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天生神经》全称《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亦称《三宝大有金书》,简称《九天生神经》、《生神章》或《生神经》。敦煌遗经伯希和4659号题曰《太上洞玄灵宝自然至真九天生神章》。收于《道藏》洞玄部本文类。《云笈七签》卷十六《三洞经教部》收有该经。此外《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另收有《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1卷,为该经之节本,少《九天生神章》九章及《太极真人颂》二首。  相似文献   

2.
心画·梦     
我与田东辉先生的心画不期而遇。不知道是田东辉选择了艺术,还是艺术选择了田东辉,但可以肯定,这是个幸运的选择:心画的美与心画的诞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不同是相对于平凡和普通,平凡和普通无处不在,人们司空见惯,所以不会被重视,也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3.
信仰与艺术     
劳里 《佛教文化》1996,(4):24-24
田青等先生组织了一个《佛教朝暮课颂规范谱本》编辑小组,出了一本乐谱配一盒音带。发行后购者甚多。大多数都还称赞,但也有持不同看法者。不同看法大致有:1.唱念不可规范,不应规范,无法规范;2.录音所唱毫无宗教气息,只是在唱音符;3.唱念是修行,不应用音乐艺术来代替。虽然我很了解田青先生他们的心意,但我觉得这些看法确实点出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现在被人们欣赏、研究的各种形式之佛教艺术原来都不属艺术范畴,是为修行所作的。流传以后,由于其真挚、优美,能产生净化人心的效果,不仅为信众所需要,也为广大众生所喜爱,…  相似文献   

4.
“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从吴镇画骷髅说起丁若木吴镇(1280-1354),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梅沙弥”。嘉兴(今属浙江)人。能诗、善书画,尤擅水墨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他曾画过骷髅,并以《沁园春》题其画。其词曰:漏泄元阳,爷娘搬贩,...  相似文献   

5.
正我说过,一个人的工资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你要从年轻的时候就确立一个概念: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这要感谢我的舅舅,他是一位很棒的数学老师。我上初二的时候,他每天给我留一道平面几何题,先把最容易的辅助线给我画出来,然后让我画其他辅助线,玩了整整一个学期。很多年之后,当别人说起白岩松的思维方式好像不太一样,总在已有答案之外,去寻找另一个答案,我突然想起舅舅的数学  相似文献   

6.
新春佳节,亲友团聚,你说我笑,好不热闹.读二年级的儿子也手捧糖果前来助兴,只听他大声嚷道:“吃大阳神峻,谁吃大阳神?”我一听话不对头,嗔斥道:“大过节的尽出洋相,你仔细看看.是‘大阳神’还是‘太阳神’?”儿子一本正经地说:“是十阳神’!不相信你瞧瞧!”我想:不会吧,太阳神的广告哪天不看三遍四遍的,别说太阳神三个字不会认错,就是商标图案闭着眼也能画出来,怎么会是大阳神呢?待我接过几颗糖果仔细一看傻了眼,堂堂正正的太阳神商标图案下,赫然入目的三个字无一不是“大阳神”。我只好苦笑,当初买糖果时只考虑到…  相似文献   

7.
吴新望作品     
吴新望 《天风》2022,(9):66-66
2022年《天风》封面封底主题以基督教全国两会圣三一堂彩色玻璃窗的内容为主线,按照窗面圣经人物事件顺序,配以《和合本2010》版圣经的相应经文,融入中国画的绘画特点,在表达信仰特色的同时也彰显了艺术价值。耶稣受洗:众百姓都受了洗,耶稣也受了洗。他正祷告的时候,天开了,圣灵降在他身上,形状仿佛鸽子;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爱你。”(路3∶21-22,和合本2010)  相似文献   

8.
读画读心     
我喜欢看画,尤其钟爱国画,闲时和朋友去看画展,徜徉于艺术殿堂,空气中墨香四溢,让人有一种清新飘逸的感觉,我感到每一幅画都有一颗鲜活的心,每一幅画都有一个不灭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倡导节制私欲白清真各位朵斯提:色兰!《古兰经》云:"你说:'我不顺从你们的私欲;否则,我必迷误,而绝不是遵循正道的人'"(6:56)。人类最大的敌人莫过于私欲,所以穆圣说战斗分为两种:一是对敌战斗,一是同自己的私欲战斗。穆圣又说:我唯恐你们染...  相似文献   

10.
渊声 《天风》2010,(7):63-63
问:我信主多年,明白一些基本要道,在主的光照中自己的价值观较过去也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我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但是,偶尔我也会软弱甚至犯罪,心里挺痛苦的。今天读到《约翰一书》3章9节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我就怀疑,我是否真的是"从神生的"?重生之人还会犯罪吗?请赐教!主内姊妹:小欣  相似文献   

11.
因为宋元宁波佛画《十王图》中并非每套都含一幅地藏图像,因此在宁波佛画中出现的单绘露顶《地藏图》究竟是否从属于《十王图》,一直没有明确定论.大多数学者认定为有,但是推定过程未见详载;另有包括宫次男在内的很多学者认为:宁波佛画《十王图》中露顶地藏一幅应该区别于同一套绢绘《十王图》.本文从敦煌、大足和宁波地区地藏图像形制的特点和成因出发,试论证宁波佛画《十王图》中地藏一图存在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美术史上特定时代产生的一种雕画相济的艺术形式.以浮雕为主要方法在粗砺凝重的石材上创造出的艺术语言,形意神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在南阳汉画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闻名遐迩,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  相似文献   

13.
光阴荏苒,学禅六载.弹指而过。幸好得遇几位禅门大德,为我指了个入处,几经磨砺,得了个歇处,方知确有生死可了。了而不住,随缘自在。我由教入禅,由禅契教,复由教证禅,由禅归教,层层印证,又在尘俗中保任磨炼,方得踏实心安,说法也就真实无惭,否则,终是“光影门头之事”。我过去也落于知解狂禅,徒是口头爽谈,险些自误。我在《禅修次第论》中立“知解悟人,悟人见性,见性起修,回向净土,顿超上乘”五次第,这是我所走过的路。我学禅有两大殊胜之处:一是情上悟、情上觉、情上彻、情上了;二是修苦行。前者使我真正明白了佛阳…  相似文献   

14.
学诚 《法音》2009,(12):3-4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非常荣幸应邀前来参加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和中华书局联合举办的《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首发式暨汉藏佛教艺术论坛,看到这部集中体现汉藏佛教文化精髓和佛教艺术成果的精品图书.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为编辑出版《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一书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  相似文献   

15.
静静地灿烂     
以《落霞》三部曲闻名于世的著名作家二月河,曾对记者说:“希望社会上的干扰少一点,我不想汹涌澎湃,我只想静静地流淌。”20年的“静静流淌”,铸就他今天的辉煌。山东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炜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冷静和安静的人”。王蒙崇尚做人坚持“低调原则”。他说,有些写作的人非常在乎自己的作品发在什么刊物上,是大刊物还是小刊物;是登头题还是二题、三题,还是最后一题;  相似文献   

16.
佛艺散记     
十年劫难刚过,我的首次远行是敦煌。走进石窟,似乎回到了多年的梦境。梦中的现实和现实中的梦,美妙得不可言传。当时的敦煌石窟尚未正式开放,参观朝拜的人很少,管理也不太严,有缘能进出全部几百个洞窟,并潜心临摩了一批壁画,在我艺术生涯中是受益最多的一次难得机会。返回北京时又道经麦积山、过龙门石窟。转眼近二十年过去。  相似文献   

17.
讲好“卧尔兹”是遵从主命履行圣行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阿訇从事教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真主说:“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16:125)我理解这段经文有两层含义:一是真主命令圣人劝导人们走向正道。穆圣受命传播伊斯兰教,就是凭借《古兰经》,从而传承了天启宗教。穆圣之后历代先贤也都相继受命宣讲教义。今天阿訇讲“卧尔兹”既是奉主命,又是遵圣行。正如穆圣说:“哪怕是一节经文,你们当替我传达”;二是教给了我们宣讲的方式、方法。这节经文明确告诉我们劝人遵循主道的方式、方…  相似文献   

18.
雍正时期的“教难”探讨示巽示巽示唐示题教史资料鲁人徐宗泽所著的《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记载:“雍正心存仇教,有灭此朝夕之慨,且志坚意决,渐渐而进,必欲铲除之而后快。”萧若瑟所著的《天主教传行中国考》也记载有:“禁教之令既下,通国教难大作,从中国开教以...  相似文献   

19.
辛琳琳 《中国宗教》2014,(11):48-49
一1922年,第一任罗马天主教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主教(Cardinal Celso Costantini)来到中国。由于艺术造诣深厚,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他对中国的天主教艺术极为关注。他曾与一些教长信函往来,讨论过宗教艺术的问题,讨论的主题就是天主教艺术"本土化"的问题。这些信函后来被结为《天主教的艺术兼容并包》一书刊行,并且被译成多种语言而流传于世。从这些信函中可以看到他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三皇经新考     
道教三洞经教传统,除了洞真(上清)、洞玄(灵宝),还有一洞,就是洞神(三皇经系)。代表洞神的《三皇经》是道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可惜这一部重要典籍早己亡佚,故历来研究甚少。围绕着《三皇经》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对相关资料重新作了一番梳理,指出:《三皇文》传至葛洪有三条来路,一是帛和所得天文大字一卷本,二是葛玄一郑隐一葛洪这一传承的《三皇内文天地人》三卷本,三是鲍靓所得、葛洪兼受的“与世不同”的本子。杨羲等人也传《三皇经》,陆修静、陶弘景皆得之于此,可能与鲍靓本有关。此外,根据诸书称引,对广义的三皇经即《洞神经》及其内容、三皇神系、三皇道士的修行方式等,也作了一些探讨。认为:著录的《洞神经》14卷是刘宋陆修静编《三洞经书目录》时的情况,可作为三皇系经书断代的标准。实则称“洞神三皇”之书较此为多,皆陆修静之后增殖繁衍。又认为,南北朝时代三皇道士既有经戒(戒有洞神八戒等),又有法策符图、斋醮科仪等,又有法服,称三皇为一经教派别,也未尝不可。文末将《三皇经》亡佚的时间推测为元初焚经之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