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生命负重     
遭遇苦难时,肩挑重担时不妨自豪地说一句,上帝把沉重的十字架挂在我的脖子上,那是因为:我驮得动!让生命负重,其实就是让人在压力下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就像船,没有负重的船会被大浪掀翻,就像心灵,没有思想的心灵会飘浮如云。  相似文献   

2.
牵挂的心灵     
刘雪松 《天风》2003,(5):26-26
一阵惊雷迎来了金陵的早春。尽管枝条还没有发芽,种子还没有播撒;尽管冬天还没有走远,但是当这丝丝细雨不经意打在脸上,显得格外的清冷。 饭后,我一个人孤独地安坐在草坪边的长椅上,静静地感受着春泥的气息,氤氲的天空,思绪万千。脑海中不断涌现出中午与以琳(我的女儿)打电话的情景,没有讲几句,电话的那端响起了以琳啼哭声。作为父亲,深深感受到那哭声意味着什么?爸爸!我要爸爸!我不止一次忍住眼角的泪水,冲进灵修室,跪到上帝的面前……  相似文献   

3.
美国老人哈里·莱伯曼74岁退休后,6年里经常去一所老人俱乐部下棋,消磨晚年时光。一天他又去下棋时,女办事员告诉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体不适,不能前来陪他下棋了。看到老人一副失望万分的样子,热情的办事员建议他到画室去转一圈,还可以试画几下。老人听了哈哈大笑:“你说什么,让我作画?我从来没有摸过画笔。”“那不要紧,试试看嘛!说不定您会觉得很有意思呢!”在女办事员的坚持下,莱伯曼来到了画室……那一年,莱伯曼80岁,第一次摆弄起画笔和颜料。回忆起这件事时,老人感慨地说:“这位女办事员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从那以后,我每天去画室。她又…  相似文献   

4.
学会服输     
我从小就有一股从不服输的劲头,也许正是这股劲头,使我非常向往军营生活,因为在我心中,军营就是方块加线条,军人就是刚毅美与力量美的象征。我想,像我这种有着从不服输性格的人,在部队一定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5.
离单位不远的地方是座监狱。每天,因为需要上班或下班,我不得不从那挂着电网的高墙之外来回好几趟,也会经常碰到送进去的和走出来的囚徒,然而那地方虽然很近,却总是给我一种神秘感,我不知道被强行限制了自由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不过,仅仅是想想而已,我绝对没有去高墙内体验生活的打算,也不愿"以身试法",毕竟做一个普通人比做一个囚徒要幸福得多。日子过得很快。有一天,平常十分节俭的妻子突然变得奢侈起来。厨房里香味扑鼻,锅碗瓢盆吵得不亦乐乎。我本想挤进去凑个热闹,却被妻子赶了出来:"我说先生,你别给我添乱了好…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向往走进象矛塔,感受大学生活,成就理想之梦,没想到初中毕业一不小心考上了师范学校。爸妈兴奋地叨唠:知足了,这都跳出“农门”了,要是上高中,考不上大学,那还不只是农民一个?不得已,上了师范,当了老师,解决了温饱,虽不至理想完美,但家长的赞许,偶尔收到学生问候的短信,也让我略感慰藉。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向往走进象矛塔,感受大学生活,成就理想之梦,没想到初中毕业一不小心考上了师范学校。爸妈兴奋地叨唠:知足了,这都跳出“农门”了,要是上高中,考不上大学,那还不只是农民一个?不得已,上了师范,当了老师,解决了温饱,虽不至理想完美,但家长的赞许,偶尔收到学生问候的短信,也让我略感慰藉。  相似文献   

8.
    
路。我提起笔在洁白的稿纸上写下了这个字,然后又放下笔来,沉思良久。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抬头看了看天,空中有小鸟儿弧线般地划了过去,然后又轻捷地打了个回旋。天空中有路,于是我想。那小鸟飞过的地方就是路,只是无形的。天空中有路,那海样呢? 海洋中也有路,那片片风帆扬过的地方就是路,那船后犁开的一道道巨大的水痕就是路,而且它比之天空中的更有形,虽然只是轮船驶过的一刹那,海面上的路痕才会明显地漾开。整个海洋,又何曾不是一条路。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我喜欢吃鱼。每一次,跑出三里地和几个伙伴到芦山江水库捉鱼。有时候,抬起头来,看那河岸的村庄,我总是抱着向往的心情。那里的人们可以一年四季吃到鲜美的淡水鱼。他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日子。  相似文献   

10.
考场     
刚走出考场的耶一刻,我长舒了一口气,将手中的笔抛向天空,狂叫着奔向高坡,像一只脱逃了牢笼的鸟儿,很有点忘乎所以。谁知道,走出校门的那一刹那,又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人生的另一个考场,而这一次考试,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没有终点的考试。  相似文献   

11.
我向往成功的幸福,却常常遇到失败的痛苦。由于爱面子以及种种原因,我总是把失败的事情严严实实地藏起来,生怕别人知道。这样一来,失败的阴影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成为沉重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2.
向自己约稿     
刚开始舞文弄墨时,我特别羡慕那些经常能够收到约稿信的写作者,以为那是很风光的。等到自己也混出一点小名气后,居然也有各类约稿纷至沓来,一时间,自己竟有些应接不暇了。很快,因绞尽脑汁穷于应付各类约稿,搞得自己精疲力竭不说,还鲜有佳作问世。便暗叹:还不如没有约稿呢,那样  相似文献   

13.
学会愉快     
那还是在文革时期,我刚刚中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东北林区的一个山上开始了“上山下乡”的劳动生活。那时的生活很苦,不仅平时很难吃到新鲜蔬菜,而且一个月也只能吃上一次肉。更糟糕的是,由于没有干柴取暖,我们住的帐篷出奇的冷……,大家面对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困难,情绪十分沮丧。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悲观。那时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是从外地来的一个青年。他比我们大几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观性格,不论干什么,他都十分愉快。他的笑总是挂在嘴边,而且有一种特殊的磁力,他仿佛不知什么叫愁,那种乐观的情绪会感染…  相似文献   

14.
性情小语     
乡村乡村,古朴、清新,是文人墨客灵感的发源地。那里代表着自然、代表着本性、代表着希望。我向往村庄,因为它与我的灵魂最接近。我渴望走进村庄,犹如渴望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救。乡村里,朴实的农民、空阔的田野、成群的牛羊、古老的树林、洁白的棉花,那就是一首首  相似文献   

15.
女儿小时候在老家县城里生活,只有假期里我才能接她来市里住一段时间。那时女儿特别喜欢逛大街、去商场、上公园。女儿回到老家时,总是会对小朋友们炫耀一番,说城市里如何如何美,比如说大商场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啦,那公园里的狮子老虎啦……这些都是女儿眼中最美的景象。那时女儿总是问:“我啥时候才能来这儿上学啊?”我知道女儿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相似文献   

16.
访美散记     
访美的因缘在我的印象中,三十几年来,我们有些人对美国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本来被说成是“人间地狱”的美国,曾几何时,在有的人的心目中变成了“人间天堂”。我同许多没有亲自领略过美国风光的中国人一样,对于这个西方大国多年来就怀有向往之情。需要稍加说明的是,我对美国的向往,与其说是对那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钦慕,毋宁说是对居住在美国的旧雨新知的怀  相似文献   

17.
姜玉敏 《天风》2006,(22):45
我有一双矫健的翅膀为美梦去飞翔谁料我坠入梦魔之乡雾时美梦换了面庞我带着破碎的梦去见天父求他帮我修复梦想天父,我活着不能没有梦也不能没有实现美梦的翅膀孩子啊!我从未锁住你心灵的向往也未曾阻挡你自由地飞翔我只是照你的心愿为你预备了实现梦想所必面对的挑战和你所必  相似文献   

18.
跛行遐想     
我承认,那一块小石子我没把它放在眼里。 那天照例骑车往家走,水泥路上的石子像从暗处窜出的歹人一般,让我的自行车侧翻了,人车重量压在脚踝骨上。脚踝骨折,我不得不过起了跛行的日子。  相似文献   

19.
亲情无私     
那还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暑假,爸妈让大堂姐把我带回老家度假。我们是乘火车回去的,一路上,窗外那花花绿绿的风景并没有吸引我,在我的脑海里尽情勾勒着农村的景象;那一定是一个新奇、好玩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乡情·父爱     
马婷婷 《天风》2006,(5X):45-45
春节前夕,我独身一人回到了我的故乡——陕西,那是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