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堂建筑艺术风格 变化的历史特点 每一时代的建筑艺术不仅要体现这一时期建筑材料的开发应用、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运用水平,而且还应体现出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心理、习惯和审美要求。教堂建筑理应是一种建筑艺术,它不仅积淀着时代建筑水平和时代审美观念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浓缩着某一时代信徒深刻的神学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它是神学家和建筑师通力合作的结晶。 3世纪的宅第教堂,是在向后人诉说着基督教早期处在罗马帝国迫害之下,没有取得合法地位而只能在私人宅第进行礼拜的情景;4世纪君士坦丁时期,…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发展列宁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这一原理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辩证统一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学说。他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是互相联结而存在的,共性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这一共性个性、绝  相似文献   

3.
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指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了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即从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这一过程,烧伤休克期补液的历史演变过程完全遵循了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代各有其不同的化特征,社会变革时期化特征的变异更为明显。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而,一代人与一代人(准确地说应是当今时代与上一时代或下一时代的人)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诸多方面也就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纷纭复杂千奇百怪的罪犯更是一代不同一代,研究罪犯心理必须重视他们这种代际差别。  相似文献   

5.
谢瑞阶是中原大地上杰出的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其以黄河为题材的绘画创作突出黄河风韵。他在长期的写生采风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重视技术上的创新,致力于传统与现代技法上的统合,将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了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是中原大地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6.
颜色与心理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不同个性的人对颜色的关注与喜好有所不同。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因为丰富多彩,五光十色,才变得绚丽多姿;正因为每个人有着特殊的个性心理,才使社会变得富有与精彩。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颜色虽不决定心理,但颜色可以反映人的个性心理。下面是几种  相似文献   

7.
读了李福金同志《“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命题驳议》(《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一文(以下简称《驳议》),颇受启发。《驳议》的第一部分从共性和个性的规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上看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和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来说明不能单讲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而否认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我赞成这一观点。但是,《驳议》在第二部分笔锋一转却又不承认共性存在个性之中了,并且提出了两点理由。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实践的产物。市场与计划是辩证的统一。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借鉴共性,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9.
<正>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自成一派,极富个性。其书法创作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比较明显,其将哲学思想与书法作品融合,赋予书法作品哲学意蕴,形成了特殊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因此在对黄庭坚书法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准确定位传统哲学思想对黄庭坚书法作品和风格的影响,解读其书法作品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意境,从而深化认识,促进黄庭坚书法艺术理念的传播,使受众能对黄庭坚的创作思想产生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从傅山、王铎狂草艺术的用笔、结字、章法、墨法比较研究,来具体分析二者狂草艺术的共性和个性。在用笔上,傅山狂草多以肘运笔,笔锋上下提按的动作少且幅度不大,形成了连绵缠绕的线条;王铎狂草运笔时肘腕互用,腕部动作较多,而且行笔过程中转折弯扭比较多,从而形成起伏跌宕感强烈的线条。在结字上,追求"奇"是二者的共性,但是傅山狂草结字以外拓圆浑为主,很少有棱角,显得雍容大度庄重。王铎的结字就相对内敛,方折体势为多,而且左右欹侧的幅度很大。在章法上,傅山狂草轴线摆动幅度略小于王铎,但是打破了行间矩留白的创作勇气和胆识。在墨法上,傅山受王铎影响较大,相较于王铎,傅山在墨法上的运用基本没有刻意安排,一任自然。  相似文献   

11.
罗佳 《美与时代》2016,(10):128-130
米芾(公元1051-1107年),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其沉着痛快的代表性力作《蜀素帖》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影响。在"尚意"书风思潮为主导的宋代书坛下,米芾以其独特的个性抒发着其书学主张,从而成为宋四家中最具特色的书家。从其生平力作《蜀素帖》的艺术风格、笔墨态势、美学价值和米字的深远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主要赏析以期让人们更深入了解米氏书风。  相似文献   

12.
王成文 《法音》2021,(2):53-60
莫高窟第112窟是中唐时期营建的代表洞窟之一[2],绘于西壁佛龛帐门南侧的普贤图像,从内容到艺术风格均为中唐特征的代表。而从其线条、色彩及构图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及洞窟形制、丰富题材等反映了中唐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普贤信仰问题,因此对此普贤图像作一分析与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从观念的历史叙述到现实的历史叙述——论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刘奔曹明德(一)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甚至可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这个普遍公认的真理,也同样适用于文化研究。不论是探讨文化的共性,还是把握文化的个性,都离不开比较。其实,文化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根源于文化的个性和共性的辩证法。正因为共性是存在于个性之中,不比较就既不能把握个性从而也无法理解共性。由此产生了比较的必要性。也正因为诸个性中存在着共性,有共同规律可循,因而提供了比较的客观尺度。由此产生了不同民族或地域文化的可…  相似文献   

14.
丰子恺在童年时期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即"童年情结",对他本人的个性、艺术创作的题材、艺术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丰子恺童年时期殷实的家庭条件及其丰富性的生活体验等因素,使其产生了童年情结,这种童年情结突出表现在儿童题材、儿童视角、儿童崇拜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排除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能单方面说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吗?为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研究一下共性和个性各自规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共性和个性作为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具有双重性质:各自规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所谓规定的确定性乃是指矛盾各方互有区别,互相排斥的性质,也叫规定的绝对性。共性,作为一种规定,它排斥异在和“杂质”,以保持自身的单纯性。列宁说:“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  相似文献   

16.
个性是个体心理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始于婴幼儿期,家庭的教育与影响在其中起着决定的作用,这在中外心理学界已有诸多研究。但是家庭结构形态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不同结构的家庭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是否有不同的影响?发展水平是否有所差异?这在国外还很少研究,在我国则是一个空白。弄清它,更好地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处于个性形成与发展关键期的幼儿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学习,勇于探索,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线条,是中国画的艺术媒介,创造的原生动力,生命的语言符号。它融入了画家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思想感情和艺术属性的契合,更是画者人格魅力、道德风尚和精神力量的完美体现。画面中有形的线既是情感的载体,蕴涵在画面形式结构的动感中,亦是诸种要素间的联系纽带。线条通过丰富的形、色,充分表现出艺术的意、境,铸造出无形的势,创造出空灵流动、富有韵律节奏的画面。  相似文献   

19.
黄君 《佛教文化》1995,(6):28-28
田东辉早就是一位画家,中国美术馆藏有他的画。但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当我猛然撞着他那以汉字线条变奏出来的现代书法作品,便好象在嘈杂烦燥之中骤然听到一曲清冷悦耳的田野牧歌,不觉为之心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营养学强调通过平衡膳食为机体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这是饮食的共性;中医食疗学强调辨证施膳,根据个体体质寒热所偏,选择纠偏的食物,以纠正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使之恢复平衡状态,这是饮食的个性.合理营养应该是以现代营养学为共性,中医食疗学为个性的中西医结合食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