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1年对陕西省杨凌区农村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问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农民的宗教与婚姻质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同宗教归属的夫妻的婚姻质量要高于非相同宗教归属的夫妻;如果夫妻双方个人宗教信仰的虔诚度越高、个人宗教参与的频率越高,其婚姻质量越高;如果夫妻双方的共同宗教参与越频繁,其婚姻质量越高;如果夫妻双方相信上帝在其婚姻关系中的重要性的程度越深,其婚姻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2.
选取北京389对夫妻,采用婚姻压力、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问卷,探讨了婚姻压力和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现状,以及承诺和支持在压力对婚姻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丈夫的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及提供信息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妻子。(2)婚姻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夫妻各自的婚姻质量,但只有妻子感知的婚姻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即自身和配偶的承诺和支持水平,只能在妻子的婚姻压力对自身婚姻质量的预测中起到调节作用,而丈夫身上并未发现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投资理论,本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我国新婚夫妻的婚姻类型,并采用BCH法检验不同婚姻类型与夫妻双方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夫妻的婚姻可分为:“幸福”型、“平淡”型和“妻子痛苦”型;不同婚姻类型对夫妻双方自尊的影响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幸福的婚姻的确有利于个体自尊;不同婚姻类型对自尊的影响在夫妻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探讨夫妻生活事件、归因方式及其与婚姻冲突的关系。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辽阳市已婚完整家庭1~10年的夫妻620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夫妻报告的前三项冲突领域是家务琐事、不良习惯和交流解决问题方面;妻子和丈夫报告的生活事件解释了婚姻冲突15.4%和11.9%的变异,归因解释了28.7%和24.7%的变异;归因在夫妻报告的生活事件和婚姻冲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岁月静好,琴瑟和鸣,比翼齐飞,白头偕老……这些美好的词语是我们在婚姻围城里无比期待的风景。然事与愿违,一纸婚书修成的生活墙里满目琳琅,柴米油盐,七零八碎,有多少人的婚姻是和平相守一路顺顺当当的?又有多少人的婚姻千疮百孔,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却有这样一对夫妻,从十几岁时相识相恋相守又到苍苍暮年  相似文献   

6.
夫妻相似性和婚姻质量的关系一直是婚姻适应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至今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而且两者间的作用机制也没有得到充分探讨。为此,从澳门选取132对夫妻,采用夫妻独立作答的方式,对他们的价值观,沟通模式和婚姻适应进行测查,以探讨夫妻价值观的相似性和差异,以及沟通在夫妻价值观相似性和婚姻质量两者关系间的作用。经t检验、阶层内相关和结构方差模型分析,结果发现:(1)夫妻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相似性,其实夫妻的相似性明显多于随机配对的夫妻;也存在差异,其中丈夫比妻子更看重权力和成就;(2)丈夫报告的双方回避沟通明显多于妻子,但其报告的婚姻满意度和情感表达明显好于妻子;(3)研究不仅验证了以往研究结果,即夫妻越相似,其婚姻质量就越高,而且进一步发现这种关系通过沟通起作用。最后,研究得出结论,伴侣选择应是相似和互补结合的产物,而沟通是夫妻关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澳门(118对)和东北地区(266对)夫妻进行研究,以检验两地夫妻沟通模式的差异,及其对婚姻满意度的主客体效应。结果发现:澳门夫妻双方回避沟通显著少于东北夫妻;两地夫妻报告的妻子要求/丈夫回避行为多于丈夫要求/妻子回避行为;建设性沟通对两地夫妻婚姻满意度正向预测力最强;要求/回避沟通只对澳门夫妻的婚姻满意度有负向预测力。两地妻子的建设性沟通都能显著正向预测丈夫的婚姻满意度,而只有东北地区丈夫的建设性沟通能正向预测妻子婚姻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亲关系动机对家庭消费决策及婚姻满意度的影响,通过两项研究分别在单独决策和共同决策情境下,采用家庭消费决策任务、亲关系动机量表、婚姻调适测定问卷对118名个体被试(研究1)和94对夫妻被试(研究2)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当个体单独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亲关系动机越高,理性程度越低,而婚姻满意度越高;(2)当夫妻共同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不同亲关系动机组合下的夫妻理性程度无显著差异,而整体婚姻满意度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夫妻二人亲关系动机“同高”组合下的整体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同低”组合和“混合”组合,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结果还发现亲关系动机与年龄、婚龄、子女情况、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均有关。本研究表明,亲关系动机虽有利于提高婚姻满意度,但在个体单独决策时易引发非理性消费,强调了互动沟通在家庭消费决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FSSB)对双职工夫妻双方婚姻满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结合资源-获取-发展观和基于关系支持的积极发展模型,从夫妻互动(相互支持)的角度构建了一个积极溢出-交叉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70对双职工夫妻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FSSB与我国双职工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感均正相关;(2)FSSB可通过增加员工的工作-家庭增益促进员工夫妻间相互支持的互惠效应,进而提升员工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感;(3)夫妻双方所获得的FSSB均可通过促进丈夫的婚姻满意感进而提升妻子的婚姻满意感。本研究提示,增加FSSB能有效促进双职工夫妻间的相互支持、提升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感。  相似文献   

10.
王荣伟 《天风》2018,(8):58-58
前一阵子,有位姊妹经常打来电话,要我为她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祈祷,碍于生计,他们夫妻两人天各一方,奔波在不同的城市打拼,半年甚至一年才可以团圆几日……夫妻之间毫无"距离产生美、小别赛新婚"的神秘及乐趣,更多的是"难以启齿"……婚姻关系到了"悬崖边"……  相似文献   

11.
有婚姻专家以359对结婚15年以上的夫妻为研究对象,发现美满婚姻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夫妻都能看出对方潜在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帮助对方把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专家说:“互相激励以求改进是婚姻永固的要素。”《蜕变》一书作者说:“一个人对夫妻之间的关系越有信心,就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构建我国城乡居民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模型,依据“美满婚姻二维匹配模型理论”,使用婚姻主观感受量表(MPS)和自编婚姻资源问卷对全国29个城市(包括城郊和农村)5464已婚者(2732对夫妻)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夫妻MPS总分和因子1得分之间有显著差异;分别以丈夫的、妻子的及夫妻的MPS的总分和三个因子分为因变量、以夫妻各自婚姻资源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12个相应的回归方程。进入MPS总分三个方程的各变量分别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76.5%、76.5%和69.1%。说明了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根据Beta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出影响夫妻婚姻质量最大的因素是丈夫感受到的“夫妻意见的一致性”、丈夫感到“婚后有无孩子”的影响以及妻子的“性生活满足”等。  相似文献   

13.
以41对新婚夫妻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与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夫妻冲突和支持、依恋安全性和婚姻质量之间的相互机制进行探索。结果显示:(1)妻子的婚姻质量更受到问题解决情境中(而不是社会支持)夫妻的积极行为(而不是消极行为)的影响;丈夫的婚姻质量更受到社会支持情境(而不是问题解决)中夫妻的消极行为(而不是积极行为)的影响;(2)妻子的依恋安全性显著预测妻子的婚姻质量,但丈夫的依恋安全性不能显著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妻子的依恋安全性在丈夫和妻子的问题解决积极行为对妻子婚姻质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丈夫的依恋安全性在夫妻问题解决、社会支持行为与丈夫婚姻质量的关系之间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实际和期望支持、情感和物质支持两个维度考察了老年人配偶支持的特点,并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配偶支持、夫妻依恋和婚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289位有配偶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加了本次问卷调查,年龄范围为60~88岁.重要他人问卷、老年人夫妻依恋问卷及Locke-Wallace婚姻调适测定问卷分别用来测量老年人的配偶支持、夫妻依恋和婚姻满意度情况.结果表明:(1)性别、年龄及受教育水平不同的老年人在配偶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2)老年人的配偶支持与夫妻依恋和婚姻满意度三者两两相关,配偶支持以夫妻依恋为中介影响婚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清代婚姻道德生活是通过婚姻选择、婚姻缔结和婚姻解除来呈现的。清代婚姻选择受着政治禁忌、尊卑禁忌、乱伦禁忌等的限制。这些限制反映了清代人在婚姻选择方面有着不同的价值动因。就大体趋势而言,道德在清代婚姻缔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式微,而财物的作用却越来越突出。这种婚姻重财之风,使正常的婚姻缔结方式发生了异化,导致了收继婚、买卖婚、劳役婚、兄弟合娶、童养媳婚、抢婚等不正常婚姻的出现。夫妻离婚的权力由夫妻双方、双方父母、家族乃至清朝政府共同掌握,它意味着离婚是一个符合清代正义观的社会事件,离婚过程中的财产处理是一个道德问题,是一个谁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1,(2):61-61
婚前协议,是这几年特别流行的一个词。选择做婚前协议的人,通常认为如今婚姻变数越来越多,为避免一旦夫妻离婚时遭遇麻烦,不如“先小人后君子”。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的方法深入探讨夫妻的依恋风格、婚姻归因与自身及配偶感知到的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方便取样的方式在北京地区选取155对夫妻,采用Brennan等(1998)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Stander编制的婚姻归因量表(MAQ)和Spanier编制的婚姻质量问卷(DAS),要求夫妻双方分别报告其依恋风格、婚姻归因方式和感知到的婚姻质量。通过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夫妻对婚姻质量的总体知觉较为一致,但丈夫的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妻子;(2)夫妻双方在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两个分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婚姻归因上,妻子比丈夫表现出了更多的消极归因;(3)妻子的消极依恋显著地负向预测自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而丈夫的消极依恋对自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没有显著影响;(4)在控制了丈夫、妻子的依恋风格、归因方式对其自身婚姻质量的主体效应之后,丈夫的依恋风格不能显著预测妻子感受到的婚姻质量,但其归因方式可以显著地预测妻子感受到的婚姻质量;然而妻子的归因方式并不能显著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美满和谐的婚姻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家庭中途夭折,不想品尝婚姻破裂的苦果 然而,现实生活又不得不令人感叹,家庭破裂、婚姻解体、夫妻离异之事似有无法遏制之势。这一社会现象犹如一股浪潮,也正在冲击看一些基督徒的家庭,所以教会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圣经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依  相似文献   

19.
林子 《美与时代》2003,(4):56-58
所谓婚姻质量,是指夫妻的感情生活、物质生活、余暇生活、性生活以及双方的凝聚力在某一时期的综合状况.高质量的婚姻表现为当事人对配偶及其相互关系的高满意度,并具有充分的感情和性的交流,夫妻冲突少,凝聚力强.  相似文献   

20.
运算婚姻     
有人说婚姻是夫妻携手共走的路,有人说婚姻是一盘一男一女对弈拼杀的棋。而我则认为,婚姻是一种自我经营的过程,要经营就要讲运算,所以,婚姻离不开加减乘除,一个人的婚姻是否快乐、幸福,关键取决于其算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