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我能听     
经文:“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赛50:4—5) 以赛亚书50章4—9节是对神的理想仆人的描写,有人认为这是预言到主耶稣这位受苦仆人的情况,也是今天每一位传道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任军海 《天风》2003,(2):26-27
语言是人类相互间沟通的工具,作为一个牧者,关怀一个人,或者劝勉、安慰、辅助一个人,必须要借助语言,“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赛50:4)。但语言是有极限的,所以需要借助身体语言来弥补,本文根据圣经谈四个方面的身体语言。  相似文献   

3.
谭静芝 《天风》2012,(5):56-58
"大能者神耶和华,已经发言招呼天下……说:‘招聚我的圣民到我这里来,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诗50:1、5)"宣召"在崇拜礼仪中非常重要,在直接或间接宣告上主对人类千古的呼唤。亦代表圣父上主呼唤人,并等待人对上帝的呼唤醒觉、回应。对执行宣召环节的主席、诗班或读经员来说。  相似文献   

4.
谭静芝 《天风》2012,(11):52-54
当时,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摩西不能进会幕,因为云彩停在其上,并且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帐幕。日间,耶和华的云彩是在帐幕以上;夜间,云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们所行的路上都是这样。——出40:34-35、38崇拜本来就是神以自己的荣耀启示人,他主动选召与聚集人来亲近他。当耶和华在云中召摩西时,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显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火(参出24:16-17),是具体可见的。  相似文献   

5.
稳行高处     
林孔华 《天风》2012,(8):20-22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这歌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经文:《哈巴谷书》3章17节至19节哈巴谷是一位"问题多多"的先知,在《哈巴谷书》中,先知向神发出一连串的求问、追问、质问,他还准备着与神辩论(参哈2:1),因为先知看见了神选民的悖逆与奸恶,同时也看见了仇敌对待选民的强暴与残忍,  相似文献   

6.
黄有治  陈辉江 《天风》2001,(2):12-13
一、信仰上的见证: 创世记39章2至3节“约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华与他同在,他就百事顺利。他主人见耶和华与他同在,又见耶和华使他手里所办的尽都顺利。”从这两节圣经里显明了约瑟在信仰上有美好的见证。约瑟虽然被卖,但他的信仰没有被卖,他来到主人家中,把自己的信仰也带到主人家中,所以他主  相似文献   

7.
降生     
张祖泽  李斌 《天风》2003,(2):52-52
春天悄然来了, 她向孤独者敞开心扉, 她以沉默回答赞美。 “耶和华我的主,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春天如梦,悄悄地飘落在苏醒的田野,滋润着荒芜的家园;拂平痛苦、忧虑和创伤。  相似文献   

8.
庄守寰 《天风》2005,(1):3-3
经文:诗23篇 诗篇共有150篇,第23篇是很宝贵的一篇,也是为人喜爱诵读的一篇,素有"诗篇中之珍珠"的美称。大卫年轻时是牧羊的,他很爱他的羊群。他从他牧养羊群,看守羊群的经验而想到主耶和华怎样眷顾他的子民。他以耶和华为牧者,以信徒为羊群来表达他对耶和华这位大牧人的无限喜悦和信任,道出了一切亲尝过神恩之人的心声,使人能从中得到生命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本诗的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因此羊群所需要的一切,当然一无所缺。无论我们要什么,他都能按着"我是"供给我们。只要我们有了耶和华为牧者,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9.
翁翠琴 《天风》2011,(10):41-43
早在会幕敬拜时诗班侍奉就已存在,约柜安设在大卫所搭的帐幕之后,大卫就开始派人在耶和华殿中管理歌唱的事并在会幕前当歌唱的差,直到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华的殿,他们便按着班次供职(参代上6:31—32)。  相似文献   

10.
撒母耳     
《天风》2006,(22)
向神求来的asked of God神听见了God has heard撒母耳是歌辖的后代,以利加拿之子(撒上1:20;代上6:27),作以色列的先知、祭司和士师四十年。以利加拿住在拉玛,有哈拿和毗尼拿两个妻子,哈拿因为没有生育,心中十分愁苦,当她到示罗献祭时,在神的殿中痛哭,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赐给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神顾念哈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2)
正一位古以色列的诗人坚信,耶和华的话是灯,是光,具有光照的作用。他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这里的"话"是指旧约的律法。那么,耶和华的律法如何能成为人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耶和华的律法需要有解释者,当解释者将其解开的时候,律法就会发出亮光,就如诗人所说:"你(耶和华)的言语一解开,  相似文献   

12.
孟艳玲 《天风》2006,(12):32-34
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元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这人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当耶和华的祭司。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份,因为他爱哈拿,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 心里愁闷昵?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 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撤上1:1-18)。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6,(3)
正有一次笔者在某教会参加主日崇拜,崇拜一开始主领人带领会众一起唱诗,主领人选择了一首迦南诗歌《既然跟从了主》,当会众同声歌唱时,我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为什么?因为歌词的内容。歌词是这样唱的:"既然跟从了主啊,我就不回头,既然认定了主啊,我就不后悔,虽然道路难行,没有一句怨言,虽然泪水满面,我心却甘甜,服侍主不是在那不是在那绿荫下,服侍主不是在那不是在那温室中,要走进那牢房,走过流泪谷,经过玛拉才能到达以琳。"特别最后一句"要走进那牢房"  相似文献   

14.
谭静芝 《天风》2012,(4):38-40
“你们应当弹琴称谢耶和华,用十弦瑟歌颂他。应当向他唱新歌,弹得巧妙,声音洪亮。”(诗33:2—3) 崇拜的序乐正在进行中,会众为什么还未静下来?难道不知道有称谢的祭正向耶和华呈献?弹得巧妙,难道是炫耀琴师的技巧?为什么人总是以为序乐不应洪亮光辉,只为会众安静而设的?只能有平静——不可以有其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新年感恩     
吴恩平  吴新望 《天风》2015,(2):15-16
<正>经文:申11:11-12;诗65:9-13,103:2-5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又一个热闹的春节来到。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在基督里彼此勉励,携手并进。让我们在神面前再一次默想主爱,思念主恩。辞旧岁应数算主恩诗人大卫说:"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诗103:2-5)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6,(22):26
撒母耳是歌辖的后代,以利加拿之子(撒上1:20;代上6:27),作以色列的先知、祭司和士师四十年. 以利加拿住在拉玛,有哈拿和毗尼拿两个妻子,哈拿因为没有生育,心中十分愁苦,当她到示罗献祭时,在神的殿中痛哭,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赐给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神顾念哈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孩子断了奶之后,哈拿就把孩子带至示罗,先在神前献祭,再把孩子领到祭司以利面前说:这孩子是我向神求来的.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服事神.哈拿就回去了(撒上1:1-28).撒母耳则被留在以利面前学习事奉耶和华.他渐渐长大,神和人都越发喜爱他.有一天夜里,撒母耳已经睡着了,耶和华两次呼唤他,他都以为是以利,第三次才回答说:"请说,仆人敬听."神对撒母耳说:"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听见的人都必耳鸣.我指着以利家所说的话,到了时候,我必始终应验在以利身上."次日撒母耳就把神说的一切话都告诉了以利,并没有隐瞒.撒母耳长大了,因为耶和华与他同在,将自己的话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这话传递以色列地,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使得全以色列的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撒上3:1-21).  相似文献   

17.
江维藩 《天风》2012,(2):45
(九十三)受造意识"在造物之主面前,我乃受造之物。"怀着这一受造意识,我曾写过一篇《窑匠难道没有权柄》(《野地里的百合花》第55篇),窑匠指耶和华上帝:主是窑匠,我是泥土。窑匠如何转轮作器皿,我也如此在他手中。我可能报废无用,但他的深恩永不弃我。他将踩动转轮,从新再作。他看怎样为好,他有权如何作我。  相似文献   

18.
迟到的喜爱     
<正>上帝只是宣告: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这样的圣经很美圣经对我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家里存着的第一部圣经是1996年买来的,已经不记得是在哪里得到的,只有扉页上自己写的日期提醒着我,它随我搬了三次家,陪伴了我二十多年。可我一直没有好好地读它,我对教会的了解也仅仅是过圣诞节时感受一下氛围,看个热闹满足一下好奇心。一本拇指索引版圣经开启  相似文献   

19.
董元静 《天风》2015,(2):35
<正>许个愿吧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我要在他众民面前向耶和华还我的愿。(诗116:13-14)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参拿2:9)推开小窗,我迎进带伤的鸟啼,听缕缕晨风吹入我的耳朵:许个愿吧,在你渴想祈求交托的时候。隔着铁栏,我嗅着蔷薇的清芬,看月亮穿出厚厚的乌云,轻吟着:许个愿吧,在神的应许即将到来的路上。那一天,我真的点燃心香,望天流泪说:"父啊,我将所有的全都交托,他们的一切都在你的手里。你  相似文献   

20.
主赐平安     
“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诗29:11)。我的祖上,不知从多少代起,就开始信主了,一代接一代,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与所有的基督徒一样,仁爱、谦卑、乐施。我幼年时代,一开始接触的书籍便是圣经。那时候,在我们家的书架上,大部分都是竖排版圣经,也有横排版圣经,其中有一部皮面金边串珠圣经,那是我祖父最珍用的圣经。我从小受着这样信主、侍奉主家庭的熏陶,我对主真正用心灵诚实敬拜,一切求主蒙恩,成为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幸事!追求幸福是人们的共识和愿望!其实人生真正的幸福是侍奉主、传播福音、求主蒙恩、保佑,即会得到无量的幸福!这是我们历代基督徒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