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道家道教思想的重要来源。《周易》中的八卦卦象,是道教禹步法术的理论基础。论文考察道教禹步法术蕴涵的周易思想,认为禹步按九宫八卦布局行法,并随科仪变化而有不同的罡步,此深得周易天人关系思想的精要。禹步罡单的周易八卦图形,是斋醮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出中华先民对自然界阴阳运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道教正一派斋醮科仪中,高功法师斋法行持是沟通人和神鬼的重要的途径。这种斋法行持就是以法术的召神遣将达到祈禳消灾、集福迎祥、保太平安或超度亡爽、荐先登真的目的。当正一道士在坛场诵经、念咒或在步虚声中掐块步罡或在悠扬音乐声中于罡毯上步罡踏斗时,人们通过自己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到道教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更多地理解道教的教义思想及其神学意义。然而在赞叹道教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时候,人们对于道士们在科仪行持中的内秘功夫却是无法用感官认知的。正一派的斋醮科仪,包含着内秘功夫。这种功夫来自于道士们的内炼。从…  相似文献   

3.
《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道家道教思想的重要来源.《周易》中有关乾坤、卦的思想,是道教和西南少数民族禹步的理论基础.论文以道教和西南少数民族禹步为例,详细考察其宗教法术蕴涵的《周易》思想,指出道教和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法师的禹步,其科仪始终按九宫八卦布局行法,此深得《周易》思想天人关系的精要.作为仪式中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周易》八卦符号,表达出中华先民对自然界阴阳运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道教法术与岭南巫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教法术是道教斋醮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道教法术中的三种具体形式:步罡踏斗、气禁和道啸,均与岭南巫俗有密切关联,岭南古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实为道教文化的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符箓与咒语,是道教特有的主要法术。在道教的文献中,有关符咒的记述多不胜举。道教中把书符念咒作法之则,称为“符法”、“道法”。或简称“法”。道教法术的内容非常庞杂,包括符、咒术、手印(指诀)、禹步(天罡)、禁法、雷法、隐形法、分身法、占卜、风角、星算、三棋、九宫、八卦、龟策、望气、占梦、推命、看相、堪舆风水、术数、奇门遁甲、乘(足乔)、扶乩、降鸾等。在这些法术中,尤以符箓、咒语为要,故社会上称修持法术的道士为符箓派。可见,对符咒的研究,是打开道教法术奥秘的一把钥匙。本文专此而论。一、符箓的由来与演变符箓之源,出于古时巫师。它在我国远  相似文献   

6.
彝族原始宗教和道教都是本土宗教,它们之间有诸多相融、相通之处,如诸神论、祖先崇拜、神仙思想贵阴贵柔、政教合一、返朴归真、天人感应、斋醮、法术法具、禹步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天心正法为中心,指出两宋是道教斋醮法术的转变时期.天心正法作为两宋之际新出的符策派,其产生以及发展都与两宋道教"斋醮之变"的整体趋势紧密相连."恪守古法"与"随俗行事"是道教仪式文化在两宋之际呈现出多维度发展的表现.两宋之后的道教法术日益呈现出"内修外法"或曰"内丹外符"的倾向;道教驱邪法术与度亡科仪的结合也越发紧密;斋醮法术因地域而异,因派而异的多元化格局日趋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道教历史上几种重要礼师仪的考察,认为唐宋以后斋醮仪式中的存师在道教中的地位可谓不断提升,它不仅仅是唤起道士尊师情感的一种方式,而且在与道教法术结合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实际功用的仪节。  相似文献   

9.
宋代道教斋醮张泽洪斋醮,即供斋醮神,设坛祭祷神灵,是道教独具特色的祭祀仪式。宋代是道教兴盛发展时期,赵宋帝王的尊崇和需要,使斋醮活动更加盛行,斋醮科仪愈趋完备。本文探讨宋代道教斋醮。以为抛砖引玉之作。一宋代道教斋醮活动的盛行,与赵宋帝王的崇祀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存想 ,又叫存思、存神 ,即默想诸神形象 ,是斋醮科仪中高功通神的重要法术。存想原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历藏内视的养生术 ,用于自身修炼。道教也采用存想 ,作为修炼的法术 ,并成为道教法术的大宗。本文侧重探讨道教斋醮科仪中的存想。东晋时期 ,存想修炼法术已十分流行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地真》中论存想之法说 :“道术诸经 ,所思存念作 ,可以却恶防身者 ,乃有数千法。如含景藏形 ,及守形无生、九变十二化、二十四生等 ,思见身中诸神 ,而内视令见之法 ,不可胜计 ,亦各有效也。”① 道经说葛仙公在山中精思存想 ,一日感天上真人下降 ,授予仙…  相似文献   

11.
道教镜文化     
追求长生至仙是道教的核心教义。道教的诸多修行法术和斋醮活动也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各种道教活动要使用许多法器,金属镜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法器之一,其纹饰上具有独特的宗教特色。历史上,道士不仅能铸造满足自己特殊需要的镜子,还能为达官贵人或民间百姓铸造日常生活所用的金属镜。众多道教徒相信常修明镜之道可以得道至仙。因此,修炼明镜之术亦为道教重要修行活动之一。道教各种与金属镜有关的活动,不仅丰富了道教文化的内容,也为中国古代的金属镜文化增添了光彩。一、镜文化的宗教内涵道教徒使用的金属镜,其纹饰都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道教…  相似文献   

12.
南宋赵伯澐墓出土一枚南唐先主李昪升元四年(940)在东都扬州进行金箓斋醮所使用的投龙玉璧,是研究道教斋醮仪式和南唐早期历史的重要实物。根据该投龙玉璧的铭文和《南唐书》等文献记载可知,升元四年十月出现四星聚斗的天象,李昪为了稳固统治、消弭灾祸,遂巡幸东都扬州,并在内庭修金箓道场,投龙玉璧即此次金箓斋所用之物。玉璧铭文中的“西山洞府”不在东都扬州,亦非吴越国境内的林屋洞,而是南唐洪州的著名道教洞天福地西山天宝洞。  相似文献   

13.
论科教三师     
在道教斋酸科仪编撰文上,刘宋的陆修静,唐代的张万福、杜光庭,是编撰斋醮科仪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科教三师。本文探讨科教三师的主要成就,对科教三师在道教斋醮科仪编撰史上的贡献,作了较为深入的评述分析。指出斋醮科仪经典的逐渐丰富,科仪格式的日渐完备,是道教科仪思想渐趋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道教法术在道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传统兵学的视角来看,道教法术与传统兵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以此立论,首先探究了从兵学视角认识道教法术之可能的诸种缘由,接着从道教法术的构成要素中体现出来的兵学特征、道教法术实施过程所运用的兵学谋略智慧两方面对之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斋醮科仪与神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斋醮活动内容殊广,主要有设坛、上供、焚香、升坛、画符、念咒、鸣鼓、发炉、降神、迎驾、表章、诵经、赞颂、宣词、步虚等等,并配以烛灯、禹步、唱礼和音乐等。通过各种仪式,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超度亡灵以及歌颂太上圣者的哲理——清静无为、和平自然的神仙意境。斋醮不仅是道士们的修持炼养方法,而且是用来团结信众、阐道布教和宣传义教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道教斋醮科仪与民俗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史籍、道经、笔记、小说、方志的有关资料,对道教斋醮科仪与民俗信仰的关系进行了纵向的考察,侧重探讨了民间岁时节令中的斋醮习俗,道教神仙节日的斋醮活动。认为道教在民间频繁的斋醮活动,是道教与民俗信仰结合的重要途径。道教斋醮与民俗信仰结合的根本原因,在于斋醮能够满足民众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7.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中的阵法取西方十二宫中的天秤、天蝎、巨獬、狮子、白羊、人马、双鱼、双女、宝瓶九宫,与八卦相配,非常特别。十二宫流入剧本的主要背景,一是星占,二是道教,二者都吸收了十二宫的内容。星命学在唐宋时期的广泛流行为十二宫流入剧本奠定了民间认知基础,元代道教尤其是全真教的流行可能是十二宫流入剧本的直接媒介。  相似文献   

18.
道教斋醮史上的青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的祭祀仪式习称为斋醮,有关斋醮的一系列法事内容称为科仪。青词是斋醮仪式中献给天神的奏告文书,是道教科仪常用的祭祀词文。青词是表达斋主心意的祭祀文书,有用青纸朱书敬献神灵的仪格,其颜色蕴涵着宗教象征意义。道教关于青词的撰写及投送,有青词式、青词关等科法规定,青词是道教神仙信仰的文学化表达,它蕴涵着道教的济度之“道”。  相似文献   

19.
正春节来了,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开始放松心情、休息娱乐,道观却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从腊月二十三起,道观开启春节模式。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神,二十五接玉皇,除夕夜迎诸神,正月初五接财神,正月初八顺星节祭星拜太岁,正月初九玉皇圣诞拜玉皇,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圣诞赐福人间。在这一系列重要的道教节日里,道观都会举行相应的法会。持咒、掐诀、踏罡步斗、礼拜、诵经、步虚、存想、进表,高功法师依科演教,祈福纳祥;虔诚的信众结缘参加,共  相似文献   

20.
道教斋醮源流刍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斋醮源流刍析张泽洪斋醮是中国道教独具特色的祭祀仪式,是道教发展历史的重要内容。斋醮作为一种祭祀文化现象,能够流传千载,演习至今,其蕴含的神学意义和宗教功能,是它存在的理由。在道教斋醮仪式研究领域中,道教斋醮源流,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此略作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