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晋  边柳 《美与时代》2008,(1):109-110
城市景观建设是一门多元关系的综合艺术形式,它需要我们根据一个城市的地域位置、自然特征,把城市的文化特性和景观建设的艺术创造性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2.
插画艺术直观且富有感染力,其与品牌文化相结合是一个火热的设计趋势。借助插画艺术的形式塑造和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有助于城市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澳门是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城市,集旅游文化、建筑文化、民俗与宗教文化于一体。为了使澳门城市品牌形象表现出更多的活力,对插画艺术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归纳总结澳门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并结合当代审美,从插画艺术视觉形象的角度研究澳门城市品牌形象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多元与经济繁荣的时代.现代博物馆的设计是一门综合而新兴的学科,如何梳理传统艺术与当代设计的关系是博物馆设计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下是一个经济和科技等各方面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方面多元文化的时代,艺术也不例外。纵观中外上千年的艺术发展史,各种主义流派不胜枚举,固有封闭的思想被新的文化猛烈冲击,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艺术风格琳琅满目,百家争鸣。文化多元起来,艺术圈变得像大锅乱炖一般,架上绘画也不可避免的被西方所谓的"当代艺术"逐渐边缘,人们已开始不再强调划分艺术上的主张,应该归为哪一派。而我分明从李绍忠先生的绘画作品中,看到了浪漫主义色彩。在这个艺术观念错综复杂和主旋律作品横行的时代里,先生独善其身,坚信绘画就是将自己认为美好的理想化的东西表达出来呈现给别人的理念,并且秉承着东方美学精髓,与观者一起共同分享这份美,他也将这个过程简称为两个字,"同乐"。  相似文献   

5.
当代艺术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中西方文化最激烈的碰撞,加之自然科学在艺术领域的渗透及其对艺术形态的拓展,艺术家人格的外化和心灵的烙印等因素,都决定了当代艺术的多元存在.可以肯定,未来的艺术将会有更多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涌现出了一批装置艺术家,他们用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反映自己的内心情感,反映"俄罗斯真实存在"的期待和愿景,使得俄罗斯的装置艺术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到了21世纪,俄罗斯的装置艺术主题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俄罗斯的装置艺术将继续保持充沛的活力,在多元文化下创造属于自己的装置艺术语言,挖掘装置艺术的魅力,带动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阐述文化线路的概念,以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上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作为理论框架,着眼于翔实的历史器物资料,具体论述处于"同等政体"的族群通过数千年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交流和依存,形成特有的多元文化共同体,并阐明中国西南地区器物设计文化中特有的多元一体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年是中国油画摸着石头过河,由探索逐步走向成熟的三十年。目前这种古典艺术、写实艺术、表现艺术、抽象艺术、先锋艺术多元发展的格局,是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繁荣昌盛的前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多元并存,尊重艺术规律的环境中中国的油画艺术必将在21世纪创造更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主要特征是“一主多元”,主要由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外来文化等三大要素构成,其中主流文化居于主导地位.把握“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必须坚持主流文化主导与多元文化发展相结合、多元文化并存与建设和谐文化相统一的原则,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要深刻认识“一主多元”文化格局的特色化、层次化、规范化发展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艺术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是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组成部分,水墨画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绘画艺术,在当下又扮演着文化推动力和先行者的角色;从形式与观念本身而言,传统文人画中"自娱"精神牵引下的水墨画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然而,今日之现实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已成社会事实,多元的选择源自差异,当代水墨画所呈现出的多样形式与观念,不言而喻亦是当代性精神的归宿。从传统水墨画入手,对形式与观念的历史性与现代性进行梳理,以观念与形式的不可相拆性和不可分裂性反思当代水墨画中充斥的多元形式与观念,可以认识到观念与形式的同理性。观念与形式都不可极端化,以免背离艺术行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法律法规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具有的价值,即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和科学的。在庐剧艺术中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鲜活的历史发展的记忆和特定的民族精神的折射;二是文化价值:独具特色的民族活化石,不断碰撞的文化原生态;三是艺术审美价值,艺术资源的核心地带,审美创造的不竭之源;四是科技价值,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良性互动,传承发展与科学利用相得益彰。庐剧艺术浸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审美和科学等多元价值和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施国卿 《美与时代》2007,(3):118-120
后现代语境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变革也带来艺术的变更,电影作为后现代艺术的典型样式也与时进退.而中国当代电影则体现出一种视觉化倾向,通过对视觉冲击的追求来迎合本土及世界.当然,这种迎合本身就是在中国固有的传统审美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美术,受到社会各尖端科学成果的冲击,越过固有的美术框架,大胆的尝试与其他艺术、科学、哲学进行交流和对话,呈现出综合的新视觉特点.1.综合是跨越美术原有的边界重新谋求组合;2综合是创造性思维和多元文化意识;3综合是以人文本.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一生坎坷,但艺术成就辉煌.透过他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无穷魅力,其作品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多元文化纷呈的时代,王洛宾先生的人品和作品能给广大青年学生传递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对弘扬我国民族优秀音乐文化,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与审美品味,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博古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画题与创作样式,文章通过梳理博古画的发展史,并将不同时期的博古画置于历史大背景中加以观照,剖析其审美嬗变及民族审美文化心理,进而抽绎出其优秀传统元素并运用到当代艺术教学中去,分析其艺术价值以使其服务于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新时代,进一步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16.
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绘成的图画,也指绘画艺术。中国的水彩画属于舶来品,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多元文化背景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民族文化交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繁荣局面。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当代中国水彩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讲究水分与色彩的视觉美,注重笔力和写意效果,继承了国画的创作经验,追求画面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7.
原生态民歌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民歌的价值及其传承和发展,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原生态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当代意蕴,是"回归自然,提倡个性,接续历史,重寻祖根".在多元文化和多种现代流行艺术的冲击下,如何把握原生态民歌这一民族音乐发展的机遇和应对挑战,成为重要的议题.以学校教育传承为主,学校教育传承与自然传承互动融合,应是原生态民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研究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揭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本文指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形式.基于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大众文化,即工人阶级文化、亚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分析,本文指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是大众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并且这一研究主题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9.
陆峰 《美与时代》2004,(7):14-15
敦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敦煌的佛教艺术是东传的佛教在一个具有成熟的封建文化的地方特有的产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外来宗教的刺激下出现的新形态,它不仅对中国的佛教文化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世界佛教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敦煌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内容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表现内容较石刻艺术更为广泛、丰富、生动,细节描绘详尽,这是敦煌石窟有别于其他石窟的最大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文化(广义的华夏文化)是由多元的文化所组成的。这里所说的“多元”,据我的理解,一是指它包括多民族的文化,二是指它包括多地区的文化即包括多个不同的地区文化圈,三是指在每一地区文化圈内又是由以某个或某几个学术派别为表征的多个不同的文化源所组成的。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多元走向一元的过程,这也就是时下学术界所称道的“多元一体”(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