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世峥 《天风》2014,(2):42-43
《马可福音》1 0章记载,"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急切地问:"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此人从小遵守律法,但耶稣认为他并不能"承受永生",所以向他指出:"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望着少年财主渐渐远去的背影,耶稣感慨道:"小子,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8,(9):7-7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惊悉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因病逝世,万分痛惜,深表哀悼。谨向你会及傅先伟长老亲属致以诚挚慰问!傅先伟长老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界优秀领导人,是知名的爱国宗教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一生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三自"原则,坚持我国基督教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3.
管浩鸣 《天风》2018,(10):8-8
傅先伟长老的家人、各位牧长、各位弟兄姊妹:首先,很感谢基督教全国两会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傅先伟长老的追思礼拜当中能够说几句话。作为一个后辈,其实傅长老跟我可以说有一种缘分。我们两个都是上海人,我和他沟通可以方便一些。傅长老给我的印象,第一个就是他真是一个没有架子的人。他虽然是全国教会的领袖,但是对我们香港的牧师、主教一直都很和蔼客气!他凡事都亲力亲为。我记得在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圣三一堂维修时,有一次他和我一起,他对我说:"我们一起爬到脚手架上面去看一下修缮进度。"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8,(6):57-57
基督教中国化是中国基督教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自立运动"到"本色化探索",再到"三自爱国运动",尽管以往这些努力往往被称作"本色化""处境化",但其根本目的无不为了基督教的中国化。1998年,在丁光训主教的推动下,基督教全国两会开展了"神学思想建设",目的是从神学思想上建立中国教会的自我。这些事实说明,基督教进行中国化的努力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5.
谢炳国 《天风》2012,(5):13-15
今天选读《以赛亚书》6章8节,上帝问:"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上帝在呼召,有没有人肯被上帝差遣,但是要有人回应。当时有一个人叫以赛亚,他就回应了,他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这段圣经,我总结以赛亚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眼有所见",他看到了异象,看到了自己是个不洁净的人,生活在不洁净的人中,看见自己在圣洁的神面前站立不住。在绝望中,神洁净了他。第二句话是"耳有所闻",  相似文献   

6.
凡事都能?     
黄幸平 《天风》2012,(7):46-47
不止一次地听到"大有信心"的弟兄姊妹,在祷告会、在赞美会、在医治布道会上,高声大喊:"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尤其是拿"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这句话来做宣告式祷告,他们特别有信心地认为,  相似文献   

7.
梁朴 《天风》2013,(5):12-15
你得救了吗?这个尖锐的问题可以更细致地表述为:当我们敞开心门接受耶稣,接受他为我们所成就的伟大救恩,我们能否肯定主已经确实进来?他的救法是否已经应用在我们身上,使我们知道我们有永生?我们能否确知,当我们接受他时,他是否也接受了我们?你得救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坚持说我们现在不会知道,得救是一个未知数,只能作为美好的盼望。另有人会警告说,宣称自己知道是犯了骄傲和放肆的罪。以上这些错误的思想来自撒但,我们并非不知道他的诡计。他指着"罪"对我们说:"不一定死。"又指着"恩"对我们说:"不一定活。  相似文献   

8.
岳清华 《天风》2017,(8):42-43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遗产,就是领人回归圣经。"神学家不是别的,只是一个忠于圣经教导,并且体验和实践圣经话语的人。"~1他的神学思考建基在圣经中,并且促成了基督教与德国文化的相互融合。这种相合启发我们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思考。一、因信生发爱路德将"因信称义"视为基督教教义的基石。1536年,路德在《因信称义的辩论》一文中指出:"基督或基督的义是在我们之外,不是从我们而来,所以不能由人的善工产生。"  相似文献   

9.
李栋 《天风》2018,(9):32-33
几年前在"基督教中国化"这个问题被提出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现今中国教会是否在中国化上存在问题?怎么做才叫中国化?三自爱国运动进行了6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深入,在实现了"自治"和"自养"以后,我们又看到了自身讲台宣讲中的问题,即"自传"的滞后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脱节,于是自1998年底又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提出将"三自"落实到"三好"——这些不就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吗?连学者都认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主张,也就是基督教中国化最现实的神学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政府于1982年1月16日宣布采用宗教知识为中学三、四年级道德教育之必修课程,其中科目有佛教、基督教、回教、印度教、世界宗教。 李光耀总理曾说过:“新加坡政府希望人民有宗教信仰,一个虔诚的回教徒或印度教徒,总比一个无所不为的无神论者可。”虽然他自己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但他相信宗教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有积极的道德感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0月4日,我去重庆参加"第四届冰心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再次迎见了冰心的女儿吴青教授,虽然欣喜是预先想到的,但重逢的欢快浪花还是令我心中汹涌激荡,平静下来之后的心相契合更是令我感觉幸福至深。她笑着说:"我认识你,是在哪一年来着?"我答:"十年前,在苏州。‘冰心散文奖'颁奖会上。""哦,对了!"冰心的女儿吴青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还是全国人大代表,但她一点架子也没有,待人和蔼亲切又十分真挚,  相似文献   

12.
魔鬼辞海     
齐哲 《思维与智慧》2007,(15):48-49
76.心境 一人问老Q:你们村最苦的人是谁? 老Q:张傻子。 问:最开心的呢? 老Q:还是张傻子。 问:为什么? 老Q:人们都觉得他可怜,可成天笑眯眯的只有他一个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31日是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30周年,特发此文以为纪念。作者是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征求了一批长期从事宗教和统战工作老同志的意见,充分肯定了文件在贯彻中取得的成就,对偏离文件精神的某些提法和做法也提出质疑,非常值得重视。希望通过此文,也能引起重新学习19号文件的兴趣,尤其对一些掌握党政权力和话语权力的共产党员而言,是否可以反观或自省一下,你们有关宗教问题的言行距离19号文件有多远?附带说明,我国现行宪法的通过和颁布与19号文件的下发是在同一年的12月4日。宪法"第三十六条"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不妨看做是19号文件精神的法制化。此条下的具体规定,只有一句话取肯定式,即"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然而就这句话也含有否定的意思,即国家不保护非正常的宗教活动。其余的规定则全部以"不得""不受"等否定式表述。为什么?读读19号文件所"强调指出"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这是我们必须切实贯彻而不容置之脑后的。  相似文献   

14.
达尔文(1809—1882)"一生中的主要享受和唯一职业就是科学工作"。独立的思考和研究实践使他相信:科学同基督没有任何关系,也未曾有过"什么神的启示";"神创论"是"怪异的理论"、"超自然的东西",是"不能同意"的。因而,他放弃了普通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5.
雪峰 《天风》2012,(8):54-55
《路加福音》12章记载:耶稣正在讲道时,"众人中有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话,迫不及待地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参路12:13)在巴勒斯坦,人们遇到经济纠纷时,习惯请求德高望重的拉比出面调解。因此,这个人找到了身为拉比的耶稣。不过,耶稣却不愿意卷入这个事件,因为这并不是他的使命,所以他义正词严地声明:"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  相似文献   

16.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8):34-34
天堂与地狱女儿:"妈妈,我不想和贝尼结婚了,那个人不信有天堂和地狱。"妈妈:"别担心,孩子。只要一结婚,他就会尝到味道了。"女儿:"为什么?"妈妈:"凭你这坏脾气,结婚后他不等于天天生活在地狱中?不过,蜜月会像天堂!"[感悟]如果真能活出"在地如同在天"的生活就好了!  相似文献   

17.
陈志华 《天风》2018,(7):13-14
理念必先于形式,实践之前定是神学先行。《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指出,基督教中国化的任务之一就是"扎根中华文化,以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表达信仰",并在具体做法上提及:"倡导教会崇拜礼仪、圣乐诗歌、教牧服饰、教堂建筑等融入中国元素,使之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体现中国特色。""组织中国传统音乐旋律或地方曲调赞美诗歌的采风创作.  相似文献   

18.
教堂幽默     
佚名 《天风》2018,(2):45-45
谁是罪人? 有一个警察在追捕一个逃犯的过程中,怀疑那逃犯逃进了正在做礼拜的教堂,于是他走进去,大声喝道:"谁是罪人?给我站出来!"只见全体做礼拜的信徒都站了起来,站在台上的牧师温柔地问那气喘吁吁的警察:"警察先生,在神面前我们都是罪人,你要找那一位?"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与基督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一个无神论者对基督教义的认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表现。陈独秀区别基督教(教义)与基督教会是两回事,又把基督教义一分为二:"有罪"与"赎罪"不能自圆的矛盾,将使其失去存在的价值;博爱、牺牲等美德为世界人类所共有。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从异文化中吸取耶稣无私奉献的伟大人格精神,作为他组织政党的精神基础。认为宗教性是无"信神"内核的信仰,它可以促进社会进化,也可为因循守旧所用。  相似文献   

20.
陈伟 《天风》2018,(9):34-35
如何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教会文艺的中国化是可行之路。杭州思澄堂近年来尝试将民乐、戏剧、民族服饰引入教会崇拜生活,深受信徒喜爱2018年6月《天风》"众议苑"栏目的议题是"谈谈基督教文艺的中国化",刊登了来自教会的牧者同工及专家学者的文章,大家纷纷就"基督教文艺中国化"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思考、方向、思路等。笔者看了颇有感受。基督教中国化是当下中国基督教界的主旋律。从国家层面到基督教全国两会、各省市基督教两会,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研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