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谁     
是谁在呼唤7 是谁在寻找2 是谁播种着希望? 是谁把生命创造7 是谁胜过了死亡? 是谁用鲜血换来了永久的平安? 是谁让灵魂有了归宿? 是谁扬起了真理的风帆? 黄河声声不息. 诉说着你的深情.你的厚爱。 泰山巍峨屹立, 显示着你的威严,你的永恒。 你是风把温暖带进千家万户。 你是雨滋润大地万古常青. 是谁驱散了黑暗? 是谁带来了光明? 是谁擦干了伤心的泪? 是谁抚平了痛苦的心户 是谁让迷失的人归回7 是谁让受伤的心灵得到了安慰7 是谁从罪恶的权下挽救了千万个家庭? 是谁从魔鬼的手中夺回了无数个生命7 长江浩浩荡荡, 涌流着你父亲般崇高的…  相似文献   

2.
<正>在《约翰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约翰喜用对比方式来阐明道理:如光明与黑暗,谎话与真理,爱上帝与爱世界等。其中一组对比非常特别,让人难以捉摸其意,就是"不至于死的罪与至于死的罪":"人若看见弟兄犯了不至于死的罪,就当为他祈求,神必将生命赐给他;有至于死的罪,我不说  相似文献   

3.
正在谈起自己的养生之道时,李雪健说,拍戏要能让剧组上上下下满足,要让观众满足。其实,他又何尝不是让自己满足。说起满足,李雪健特别感激爱人于海丹,在公开场合他多次说,"媳妇是我的恩人"。李雪健和于海丹相爱时,两人都是空政话剧团的演员。1980年,他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一举夺得了"梅花奖"。在团里,他还是出了名的大好人,谁  相似文献   

4.
生命不过是无数个转瞬即逝的瞬间连绵叠加,我们注定要做光阴的过客,有缘相逢偶尔作伴,在生命的漫长旅途里借路经过。然而,看一个尘封的故事依然会让人感觉温暖,听一段忘年相遇的茶话也会心有戚戚焉,去年开过的花朵在谁的眼眸里艳丽明媚,雪飘的时节里又藏着谁的如烟往事?  相似文献   

5.
于海澄 《天风》2004,(9):39-39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他它哭,它就对你哭。 这是什么?有人说:"这是镜子,谁不知道!" 我的朋友却说:"这就是生活!"举座皆惊!他看了看大家惊疑的目光,面带微笑地说:"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  相似文献   

6.
正赵闯的职业听来很是炫酷:古生物化石生命形象重建师。通俗地说,就是用一支画笔闯进远古世界,复原亿万年前的恐龙形象。目前全世界从事这行的仅有十几人,而他是国内唯一一个。当人们投来惊羡的眼神时,他却淡然地说:"我只不过是个爱上恐龙的痴人罢了。"1985年,赵闯出生在辽宁省建昌县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从小就喜欢画画。6岁那年,他看了一部科幻电影《恐龙特急克塞号》,那些张牙舞爪的恐龙让他痴迷不已,于是便开始  相似文献   

7.
正美学家朱光潜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有缺陷就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天地。朱先生温和地坐在黑暗里,感受"无目的"的人生清凉。他智慧地面对世界和个人处境,愿用一切美德来换心性的温和。"温和地坐在黑暗里",这是一种多么从容和睿智的人生态度啊!如今,时代不同了,环境变了,可这句话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单从个人境遇的角度说,任何人都有可能陷入黑暗中,你是不是能够做到态度平和?你是  相似文献   

8.
珍惜再晨     
正"晚上过去,清晨来临。"(创1:5)揉着惺松的眼,从夜梦中醒来,当黎明美丽的曙光照耀在身上,你可曾想到,这是何其宝贵的一份光照!明媚的晨光,送走黑暗,迎来光明,也赐给你新一天的生命,这是上主每天给有生命个体送来的第一份礼物。让我们遥想天地初开之时,上主的气息弥漫于混沌的水面。他说:有光!于是,光明出现,分开黑暗,从此产生了昼夜。伴随着昼夜的产生,日月星辰排列而来,他们装饰天空,各司其职。从此,早上太  相似文献   

9.
郭为 《天风》2022,(1):47-48
<正>一个做营业员的朋友对我说,基督徒有喜乐的生命,不管面对谁常是笑呵呵的,这样的生命很吸引他。他也谈到自己的职业,说在他们行业中,向顾客展现微笑是一门技能,因为没有哪个顾客喜欢表情冷漠的营业员。虽然朋友说的微笑和喜乐不是一回事,但我相信喜乐的生命状态常常会以微笑的方式表露出来。有一段时间,一首叫《你笑起来真好看》的歌曲很火,听到孩子们唱"你笑起来真好看,  相似文献   

10.
火把的心     
那时,我正处在人生的黑暗时期。 “孩子,让我们来看看黑暗中燃烧的火把吧。”父亲燃亮了一支火把。 父亲高举起火把,问:“看,火焰有什么特点呢?” “它在向上燃烧。”我说。  相似文献   

11.
上主向梅瑟显现说:"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号已达于我前,我也亲自看见埃及人加于他们的欺压。所以你来,我要派你到法郎那里,率领我的百姓以色列出离埃及,梅瑟对天主说:‘我是谁,竟敢去见法郎,率领以色列出离埃及?"(出3:9—11)上主回答说":我必与你同在;几时你将我的百姓由埃及领出来,你们要在这山上崇拜天主,你要以此做为我派你的凭据。"在这里可以让我们看出,梅瑟再三推辞不肯去,因为他知道存在三方面的困难。第一,他看自己已经八十岁了。他在咏90:10说":我们的寿  相似文献   

12.
管仁福 《学海》2006,(2):178-182
在韩愈的作品中,"气"和以"气"构成的语词频频出现,可以说这些有关"气"的语词是他表情达意的关键词.从韩愈作品中所写"气"的内涵看,大体可分为自然物质之气、生命生理之气和人文精神之气三个维面,而人文精神之气蕴涵最为丰富,对此又可从哲学、道德人格、文学艺术等层面进行审视.在韩愈诸多"气"的表述和阐释中,"气盛言宜"说最具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正魏文侯是一位重视贤才的国君,想在魏成子和翟璜之间选一位做宰相,却拿不定主意。就问李克。李克说,您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因为您平时没有注意观察他们。怎么观察呢?李克说:"看他平时跟谁亲近,富裕时跟谁交往,显贵时推举谁,窘迫时不做什么,贫困时不要什么。看  相似文献   

14.
正第九章从分歧的黑暗中拯救众生的途径他说:如何从分歧的黑暗中拯救众生?我说:如果他们愿意听我的话,我能凭借真主的经典解决他们中的分歧。但无法让他们听从,因为他们都未曾听从先知和你的伊玛目,他们怎能一起听从我呢?他们已被永恒地判决了:"他们是如常分歧的,他就是为此才创造了他们。"(11:118-119)他们中的分歧是必然的。你可参阅我的《宗教原理之分  相似文献   

15.
我们祈盼和平,犹如黑暗之中盼望光明,面对手无寸铁的无辜生灵,谁也无权剥夺他宝贵的生命。在血雨腥风的巴以冲突中,有多少人轻轻地倒下,但他们仍旧睁圆了双眼,含着血一样的泪水,渴望着和平;他们仍张开了嘴,用那黯哑的声音,呼唤和平……从小杜拉的不幸遇难之中,我们又当获得怎样的启迪 ?!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主教》2005,(6):1-1
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圣言在起初就与天 主同在。万物是借着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由他而造成的。 在他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决不能胜过他。 (若1:1-5)  相似文献   

17.
选字家     
正古人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在现代作家中,最善于在一个字上做文章的,莫过于大文豪鲁迅了。在《藤野先生》的改定稿中,好多字句已让先生修改到不可更换的地步。比如:"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在原稿中,这个"见"字原是个"看"字。"看"和"见"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细细思量,还是有区别的,用"看"字有较多的主动性,用"见"字多少表示是一种无意的行为。鲁迅只是无意间发现藤野先生有一次没有带领结的,因此他把"看"字改为"见"字。凡看过鲁迅手稿的,无不佩服先生改得精彩。  相似文献   

18.
刘立权 《天风》2022,(1):55-56
<正>商容是殷商时期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说:"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商容张开嘴让老子看,然后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大惑不解地说:"当然还在。"商容又问:"那么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老子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这是过刚的易衰,而柔和的却能长存吧?"商容点头笑了笑,对这个很有天赋的学生说:"天下的许多道理几乎全在其中了。"  相似文献   

19.
下去吧     
有一天下大雨,体育课没法上,老师带我们在教室内做游戏。他在黑板上画了个圆,说:“谁再来添几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圆代表太阳?”  相似文献   

20.
第九章从分歧的黑暗中拯救众生的途径 他说:如何从分歧的黑暗中拯救众生?我说:如果他们愿意听我的话,我能凭借真主的经典解决他们中的分歧。但无法让他们听从,因为他们都未曾听从先知和你的伊玛目,他们怎能一起听从我呢?他们已被永恒地判决了:“他们是如常分歧的,他就是为此才创造了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