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封的回民教育,一直处于落后停滞状况。建国后才得逐步发展。现略述之。经堂教育 明清以来,大梁清真寺(东大寺)的经堂教育在全省享有盛名;曾多次向省内外聘请校长兼教长,如大名的宋阿訇、临清的洪五阿訇、北京的王浩然阿訇、通县的张嬴仙阿訇及桑坡的杨泰恒阿訇。民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4月22日是“主麻”聚礼日,是日济南清真北大寺举行圣纪活动。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北大寺的教亲们,凭借真主赐予的恩典,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和准备举行了中国伊斯兰文化教育史上一件有特殊意义的活动——纪念成达师范学校创建80周年暨成师纪念碑揭幕式。下“主麻”后,在阿訇的引领下大家聚集在高大的纪念碑前,神情肃穆,面对挺立的丰碑,聆听李阿訇恭颂《古兰经》开端章,勉怀中国伊斯兰教新式学校教育的老前辈唐柯三、马松亭、穆华庭、法镜轩、刘柏石及继任校长谢松涛、薛文波等,纪念他们为成师创建和发展所作的贡献,祈求安拉提升他们在天园…  相似文献   

3.
法镜轩与唐柯三、马松亭、穆华庭同为成达师范学校主要创始人,为回族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大半生的精力,但以前对法镜轩先生的生平事迹几乎没有文字记载。笔者在《中国穆斯林》编辑部的支持下,得到济南金锡增阿訇、唐树铭先生(唐柯三之孙)和淄博乡老胡凤祥、查锡嘉的帮助,找到了现居淄博市的法镜轩先生的小女儿法玉贞女士(已退休的医务工作者),她热情地为笔者讲述了法镜轩先生生前的一些事迹。笔者结合家父马金鹏先生生前讲述的法老的往事,并参考周仲仁先生宏文《记忆中的成达师范学校》形成了这篇稿子的基本内容,在此向关心成达师范史料的读者做一个基本介绍。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松亭大阿訇在白崇禧将军支持下,以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气概毅然率领成达师范学校师生,离开北平,历经艰辛,于1938年初到达广西桂林,在桂林清真古寺设校复课。校长唐柯三因要务在身常在重庆,在校时间较少,由马松亭阿訇任代理校长,后为校长。马松亭大阿訇来到抗日大后方桂林后,肩负重任,既办好教育,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真正体现了一位回族大阿訇“兴教救国”的伟大民族精神。现根据有关资料和原成达学生回忆以及笔者所闻,整理撰写成此文,借以缅怀马松亭大阿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应邀参加第三方面人士抗日会议…  相似文献   

5.
喜迎中国伊协成立60周年之际,余崇仁阿訇翻译的《艾布·达乌德圣训集》《奈萨仪圣训集》《提尔米兹圣训集》和《伊本·马哲圣训集》于2013年4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加之该社2009年出版余崇仁阿訇翻译的《穆斯林圣训实录全集》和2008年出版祁学义阿訇翻译的《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标志着伊斯兰教六大部圣训集中译本全部出版发行,这也弥补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空白。  相似文献   

6.
阿訇一日     
“阿訇”一词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教职称谓,系波斯语音译,旧译为“阿衡”、“阿洪”等,其原意指伊斯兰教的学者、教师,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中,阿訇是对穆斯林中具有伊斯兰教宗教学识的人的通称。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则多称“毛拉”,意思基本与阿訇相同。中国伊斯兰教教育过去以传统的经堂教育为主,因此绝大多数阿訇是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凡在清真寺里学习多年,宗教学识和道德操守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经举行“穿衣”或“挂帐”仪式(相当于毕业仪式),即可受聘到清真寺里任职,成为阿訇。阿訇的责任主要是在清真寺里…  相似文献   

7.
马松亭阿訇是伊斯兰教著名学者、教育家,他的一生精力贡献于伊斯兰教事业,德高望重,深得全国各地和桂林穆斯林的爱戴和崇敬。回忆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芦沟桥事变,北平危在旦夕,当时的成达师范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校长马松亭阿訇的爱国爱教思想指导下,决定向南疏散。准备先到达武汉复课。不久,武汉吃紧,师生们继续南下,经长沙到衡阳,并准备沿湘桂线到大后  相似文献   

8.
“阿訇”既是伊斯兰教中对宗教学者的称谓,也是穆斯林群众对教长的尊称。那些既有宗教学识,又有高尚品德的阿匐,常常受到穆斯林大众的爱戴。王静斋就是这样一位阿匐。他生逢乱世,一生颠沛流离,为寻求知识,到处漂流跋涉,足迹所至,不仅遍及大江南北、海峡两岸,而且,为满足旺盛的求知欲,曾跨越亚、非、欧三大洲,历尽艰辛,饱经沧桑,却坚忍不拔,满怀壮志,终生求学,成果累累;他心底无私,赤诚爱国,寓强烈的爱国情怀于创办刊物和译经等教务活动之中,其高尚的爱国情操,激励了一代穆斯林学人。因此,王静斋阿訇与哈德成、达浦生…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伊协于1983年10月25日,在小桃园清真寺隆重纪念著名伊斯兰学者、大阿訇、哈吉、希拉伦丁·哈德成逝世四十周年。 会上,首先由哈德成大阿訇的学生、上海市知名阿訇朱拙然恭诵了《古兰经》首章,市伊协主任、小桃园清真寺教长马人斌介绍了德成大阿訇的生平事迹。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市伊协副主任王有琪,山东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于1988年12月23日,主麻日在小桃园清真寺,为当代大阿訇、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宗教教育家哈德成教长归真四十五周年,举行了诵经纪念活动。聚礼前,市伊协主任马人斌教长主持了  相似文献   

11.
马金鹏先生(1915-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问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马金鹏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成达师范学校首批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留学生,是一位声名卓著的阿訇与伊斯兰教学者。今年是中国首批穆斯林留学生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80周年,又是马金鹏先生归真10周年。笔者谨以此文怀念中国穆斯林的前  相似文献   

13.
余崇仁阿訇经过十多年的勤奋耕耘,其翻译的《艾布·达乌德圣训集》、《奈萨仪圣训集》、《提尔米兹圣训集》和《伊本·马哲圣训集》等四部圣训集,日前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加之此前出版的《布哈里圣训实录》和《穆斯林圣训实录》,标志着伊斯兰教逊尼派六大权威圣训集的中文译本已在我国全部出版发行。这是载入中国伊斯兰教史册的  相似文献   

14.
一、考入成师“七·七”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北平沦陷敌手。北平成达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成师”)师生不当亡国奴,在白崇禧支持下,在马松亭阿訇率领下,于1938年初南迁至桂林西外清真古寺设校复课。该年秋季开学前,成师发出招生通知。我的家庭虽不富裕,但世家都热心和讲究教门。我的家族中任阿訇者多人。我的奶奶和父亲听说成达师范学校是培养德才兼备、经(阿)汉文兼通的阿訇,而且伙食、住宿、书籍都是公费,由学校供给,还发给学生制服,很高兴的决定送我到成师报考阿訇专修班。我当时12岁,在白龙镇小学,以排前三名的成绩高小毕业,当时虽未达到成…  相似文献   

15.
汉文译著经书出版事业 八十年代初,在党号召抢救文史资料时,笔者搜集到现教长杨奇璋之祖父杨德诚字志学阿訇所著《穆民须知》与民国七年(1918)时开学阿訇广东杨竹坪所著《认己省悟》合订本,其中有一页广告性的汉译经书目录表,刊有《天方典礼》、《天方性理》、《正教真诠》、《四  相似文献   

16.
马金鹏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成达师范学校首批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留学生,是一位声名卓著的阿訇与伊斯兰教学者。今年是中国首批穆斯林留学生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80周年,又是马金鹏先生归真10周年。笔者谨以此文怀念中国穆斯林的前辈,讴歌他们为中国伊斯兰教事业的发展,为中阿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往来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2005年4月24日的北京,风和日丽,北京回民学校的全体师生、包括成达师范、回民学院、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内的历届校友,以及各界来宾6000多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该校绿草如茵的大操场集会,隆重庆祝这所民族学校建校80周年,这在回族穆斯林教育史上是一件大事。人们从校庆纪念画报上既可领略曾为缔造、发展这所民族学校呕心沥血的仁人志士的英姿,也能见到在各个历史时期在校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的风采。而赫然名列群英榜首的就是以穆斯林教育家著称的马松亭阿訇。提起马松亭阿訇就不能不从“四大阿訇”说起:有人说,达浦生、王静斋、哈德成、马松亭…  相似文献   

18.
丁清轩阿訇是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镇人,自幼随父念经,挂帐后一直当阿訇。“文革”期间,由于宗教活动被强令禁止,他回家开了油坊,并学会了一套榨油技术。1984年春,他应聘到新县镇清真寺当了阿訇。新县镇是一个六百七十户的回汉杂居村,有回族三百八十户。清真寺有阿訇、  相似文献   

19.
马振武阿訇和他翻译的《古兰经》李廷禄1996年秋天,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在大厂回族自治县传开:大厂马振武阿訇,历经十五春秋,终于把《古兰经》经堂语“小儿锦”译本奉献于世!填补了我国伊斯兰研究的一项空白。马振武阿訇1920年出生于大厂县大马庄村的阿訇世家...  相似文献   

20.
马振武阿訇和他翻译的《古兰经》李廷禄1996年秋天,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在大厂回族自治县传开:大厂马振武阿訇,历经十五春秋,终于把《古兰经》经堂语“小儿锦”译本奉献于世!填补了我国伊斯兰研究的一项空白。马振武阿訇1920年出生于大厂县大马庄村的阿訇世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