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与政治有着密切的现实关联。明初扶持正统宗教与镇压白莲教等民间秘密宗教的政策使庐山传统佛教信仰中心——东林寺由修复走向没落。而帝王在庐山的神灵塑造活动使天池寺骤然兴起,地方信仰在此基础上得到重构。明中后期,庐山天池寺的国家祭祀活动逐渐泛化为普遍的民间信仰,天池寺成为新的地方佛教信仰中心。这一个案说明明初宗教依附于政治,神权从属于皇权的政教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国家强化宗教控制的过程中,庐山佛教信仰中心的空间转换与信仰重构使地方信仰成功纳入新兴王朝规制之中,国家由此实现了对宗教及地方社会的有力控制。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2,(8)
6月2日,中国内地唯一红教道场,庐山诺那塔院隆重举行开光法会。诸山长老,檀越信士,及台湾、香港和马来西亚佳宾共300余人,喜聚一堂,庆祝诺那塔院修复落成。诺那塔院,座落在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庐山的小天池。藏密宁玛巴教第32代祖师、圆觉宗第5代心法传承祖师、清封金塘活佛第7世诺那呼图克图,是将西藏密法传入内地之第一人;并打破祖规,将传承传与汉人。经他生前自行堪定,庐山小天池为安葬地。1936年3月22日诺那圆寂,遵其遗愿,葬于小天池山顶。至“文革”中塔院被毁。诺那再传法嗣及圆觉宗第七代主持、台湾钱智敏经多方面打听,于去年得知庐山正在复修诺院,乃代表台湾十万教徒,向祖庭捐赠美金12万元,将诺院复修一新。诺院主要由诺  相似文献   

3.
本报讯江西省萍乡市杨岐山杨岐寺是该市的一座佛教活动场所,每天部接待许多香客和游人。由于开放伊始,寺里设施尚简陋,李正清居士等20余人急寺庙所急,于1月5日冒着凛冽的寒风赶到杨岐寺,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为寺庙添置7.一批生活用品及食物,使僧众深为感动,他们决心把寺庙管  相似文献   

4.
敦煌慧远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教史上,僧人取名慧远者很多,就隋朝以前来说,见于史载者便有三人。即庐山慧远(雁门楼烦氏)、江陵长沙寺慧远(籍贯不明)和京师净影寺慧远(敦煌李氏)。庐山慧远为东晋人,是早期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中国僧人,故多为人们熟知。长沙寺慧远,为南朝刘宋时人,在佛教史上,没有多少影响。至于本文要谈及的汝煌慧远,虽无庐山慧远之声誉,但也不失为一代高僧。正因如此,有人把他与庐山慧远相比,称之为“小慧远”,然因庐山慧远在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13,(2):50
萍乡市是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湘赣两省边界,紧靠长株潭,对接长珠闽,是江西对外联系的西大门。这里是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杨岐宗的发源地。杨岐宗祖庭杨岐寺便坐落于萍乡市的杨岐山脚。  相似文献   

6.
比较杨岐方会与临济宗师禅法的异同,来看杨岐方会禅法对临济宗风的保持与发展,说明杨岐方会禅法的独特性。而杨岐方会提出的"立处即真"为顿悟的心性论,并非标新立异的独创,而是对南禅临济宗的继承。通过对杨岐方会所处时代困境的思考,提出的"四一法门"的教学论和"脚跟下修行"的功夫论,进而扩大为对禅学思想生命的思考,由此了解到杨岐方会禅法特色为开宗立派提供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7,(7)
九江市佛协召开全市寺庙管理经验交流会本刊讯九江市佛教协会于5月19日至20日在庐山东林寺召开了全市寺庙管理经验交流会,旨在进一步凝聚全市佛教徒的爱国热情,发挥佛教界的优势,促进九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会上三座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和市、县(区)重点开放寺...  相似文献   

8.
五月八日,江西庐山东林寺为重建的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墓塔举行了开光典礼。东林寺方丈果一法师拈香说法,四众弟子虔诚诵经,祈愿国泰民安,法轮常转。日本佛教界组成以净正寺住持多贺谷崇峰、欢名寺住持铃木信光为首的庐山慧远法师奉赞会代表团一行八人,前来参加了开光仪式。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佛教协会筹备工作会议于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在永修县云居山真如寺召开,来自全省各地佛教界人士和省、市宗教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筹备委员会由庐山东林寺住持果一法师任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0.
巍巍匡庐 ,横空出世 ,南国重镇 ,江右名山。黄帝赐号使者 ,大禹治水其间。匡俗老聃修仙之宅 ,秦皇汉武巡狩之区。东汉张陵 ,弃官入庐山为道士 ,后创立道教被尊为天师 ,是庐阜乃道教发祥之地也。迨至晋宋 ,陶渊明描绘桃源 ,陆修静编集道藏 ,一图化境 ,一传经典 ,虚实相映 ,道益生辉。唐咸通时 ,吕岩游庐山 ,爱此峰泉林壑 ,道迹遍及山南北。宋陈抟传受易经心法于庐山异人 ,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于莲花峰下。明初周颠 ,助洪武统一天下 ,遂有天池及御碑之祀。清光绪三十一年 ,静阳子重建仙人洞道院 ,供吕祖其中。三十二年秋 ,庐江道人熊十力 ,来洞宣…  相似文献   

11.
圆照寺碑文     
圆照寺碑文杯茗辑皇帝敕谕五台山僧俗人等碑文朱祁镇朕惟佛氏之教,以空寂为宗,以普度为心,化导善类,觉悟群迷。其徒有能遵崇其教,导引一方之人。强不凌弱,大不虐小。各安其分,各遂其生。同归于仁寿之域,咸超于净乐之地。功德所及,岂不远哉!今以五台山新建寺宇,...  相似文献   

12.
打开心窗     
有好多天了,慧能小和尚独坐寺内,郁闷不语。师傅看出其中玄机,自也不语,微笑着引领弟子走出寺门。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据说东晋时慧远法师在庐山创东林寺,有泉水环绕寺墙,流入虎溪。慧远深居简出,概不送客。一次,住在栗里的儒生大诗人陶渊明和山南的道士陆修静不约而同去拜望慧远,谈论契合。慧远送二位出寺,说话间不知不觉过了虎溪,溪下老虎一声巨吼,三人才回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在庐山疗养,在庐山之南一百公里的地方就是现在著名的禅宗丛林真如禅寺的所在地——云居山。那时的真如寺还在一片荒臻草莽之中,残阳下只有一尊毗卢遮那佛铜像还在透露着深山古寺的讯息,喧染着曾经显赫于唐宋元明而今却凋零于苍茫暮色中的氛围。在卢舍那佛边上没多远,有几个简陋的泥草房  相似文献   

15.
宋代,包括辽金与南宋南北分立时期,全国盛行佛教。在佛教诸宗中以禅宗最有影响,但比较而言,禅宗在南方比北方更加盛行,禅宗中的临济宗也是如此。北宋时期,临济宗从汾阳善昭——石霜楚圆的法系形成两大禅系;一是黄龙慧南的黄龙派;另一支是杨岐方会的杨岐派。前者曾盛极一时,然而进入南宋后逐渐衰微,而杨岐派后来居上,发展为临济宗内的主流禅派。在宋末元初活跃于大江南北的临济宗禅僧,在社会上最有影  相似文献   

16.
苏东坡路过九江时,顺道登了趟庐山。初入庐山,只见山峰奇秀,认为庐山风光是自己平生未曾见过的,一向好作诗填词的苏老先生,一时尽有眼前有景道不出的窘感,甚至打算不写诗了。庐山上的和尚得知东坡来游山,便非要他写首游山诗不可。东坡提笔写了首五言小诗:“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候。”因为对庐山没有什么认识,东坡只记录了一个乔装出游的名人被认出的事情。又在山中小住月余,他从不同方向游庐山,赏庐山,仔细琢磨,这才捕捉到了“庐山真面目”。于是便诞生了那首千古绝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22,(8):63-63
庐山市结合本地宗教工作实际,综合运用“互联网+数字化”建设等科技手段,率先在庐山万杉寺开展“智慧寺院”探索试点活动,以此推动全市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一、把握宗教界人士思想引领一主线中共庐山市委统战部始终牢牢把握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以宗教中国化方向为主线,在“智慧寺院”建设中不断加强对宗教界的思想政治引领。一是打造“直播平台”建设。通过公众号、小程序、APP等嵌入方式,将中央、江西省、九江市各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在线直播功能导入,可以第一-时间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不断培育宗教领域“同心同行”思想,让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的周围。  相似文献   

18.
访永修云居山真如寺有感赞吉安青原山净居寺初步修复莲城宏敞踞高合,褐瓦玲珑绝点埃。古刹中兴还旧貌,刘君‘春色待重来。 *县宗教科刘骏金秘书。溪绕峰回别有天,池清栏砌好培莲。移檐伟桂孽新宇,枯木逢春.慰舌贤。 *寺前古树枯死已久,1984年11月净居寺修复工程动工后,又发新芽。庐山东林寺怀古展翅鳃鹏向翠山,虎溪三笑照文苑。远公安卧高阳地,一掬清泉共与甘。咏江西佛寺七绝三首@朱越利~~  相似文献   

19.
杨岐方会是临济宗杨岐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禅法特色一是灵活自然、随机施教、立处即真、随处解脱,二是自性具足、当下即得、作风纯真、无二无别.正是由于杨岐方会禅法具有鲜明的特色,才能够达到建宗立派的水平与地位,并在其门弟子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最终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小寺院能办大事,少数人也能办很多事,阿里地区普兰县楚果寺走以寺养寺道路、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楚果谢珠林寺,位于西藏阿里普兰县境内岗底斯山附近的玛奔木措圣湖南岸,是阿里地区文化风景区之一。藏传佛教崇拜圣山圣湖,据传说玛奔木措湖八功德水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