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识过程的发展阶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目前哲学界认识不一,分歧较大。本期刊登了两篇文章。顿占民同志的文章主张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知性认识应包括在感性认识阶段。武步云同志的文章认为认识过程划分为由实践到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和由认识到实践的检验认识与发展认识的阶段,知性认识应包括在理性认识阶段;并认为这三个认识阶段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我们了解,对这个问题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本刊欢迎同志们进一步研究并撰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认识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已经做了理论的阐述。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这些分析,是正确的,它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仅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划分,谈一点个人的学习体会,对毛泽东同志的基本观点,做进一步的论证。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毛泽东同志指出:“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  相似文献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问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同特点、二者的本质区别和在认识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等问题,长期以来在哲学界公开争论不多,其实,在具体理解上却有着种种分歧。梁映东同志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问题初探》一文(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4期,以下简称《初探》),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新的探讨。我认为,其本意是要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联系、依赖和转化,反对那种把二者截然对立起来的简单化的观点。但是,由于作者未能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  相似文献   

4.
<正>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是由认识规律所决定的,这也是在宗教学研究领域深入领会并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重要途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每一循环都较前一阶段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理论研究工作者而言,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关于宗教的理论、观点就是我们的认识对象。  相似文献   

5.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求知论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认识与求知(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关于天人关系、心物关系、形神关系方面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对求知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学习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也作了精辟的论述。本文试对这些观点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6.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在理性认识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地存在着一个观念的中间转化环节,可以称之为“实践观念”。文章从理论、事实和哲学史等方面论证了为什么存在中间转化环节,并分析了“实践观念”的含义、内容、特点及其在认识总过程中的地位。此文关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如何实现的论述有启发作用,值得一读。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过去哲学界对此研究得不够,发表的专论也甚少。我们刊载这篇文章,期望引起读者的注意,以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认识”定义忽视了主体性原则。我们应把主体性原则纳入认识论,建立一种反映性认识与评价性认识相结合的广义的认识论体系。按传统的认识分类法,人的认识根据其发展水平的不同,被划分为感性认识阶段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理性认识阶段的概  相似文献   

8.
现代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多层次、立体型、网络状的。居于最高层次的是宏观的哲学认识,其次是中观的心理层面的认识,再就是微观层面的生理的或本能的认识。由于受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以往的认识论只重视研究宏观的理性认识,而忽视中观和微观的非理性认识,这是我们以往在认识和实践中失误的主要的理论根源。认识是从形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因此,为了弥补以往认识论研究中的缺失,就必须研究非理性认识及其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来,学界关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相当深入且广泛,如关于认识的辩证法、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认识与实践、认识论与科学决策、思维科学研究、虚拟认识论、脑科学、潜意识研究、创造性思维研究等等,成果丰硕,见地新颖。但是现在看来,上述研究多限于对理性认识的研究,而对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认识史上和人的具体认识过程中,根据认识程度的深浅和机制的不同,区分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样两个基本阶段,是必要的。但是过去流行的观点却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作了简单化的理解,实际上是把二者截然分开,绝对对立起来。它把感性认识等同于生理学上讲的第一信号系统,等同于动物式的感性直观;把理性认识等同于第二信号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认识辩证过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认识的辩证过程问题。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在批判旧哲学中对认识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知”范畴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哲学认识论的核心范畴──“知”的理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作 了论述,并指出“知”范畴的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发展,具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主体与 客体既对立又结合,认识论与道德论相结合,认识论与本体论相结合,知行统一、认识与实践(实 行、践履)相结合等特点。这既体现了中国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特征,同时也包含了一些反映人类认 识发展规律的共同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3.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种社会历史状态,还是属于认识论范畴?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否意味着不存在“盲目的必然”?我国理论界在这些问题上见解很不一致。本文作者就以上这些问题,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的论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当前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解释提出了批评。发表此文,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人的认识选择性问题,是认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主客体关系研究的深入,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从客体到主体和从主体到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客体本身的结构和属性制约、决定着主体的活动并  相似文献   

15.
认识定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面临着许多应当研究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几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很多同志在探索和研究这些新的课题,并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分歧意见。在讨论中,有同志认为:传统的认识论把认识过程归结为反映过程,“实在太简单、太含糊、太决定化了”,它失去了对认识过程的辩证的生动的理解。因此,对反映论“要重新研究”。本期发表的王振武同志的文章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作者认为,“反映概念不能揭示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它“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人工智能已经完全、彻底地否定了反映概念,而把选择作为认识的本质特征”,所以,认识应由反映进到选择。 上述看法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很值得研究和讨论清楚。例如,怎样看待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提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思想?“反映”概念是否排斥了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动的反映论能否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等等。为了促进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本期起开辟“关于认识是不是反映的讨论”专栏,希望大家给予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个体认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个体认识论是个体对知识性质和认识过程的信念,这些信念深刻地影响知识获得和知识建构过程。学生的认识信念是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成分之一。关于个体认识论研究有个体认识论的发展研究、个体认识的信念系统研究和个体认识的元认知过程研究等三种主要研究取向,这些研究取向既面临着新的问题又各具挑战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认识时发展过程和阶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搞清这个问题,对研究整个认识理论,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近代欧洲哲学史  相似文献   

18.
对人类认识系统的追踪溯源──夏甄陶主编《认识发生论》评介王锐生,程广云研究认识的起源和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问题中应有之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辩证法本来就应该包括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列宁早就指出,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要完整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神实质,推进认识论研究,必须重视和强调认识的社会性这一根本性问题。具体说来,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看待这一问题的重要性。1首先,只有揭示了认识的社会性本质,才能保持认识论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领域的逻辑一致性。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生...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是时代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客观要求。不能否认,在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与现实不相适应的状况。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中存在这种“不适应”的状况,除了其他的种种原因以外,还有个方法问题,即哲学认识论的指导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论研究,多是限于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而冷落了对社会认识的探讨,即很少注意从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上研究和回答如何认识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