”他们真的动手烧制起来。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耸入云霄,好传扬我们的美名,以免我们分散到别的地方!”这时候上帝下来了,他看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读《老舍短篇小说选》,印象比较深的是“月牙儿”,依稀记得“黑白李”和“断魂枪”。近日又读这部书,却对其中《柳屯的》一篇发生了兴趣。夏家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他们有三百来亩地。夏老者和他的儿子夏廉都信教,对村里的公益事业是一毛不拔, “我们信教,不开发这个”。村里人对他家彼此敬而远之,夏家的财产越来越多。很有几个人,因为看夏家这样一帆风顺,也信了  相似文献   

11.
佛教的“信”,在巴利文中叫saddha,在梵文中叫sraddha。“信”并非通常所诠释的信仰,而是由正确的认识证实了的信任和信赖。根据佛教哲学,它是意识中纯精神因素,比单纯的信仰具有更深的哲理。首先,它是由知见而产生的,是对“四圣谛”的信服。其次,它是信徒奉献给某一人或法的敬仰之情。第三,它意味着诚实希望的实现,它是认识个人内在道德发展的伦理准则。公元四世纪,佛教哲学家无著指出了信仰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刘晓东 《天风》2006,(6):27
信徒是被称为“门徒”、“弟兄”、“圣徒”、“蒙选者”并“那些得救的人”。他成为教会的一分子是凭借着他的信心。他与神的关系是相信。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多余的,一个信徒怎么能不信神呢?这就有了是不是真信的问题。这个信的解释是在神面前完全地降服,是百分之百地信。在信心过  相似文献   

13.
须启道 《天风》2006,(6):2-3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 经文:约20:29 复活的主向门徒多马说:“不要疑惑,总要信。”又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这些话如何理解呢?愿主光照我们,使我  相似文献   

14.
信的意义     
沈承恩 《天风》2003,(12):6-8
信是重要的,但我们也不能把信强调过分。后,马丁路得改教,提出“因信称义“的道理来调上帝的恩典。这一个强调十分重要,因为上帝法就有功劳、有了功劳,上帝就要称他为义。 因为保罗说:“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弗2:8)所以“因信称义”不是我们信仰的全部,我们不能强调信而把上帝的恩撇在脑后抨击天主教,“因信称义”就成了新旧两教的分水岭。近年天主教与新教的信义宗在“因信称义”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协议书十分强调的恩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人的信。如果我们强调信过了度,我们就会蹈犹太人的覆辙。犹太人认为人可以靠行津法称义,因为行了津现在我们如果撇下上帝的恩不说,过分强调因信称义,就会把人的信变成一种功劳,在上帝面前换取称义。这是极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会中听道,家中读经,走访交通,常见到不少做笔记的弟兄姊妹,这实在是好现象。余亦然,切感获益匪浅。 神的道,“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这听、信、求,听当为先。诚如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明示的:“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然人的知能是要藉着神的大能去不断练习、不断开发的,听了、读了,未必就马上能记住,能烙印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关系     
王聪渊 《天风》2005,(10):42-44
上帝所创造的宇宙万物,各行其道,周而复始,彼此和谐,相辅相成,神以和谐立定自然,真是“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和谐是神的心意,也是他的属性。“三位一体”的真理向我们显明和谐关系的奇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合而为一,虽各有位格,却不分彼此,同质、同尊、同荣,一而三,三而一,这是何等奥妙,何等和谐,“三”这数目最难保持合一,二人较易合作,当三个人在一起,关系最脆弱,而我们所信的三位一体的上帝,就是对我们见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世界以和谐而维系,万物按定律而运行,牛顿敬畏神,领悟神在自然界所设立的规则,为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作出重大的贡献,牛顿去世不久,十八世纪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薄柏总结了世人对牛顿的评价:自然和自然规则在黑夜中躲藏,主说,让人类有牛顿,于是一切被光照亮。这句诗仍铭刻于牛顿的墓碑上。神在宇宙中立定规则,万物因此而相维,世界因此这样和谐而美丽。可是,自从伊甸园起了凉风“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的环境遭破坏,和谐的关系受威胁……  相似文献   

17.
《操纵世界经济的犹太人赚钱绝招》①一书在“42,犹太人的教育法——除自己之外不相信任何人”这一小节里写道:“这样重复欺骗了他三、四次,以后他也不敢相信我了,我的目的是要给他灌输一个观念: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的,连亲生的父亲也不例外,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18.
“科学无神论”网站的留言栏内有个网名为Lanlan的女士有个问题求助大家,内容摘引如下: “我(虎)和男友(猴)感情很好,可是他的家人因为属相相克就是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彼此都异常痛苦。因为能遇到一个相知相爱的人实在不容易。他们家人查了很多书,都是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信、所传的生命之道,其重要的内容有主的降生(道成肉身)、受死(十架赎罪)、复活升天,再来,耶稣不是“教主”,而是救主。他死而复活,并且升天了。因为他是神的儿子,他是人类的救主。 耶稣基督的名是奇妙的:“耶稣”意思是“耶和华拯救”。他是救世主,“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基督”在旧约希伯来文称“弥赛亚”,意思是“受膏者”。圣经里有三种人受膏:一是君  相似文献   

20.
有一则阿拉伯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天,有两只羊在独木桥上相遇,由于各不相让而发生激烈的战斗。终因木桥过窄,两只羊部落入湍急奔腾的河水中。一只羊临死时,终于醒悟过来说:“是傲慢霸道送了我们的命。” 经上说:“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加5:15)“相咬相吞”是禽兽的行为,不是基督徒的相处之道。 可惜的是,在现今的教会中,竞有一些信徒与信徒之间互相战斗:说你不属灵,他不属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