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任何的收获、欢欣、幸福都是经过辛勤耕耘、汗水浇灌、痛苦孕育的结果。同样圣母玛利亚被神学家誉为基督的慈母、教会的庇佑、心灵的母亲。被诗人描会为苦海之舟、朗空的皓月、馨香的玫瑰,被基督徒称之为世人唯一的真正的伟大的母亲。并由此受到普世教会的崇仰、敬礼。这与她一生遵从天主圣父之意踏出一条基督化的修德成圣之路,并做为人类最优秀的代表把救主耶稣基督带到人间,从而成为救赎道路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密不可分的。 圣母悲欢交合的一生首先是由她同迦俾额尔天神谈话开始的。在这欢欣和痛苦中她充满信心。她凭…  相似文献   

2.
<正>基督的教会是一:基督在中国的教会是一。无论表面上看起来有多么充分的理由,任何造成教会分裂的行为都不过是人出自私心的借口以及人的罪性和软弱的记号,不符合上帝的心意,是对基督身体的撕裂。主耶稣基督在离开世界前,曾特地为教会的合一祈求,这个祈求显明了父上帝和基督对教会的心意。主耶稣这样祷告说:"我  相似文献   

3.
<正>奥古斯丁曾说,离开了教会,人就无法相信。奥古斯丁这样说的目的,是强调基督徒与教会之间紧密的联属关系。在他看来,信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在教会中发生的,与教会密切相关。离开了教会的教导和牧养,人就无法真正相信。为了强调教会与信徒割不断的生命关系,加尔文坚称教会是信徒的"母亲"。"母亲"的类比,不仅说明教会对信徒的重要性,也暗示基督的教会  相似文献   

4.
一、教会需要被牧养圣经非常清晰地表明:教会是需要被牧养的。保罗认为教会牧养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基督徒在基督里生根建造,牧养他们直至生命、灵性成熟。(参西1:28-29)我个人也是这样在神面前领受的,教会牧养焦点是牧者和羊群建立一种家人一样美好的关系,带领信徒在基督里成长。  相似文献   

5.
司铎是教会的公开代表,并且有时更是基督,这个教会主人的代表。“代表”这一专有名词需要进一步的澄清。因为通常情况下,它仅仅只被用来指代代替别人的人。然而从神学上来讲,代表不是法律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机体上的概念。司铎被设定肖似基督,这样基督能把他当作工具,在他内工作。作为基督的奥体教会不是让她的司铎们在不同的地方祈祷或是敬礼,而是使其成为这一奥体的各个器官机体,  相似文献   

6.
吴兵  吴新望 《天风》2015,(3):10-11
<正>经文:启5:1-14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基督教的核心就是敬拜基督,教会诚然是一个敬拜基督的团体。敬拜的中心,即是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斯托得牧师曾言:"基督徒的团体是十字架的团体,因为它是借十字架产生,它敬拜的中心是被杀并得荣耀的羔羊。因此这十字架团体又是欢颂的团体,感恩的团体,不断借基督向神献上我们赞美与感谢的祭。"因此,我们在过教会敬拜生活时,必须了解耶稣被钉十字架事件对于敬拜生活的意义。每一个主导和参与敬拜的人,必须明白如  相似文献   

7.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只有基督是这个身体的头,我们大家都是肢体。各个肢体作用虽有不同,其本身却并无高下贵贱之分,而应当以兄弟姊妹相待,以民主的精神相互合作,共同为我们的教会服务(格前12,27-31)。梵二会议也强调指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既然每个人都有灵性,而且都是按天主的肖像所造,既然都拥有同一本性和出自同一本原,既然都是基督所救赎,并且都拥有同一超性使命和命运,就越发要承认,人人根本上一律平等。”(教会牧职宪章29)我们承认在社会上人人平等,在教会内更应当人人平等。教会是一个服务的共融体。她是为传…  相似文献   

8.
王志军 《天风》2005,(8):36-36
在基督里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所有恩赐都是宝贵的。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我们信徒则是基督的肢体,作为肢体的我们,虽然有污秽和绉纹,但在神的眼中从未因肢体上的某个器官出现问题而抛弃他,而是更用心地关心他,医治他,在基督里我们自己做得再好也只是一点光、一粒盐,一点光容易被风吹灭,一粒盐容易被水冲淡——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主教》2006,(2):47-47
翻阅相簿,笔者追忆早年参与基督新教的大小片段,信仰种子植根于基督新教;过去10年,从基督新教到天主教,基督宗教信仰得以萌芽、成长,以致有望开花结果,眼界逐步开阔,经验与体会从宗徒传下来的传承,最近于夜间神学课程有机会涉猎东正教的一鳞半爪,听着、读着、感受着,愈发被东方教会的神秘性所吸引,体会东方教会的深厚传统色彩。  相似文献   

10.
孙红忠 《天风》2014,(2):8-9
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但我们有没有真正把教会当作基督的身体去爱护、去建立、去见证?教会信徒流失,谁之过?对于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回答。笔者仅从自己的侍奉经历,来谈一谈造成信徒大量流失的几点主要原因。一、教会的问题1.传道人的问题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我想传道人都明白这一点,不但自己明白,而且经常讲给信徒听。  相似文献   

11.
孙红忠 《天风》2014,(2):8-9
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但我们有没有真正把教会当作基督的身体去爱护、去建立、去见证?教会信徒流失,谁之过?对于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回答。笔者仅从自己的侍奉经历,来谈一谈造成信徒大量流失的几点主要原因。一、教会的问题1.传道人的问题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我想传道人都明白这一点,不但自己明白,而且经常讲给信徒听。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3)
正教会行政管理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着实现基督的爱《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第九条指出:"中国教会要在爱中建立自己,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此条款内容来自圣经,它与新约《以弗所书》4章1节至16节完全契合,为中国教会的行政管理提供了属灵的前提和依据。我就结合这段内容以及相关牧养和管理教会的经验,来谈谈在教会行政管理中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教会行政管理要在基督的爱中。我们都知道,上帝就是爱。  相似文献   

13.
在其《系统神学》第三卷中,潘能伯格探讨了教会论。他使用标记与被标记物这一符号学范畴,从几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教会和天国的关系,包括作为天国标记的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关系;教会伦理问题;以及教会生活中基督救恩临在的标记形式,即圣礼与圣职。其中不乏对新教的某些教会论理解带来的挑战,如教会与社会的张力关系、婴儿洗问题、基督临在于圣餐的性质问题、女性圣职按牧的理据等等。他从终末论的角度论及了教会的使命:虽然有许多的不完美,但教会团契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上帝国度的范本,最终的终极圆满将藉着基督再来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1、导论:新教教制,起源与创制路德改教肇始的基督新教教会经过五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和演化已被证明为人类精神史上的一种伟大的创制和成就。我们知道,自从使徒们在教会初期召开的耶路撒冷会议(徒15:1-19)上确立了教会之普世大公性方向以降,基督信仰以教会制度化(institutional)形式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15.
仝平安 《天风》2001,(7):6-7
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在众多的人群中间,对用自己宝血所救赎出来的教会所显出的,是他格外的关怀。 《启示录》中所提及的亚西亚的七个教会,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虽然在当时七个教会所处的地埋环境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复活的基督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同。但复活的基督对七个教会所显的关切却是相同的,并没  相似文献   

16.
谈到教会内的一些服务工作,常有一些对教会不清楚的看法.例如许多人认为教会就是专门做善事的慈善机构,像我们现在由堂口或教区所兴办的一些敬老院、幼儿园及医疗所等.的确,教会是办了一些慈善服务机构,但教会所做的这一切都不只是基于做善事.而是透过这一切有益于人群的服务工作,表达基督的大爱,张扬基督的福音.教会中有句名言:在最卑微、最弱小的人身上去服务;愈不被重视的地方、愈没有人关心的地方,就是教会首先当去的地方.这种精神凭的不是一副慈善心肠或铺路造桥的功德心就能做到的.这完全是依靠十字架上最完全、最彻底的奉献与爱才…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会有三个重要的节日: 圣诞节、受难节和复活节。每逢这三个节日教会都要进行隆重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基督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之一,基督教认为,没有基督的复活也就没有基督教今天的“主日礼拜”。有人说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重要,没有复活节,那圣诞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所以有人认为复活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期。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被门徒犹大出卖,继而被带上法庭,并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日落前,基督的门徒将基督的身体安葬在一个墓穴内。星期日早上,当人们再次去基督的墓穴时,发现耶稣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自此,…  相似文献   

18.
耶稣基督为了光荣天主大父,使人类分享救赎神恩,在人间建立了教会。教会是基督的奥体,"我们众人在基督内,也都是一个身体,彼此之间,每个都是肢体"(罗12:5)。在这个有生命的整体中,每一个肢体都共同参与活动,各尽其职,以使得这一身体结构紧凑,不断增长。教会的使命就是传播天国的福音,宣讲天父的慈爱,  相似文献   

19.
耶稣基督为了救赎全人类,在人间建立了他的教会。凡信从福音、领受洗礼而加入教会的人,都被此称为教友。在中国教会内,通常将领受了神品圣事的圣职人员称为神长,其余的,包括修女、未领受神品圣事的修士,都被列入教友的行列。 在教会内,这些身份不同的成员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会是基督的奥体,凡领受了圣洗的人都是基  相似文献   

20.
正"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参可10:45)基督的教训贯穿了历代的教会。教会是基督道成肉身在地上的延续,自然要履行基督服侍人的使命。一个健全的教会,必定既宣教又兼顾服侍。教会作为社会的一个实体,理应发挥教会的社会职能,主动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同时,教导信徒信仰与生活并行,信心与行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