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个体是一种依赖性的自主主体。作为自主主体,他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目的;作为依赖者,他却必须通过其他人来实现由自己决定的目的。代理理论在这种依赖性中发现了代理者用自己的目的替代委托者目的的可能性,即代理风险,并提出了通过增加代理成本与设置代理责任来消除这种风险的两种解决办法。托管理论在这种依赖性中发现了设置托管责任的必要性,并认为这是让授托者的目的遵循正确理由的前提。这种依赖性提出的是服务的责任,即每个人都有责任通过对其他人的服务来助其实现自主,并将服务者作为手段的可替代性作为判定服务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3.
4.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使用修订的学习氛围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学业调节问卷和学业倦怠问卷对613名初中生进行施测,探讨了初中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自我决定动机和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学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自主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自主动机与学业倦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2)基本心理需要、自主动机可以单独作为中介变量在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与学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自主动机也可以形成中介链在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与学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主安全动机对安全绩效的积极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但自主动机与安全绩效多水平的作用机制还未得到深入研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与多水平动机过程, 个体与团队自主安全动机通过安全目标, 进而影响安全绩效; 在安全工作情境中通过对自主支持、工作重塑的干预促进自主安全动机。研究拟结合认知测量和问卷测量, 通过纵向研究、实验、准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上述问题。研究结果一方面可拓展自我决定理论与安全绩效的研究; 另一方面为安全管理实践, 尤其是安全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对高风险企业安全绩效的改善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702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教师支持、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和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影响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是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预测因素;(2)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在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与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教师支持在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通过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影响其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过程中起有中介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支持、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和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均是学生积极家庭作业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学习氛围量表、主观社会阶层量表、学业调节问卷和修订的课堂投入问卷对12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根据主观社会阶层得分在3分以下、6分以上的标准,筛选出491名典型低阶层(374人)与高阶层(117人)被试,考察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学生自主动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自主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家庭社会阶层在教师自主支持影响初中生自主动机进而影响其学习投入的过程中起到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他们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自主支持型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促进学习动机内化,进而提高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本研究通过对37篇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实证研究(53个独立样本,18278名学生)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需要满足、动机、投入及学业成就;同时自主支持对需要满足、动机及投入的效应量高于对学业成就的效应量;(2)学生的需要满足及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学业投入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在不同年龄、经济与文化背景下没有显著差异。综上,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支持,以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业投入,提升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9.
陈宛玉;万梦芊;袁珲瑶;李瑜 《心理学探新》2024,(2):184-192
以845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职业生涯探索在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选科成熟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自主决定动机在这一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选科成熟度;(2)职业生涯探索在教师自主支持与选科成熟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主选择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通过职业生涯探索影响选科成熟度的中介模型前半段未起调节作用;控制选择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通过职业生涯探索影响选科成熟度的中介模型前半段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了亲社会自主动机对青少年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研究1以293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考察了亲社会自主动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2以205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操纵亲社会自主动机(vs.受控动机),并考察其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社会自主动机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并且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亲社会自主动机对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中都起到了中介作用;相反,亲社会受控动机则不利于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进而不能有效地提升其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