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广 《周易研究》2004,(5):45-49
朱的治<易>体会.本文据此考察了朱子治<易>理路:一是对<易>道和<易>书的定位,认为圣人所深见的<易>道不仅仅指<易>的生生之道,而且还涵<易>书本为卜筮而作的本义;二是对治<易>困境的省思,认为因<易>之本义被遮蔽,且<易>道还需经历见得之故,故<易>成为难读的"天书".得出:朱子认定只有达至"此心大段虚明宁静"之境后,方可像圣人一样"深见<易>道之无穷",证成"学<易>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2.
叶矫然生当明末清初之际,此时期亦为史事派易学著作,如吴曰慎<周易本义爻征>、金士升<易内传>、胡世安<易史>等相继问世之时.<四库全书总目>于上述诸书,虽未选录于经部易类,然于叶矫然<易史参录>一书,则载诸<存目>,欲研究清初史事易学,探究史事易学何以至清而趋于极盛,则叶氏其人其书,自有不可不涉猎者.本文主要从<易史参录>著述背景与体制、易学渊源、援史证<易>特色、价值得失,并就<四库全书提要>主要论点提出一愚之见,略作修正与补充.由于叶矫然<易史参录>为清初史事宗易学重要之易家,其书亦影响同治年间另一史事易家曹为霖<易学史镜>甚巨,希望藉由本文之作,能提供未来从事清代史事易学,或清代易学史研究者之参考,进而有裨于吾人于清代易学全貌之了解.  相似文献   

3.
清初学者李塨治<易>强调通经致用,通过解<易>传达自己的经世精神.李塨解<易>的原初力量来源于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他特别推崇六艺之学,主张回归儒家原典,其"专为人事"的解<易>风格实能遥契<易>之本义.  相似文献   

4.
"庆历易学"指庆历前后学坛易学,以往学界对这个易学派别未加注意,实际上该学派在易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宋易系统之先河.首先,"庆历易学"开宋学重<易>风气之先.其次,"庆历易学"开宋易系统解<易>风气之先.最后,"庆历易学"开纯以儒家义理解<易>风气之先."庆历易学"重<易>、解<易>风气的实质是学术范式的转换."庆历易学"是以范仲淹为核心的学者集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学术天才刘咸圻为20世纪卓越的思想家、国学大师,与清末民初"二叔"之一的刘师培年相若、道相似、著相类,而见识更为超拔,故梁漱溟有"读之惊喜,以为未尝有"之极评.所著近千万字的<推十书>(增补全本)学术界赞誉甚高,其中<易>学思想体系完备,尤其是剖析<易>为宇宙根本大理、<易>史论新解、<易>学在蜀、象数义理不可偏废、<易>史互通互证相得益彰、以<易>学治他学等,无异学界春雷,令人振聋发聩,实为中国学术史上的奇葩.  相似文献   

6.
古来,人们对顺天地,应四时,遵阴阳五行之理从不敢轻怠,尤其体现在民间农耕农事中."阴阳五行"在黄土高原农耕农事巾观照鲜明,这又是"一个援<易>以为说"的钩深论题,同时,也证示着"科学易"的骄人魅力.  相似文献   

7.
杨万里作为"史事宗"的代表人物,在易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易学代表作《诚斋易传》以"引史证易"为主要诠易特色。这一诠释方式虽然不是杨万里首创,但却被充分运用成为其易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成"史事宗"的最终形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杨万里"引史证易"这一诠释特色。通过对杨万里经学观中《易》与《春秋》关系的分析,提炼其对史易关系的看法,把握"引史证易"的诠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其在史易关系史上,乃至经史关系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万里作为"史事宗"的代表人物,在易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易学代表作《诚斋易传》以"引史证易"为主要诠易特色。这一诠释方式虽然不是杨万里首创,但却被充分运用成为其易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成"史事宗"的最终形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杨万里"引史证易"这一诠释特色。通过对杨万里经学观中《易》与《春秋》关系的分析,提炼其对史易关系的看法,把握"引史证易"的诠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其在史易关系史上,乃至经史关系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经>"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疾病防重于治,从养生入手,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这一思想对于高血压病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血压病的防治应遵循<内经>"治未病"思想和养生保健理论,从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并结合中医中药,达到稳压降压的目的.尤其对于高血压痛的二级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易解>撰于宋仁宗嘉祐二、三年间.其特点表现为不论互体,扫除象数,属于北宋<易>学中的义理派.它注重文字与名物的训释考证,文义坦明;并且引史入<易>,以史事佐证<易>理.其中对于出处哲学、变革、理财等思想的论述,在王安石的整个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易、道相关"舆"象索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象、象喻在<易经>和道家文献中的大量运用,不仅表现为一种修辞手段,而更表现为一种思维方式.破解其中的象喻是探得这些经典文献的理蕴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必须的.道家文献与 <易经>在相关于"舆"象的象征意义上有很多相互关联之处.本文在道家思想受<易经>影响的认识基础上,对<易经>中的<坤>、<姤>、<剥>、<大壮>、<乾>等卦与道家文献的相关车舆之象的象征意义进行相互阐发,并据以对<易经>与道家文献中涉及到车舆之象的文句进行诠释,以此探讨道家文献与<易经>在内在思想上的异同关联.  相似文献   

12.
张涛 《周易研究》2003,(5):66-71
在杨向奎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中,易学研究是一个重要内容。关于《周易》的来源和性质,关于《周易》和易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影响,关于中国易学的发展等问题,杨先生都有所探究、有所创获。杨先生的易学研究是多视角、全方位的,既有对《周易》和易学文本及其相关材料的具体而微的开掘、考证和阐释,又有对易学史及其相关问题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杨先生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象数与义理之分。而是将二者熔为一炉,融会贯通,综合超越,始终注意将易学问题置于宏大的思想文化背景和流变中来系统考察,将易学研究建立在文化史、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展示了易学演变的脉络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肖雁 《周易研究》2002,(2):11-17
“德”在《易传》思想体系中不仅仅是一个反映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伦理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统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哲学范畴。因此,系统考辨“德”在《易传》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全面把握《易传》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明德慎罚"是西周初年周公提出的重要法律思想。从《周易》古经中的类似表述来看,其已有明显的"明德慎罚"观。"明德"思想反映在《恒》九三、《益》九五等爻辞中;《临》卦中有对人民实施德教的内容。《周易》古经的"慎罚"观在西周刑罚适用原则中也有体现。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后来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政治和法律理论之中。研究《周易》古经中"明德慎罚"的法律观,探究它所涉及的西周法制,不仅能为我们研究西周法制提供宝贵的史料,也能更好的梳理商末周初法律思想的变化脉络,进一步印证这一思想对西周社会、政治和法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这是马先生的一个创举,体现着他对传统儒学有意识地改造和发扬.作为"六艺之学"的一个分支,易学研究在马一浮先生的学术研究中无疑具有着"本体论"地位和作用,它所体现的"心之本体",不仅是"六艺"所自出的本原,也是"六艺之学"共同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16.
汉赋与易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涛 《周易研究》2001,(3):57-66
两汉时期,易学与赋体文学的发展是相伴而行、相互促动、相得益彰的。当时不少士人既是赋作家.又是易学家、思想家,其易学思想和成就在其辞赋作品中同样有所反映。汉赋中所见易学史料甚多,其中在贾谊、扬雄、班固、张衡等人的赋休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辛翀 《周易研究》2006,(6):29-33
20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冲击,并导致中西文化之间空前交织和会通,处在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丁超五试图会通易学与科学,收集了大量易学文献资料,追溯《易》之源头,探讨了《易》与卜筮、卜筮与科学的关系,提出易道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易学不是专为卜筮而作,易学起源“坤先乾后”等观点。虽然在易学起源问题上他有些提法值得商榷,但对于我们今天探讨易卦起源,揭示易学中的科学思想,解读《周易》中的刚柔关系,把握历史上易与道家互动关系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彧 《周易研究》2007,(5):53-58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中的《缪和》篇中,有六则以历史故事解说《易经》卦爻辞的例子。本文分析这六则历史故事用以解经的符合程度,以证明用历史故事解经并不始于南宋的杨万里等人,而四库馆臣所谓"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并非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太玄》不仅拟卦气说之易,亦拟《易传》所传之易,由准《文言》之《玄文》,认定《中》首在《太玄》中。地位最为重要。《中》首兼具水、土二行。是扬雄的有意安排,这是由其所本的宇宙思想决定的。本文认为《太玄》浑盖兼采。在对几种盖天说与浑天说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只有一种盖天说及一种浑天说为《太玄)所本。以此为基础,对《中》首为何兼准二行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