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同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心理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和宗教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是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的流行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刘康迈  袁建华 《学海》2003,9(5):68-72
本文对艾滋病在中国流行的总体情况和今后的感染数量进行了估计 ,对艾滋病影响的社会经济过程进行了分析。目前 ,艾滋病对我国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已经出现。感染者及患者的家庭和个人均遭受经济和精神的巨大压力。由于未来必须增加更多的投入用于艾滋病治疗和开展干预活动 ,对卫生部门和局部地区已构成为明显的经济负担。尽管目前艾滋病对宏观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影响虽然还不十分明显 ,但国外高流行地区的严酷现实告诉我们 ,如不重视艾滋病的预防控制 ,非洲某些高流行国家的悲剧可能在我国重演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8,(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社会阶层流动趋于固化,中产阶级的规模在不断萎缩。导致这种趋势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不平等在加剧。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7年提供的最新数据计算基尼系数和家庭收入五分位数据,结果均表明美国家庭的贫富分化在不断拉大。尤其是作为家庭虚拟收入的公共服务在美国公民间和区域间的供给存在不公正现象,加剧了美国的经济不平等状况。从制度分析来看,美国的政治体系日益被富有的利益集团掌控,两党轮流执政的体制限制了美国降低经济不平等程度的能力,削弱了中产阶级的社会流动性;长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重效率、轻公正,特别是以教育领域为突出代表的公共服务供给不公正现象不断加剧了美国的社会阶级冲突。  相似文献   

4.
5.
文章介绍了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特征:俄罗斯经济心理学发展的背景、研究机构成立与著作出版的状况、突出对经济意识的研究、具体的经济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对经济积极性主体范畴的关注和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向;文章最后阐述了俄罗斯经济心理学对我们经济心理学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传统对美国政治、社会的认知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传统从北美大陆殖民地时期开始就一直主导着这一地区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发展,在确立了政教分离的建国原则后,这一传统在影响美国政治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也在不断适应着变化的时代。本文以美国历史为主线,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基督教传统对政治体制、社会变迁等问题作出的认知与判断,并简述其对美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甘南藏传佛教信仰以及寺院经济的现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汉、藏两大文化板块的交界地带,也是20世纪中叶以前安多藏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信仰及其寺院经济现状进行了考察。可以看出,当前藏传佛教依然主导甘南藏区的宗教文化,而建立在佛教功德观之上的部落及家庭供养则是藏传佛教寺院得以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1年以来,以美国乔治敦大学穆斯林-基督徒理解中心为基地的《美国公共领域中的穆斯林》项目展开的美国穆斯林民意调查为基础,从人口统计、宗教实践、对社会和政治事务领域各种行为的看法,以及9·11事件及其后果等方面,对美国穆斯林社团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辨析韦伯经济伦理概念的含义、韦伯对经济伦理的研究方法、"韦伯命题"等,说明中国经济伦理学界对韦伯经济伦理概念的理解是有欠缺的,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对相关文本的理解思路不恰当;其二,我们自身问题意识的错位与类比的错位.这些理解上的欠缺,对中国经济伦理研究产生了不良影响:由于对经济伦理概念的理解不当,导致研究方式的偏颇,从而未能抓住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法治和道德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关心的话题 ,也是 70年代末以来西方经济伦理学界和社会关心的问题。与我们这里对法治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的强调不同 ,西方一些学者更注意法治和市场作用的局限性。最近 ,有学者更明确肯定 :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12.
The religious debates of the 1920's in the Soviet Union were marked by an agreement to disagree which no longer seems to exist.  相似文献   

13.
U.S.A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32,1(2):162-165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assess the 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Bermond-Vorst Alexithymia Questionnaire (BVAQ) in U.S. Anglo (n = 490) and U.S. Hispanic ( n = 379) sampl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BVAQ items demonstrated invariance of the factor loadings, the latent item intercepts, and unique factor variances. However, Hispanics had higher verbalizing scores and lower fantasizing scores on the latent variables. As a whole, the BVAQ requires additional testing and/or refinement for use with a Hispanic sample. Until such refinements, the authors recommend that the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20 be used with U.S. Hispanic samples.  相似文献   

15.
U. S. A.     
  相似文献   

16.
U. S. A.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35,3(3):241-244
  相似文献   

17.
18.
19.
U. S. A.     
  相似文献   

20.
U. S. A.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34,3(2):157-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